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化心理學2,大腦是如何欺騙我們呢?憑藉什麼能一直迷惑我們呢?

2021-01-09 心靈魔導師九哥哥

大家好,上期我們講到了大腦會因為基因遺傳的規律做出欺騙我們思想、視覺等行為,我們也列舉了幾個實驗的例子,那麼今天我們話不多說直接上實驗。

我們先來看看這個蓬佐錯覺和強迫透視,實際上差不多高的兩個人站在不同的位置就是矮人和巨人之間的差距。精神學家Patrick說過我們看到的只是大腦為我們編造的故事。

你聽說過幻肢痛嗎?神經學家拉瑪錢德蘭發現一些被截肢的患者會感覺到被切斷的肢體依然存在並且會發生疼痛感。臨床報告50%以上的截肢病人術後伴有幻肢痛。想想看知覺作為我們接受信息最基礎的層面都不是客觀真實的,那麼我們的世界又怎麼可能是客觀真實的呢。

接下來我們講人生第二種幻覺,得到它我們就會幸福。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體驗,曾經特別渴望一個東西花了很多心血得到之後會發現感覺一般般,這個東西可能是車子可能是房子,剛得到的時候會覺得很興奮、很滿足、很快樂,但是這種快樂會很快的消失,一切又回歸平常。

心理學裡面有一個相對應的概念叫做享樂跑步機,我們渴望快樂於是我們拼命追求想像中的快樂,但實際上我們一直在原地踏步,因為不管實際上我們得到什麼,我們主觀體驗到的快樂水平很快就會跌回原點,但我們為什麼還是陷入這樣一種拼命追逐快樂的幻覺而無法自拔呢?羅伯特賴特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解釋道,自然選擇不僅不關心真相,也不關心我們長期的幸福,如果有一種幻覺有利於我們祖先的基因傳播,自然選擇會毫不猶豫的迷惑我們,使我們分不清什麼能夠帶來持久的幸福。那麼自然選擇如何設計可以達到最大化基因傳播的目的呢?賴特教授教授提出三個基本的原則。

第一 自然選擇會讓實現某種目標帶來快感。

第二 這些快感不能夠長時間持續。

第三 讓動物的大腦應該更多的關注實現目標就能夠帶來快感這件事,而不是快感很快就消失。

這樣我們就會一直無意識的不受控制地追求那些稍縱即逝的快感。叔本華曾說人生就像擺鐘,在痛苦和無聊之間搖擺。

好了,今天我們的第二期文章也已經講完了,這次進化心理學預計為三期,怎麼樣大家覺得燒腦不燒腦呢?哈哈,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心理學#

相關焦點

  • 進化心理學1,全程乾貨燒腦,我們是否活在大腦製造的幻覺之中?
    美國哲學家普特南設計了一個著名的思想實驗「缸中之腦」探討的就是這個問題,假設一個邪惡的科學家把你的大腦從人體中取出放在盛放營養液的大缸之中,超級計算機通過神經末梢向大腦傳遞和原來一樣的各種神經信號,讓大腦活在一個完全仿真的虛擬實境中,在這個虛擬實境中天空大地依然存在,聽覺視覺信號都可以被輸入,大腦還可以被輸入或截取任何記憶,比如你現在看到的這篇文章,它會不會只是大腦被輸入了一段代碼而已
  • 《洞見》:為什麼我們的大腦在欺騙我們
    於是,羅伯特·賴特,就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來論證什麼是佛陀最本質的教育。首先的開場場景就是一部電影叫作《黑客帝國》。大家記得《黑客帝國》裡邊,基努·裡維斯所演的那個尼奧,一開始就是一個公司的白領,每天幹著自己該做的工作,然後有一天突然被一個叫墨菲斯的黑人頭領找上門來,說紅色藥丸、藍色藥丸你選一個。這選什麼呢?
  • 進化心理學:你眼中的世界,不過是大腦製造的「幻覺」 |世界是真實...
    隨著進化心理學研究的逐漸深入,這個秘密正在被揭開。 羅伯特·賴特—— 普林斯頓大學進化心理學教授,美國前總統柯林頓的智囊, 全球百位最具影響力思想家之一—— 他認為: 自然選擇就會讓我們的大腦產生「幻覺」。
  • 心理學:如何保護大腦,讓我們不變遲鈍?
    我們人類對大腦的研究歷史並不久,古人一直認為我們的思想是從心臟產生的,這也對我們的用語習慣產生影響,比如我們會說:「我知道你心裡在想什麼」,又或者心理學這個詞,明明我們的思想都是大腦產生的,但是就是叫心理學,而不叫「腦理學」。
  • 進化心理學解密:我們為什麼要消費?
    另一方面,我們對消費和品牌的無力控制感,可以從人類進化史上找到根本原因,進化心理學能夠告訴我們消費背後的種種隱性動機。其實,我們並不僅僅是被廣告迷惑、或出於自我放逐以及攀比才去消費的,而是因為我們能從消費中獲得自信與社會聯繫,或是找到了「酷」的感覺。了解消費深層次的意義,能讓你的消費變得更有意義,並能更好地掌控消費。
  • 如果我們身體一直進化會發生什麼?
    我們肯定會看起來和現在不一樣。我們身體的哪些部分會進化?人類花了大約六百萬年才成為今天的樣子,但是現代人類,卻只存在了12000年。即使在這麼短的時間裡,人類也稍微進化了一點,比如我們已經長高了大約10釐米。首先,我們或許應該弄清楚進化到底是什麼。進化是一段時間內,發生在一個物種上的基因組成的改變。具有更有利生存特徵的物種,往往會有更多的後代,所以這些基因會遺傳給後代。
  • 圖表是如何欺騙我們的?
    例如,我們經常應用的條形圖和餅形圖,就可以變成一種很有效的欺騙手段,使我們推斷出不存在的趨勢,誤解某些東西,忽略一些關鍵的成分。差的圖表,不但不能幫我們直觀地理解數據,反而要耗費我們更多的大腦細胞才能明白其中含義,假如是這樣還不如不要圖表呢。下面,我們就舉5個例子來看看圖表是如何欺騙我們的。
  • 進化心理學3,如果你的左腦和右腦不能再聯繫會出現什麼?驚悚!
    大家好,前兩期文章我們通過一些實驗舉例證明了大腦為了達到遺傳基因最大化的目的而對我們做出欺騙的行為,前兩期分別講了人生幻覺一和二,本期我們將繼續探索,看看大腦對我們還有什麼樣的欺騙行為。人生幻覺三,有一個始終如一的我。
  • 進化心理學的解釋力
    它著眼於我們的祖先於更新世(大約170萬年前到1萬年前)在非洲大草原狩獵、採集時面臨的挑戰,它有一個口號:「我們現代的頭顱裡面住著一個石器時代的大腦。」這個頭腦被視為一系列由自然選擇寫出來的軟體模塊,現在它構成了普遍的人性。簡言之,我們運行的都是不太智能的手機中的應用程式。知道那是些什麼應用程式,就能知道大腦被設計了幹些什麼。
  • 學習心理學對我們的意義
    2,怎樣去發現自己我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我又如何去發現自己呢?是的,我們的人格是在童年時期形成的,我們現在的行為也能在童年時期找到「影子」但我還是那句話,沒人能知道你自己是怎樣的,包括你自己,但我們可以無限接近於真實的自己。三、我該怎樣做1.
  • 10個會欺騙我們大腦的視錯覺畫面
    視錯覺,我們也可以將其稱為視覺幻覺,簡單的來說,就是在視覺上對我們的大腦產生欺騙性質的方式。這可能與圖像的排列、顏色的影響,以及光源或其它變量的影響不無關係。視錯覺可能既有趣又迷人,但它們也可以告訴我們關於大腦和感知系統如何運作的大量信息。
  • 我們的大腦是如何構建內在的意義的?
    我們許多人都知道,我們之所以能通過語言表達交流,那是因為語言所包含的意義。意義是語言的核心。我們人類如何結合我們所認知的思想和語言的構成要素,來構建其具體的含義與內在的意義呢?這是自人類文明以來一直在探索的、極為基本而又重要的科學與哲學課題。
  • 也許我們能欺騙自己的大腦,但是我們欺騙不了自己的本心
    為什麼會存在這種禁錮呢?答案可能得從另外一個維度來找,當升遷之後會面臨什麼呢?從女性的層面,我們會知道說可能面臨更多的薪資,更多的工作,更多的目光,更多的責任…那麼這樣一解就比較簡單了,當一個人內在沒有長大,是不能夠去承擔一些責任的。所以每當要有新的責任出現時,他便會躲閃、逃跑、或者是製造一些事故。而以上三個片段,背後是作為成年人孩子般的期待和渴望在那。
  • 從大腦進化史來談語言學習:如何讓你的大腦進化成英語腦?
    大腦一直在進化。為了簡單說明這個事實,不得不再提一次我們殘酷的進化歷史。生態系統把物種當作玩物,它操縱每個物種的生死卻又不在意生死。人類通過大腦進化完成了一項大多數物種都沒能完成的任務,在不同的生存條件下,那些從大腦開始的一切——語言文字、文化、飲食風格、愛好、性格,也進化成了不同的形態。進化並不分基因、家世,它只跟需求有關,你需要什麼,你就進化為什麼。
  • 焦慮居然是從我們進化過程來到!從進化心理學講焦慮症
    想想最近讓你感到焦慮的事情,也就是說最近能讓你感到緊張,煩躁或焦慮的兩三件事情是什麼?  我們說,直接能夠威脅到一個人生命財產的事情,比方說地震或者遭遇搶劫,這呢,當然算是焦慮的來源。但是在我們絕大多數人所列的焦慮清單上,很少或者根本沒有此類事情。相反呢,多數人想到的事情是當眾講話,在聚會上做了傻事,或者和朋友鬧了矛盾。換句話說呢。在你想到的情境當中,至少有一個涉及別人的消極評價,或是被別人拒絕的心理學研究表明,別人的消極評價不管是直接的還是間接的,其實都是常見的焦慮來源。
  • 滑雪如何「欺騙」你的大腦?
    怎麼更快速地找到我們——微信公眾號搜索【滑雪族】在我沒有接觸滑雪之前,我眼中的滑雪是這樣的:在我入坑滑雪之後,我眼中的滑雪是這樣的:是什麼造成了前後如此大的差別?是滑雪真的非常有趣嗎?這只是一部分因素,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滑雪是如何成功「欺騙」你的大腦的。1、如何讓一隻小白鼠不停做愛做的事? 當你把一隻雄鼠放進一個裝有一隻雌鼠的籠子裡,首先你會看到瘋狂地交配然後,那隻雄鼠會對那隻雌鼠產生厭倦。
  • 明明能看到的粉紅色,為什麼科學家卻說不存在,眼睛欺騙了我們?
    對於粉紅色而言代表著美麗,象徵女性,而人們往往能夠聯想到溫柔,不過很多人卻疑問,粉紅色到底是如何產生的呢我們都知道在反射大自然光線的彩虹中並沒有粉紅色,也有的人說粉紅色就是紅和白色混合而成的顏色,可是科學家卻說粉紅色並不存在。什麼?我們日常看到的粉紅色並不存在,那我們看到的到底是什麼顏色呢?難道說眼睛欺騙了我們嗎?
  • 我們的大腦到底有多大的潛力,真的能讓我們完全開發到100%的水平嗎
    我們在小的時候就或許聽說到這樣的一句話。人類的大腦是具有無限的潛力的。我們經常能在書看到,我們的大腦貯藏的知識容量可以容納近北京圖書館館藏圖書內容的3倍之多,或許這樣說有點抽象,我們正常人的大腦開發程度在7%左右,而愛因斯坦的大腦開發程度達到了10%左右。由此可見,我們大腦是具有無限的潛力的。可是,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
  • 原來大腦也會欺騙我們
    我們相信自己看到,聽到的一切,然而你可曾想過有時候我們看到的並不一定是真的,聽到的也不一定是真的,你是否相信有平行世界的存在?其實人類對於自己的大腦太過於相信太過於信賴,以至於當我們看見與記憶中有明顯不相符的事實時,會產生一種錯位的感覺。
  • 《錯覺的法則》:是欺騙大腦,還是被大腦欺騙?這關乎你的人生
    他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進行科學開發大腦潛能的研究,構建了利用生理學和心理學提升大腦功能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超級大腦訓練」(SBT)。西田文郎通過45年對大腦的研究,得出一個結論:大腦認為正確的事情,其實99%以上都是錯覺。而這些錯覺會逐漸地改變你的人生。如果你認為自己的現狀不盡如人意,又希望擺脫這種狀況,那麼這本書裡面對錯覺的方法也許會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