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裡是【把話說】,今天我們來說:缸中大腦。
如果說我們現在這個世界是虛擬的,我們身邊的所有人,還有任何物體,那些花草樹木都是計算機中的一段代碼,大家會有何感想?我們可以看見身邊的所有物體,還可以聽見身邊的所有聲音,還可以清晰的記得自己的人生經歷。更重要的是我們還在地殼中發現了幾十億年前的生物化石,我們還可以清晰的看到浩瀚宇宙中無數的繁星,難道這一切都是假的嗎?其實這些都可以是計算系統中預算好的數據,讓我們看到,聽到,感覺到。我們看的到的,聽的到的,並不一定都是真實的。
下圖是一條非常具有爭議的裙子,請大家觀察下這條裙子,你看到的是什麼顏色?我相信肯定有一部分人看到的是「藍黑色」,還有一部分人看到的是「白金色」。其實它的真實顏色是「藍黑色」,廠家只生產了這一種顏色。看到白金色的人不管怎麼觀察都是看不到「藍黑色」,這是為什麼呢?看到白金色的人們的大腦中究竟發生了什麼?在告訴你這條裙子的顏色是「藍色黑」的情況下,但是在肉眼的觀察下卻檢查不出來,難道是我們的眼睛出現了問題嗎?事實證明這並不是我們的眼睛有問題,而是我們的視覺信息在大腦處理時出現了問題,這種錯覺叫作「懷特效應」。
裙子的顏色是「白金色」還是「藍黑色」
1979年,懷特發現我們周圍的環境亮度不一樣的時候,人體大腦對周圍顏色的認知會出現亮度錯覺,客觀存在的信息有時候會被「篡改」,然後大腦會自動補上另外一種顏色。有些人的大腦可以過濾掉環境光的影響,而有些人的大腦則沒有這個功能。所以看到裙子是「白金色」人,你的大腦「篡改」了信息,改變了你對世界客觀的認知。
40多年前就已經發現了「懷特效應」,但是到目前為止,大腦是怎麼篡改這個運行機制還是一個迷。如果今天我們沒有說到這個「懷特效應」,可能大家還不知道怎麼會有這麼一回事,我們從小到大,到底被自己的大腦篡改了多少信息呢?我們把多少錯誤的信息,認為是真實的。
旋轉舞者是「左轉」還是「右轉」
如果我們的大腦不再篡改我們看到的信息,那麼我們現在處於的世界就是一個真實的世界嗎?我們人類眼睛看得到的電磁波範圍是在狹小的380~700納米之間的可見光波段。在380~700納米之外呢?這裡還有很多我們人類眼睛看不到的區域,像那些紅外線、紫外線、X射線等等這些精彩的畫面。雖然我們人類的眼睛看不到,但是有些動物的眼睛卻是可以看見的,不同動物看到的世界的畫面是不同的,那麼這裡就想問下到底是哪些動物眼睛內的世界才是最真實的世界呢?
事實卻是沒有任何生物看到的都是真實的世界,即使有人可以看到電磁波譜上所有的範圍波段,他也不一定看到的是最真實的世界。因為宇宙中那些神秘的暗物質就不會發射電磁波,沒有任何生物可以看見暗物質。我們就有可能就是生活在充滿暗物質的空間中,我們也根本就察覺不到暗物質,說不定暗物質中的生物就在你我身邊張牙舞爪。
深空暗物質抽象圖
不單單是我們看到的,我們的耳朵聽到的也是不真實的。因為每個人對聲音的感知頻率也是不一樣的,同一段音頻每個人聽到的也都是不同的,我們從小到大,我們聽到的都是真實的世界嗎?我們人類可以聽到的聲音頻率波段在20~2萬赫茲之間。小於20赫茲的次聲波聲音我們是聽不到的,高於2萬赫茲的超聲波聲音我們也是同樣聽不到的。貓和狗的聽力範圍在15~5萬赫茲,家裡養的狗有時候狂叫不止或者直勾勾盯著某個地方,它們是很有可能聽到了我們人們聽不到的事物。
大象的聽力範圍在1~2萬赫茲,海豚的聽力範圍在150~15萬赫茲,蝙蝠的聽力範圍在1千~12萬赫茲,每種動物它們聽到的世界也是不盡相同,那麼哪種動物聽到的世界才是最真實的呢?其實沒有任何生物聽到的是最真實的。對於地球上的生物,大多數物種的大腦都是埋在封閉又幽暗的頭骨裡,大腦需要藉助感官工具來感知外面的世界,我們的眼睛、鼻子、嘴巴和耳朵都被大腦控制,大腦有時候還會欺騙這些感官工具讓意識都察覺不到。所以說我們的世界都是被大腦篡改過的改裝世界。
VR模擬青蛙眼中的世界
所有生物的感知都是被大腦篡改處理過,比如說我們眼睛看到了一片海洋,於是眼睛先把這個海洋信號傳輸給大腦,然後大腦在描繪出一個海洋圖像反饋回來,是不是可以這樣認為,只要模擬這個海洋信號,省去眼睛到腦的過程,只要在大腦中描繪出相同的圖像即可以讓我們看見一樣的海洋。
如果我們本身或者我們周圍的環境,我們整個世界,整個宇宙都可以被模擬出來的話,讓我們和生活在真實中一模一樣。如果本體只是放在營養液中的大腦,這個缸中大腦連接上控制我們的計算機,這個計算機然後輸入各種數據和代碼訊息,讓我們的聽覺、觸覺、視覺完全真實化。讓本體大腦感覺這裡的一切都是真實的,這就是「缸中大腦」理論。
「缸中大腦」理論
在1981年,希拉蕊·普特南就提出了這個我們的世界是「缸中大腦」理論,漸漸的進化成我們的世界是一個程序的想法,天體物理學家「尼爾泰森」就認為我們世界的本質是被高級文明模擬出來的程序。就拿我們現在玩的各種網路遊戲來說吧,有的遊戲的真實程度做的是以假亂真,如果未來我們有超級計算能力的計算機,我們來設計一款遊戲,做到還原整個世界,這個遊戲裡面的每個細節都是栩栩如生,每一個人物都擁有自己的個性和性格,如果遊戲裡的每一個生物都還有自己的意識,那麼遊戲裡面的生物知道整個世界就是一套代碼嗎?
如果說我們人類可以設計出這麼一款還原世界的遊戲,那麼誰能證明我們就不是也生活在被高等文明設計的遊戲中呢?我們人類是不是也是生活在虛擬的遊戲世界中?
逼真的遊戲界面
有哪些證據可以證明我們的世界是虛擬的,我們玩過遊戲的都知道,如果遊戲的配置開的越大,遊戲就會越來越卡頓;我們的世界程序也是這樣,所以就一定要給計算機一個限度,不能讓它處理無窮大的計算,運行速度就會設置一個限度。這個限度就是我們世界中的「光速」,我們玩遊戲時,如果電腦負荷變高,運行速度就會變慢,我們的世界也是這樣的,愛因斯坦在相對論中提到,越是接近光速的物體,它的周圍的時間就會變慢。
如果我們這個世界是虛擬的,我們每個人的大腦都需要運算,運算就會消耗能源,白天的時候所有人都在使用資源,就會造成白天工作的困頓和乏力,夜晚的夜深人靜卻能讓大腦思考更加深入,這是由於程序資源分配不均勻導致的。我們在程序中的開始就是「宇宙大爆炸」,這個程序運行了138億年了,但是對於掌握這個世界程序的高級文明來說,世界外面可能只過了20分鐘,就像我們玩電腦遊戲一樣,我們可以操控遊戲人物走完他的一生一樣。
數字世界
我們知道的太多,我們不知道的也就會越多,在電影《盜夢空間》中是用旋轉的陀螺會不會停止來區分這個世界是否是夢境與現實。那麼我們現在生活的世界有沒有什麼辦法來證明甄別,真正分清我們真的是被操控的「缸中大腦」呢?
有沒有什麼方法來挑戰某種物理規則極限,讓程序軟體溢出,然後我們可以觀測到某個BUG呢?關於「缸中大腦」之謎真的無法被證偽嗎?我們下期來具體分析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