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化心理學1,全程乾貨燒腦,我們是否活在大腦製造的幻覺之中?

2021-01-09 心靈魔導師九哥哥

這個世界是真實的嗎?我們會不會像電影裡演的那樣?我們是否都活在一場夢裡?整個世界會不會只是一種虛擬實境?你有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

美國哲學家普特南設計了一個著名的思想實驗「缸中之腦」探討的就是這個問題,假設一個邪惡的科學家把你的大腦從人體中取出放在盛放營養液的大缸之中,超級計算機通過神經末梢向大腦傳遞和原來一樣的各種神經信號,讓大腦活在一個完全仿真的虛擬實境中,在這個虛擬實境中天空大地依然存在,聽覺視覺信號都可以被輸入,大腦還可以被輸入或截取任何記憶,比如你現在看到的這篇文章,它會不會只是大腦被輸入了一段代碼而已?你可能會微微一笑,覺得這種懷疑太過荒繆,那麼問題來了,你如何確認此時此刻的你不活在這樣的虛擬實境中呢?

這個思想實驗揭露了人類的一個根本性困境,那就是我們所體驗到的一切都是最終被轉化為神經信號而被人類所感知的,但我們無法得知這些信號是否真實。隨著進化心理學的研究深入,這個秘密正在被揭開!羅伯特賴特普林斯頓大學進化心理學教授,全球百位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心理學家之一,他認為自然選擇會讓我們的大腦產生幻覺,因為自然選擇只關心基因的傳遞,所以從根本上來說我們的一切感覺、情緒思維和行為都服務於這個目的,如果扭曲現實有利於基因的傳播,那麼自然選擇就會這麼去做。羅伯特賴特曾經說過進化心理學研究的正是大腦如何通過自然選擇設計來誤導我們、甚至奴役我們的。今天我們將結合他的一本新書《洞見》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來解讀我們的大腦,研究一下我們的大腦是如何給我們製造幻覺的,全程乾貨燒腦!

人生幻覺之一,我們的感覺是真的。實際上我們的感覺會欺騙我們,比如這個棋盤的方塊A和B的顏色明明是一樣的,

但是我們看到的卻是一明一暗,更加陰暗的是即使我們在理智上知道它們兩個的顏色是一樣的,但我們的感覺還是會欺騙我們,這就是非常有名的棋盤陰影錯覺。

再來看這個「柴契爾效應」的錯覺實驗,乍一看這兩張照片似乎是同一個人,而且也沒有違和感,但是如果你有膽量把它倒過來你就會發現,哈哈哈哈有沒有被嚇一跳!

下面這個叫做特克斯勒消失效應,盯著圖中的十字架別動,缺口轉動幾圈之後你發現了什麼?哈哈哈哈,有沒有很神奇!

容小編我先賣個關子,是的這只是第一期,下期我們會繼續講進化心理學,讓我們每個人都知道大腦究竟是如何欺騙我們的!

敬請期待! #心理學#

相關焦點

  • 進化心理學:你眼中的世界,不過是大腦製造的「幻覺」 |世界是真實...
    那麼,問題來了,你如何能夠確認,此時此刻的你,不是活在這樣的虛擬實境之中? 這個思想實驗觸及到了人類的一個根本的困境:人類所體驗到的一切,最終都要轉化為神經信號而被我們感知。而我們無法得知,這些信號是否是真實的。
  • 進化心理學2,大腦是如何欺騙我們呢?憑藉什麼能一直迷惑我們呢?
    精神學家Patrick說過我們看到的只是大腦為我們編造的故事。你聽說過幻肢痛嗎?神經學家拉瑪錢德蘭發現一些被截肢的患者會感覺到被切斷的肢體依然存在並且會發生疼痛感。臨床報告50%以上的截肢病人術後伴有幻肢痛。想想看知覺作為我們接受信息最基礎的層面都不是客觀真實的,那麼我們的世界又怎麼可能是客觀真實的呢。接下來我們講人生第二種幻覺,得到它我們就會幸福。
  • 《洞見》:為什麼我們生活在幻覺之中
    但是人們沒法控制自己的情緒,被這種幻覺所控制。所以,當它不利於我們個體的發展,我們把這個東西叫作誤報,就是你的大腦給你提供的信息是假的,它給你發出的警告信號是沒必要的。你在路上開車被人別了一下,大腦應該沒反應,無所謂,他又沒撞著你,你繼續開就好了,但是大腦發出警告說,你被冒犯了,不行,我得把這個面子爭回來,這就叫作誤報。
  • 六本燒腦的刑偵破案小說,全程悸動你的心
    現場:一線刑警偵查筆記他們是警隊精英、心理分析師、痕跡鑑定師、法醫,現場勘查、心理分析、痕跡解讀、法醫解剖,全程燃爆大腦。根據真實案例改編而成,驚心動魄又別出心裁。冰血——零下30℃的刑偵現場刑偵紀實暢銷書作家薩蘇,還原令人戰慄的真實犯罪現場。
  • 進化心理學3,如果你的左腦和右腦不能再聯繫會出現什麼?驚悚!
    大家好,前兩期文章我們通過一些實驗舉例證明了大腦為了達到遺傳基因最大化的目的而對我們做出欺騙的行為,前兩期分別講了人生幻覺一和二,本期我們將繼續探索,看看大腦對我們還有什麼樣的欺騙行為。人生幻覺三,有一個始終如一的我。
  • 若身體死亡,大腦還可以繼續存活嗎?可以活在虛擬世界中
    我國第一個進行大腦冷凍的人是女作家杜虹,她將自己的大腦冷凍保存,期望在未來的某一天能夠重新復活。以人類現在的科學發展速度來看,50年之後,我們未必能夠給復活的大腦匹配一個身體,但我們卻可以將大腦放置在營養液之中,通過外部供能,而讓大腦脫離身體繼續存活。從生物學的角度上來講,我們所說的「自己」其實就是我們的大腦,我們對於整個世界的感知全部來自於大腦。
  • 《大腦的奧秘》:腦科學家們的「燒腦」之作—新聞—科學網
    胡珉琦 宇宙之中,大腦,大概可以被認為是人類已知的最複雜、最精細的體系。21世紀是腦科學的世紀,理解大腦的結構與功能成為了當前最具挑戰性的科學問題。為此,美國、歐盟和日本先後啟動了大型腦研究計劃,而中國也並不打算落後,即將啟動自己的「腦計劃」。 為了讓公眾更加關心和理解腦科學研究,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以下簡稱神經所)的一群腦神經科學家合力撰寫了一本科普圖書《大腦的奧秘》,幫助讀者去探尋腦科學領域的熱點問題。
  • 全程燒腦幹貨,當人工智慧遇見量子計算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關於量子計算,全程燒腦幹貨!  任何科技的發展總結起來,都是人才的競爭。這似乎是永恆不變的真理。當然量子計算領域也是如此。  量子計算大牛施堯耘加入阿里雲,擔任阿里雲技術首席科學家。他在接受採訪時坦然說:目前量子計算領域有一個非常尷尬的處境:人才短缺。既懂量子,又善編程,兩者兼顧的鳳毛麟角。
  • 有沒有可能大腦被放在培養皿中,我們所經歷的一切都是幻覺嗎?
    關於「如果人的身體死了,但大腦還活在營養液中,那大腦能不能活在虛擬世界裡呢?」,這個問題其實在很多的科幻小說和電影當中都會有展現。那這個事情在現實生活中能不能做到呢?如果大腦停止了運轉,大腦也就死亡了。要知道如今評判一個人是否還活著不是依靠心跳或者脈搏,而是通過是不是腦死亡。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腦死亡了,那這個人就死了。由此可見,大腦對於人的重要性,我們做出的一切反應都需要通過大腦來實現。大腦的結構是非常類似於電腦的結構的,甚至包括處理信息和儲存信息的方式。不僅如此,大腦的效率和耗能方面還要優於電腦。
  • 幻覺與泡沫 探索"經濟危機"的腦科學根源
    研究彈道的法醫告訴我們,子彈穿過了大腦的前額葉皮層(prefrontal cortex),這是人的決策中樞。如果某人這一腦區遭受致命創傷,即使能死裡逃生,他的性格也會發生巨大的轉變。神經學領域最大的奇蹟發生在19世紀,一個名叫菲尼亞斯?蓋奇(Phineas Gage)的鐵路工人被鐵棒從前額刺穿頭部後,竟然神奇地活了下來,但從此失去了決策能力。吸食古柯鹼也會造成類似損傷。
  • 得到App牽手《最強大腦》 燒腦盛宴再升級
    近日,《最強大腦》攜手節目贊助商、獨家知識合作夥伴得到App,通過聯合推出《劉嘉·心理學基礎30講》等一系列舉措,帶領廣大用戶破解「最強大腦」密碼,探尋科學激發自我潛能的地圖,讓這場頂級「燒腦盛宴」再升級,離普通用戶更近。據悉,雙方聯手打造的「最強大腦心理學課」已在得到App上線。
  • 進化心理學的解釋力
    它著眼於我們的祖先於更新世(大約170萬年前到1萬年前)在非洲大草原狩獵、採集時面臨的挑戰,它有一個口號:「我們現代的頭顱裡面住著一個石器時代的大腦。」這個頭腦被視為一系列由自然選擇寫出來的軟體模塊,現在它構成了普遍的人性。簡言之,我們運行的都是不太智能的手機中的應用程式。知道那是些什麼應用程式,就能知道大腦被設計了幹些什麼。
  • 行上行下|2020年腦科學技術乾貨合集
    在過去的365天,我們推送了230篇內容,累計粉絲31372。很開心在過去的一年可以和大家一起成長~今天,我們將從網站匯總、腦電技術、近紅外技術、核磁技術、眼動技術、其他技術、實驗統計、實驗編程、文獻與寫作、科研素養、前沿文獻、書籍推薦、人物採訪、心理健康、其他內容這15個方面進行總結。
  • 心理學:如何保護大腦,讓我們不變遲鈍?
    我們人類對大腦的研究歷史並不久,古人一直認為我們的思想是從心臟產生的,這也對我們的用語習慣產生影響,比如我們會說:「我知道你心裡在想什麼」,又或者心理學這個詞,明明我們的思想都是大腦產生的,但是就是叫心理學,而不叫「腦理學」。
  • 從大腦進化史來談語言學習:如何讓你的大腦進化成英語腦?
    大腦一直在進化。為了簡單說明這個事實,不得不再提一次我們殘酷的進化歷史。生態系統把物種當作玩物,它操縱每個物種的生死卻又不在意生死。人類通過大腦進化完成了一項大多數物種都沒能完成的任務,在不同的生存條件下,那些從大腦開始的一切——語言文字、文化、飲食風格、愛好、性格,也進化成了不同的形態。進化並不分基因、家世,它只跟需求有關,你需要什麼,你就進化為什麼。
  • 10部燒腦懸疑電影,不動動腦子還真看不懂
    一直對燒腦懸疑電影很著迷,多看看這類的電影有利於預防老年痴呆,今天社長就來推薦幾部非常不錯的燒腦懸疑電影,喜歡活躍腦細胞的趕緊收藏看起來吧~1、《盜夢空間》>一直很牛逼,從未被超越~2、《密室逃脫》全程無尿點的一部電影,環環相扣,過程也是反映出每個人不同的性格特點3、《海市蜃樓》一般懸疑片是反轉反轉再反轉,這部電影簡直就是芭蕾32圈揮鞭轉~
  • 行上行下|2019年心理學乾貨合集
    先給大家報個喜,我們的人數終於要突破1萬了!雖然還有4個人,但是我還是按捺不住要與你一起分享這個快樂。從性別上看,看來我們還是很受小姐姐們的歡迎。但是也有可能是本來心理學的女生就要多一些?從年齡分布上看,還是都是奮戰在第一線的小夥伴們最多。但是讓我沒有想到的是60歲以上的竟然有12個人,真的很感動!
  • 大腦可塑性比想像的強:用光刺激神經元,讓小鼠大腦產生了幻覺
    研究人員只需刺激其部分神經元,小鼠就好像感知到了某些不存在的東西,這意味著,大腦的可塑性可能遠比我們所認為的要強。 在小鼠觀察到圖像並將信息傳輸進大腦時,只有極少數的細胞參與了這一過程。「在這種情況下,為什麼我們不會時刻產生視幻覺呢?」這項研究的通訊作者卡爾·德瑟羅斯提出了這一問題。
  • 最強大腦腦王之王總決賽 燒腦俠不止壓力還會暖人
    ,並一直如履薄冰的帶領戰隊走到最後一場「腦王之王」的正面廝殺對戰,作為第七季最強大腦的最後一期腦王之王總決賽「利刃出鞘」在主持人蔣昌建的一聲令下比賽正式開啟。而最後一期亮點也是很多,在長達連續對戰36個小時的時間裡,所有戰隊的隊員都是身心疲憊,無精打採的情況下,燒腦俠又來為隊員們帶來了歡樂,燒腦俠說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是我本期最後一次出場,不要慌,我這次想和你們說說心裡話。雖然我長得不夠可愛,但我有一顆真誠的心,畢竟我是除了蔣老師和幾位聯合領隊以外,唯一一個陪你們走完全程的人。
  • 3部世界級燒腦懸疑電影,看完感覺我的腦細胞不夠用了
    偶爾活動活動大腦也挺好的,下面就為大家推薦五部世界級經典燒腦片,保證能鍛鍊你的腦細胞,可能還會燒掉你的一些腦細胞。NO3.《彗星來的那一夜》雖然說這部電影的投入成本不高,但是卻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收到的好評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