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愛中的大腦,化學物質在浪漫激情中的作用

2020-12-05 心靈良友陳也夫

你是不是剛剛陷入瘋狂的戀愛?相信浪漫的愛情是人類普通的體驗,是由人體大腦內,特定的化學物質和組織產生的。

不過到底是哪些?為了解開這個秘密,心理生理學家進行了一項複雜的研究,收集有關浪漫愛情的化學原理和大腦循環的科學數據。

假設是大腦中三種相關的化學物質,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和血清素,在浪漫激情中起著作用。據推測,歡樂、失眠、沒有胃口以及戀人面對逆境時產生的巨大能量、全身心關注和愈發熱烈的激情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大腦中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水平提高造成的。

同樣,認為對愛人的魂牽夢繞是某種血清素在大腦中活動的減弱造成的。這三種化合物在大腦某些區域的活動比在其他區域更普遍。

如果能確定當一個人為愛神魂顛倒時,哪些大腦區域是活躍的,那也許就能確定哪些主要化學物質是相關的。

也許這些數據能幫助我們解釋浪漫愛情的進化根源,為什麼我們選擇這個人而不是另外一個,甚至人們如何能找到並維持這種美好的激情。

讓在戀愛中的研究對象,分別看兩張照片:一張照片上是他的愛人,另一張是他認識的人,但不會讓他們愛戀,也不會讓他們討厭的人。

與此同時,用核磁共振成像設備(FMRI)給研究對象的大腦拍照,收集他們大腦活動的信息,記錄大腦的血液流動。

當戀愛中的人注視自己的愛人時,他們有很多大腦部位都活躍起來。然而,有兩個區域似乎對戀愛體驗至關重要。

最重要的發現也許涉及尾狀核中的活動。這是一大片C形區域,位置離大腦中央很近。它非常原始,其中一部分被稱為「爬蟲類的腦」。掃描顯示,戀愛中的人凝視愛人的照片時,尾狀核的主體和尾部都有些區域會變得尤其活躍。

科學家一直以來都知道腦部的這片區域指導著身體的動作。但是直到最近他們才發現這一區域還是大腦「酬償系統」的關鍵部位之一。

這個「酬償系統」是一種思維網絡,我們通常感受到的激勵、快感和獲得補償的動機都與它有關。研究對象不僅展現了尾狀核的活動,而且表明,為了愛越痴狂,尾狀核的活動就越活躍。還發現在「酬償系統」中的其他區域也有活動,包括隔膜區和人們吃卡克力時就會活躍的大腦區域。卡克力能讓人上癮。所以認為,浪漫愛情也一樣。

實驗中得到的,另一個結果是有關腹側被蓋區的活動。這是大腦「酬償系統」的中央區域。此前猜測,浪漫愛情和多巴胺及去甲腎上腺素水平提高有關。

腹側被蓋區是負責製造多巴胺的細胞的母體。這些神經細胞有著觸鬚狀的神經軸突,將多巴胺分配到很多大腦區域,包括尾狀核。而當這個分配系統將多巴胺分配到大腦各處時,它產生了強烈的關注、激昂的幹勁、一心一意想要獲得回應的動機和愉悅的感覺,甚至是狂躁:這是浪漫愛情的核心感覺。

難怪戀人為了對方能通宵聊天或散步至破曉,寫誇張的詩歌和自我表白的電郵,只為一個周末的擁抱漂洋過海,改變職業或生活方式,甚至獻出生命。

沉浸在產生關注、毅力和活力的化學物質中,並受到大腦激發因子的驅使,戀人們完全臣服於強烈的求愛欲望。

戀愛,認為這種奇妙的體驗是從愉悅到絕望等一系列相關感情的集合。

研究結果表明,浪漫愛情的確看上去和多巴胺有關聯。而因為這種激情源自尾狀核,動機和有目標的行為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相關焦點

  • 多巴胺:大腦中的「戀愛化學元素」
    大腦和身體精妙地合作,讓我們愛上某人,讓我們想要和這位受青睞的伴侶進行交配。戀愛初期,很難分辨出我們愛的究竟是這個人,還是這個人的身體。從吸引到依戀的過程不僅與身體有關,也與情感有關。(依戀感產生在被吸引之後,大腦中有化學物質專管此感,我將在下章詳述。)多巴胺是產生吸引的關鍵化學元素,讓人興奮、感到愉悅或尋求獎勵。
  • 問題戀愛中的多巴胺是什麼東東?
    英國研究人員通過掃描大腦發現,人在墜入愛河後腦組織的確會發生一些變化,從科研角度詮釋了這些說法。一起來看看,你的愛情到底是什麼在做主!❤——何為激素?  激素(Hormone)也音譯作荷爾蒙或賀爾蒙,在希臘文原意為「興奮活動」,是由內分泌腺或細胞產生的化學物質,隨著血液輸送到全身,通過調節各種組織細胞的代謝活動來影響人體的生理活動。
  • 七夕特輯 | 戀愛中的大腦:愛情和依戀有何區別?
    01 愛情從何而來研究人員使用fMRI(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掃描了100多個熱戀中人的大腦,發現那些剛剛陷入愛河(戀愛時間不超過8個月)的人,大腦區域中的很多活動與愛情有關。而那些戀愛了較長時間(8到17個月)的人,活動較多的區域往往與依戀感有關。這說明大腦很容易陷入愛情,但是形成依戀感則需要時間。浪漫的愛情就像熟睡中的貓,可以隨時被喚醒。但是對另一個人產生深刻的依戀,往往需要更多時間。
  • 那些控制我們喜怒哀樂的大腦中的化學物質
    現代醫學已經將人腦做了一番窺探,我們大腦中的信號,是靠神經元來傳遞的,可是奇怪的是,神經元並不像網際網路那樣,是用線連接起來的,他們是一個個鼓勵的組織,神經元的末端,有一種叫做「突觸」的組織,他有點像神經元的手,但是兩個神經元溝通的時候,並不是握手,而是「突觸」分泌出一種化學物質,通過化學物質來傳遞我們的愉快或悲傷。
  • 盤點你體內那些「撩人」的化學物質
    誠然,科學家們已經窺探到關於愛情化學本質的一些規律,但距離闡明全貌還長路漫漫。在對愛情有所聯繫的物質的研究中,他們意料之內地發現,這些在實驗室外被封為「愛情分子」的東西,既無心專注於談情說愛的這一項工作,也並不足以獨斷愛情的起承轉合。
  • 戀愛其實並不浪漫,它只是人的大腦分泌的激素在作祟
    科學家們認為,愛不是來自一個人的心臟,而是來自一個人的大腦。人類戀愛分三個不同的階段:衝動、熱戀和依戀,每一個階段都由不同的大腦激素在主導著戀愛者的感受和行為。這些都是戀愛時的身體外在的表現特徵,而你的大腦分泌出來的特定的激素正在影響你愛的感受。其實這一切的現象都是人的大腦分泌的激素在作祟,聽起來可一點兒都不浪漫對吧,但沒辦法,沒有這些激素,就不可能愛上TA。
  • 戀愛到底什麼感覺?外媒:過程比吸毒成癮還複雜
    如今激情這個詞彙已經很少出現在科研文獻當中,不過在流行文學當中依然可以見到它的身影。在流行文學中,激情對於不同人而言代表的東西也不盡相同。古代的哲學家已經開始嘗試在這個情緒的迷宮當中找到方向。柏拉圖認為,激情與快樂和痛苦都有關。有崇高的激情,例如愛情與勇氣;也有卑微的激情。
  • 你們的夫妻關係,正在被這些化學物質作祟
    或許能解釋這場男女博弈中那些懸而未決的難題。01沒有為什麼結婚久了就沒有激情?夫妻間相處久了缺少激情,這是因為大約兩年後,大腦就會停止分泌能讓人產生快樂的多巴胺,並開始分泌讓人產生依賴的催產素,而這一切都導致夫妻間不再吸引彼此,但卻能更盡責。
  • 戀愛或兩性交往中,讓你想不到的冷知識有哪些?
    ,可能沒人願意從失敗中學經驗,所以那就當一個好好的戀愛學習者,抱著謙虛的態度,努力不讓別人的感情故事成為自己的「事故」,要學會引以為戒,接下來小編就要從多個角度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在戀愛中,或者在和異性交往中,讓你想不到的冷知識有哪些?
  • 「戀愛腦」會導致智商下降?真相恰好相反
    我們說戀愛會是一個人變得幸福而愚蠢,智商不斷的下降甚至為負數,但是戀愛是否真的會讓人智商下降,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戀愛腦真的存在嗎?科學家利用功能核磁共振成像,對戀愛者的大腦進行研究發現:戀愛主要激活人腦的獎賞環路,尤其是腹側被蓋區和尾狀核。
  • 科學家找到大腦中抑制胡思亂想的物質
    1前額葉皮層在阻止思維方面起重要作用大腦前部的一個區域被稱為前額葉皮層,它在控制我們行為的方面起著關鍵作用,最近研究表明,在阻止我們思維的方面它也起著同樣重要的作用。前額葉皮層充當主調節器,控制其他大腦區域——動作的運動皮層和記憶的海馬體。
  • 戀愛中的情侶製造浪漫有技巧!
    很多公務員、會計師、測量師等,他們的職業要求他們有精確的思維方式、理性的大腦,因為工作的性質是嚴肅的,久而久之,生活上也變得嚴肅起來,不知浪漫為何物了。對於這類人員,他們的生活更加需要浪漫的點綴, 如果你不幸成為這類人的伴侶,那就對你的浪漫細胞和製造浪漫的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日本研究發現:戀愛類型不同分泌的荷爾蒙不同
    原標題:日本研究發現:戀愛類型不同分泌的荷爾蒙不同   陷入愛情的我們都應該有過這樣的經歷:對方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都會牽絆出我們的又哭又笑、又惱又鬧。可你們不知道的是不管是單戀時的忐忑不安還是和戀人在一起時的安心,根據戀愛類型的不同我們分泌的荷爾蒙也會不同。而且更加神奇的是分泌的「愛情荷爾蒙」會使戀愛中的女人明媚動人。
  • 愛的快樂,是大腦賞給你的
    全世界有許多科學團隊,對戀愛時人的大腦神經機製做過研究,答案就是——陷入愛情中的大腦,就像是被仙女棒點過一樣,到處是閃閃的「蘇」點。  剛剛墜入愛河的人  為什麼會「快樂得飛起來」  過去10年,芝加哥大學的心理學家史蒂芬妮·卡西奧普(Stephanie Cacioppo)一直在對浪漫愛情的神經機制進行研究。  從開始迷戀一個人,到陷入與TA的愛戀之中,「在這個過程中大腦發生了很多複雜的變化,特別在大腦的獎勵系統中。」
  • 難以拒絕的愛情靈藥 | 化學物質能否左右情感關係
    儘管我們大致認同楊的觀點,我們認為更好的說法是:愛的生物學維度是從古老的化學雞尾酒中湧現的,然而愛的社會心理學維度卻是從社會內嵌的實踐、文化規範和制度中湧現的。澄清這一點後,要在生物雞尾酒中添加哪些藥物,才能產生楊所說的效果呢?- Davide Bonazzi -為了清楚解釋不同的觀點,我們將圍繞三個不同的大腦系統展開。
  • 科學看待愛情,從戀愛到婚姻,你體內這些物質竟是這樣變化的!
    科學研究發現,人類的愛情其實和我們大腦內分泌的化學物質有關的。大腦興奮劑——多巴胺多巴胺,又被譽為人類天然巧克力,這種物質可以刺激大腦,使人產生興奮、開心甚至欲望感,當我們遇到心動的那個Ta時,大腦會大量分泌這種物質,多巴胺會不斷「誘惑」人類向心儀的那個Ta靠近,表達出一種我們自身難以控制的好感。
  • 望大學「戀愛鼓勵」激發正面的愛情多巴胺
    上周末,是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報到的日子,而就在3000名新生踏入校門時,一張貼在學校宣傳欄上的海報「亮」了——它的第七條上寫著:大學期間至少應該戀愛一次,無論成敗。(8月26日錢江晚報)  大學開學在即,新生報到,學校會有各色各樣的歡迎辭,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的「戀愛」鼓勵,別出心裁,也出人意料。
  • 抑鬱症不單是不開心,警惕大腦中這3種物質的變化!
    就拿導致抑鬱症的因素中,科學研究發現,大腦中的腦神經遞質的不均衡就是一個原因之一。「行動的荷爾蒙」——多巴胺目前,市面上多數治療的抑鬱症的藥物其藥理作用:依然通過受體對藥物的作用,刺激腦內神經元突觸,分泌一種化學物質:多巴胺藥物通過化學作用,把大量的多巴胺從受體中刺激出來,這時多巴胺的就成為了大腦內的「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