問題戀愛中的多巴胺是什麼東東?

2021-01-15 時尚成都

愛情是人們一直追求和嚮往的世界上最美好的情感之一;是人與人之間的強烈的依戀、親近、嚮往,以及無私專一併且無所不盡其心的情感;是男女雙方之間基於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內心形成的相互傾慕,並渴望對方成為自己終身伴侶的一種純真的感情。有人說「愛情是盲目的」,也有人說「愛情讓人瘋狂」。英國研究人員通過掃描大腦發現,人在墜入愛河後腦組織的確會發生一些變化,從科研角度詮釋了這些說法。一起來看看,你的愛情到底是什麼在做主!

❤——何為激素?

  激素(Hormone)也音譯作荷爾蒙或賀爾蒙,在希臘文原意為「興奮活動」,是由內分泌腺或細胞產生的化學物質,隨著血液輸送到全身,通過調節各種組織細胞的代謝活動來影響人體的生理活動。激素在人體內的量雖然不多,它對機體的新陳代謝、生長發育、繁殖、神經信號傳導等起重要的調節和控制作用。


❤——放電期

  當人們經歷愛情放電期時,身體會分泌一種激素,叫做苯基乙胺(phenylethylamine),簡稱PEA。

  無論是一見鍾情,或者日久生情,只要讓頭腦中產生足夠多的PEA,那麼愛情也就隨之降臨了,俗話說那種「來電」的感覺就是PEA的傑作。有趣的是當人遇到危險的時候或是緊張的情緒也能夠使PEA的分泌水平提高。換句話說,人處在危險的時候,產生愛情的可能性反會提升,這就是為什麼情侶喜歡結伴看鬼片了!

  戀人之間通過送巧克力來表達愛意,而巧克力確實也是最佳的愛情食物,它的PEA含量是所有食物中最多的一種。所以,送愛人巧克力是有科學道理的。


❤——愛意影響判斷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神經美學教授澤米爾·扎基設計一項實驗,給志願者觀看他們愛人或「仇人」的照片,然後藉助磁共振成像儀器掃描他們的腦部。結果 顯示,觀看愛人照片時,研究對象大腦中負責判斷和推理的前額葉皮層活躍度降低。這意味著他們對對方不再懷疑或持批評態度。而觀看「仇人」照片時,大腦前額 葉皮層變得活躍。

  英國《每日郵報》援引扎基的話報導,「當你看到熱愛對象時,固然大腦的某些區域變得活躍,但一個更大區域變得不活躍」,不過,戀愛中的人依然能夠作出生活中的大多數決策,比如達成一項交易或是換一家抵押機構。


❤——熱戀期

  當人們經歷愛情熱戀期時,身體會分泌另外一種激素——多巴胺(dopamine),給人甜蜜、幸福的感覺。

  多巴胺對我們的身心健康有著重要的作用,同時還跟愉悅和滿足感有關,當我們經歷新鮮、刺激或具有挑戰性的事情時,大腦中就會分泌多巴胺。在多巴胺的作用下,我們會感覺到愛的幸福感。

  多巴胺為愛情帶來的「激情」,會給人們一種錯覺,以為愛可以永久狂熱。當你頭腦中充滿著這種激素的時候,也正是你意亂情迷的時候。


❤——戀愛就像吸毒

  研究還顯示,戀愛中的人大腦中多巴胺處於較高水平,而血清素分泌減少。

  多巴胺是大腦分泌的「獎賞」化學物質。人在獲得獎賞時,多巴胺水平快速升高,隨後迅速回落。先前研究顯示,毒品同樣會讓大腦釋放多巴胺,傳遞出興奮和開心的信號。

  血清素是人體產生的一種神經傳遞素,即神經之間傳遞信息的渠道,會影響人的食慾、內驅力和情緒。另一個因戀愛發生變化的激素是腎上腺素。也就是說,戀愛中的人盼望見到戀人的心情類似癮君子對毒品的渴求。


❤——墜入愛河難控制

  心理學者則關注為何愛情有時會讓人變得控制欲增強。

  臨床英國心理學家、作家戴維·尼亞斯重點研究跟蹤狂現象,認為這種行為雖然極端,但從某種程度上解釋了人墜入愛河時為何會做出令人不可思議的事情。

  「對跟蹤狂而言,愛情如同滾雪球般增大。它演變成一種精神紊亂,導致人妄想,」他說,「可悲的是,我們對引起這種情況的原因還知之甚少。」

  尼亞斯認為,如果這種人能夠得到改變思維方式的訓練,那麼可以擺脫強迫症,並為自己的行為舉止感到驚訝。

  但很不幸的是,在人體內多巴胺不可能永遠處在這個較高的水平上,人體的自我調節能力很強,總是試圖將人體的狀態調整回正常狀況。一旦多巴胺減少甚至消失, 人也就從這樣的迷醉狀態中恢復過來,或者就像我們常說的那樣,失去了愛的感覺。視個體和環境的差別,一般來說,多巴胺的濃度高峰可以持續6個月到4年 左右的時間,平均不到30個月(約兩年半)。隨著多巴胺的減少和消失,激情也由此變為平靜。


❤——失戀期

  失戀幾乎是人類所能忍受的痛苦極限。為什麼當浪漫關係出現問題時,人們會感覺痛苦異常?人類學家海倫-費舍爾說,這可以在你大腦的神經網絡和進化學方面找到依據。失戀者通常有「被你拋棄,我卻更愛你」的痛苦。研究人員認為,隨著愛慕對象的離去,大腦網絡活動的增強和大腦分泌的化學物質的增加會使失戀者產生更強烈的感情。

  精神病學家把失戀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抗議」,第二階段「放棄/絕望」。在抗議階段,被遺棄的戀人為了讓對方回心轉意,自己會變得痴痴迷迷,他們苦思冥想自己出了問題、以及如何找辦法來重燃愛火。這時不停地打電話、發電子郵件和寫信,一再地拜訪兩人共同的朋友等行為就成了常事,而這些行為越激烈,被遺棄者有時對戀人的愛情反而越強烈。這種情況被研究人員稱為「挫折吸引力」。

  精神病學家認為,失戀的「挫折吸引力」與多巴胺(一種控制肌肉運動、並讓人產生滿足感的化學物質)有關。研究表明,在浪漫關係的早期,產生多巴胺的系統被激活。在抗議階段,多巴胺的活動也增加,使得遭到拒絕的戀人感覺到更為強烈的激情。


❤——婚姻期

  當人們步入婚姻的殿堂後,身體會分泌內啡肽(endorphin),給人溫馨,安逸的感覺。

  在轟轟烈烈地愛過之後,隨著多巴胺的濃度下降,我們需要另外一種愛情物質——內啡呔來填補激情,讓人產生對穩定關係的依戀、溫暖、安逸、平靜感覺。

  如果說苯基乙胺的效果類似於搖頭丸,則內啡肽的效果類似於嗎啡。所以,多巴胺被稱之為「愛情物質」,而內啡肽被稱之為「婚姻物質」。


相關焦點

  • 多巴胺:大腦中的「戀愛化學元素」
    戀愛初期,很難分辨出我們愛的究竟是這個人,還是這個人的身體。從吸引到依戀的過程不僅與身體有關,也與情感有關。(依戀感產生在被吸引之後,大腦中有化學物質專管此感,我將在下章詳述。)多巴胺是產生吸引的關鍵化學元素,讓人興奮、感到愉悅或尋求獎勵。多巴胺這樣指示我們:「注意這個關鍵點」(稱為顯著性[salience])或「感覺不錯,再來一次」。
  • 戀愛中的多巴胺,巧克力的貢獻值能有多高!
    談到戀愛,人們臉上都會露出幸福的微笑,因為戀愛實在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啊。不管是初愛時的流連忘返,還是熱戀期的如膠似漆,亦或是歷經千難萬險的白首盟約,都讓人心生喜愛,心馳神往。有些人即使相處幾十年,都不能產生愛情。
  • 「戀愛禁止令」能否抑制衝動的「多巴胺」?
    一對大學三年級的校園情侶,因戀愛糾紛引發血案。案發時未滿十九周歲的丁敏遠拿起碎裂的鏡子玻璃劃向女友劉慧慧的面頰,在女友的臉上留下3道長達數釐米的疤痕,致其面容毀損,構成人體重傷。日前,蘇州金閶法院以故意傷害罪判處丁敏遠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
  • 看見Vol.1|多巴胺實驗室:關於戀愛那件小事兒
    戀愛是一件小事兒|愛思青年|七夕|01:26了解戀愛的唯一方式,就是促成它的發生嗎
  • 戀愛多巴胺像毒品 讓男女對性愛難分難捨
    科學家解釋說,原因是人腦會分泌一種叫多巴胺的東西刺激男女之間的性慾。性或許真的成為維持男女關係的一個必需品,但並不是非賣品,在有更好的性伴侶選擇的時候,身體就會不自然的出賣身體。解說:浪漫愛情的感受跟性慾挑起的感受究竟有何不同,科學家能否給出答案,什麼人能長相思守,什麼人註定會出軌,《科技無限》正在揭秘人類《性與愛的抉擇》。
  • 多巴胺低會引起什麼問題?如何科學提高多巴胺的分泌
    多巴胺是大腦中含量豐富的神經遞質,它在中樞神經系統功能中扮演一個重要角色,並且與腦動機和回報複雜系統存在一定聯繫。大腦中多巴胺水平失去平衡可以導致一系列症狀和問題,如帕金森氏症和多動症等。在中樞神經系統領域,多巴胺幫助身體保持正常功能。
  • 望大學「戀愛鼓勵」激發正面的愛情多巴胺
    上周末,是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報到的日子,而就在3000名新生踏入校門時,一張貼在學校宣傳欄上的海報「亮」了——它的第七條上寫著:大學期間至少應該戀愛一次,無論成敗。(8月26日錢江晚報)  大學開學在即,新生報到,學校會有各色各樣的歡迎辭,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的「戀愛」鼓勵,別出心裁,也出人意料。
  • 戀愛中的大腦,化學物質在浪漫激情中的作用
    假設是大腦中三種相關的化學物質,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和血清素,在浪漫激情中起著作用。據推測,歡樂、失眠、沒有胃口以及戀人面對逆境時產生的巨大能量、全身心關注和愈發熱烈的激情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大腦中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水平提高造成的。同樣,認為對愛人的魂牽夢繞是某種血清素在大腦中活動的減弱造成的。
  • 什麼是多巴胺?抑鬱症與多巴胺有什麼聯繫?
    日常生活中越來越多的人出現了抑鬱症的症狀,此病是目前來盾多發的,而且帶來了嚴重的傷害,那麼,抑鬱症與多巴胺有什麼聯繫?
  • 心理學:多巴胺,它會導致男女之間產生「一見鍾情」的感覺
    心理學發現「多巴胺」,它會導致男女之間產生這種錯覺。什麼是「多巴胺」?多巴胺是大腦中含量最為豐富的兒茶酚胺類的神經遞質,它作為神經遞質來調控人的中樞神經系統。當我們的大腦開始產生多巴胺和腎上腺素這類物質的時候,它可以傳遞興奮的信號。
  • 討論:如何利用多巴胺的功能來刺激學生求知慾?
    首先聲明,我不是一個醫生,對多巴胺沒有什麼深入的研究,只是最近在思考如何提高學生的求知慾,讓學生出現一種憤悱狀態,對學習如饑似渴,就像今天的衡水中學一樣,是什麼在驅動衡水中學的學生如此勤奮呢?管理方式一方面,思想教育一方面,那觸動行為的內因又是什麼呢?
  • 什麼是多巴胺?
    多巴胺在生活裡無處不在,我們的確需要它,它可以為生活增添樂趣,為身體注入活力。人人都追求多巴胺,人人都想要快樂。多巴胺本身沒有問題,它是人體自身的天然機制,大腦分泌的化學成分,可以為我們提供能量和動力。它就好像是你體內自帶的禮物,能夠給你獎賞,讓你快樂。
  • 如何增加多巴胺的分泌?
    多巴胺(Dopamine)是下丘腦和腦垂體中的一種關鍵神經遞質,能直接影響人的情緒,同時中樞神經系統中的多巴胺濃度又受精神因素的影響。這種神奇的物質可以使人感覺興奮,傳遞開心激動的信息,激發人對異性的情感。
  • 一戀愛就變「傻」 心理學揭秘:熱戀時大腦發生了什麼變化
    愛情,這個話題一直以來就是人們談論的熱點問題。有些人一談戀愛就會變「傻」,這是為什麼呢?心理學專家做出了分析。所有深陷愛情的男女都曾經歷過這樣一段時期:熱戀。換句話說,熱戀中的我們會更喜歡自己。最後,人在陷入熱戀後情緒變化也會擴大:開心的事情會更開心,傷心的事也會更傷心。那麼,究竟大腦在我們產生熱戀感覺的時候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呢?為了研究這一問題,神經生物學家露西·布朗和同事招募了一群處於「瘋狂熱戀中」的情侶作為被試,進行了一個叫快感實驗室的實驗。
  • 多巴胺與愛情
    在水中易溶,在無水乙醇中微溶,在氯仿或乙醚中極微溶解。熔點243℃-249℃(分解)。多巴胺也是大腦的"獎賞中心",又稱多巴胺系統。  其實,我們的大腦中有一個愛情中心,就是下丘腦,下丘腦分泌的多種神經遞質,比如多巴胺,腎上腺素,就像丘比特之箭,當一對男女一見鍾情時,這些戀愛興奮劑就會源源不斷的分泌出來,於是我們有了愛的感覺,享受愛的幸福,甜蜜甚至眩暈,陷入其中無法自拔,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也是「多巴胺們」在發揮作用。
  • 「戀愛腦」會導致智商下降?真相恰好相反
    「戀愛腦」是近些年來的網絡流行語,用於形容那些一談戀愛就『上頭』的人。這是一種愛情至上的思維模式,一戀愛就把全部精力和心思放在愛情和戀人身上的人,我們就可以形容這個人有一個「戀愛腦」。生活中,經我們常會聽到這樣的說法,戀愛會使人變傻。
  • 沒有多巴胺的一天,我都經歷了什麼?
    無論什麼時候,只要我們感到一分鐘的無聊,就會拿起手機來分散注意力,或者是拿起高糖、高脂肪的小零食來填補空虛。 問題是,為什麼我們明知道做這些事情有害無益,卻依然忍不住呢?答案或許就在我們自己的大腦裡。 來點多巴胺嗎,兄弟?
  • 運動中的多巴胺到底是何方神聖?
    有人說運動可以產生多巴胺,多巴胺可以使人快樂,多巴胺可以使大腦變得更聰明,多巴胺到底是什麼東西呢?它又是什麼靈丹妙藥呢?最近科學家發現,多巴胺就與此有關。研究人員在兩組運動員基因比對中發現了一個基因有顯著差異:與轉運多巴胺有關的基因。這個基因(多巴胺激活載體,簡稱DAT) 在高水平運動員中比在對照組(業餘運動員) 中更加常見。
  • 多巴胺能讓人快樂,教你3「提高」多巴胺的方法,天天開心沒煩惱!
    多巴胺能讓人快樂,教你3「提高」多巴胺的方法,天天開心沒煩惱!定期讓自己享受按摩療法,將減少你的壓力水平,釋放你的身體,以優化多巴胺的產出。.運動定期的身體活動通過直接提高身體中的多巴胺水平來為您的快樂做出貢獻。這不一定是激烈的運動,一些簡單的東西就可以幫助提升你的多巴胺水平。
  • 日本研究發現:戀愛類型不同分泌的荷爾蒙不同
    原標題:日本研究發現:戀愛類型不同分泌的荷爾蒙不同   陷入愛情的我們都應該有過這樣的經歷:對方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都會牽絆出我們的又哭又笑、又惱又鬧。可你們不知道的是不管是單戀時的忐忑不安還是和戀人在一起時的安心,根據戀愛類型的不同我們分泌的荷爾蒙也會不同。而且更加神奇的是分泌的「愛情荷爾蒙」會使戀愛中的女人明媚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