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控制我們喜怒哀樂的大腦中的化學物質

2020-12-05 澎湃新聞

有時候我們對自己大腦的理解,還不如桌子上那臺電腦或者手裡那部手機。我們時而高興,時而生氣,時而興奮,時而憂傷,當然這些可能會由一些外部因素引起。

但我們也會有種「莫名」的感受,這感受又是從何而來呢?

現代醫學已經將人腦做了一番窺探,我們大腦中的信號,是靠神經元來傳遞的,可是奇怪的是,神經元並不像網際網路那樣,是用線連接起來的,他們是一個個鼓勵的組織,神經元的末端,有一種叫做「突觸」的組織,他有點像神經元的手,但是兩個神經元溝通的時候,並不是握手,而是「突觸」分泌出一種化學物質,通過化學物質來傳遞我們的愉快或悲傷。

這樣,這些化學物質,就跟我們的一些「小情緒」或「大脾氣」關聯在一起了,這些化學物質,猶如我們大腦中的「毒品」,負責刺激或者抑制神經,從而達到控制我們情緒和思維的作用。這其中,有幾個非常重要的「毒品」,就在這簡單的聊聊。他們是「多巴胺」、「血清素」和「腎上腺素」。

快樂獎懲官——多巴胺

多巴胺可以寫作(C6H3(OH)2-CH2-CH2-NH2),這是什麼鬼!!!簡單來說,多巴胺就好比是一種獎金,或者說是一種欲望,多巴胺聚集的時候,我們就會享受這種狀態,覺得心理滿足,可以說就是——快樂。多巴胺缺乏的時候,我們就會變得不安,變得要尋找刺激多巴胺生成的事情,就是一種——空虛。

荷爾蒙決定一見鍾情,多巴胺決定天長地久。

舉個例子,一見鍾情,就是一種通過外界刺激,人體內大量分泌多巴胺,造成了一種「中毒」的現象。

而這種多巴胺效果,可能持續幾個小時,也可能會持續幾年。有研究發現,愛情多巴胺最多存續3-4年。如果說「七年之癢」的話,可能前3年是多巴胺喪失的過程,後4年就是道德倫理忍受的過程了。

還有科學家研究發現,有些人的胖也是由於多巴胺。身材較胖的人的體內都會缺少多巴胺受體,簡單的說是多巴胺提升不明顯,在吃東西的時候,他需要吃更多的食物,才能跟正常人一樣達到同等的多巴胺滿足感,就是當這些胖人感到食物滿足的時候,其實他們已經吃過量了!

菸草中的尼古丁,也是促進多巴胺分泌的一種化學物質。

這也就是人們很難戒掉吸菸的一個原因,當尼古丁進入體內,多巴胺含量上升,人的快樂感和滿足感上升,這也就是我們愛上香菸的原因。但並不是人人都一樣,有的人會更容易上癮,有的人會比較難上癮,因為什麼呢?

這是我們大腦中有一個快樂感的評級系統,比如說把多巴胺含量從1-10進行一個分級。假設我們平時只需要3的多巴胺,就能維持我們生存的快樂感,不至於產生空虛甚至自殺的念頭。當我們吸入尼古丁的時候,多巴胺含量突然上升到了6,這時候區別就來了。有一些人會將自己的快樂評級定到6,也就是必須維持這個6,他才可能感受到快樂,這樣當尼古丁含量下降時候,他必須要吸入新的尼古丁,來維持這個6。

而有一些人的快樂評級比較穩定,在吸入尼古丁達到多巴胺6的時候,他的快樂評級可能只上升到3.5,也就是說他依然只需要3.5就可以維持自己的快樂感,當尼古丁失效的時候,他就沒有那麼強烈的欲望去繼續吸食尼古丁。

這一點很重要,原因是這不僅僅是一個神經化學的現象,我們是可以通過調節心裡做到對快樂的評級的調整的,也就是說人們可以通過心裡的鍛鍊,來去穩定住自己的評級,也就是所謂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大起大落中,可以更好的穩定住自己,保證自己的情緒不隨波逐流,人也會變得寧靜、平和。

心靈穩定劑——血清素

血清素,即5-羥色胺C10H12N2O。

血清素可以改善睡眠,讓人鎮靜,減少急躁情緒,帶來愉悅感和幸福感,帶給人更多快樂。這個看起來跟多巴胺有些類似,但多巴胺更多強調的是獎懲,就是對我們做一些事情的鼓勵或者懲罰,是產生欲望的一種化學物質。而血清素則是讓我們平靜下來的一支穩定劑。

我們經常會有因為狂躁或者憤怒而失去理智的經驗,根據實驗結果顯示,在血清素含量較低時,大腦的憤怒反應更難被抑制。有動物實驗表明,當提高血清素在動物體內含量時,動物的互相攻擊行為明顯減少。

很多健康問題與大腦血清素水平低有關。造成血清素減少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壓力、缺乏睡眠、營養不良和缺乏鍛鍊等。在降低到需要數量以下時,人們就會出現注意力集中困難等問題,還經常伴隨壓力和厭倦感,如果血清素水平進一步下降,還會引起抑鬱。

其他一些與大腦血清素水平降低有關的問題還包括易怒、焦慮、疲勞、慢性疼痛和焦躁不安等。如果不採取預防措施,這些問題會隨時間推移而惡化,並最終引起強迫症、慢性疲勞症候群、關節炎、纖維肌痛和輕躁狂抑鬱症等疾病。患者可能會出現不必要的侵略行為和情緒波動。

血清素是由叫做色氨酸的胺基酸產生,很多食物包含它。

提高血清素的方法簡單的就是多吃胺基酸(尤其是色氨酸)含量高的食物。如肉類、堅果等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食物。碳水化合物對提高身體血清素水平也有幫助。雞蛋、香蕉和胡桃等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食物可以提高血清素水平。另外明亮的光線也有助於血清素水平提高。儘管還沒有科學證據,但增加日照時間對身體分泌血清素非常必要。

一些研究還發現鍛鍊也有助於提高大腦中的色氨酸數量,這最終可以幫助提高血清素分泌。(不過這裡令人迷惑的是,那些修煉只吃素的人,是如何保證體內的血清素,來去控制易怒感的呢,是靠豆腐來補充植物蛋白麼?)

緊急避險——腎上腺素

可能這幾種物質裡面,我們聽說過腎上腺素C9H13O3N的次數最多了。

腎上腺素,可以說是一種死亡化學物質,當我們經歷某些刺激,例如興奮,恐懼,緊張等,分泌出這種化學物質,它就能讓我們呼吸加快,提供大量氧氣,心跳與血液流動加速,瞳孔放大,為身體活動提供更多能量,使反應更加快速。

腎上腺素是一種激素和神經傳送體,由腎上腺釋放。腎上腺素會使心臟收縮力上升,使心臟、肝、和筋骨的血管擴張和皮膚、黏膜的血管收縮,是拯救瀕死的人或動物居家旅行必備良品。

科學上來講,腎上腺素主要用於調節心肌、增高血壓、活化交感神經、運送葡萄糖給肌肉、促進肌肉的活動用來應對壓力或危險,它可以瞬間給人強大的機能提升和恐怖的爆發力,但如果分泌量過高超過機體可承受限度,便會使毛細孔和血管緊縮,甚至會阻塞輸送血液至心臟等反效果,出現心悸、頭痛、激動不安,有嘔意的現象或體能障礙。

請注意上文的「恐怖的爆發力」,這一形容,這也就是我們經常說過的人體的一種潛能,在腎上腺素的激發下,我們可以做出那些讓我們自己都驚訝,就好比是「我自己生氣起來自己都害怕」的那種情況。這就好像是發動機帶上了渦輪增壓,但凡事都有個限度,渦輪增壓成本高也容易壞,腎上腺素經常的使用,也會加劇我們心臟以及其他器官的負擔,導致損傷。

說了這麼多,大部分時候,雖然這一切都在我們大腦中發生,但我們無法察覺,更無法控制,但大部分的情況,都有個因果,並不是因為化學物質,導致了我們情緒變化,而是外界的刺激,激發了化學物質,從而我們的情緒做出了一些應激反應。在了解自己情緒上的化學結構之後,我們也許可以更好的觀察自己的情緒,作出更適合自己的選擇和判斷。

相關焦點

  • 戀愛中的大腦,化學物質在浪漫激情中的作用
    相信浪漫的愛情是人類普通的體驗,是由人體大腦內,特定的化學物質和組織產生的。不過到底是哪些?為了解開這個秘密,心理生理學家進行了一項複雜的研究,收集有關浪漫愛情的化學原理和大腦循環的科學數據。假設是大腦中三種相關的化學物質,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和血清素,在浪漫激情中起著作用。
  • 研究人員新發現能控制睡眠的化學物質
    研究人員新發現能控制睡眠的化學物質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1月30日 13:14 來源: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倫敦1月29日電(記者葛秋芳)瑞士研究人員發現,一種化學物質可以幫助白天昏昏欲睡但夜間無法入睡的人擺脫痛苦
  • 科學家找到大腦中抑制胡思亂想的物質
    有時我們會在腦海中浮現一些揮之不去的「負能量」念頭——不愉快的記憶、想像或擔憂。當這種情況發生時,這種想法可能被「收回」,使我們重新思考它。劍橋大學的Michael Anderson教授解釋道:「控制思想的能力對我們的健康至關重要。」
  • 我們如何知道太空中的化學物質?
    比如,科學家是如何從地球上了解到金星大氣中的化學物質的?幸運的是,天體發出的光進入我們的望遠鏡之後,不僅可以創造出精彩的圖像,也攜帶了這些天體的構成信息。幫助我們了解天體構成信息的研究,叫做天體光譜學。
  • 我們如何知道太空中的化學物質
    比如,科學家是如何從地球上了解到金星大氣中的化學物質的?幸運的是,天體發出的光進入我們的望遠鏡之後,不僅可以創造出精彩的圖像,也攜帶了這些天體的構成信息。幫助我們了解天體構成信息的研究,叫做天體光譜學。早期天文學早在有歷史記載之前,人類就已經對宇宙充滿好奇。早期的人類和他們的洞穴繪畫讓我們對他們的天文興趣略知一二。
  • 究竟是誰擄走了我們的大腦,控制著我們的思想?
    自人類有了大腦而萌生出意識,可是幾千年來究竟是誰擄走了我們的大腦,控制著我們的思想?1、人類意識源於自然,最初,自然擄走了我們的大腦控制著我們思想。人類祖先的意識(先前文明)是源於人類對自然敬畏而誕生的思想。早期人類社會及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神」的指導下進行。2、神靈思想佔據了早期人類的大腦,它指導了人類社會文明的萌芽。
  • 其實是這些物質控制了我們
    其實隨著腦科學的逐步發展,我們發現人的情緒也和大腦中的某些物質有關。今天老K就和大家好好聊一聊關於影響我們情緒的這些大腦物質。腦科學發現大腦傳遞信號是需要通過神經元來完成,但大腦神經元並不是一個系統的網絡,而是獨立的組織,在神經元末端,有一種名叫「突觸」的組織,它就像神經元的手,可神經元之間的溝通並不需要握手表達,而是在突觸分泌一些化學物質,這就是今天我要說的「腦神經遞質」,是這些物質決定我們情緒的愉快或者悲傷。
  • 意識是虛擬還是真實存在的物質?人類大腦究竟是如何產生意識的?
    因為人類大腦是一個極為複雜的生物結構,在人類的大腦裡面存在至少1000億個腦細胞,這些細胞不是獨立的,而是通過一種叫做神經元的物質相連接的,每10000個細胞之間連接著10萬億根神經元,而10萬億根的神經元中的每一根神經元又平均連接著另外10000根神經元,這些神經元就以集群的方式形成了大腦各功能區模塊,大腦各功能模塊之間也不是獨立的,而是以無線電波(腦電波)的方式進行著緊密聯繫的。
  • 抑鬱症不單是不開心,警惕大腦中這3種物質的變化!
    近年來越來越多科學家和學者研究發現,我們的情緒和心情不再是看不見摸不著的,而是有很多生物學的載體構成。就拿導致抑鬱症的因素中,科學研究發現,大腦中的腦神經遞質的不均衡就是一個原因之一。「行動的荷爾蒙」——多巴胺目前,市面上多數治療的抑鬱症的藥物其藥理作用:依然通過受體對藥物的作用,刺激腦內神經元突觸,分泌一種化學物質:多巴胺藥物通過化學作用,把大量的多巴胺從受體中刺激出來,這時多巴胺的就成為了大腦內的「高速公路」。
  • 「缸中大腦」,我們的世界是否是虛擬的(上)
    大家好,這裡是【把話說】,今天我們來說:缸中大腦。如果說我們現在這個世界是虛擬的,我們身邊的所有人,還有任何物體,那些花草樹木都是計算機中的一段代碼,大家會有何感想?我們可以看見身邊的所有物體,還可以聽見身邊的所有聲音,還可以清晰的記得自己的人生經歷。更重要的是我們還在地殼中發現了幾十億年前的生物化石,我們還可以清晰的看到浩瀚宇宙中無數的繁星,難道這一切都是假的嗎?
  • 什麼是【多巴胺】一種你不可不知的(化學物質)[內附視頻]
    科學家在研究小鼠行為後指出,多巴胺可對我們在短時間內採取行動或做出決策的可能性產生重大影響。這一發現或能幫助難以控制身體行動的病人,如帕金森患者和強迫症患者等。多巴胺是一種神經遞質,可以使我們從賭博、性愛和吸毒中獲得快感。如今研究人員發現,該物質也可以影響我們的決策。
  • 在大腦裡植入微型傳感器,監控喜怒哀樂,你願意麼?
    當機器可以感知機體的每一個變化,你的喜怒哀樂,一顰一笑都會反映成信號。把這種傳感器放進身體裡,是不是就像一個變小的蟻人?正是因為它具有體積小、重量輕,性能好,成本低等特點,才得以在日常生活中廣泛應用。在這個數位化時代,我們可以用微型傳感器創建電子標籤,將其附加到產品上,能起到標識識別、物流跟蹤、信息採集等作用。同時超微傳感器可以實時追蹤人體內任意器官、肌肉結構、甚至是神經組織,能夠檢測到包括心跳,呼吸頻率和肺部的聲音。
  • 物質的熔沸點在化學中的應用
    3.根據物質的沸點不同對混合物進行分離如工業上所用的氮氣, 通常是利用氮氣的沸點(-195.8℃)比氧氣的沸點(-183℃)低而控制溫度對液態空氣加以分離製得;石油工業利用石油中各組分的沸點不同,利用控制 加熱的溫度來分離各組分;釀酒工業利用酒精的沸點(78℃)比水的沸點(100℃)低而採用蒸餾的方法分離酒精和水等。
  • 顛覆認知的科學實驗,控制我們身體的到底是大腦還是意識?
    今天要跟大家討論一下意識,其實意識是什麼東西科學是無法解釋的,一些科學家認為意識是人腦中的神經信號,是這些東西產生了意識,但是他們無法證實他們的從屬關係,所以一直以來意識是處於神學家的詞,意識這個東西呢看不見、摸不著,但是你又肯定這東西是一定存在的,下面我們將用三個方面來講述意識和物質身體的關係。大腦產生意識嗎?
  • 音樂驚人的12個事實,它會控制你的大腦,看看你中招了嗎?
    大腦可以以我們無法理解的方式工作。在眾多研究中,他們已經能夠看到音樂之類的正常事物可以完全影響甚至改變的程度。這些關於音樂的事實將使你深入了解自己的思維複雜性。
  • 植物化學物質是什麼? 植物化學物質有哪些種類?
    植物化學物質是什麼? 植物化學物質有哪些種類?時間:2016-12-27 18:34   來源:新華網科普頻道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植物化學物質是什麼? 植物化學物質有哪些種類? 蔬菜水果,是健康的源泉,我們每天都要從蔬菜和水果中攝取很多的營養物質。
  • 化學中物質的變化與化學鍵的變化
    通過學習我們知道,物質的變化分為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化學鍵按照其成鍵微粒和相互作用的不同,分為離子鍵和共價鍵。那麼物質的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伴隨著怎樣的化學鍵變化,是不是化學鍵被破壞就一發生了化學變化?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開始今天的分享。
  • 多巴胺:大腦中的「戀愛化學元素」
    大腦和身體精妙地合作,讓我們愛上某人,讓我們想要和這位受青睞的伴侶進行交配。戀愛初期,很難分辨出我們愛的究竟是這個人,還是這個人的身體。從吸引到依戀的過程不僅與身體有關,也與情感有關。(依戀感產生在被吸引之後,大腦中有化學物質專管此感,我將在下章詳述。)多巴胺是產生吸引的關鍵化學元素,讓人興奮、感到愉悅或尋求獎勵。
  • 我們只用了10%的大腦?不!看看大腦每天是怎麼全力以赴工作的
    沒錯,你的大腦一天要燒掉幾百卡路裡,每天如此。哪怕你只是坐著閉上養神、或是躺在床上打個盹。你也許好奇為什麼大腦會消耗這麼多能量?畢竟我們的肌肉負責行走、抓握、舉重和攀爬等動作,似乎應該比僅僅舒服的呆在腦殼裡的大腦燃燒更多的熱量。但是一旦你理解了大腦中最活躍的細胞有什麼職責,你就會明白,為什麼你大腦裡那三磅寶貴的粘稠物質需要那麼多能量!
  • 英特爾Loihi神經形態晶片可識彆氣味中有害化學物質
    英特爾實驗室和康奈爾大學的研究人員,剛剛展示了英特爾神經形態研究晶片 Loihi 的獨特能力 —— 僅通過氣味來識別多種有害的化學物質。 研究人員稱:Loihi 可分析識別測試樣品中的每種化學物質,而不會破壞先前學習到的有關氣味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