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雪如何「欺騙」你的大腦?

2020-12-05 HighSnow滑雪族

怎麼更快速地找到我們——微信公眾號搜索【滑雪族】

在我沒有接觸滑雪之前,我眼中的滑雪是這樣的:

在我入坑滑雪之後,我眼中的滑雪是這樣的:

是什麼造成了前後如此大的差別?是滑雪真的非常有趣嗎?這只是一部分因素,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滑雪是如何成功「欺騙」你的大腦的。

1、如何讓一隻小白鼠不停做愛做的事?

當你把一隻雄鼠放進一個裝有一隻雌鼠的籠子裡,首先你會看到瘋狂地交配然後,那隻雄鼠會對那隻雌鼠產生厭倦。即使她想要更多,但它已經滿足夠了。

但當把那隻雌鼠用新的一隻取代之後,雄鼠立即活了過來,興趣大增。這個實驗可以不停重複,直至雄鼠精疲力盡

這就是生物學上著名的柯立芝效應。

對於你,老鼠和其他哺乳類動物來講,性的欲望和快感的動機來自於一種叫多巴胺(dopamine)的神經化合物。多巴胺使原始大腦中的獎賞機制活躍起來。它使我們感受到欲望和快感,也是它使我們上癮。

滑雪運動會產生強烈的失重感,進而促進大腦多巴胺分泌,產生愉悅感。

2、多巴胺成癮機制——巴甫洛夫的狗

在事實上對於人類的大腦來說,多巴胺不僅僅是一種獨立的存在,而是有著一套嚴密的釋放體系,讓你一步步上癮。

A、多巴胺會因新鮮的事物而急升,有新事物的刺激感會隨著多巴胺下降而消失。這也意味著,只有能帶給你更多新鮮感的事物才會讓你產生更多的快感,比如滑雪。

像是你在滑雪中總是重複同一動作,或者熟悉了滑行還在持續滑行後,滑雪對你的多巴胺刺激就會下降。然後你便會不斷嘗試新鮮的平花動作,公園,刻滑,野雪,纜車上撩妹等,便又會重新精神起來。

B、敏化反應,對快感的超級記憶。著名的「巴甫洛夫的狗」實驗便證實了這一效應的存在,即使不去滑雪、不去做愛,通過觀看滑雪視頻或者成人電影營造相似場景,通過想像也會讓人產生多巴胺的快感。

C、放縱機制。多巴胺激活的「放縱機制」,是一種在生存賴以超越正常食慾的情況下的進化。例如野狼往往需要一次過吃上超過二十磅的獵物,增加數磅體重來儲存更多卡路裡,以便度過困難時期。

但我們的環境已經完全不同了。類似「交配的機會無數」,這個所謂的「交配季節」對你來說是沒完沒了的。

原始大腦去應對這種不間斷的刺激,這使得放縱機制超速,便形成成癮性。

3、多巴胺→放縱機制→成癮

如果習慣性的重力下落的滑雪運動已造成成癮相關的大腦的變化,你的大腦中就形成了一條「車轍」。

正如水流動在阻力最小的路徑,衝動和想法也是一樣。與任何技術一樣,你練習得越多就越容易做,很快就變成自動的、敏化的神經通路。

用通俗的話就是:快樂×快樂=成倍的快樂。此時,你就完成了「成癮」的過程。

4、是否每個人都會對滑雪成癮?

儘管滑雪的成癮機制讓它被稱之為「白色鴉片」,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會對滑雪成癮。

滑雪的初期你幾乎很難體驗到多巴胺分泌的快感。想要安全的體驗滑雪的快感,對於滑雪初學者來說是非常困難的,這也是為什麼我推薦每個初學者都需要請教練或觀看教學視頻來入門滑雪的原因。

多巴胺成癮機制對每個人的觸發條件是不同。並不是每個人都需要經常保持高水平的多巴胺分泌,對於這些人來說,滑雪成癮的概率更低。

事實上多巴胺只是人類促進情緒的五種化學物質之一,另外還有內肽啡、去甲腎上腺素、血清素和大麻素。滑雪比其他運動更容易成癮的原因是它既可以產生多巴胺(愉悅感),也能產生去甲腎上腺素(刺激:高速、失重感),同時可以產生內肽啡(成就感)。

但如果你已經愛上滑雪,那恭喜你,你的生活多了一種真正的快樂。

圍觀更多有趣有用的滑雪文章

歡迎進入滑雪族公眾號

相關焦點

  • 《錯覺的法則》:是欺騙大腦,還是被大腦欺騙?這關乎你的人生
    他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進行科學開發大腦潛能的研究,構建了利用生理學和心理學提升大腦功能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超級大腦訓練」(SBT)。西田文郎通過45年對大腦的研究,得出一個結論:大腦認為正確的事情,其實99%以上都是錯覺。而這些錯覺會逐漸地改變你的人生。如果你認為自己的現狀不盡如人意,又希望擺脫這種狀況,那麼這本書裡面對錯覺的方法也許會對你有幫助。
  • 如何提高記憶力?對大腦進行欺騙,使得自己記住所有的事情
    如何提高記憶力?對大腦進行欺騙,使得自己記住所有的事情。對於記憶力來說可以進行一個簡單的任務,就是來記一下世界的七大奇蹟,對於這些場景可能起名字是非常的困難,但是對於這些圖像是非常簡單的,也就是將文字變成圖像時,就會容易很多,你要做的是創造一些大字的感官記憶,通過感官來記憶的話,那麼在印象上就會相應的加深。
  • 大腦「欺騙」了你?|研究:你認為對的事情,其實大都是「錯覺」
    如果你的答案是B,那麼你就是受到了視覺對大腦的欺騙,從而讓大腦產生了「錯覺」。這就是西田文郎所說的:大腦認為正確的事情,有99%以上都是錯覺。那麼什麼是錯覺呢?所以在我們的生活中,這種自認為是經過自己深思熟慮的選擇,其實都是受到了大腦錯覺的影響。那錯覺是如何產生的呢?首先我們先來了解大腦的構造。大腦是由三層結構構成的。
  • 不要懷疑你的眼睛, 欺騙你的是自己的大腦!
    這種「無意識的幹擾」,將導致我們的大腦使用預測功能去填補某些空白,大腦根據其處理視覺數據的方式而重新構建圖像,我們就這麼被自己給「欺騙」了。以下是相關的幻覺實驗,以及背後的科學解釋。1.你說。這就是您的大腦,再次修正色彩。這種情況下,這不是因為光線的原因,而是因為您的大腦知道草莓是紅色的,所以它會為您填充特定的細節。這種現象被稱為「 顏色恆定性 」,它是顏色感知的一項功能,可確保在不同的光照條件下,我們對已知物體的感知顏色保持不變。如果需要證實一下,請在紙上戳一個很小的洞,然後將該洞放在「紅色」部分之一上觀察,現在不是那麼紅了,對嗎?
  • 10張引起人們視覺錯誤的神奇圖片,讓你的眼前欺騙了大腦
    10張引起人們視覺錯誤的神奇圖片,讓你的眼前欺騙了大腦眼睛使人們能看見周邊事物的真實情況,但也有畫家,利用空間感、或特殊的表現手法,讓人們的視覺產生錯誤或者幻覺,無法判斷圖片的真實表現1.圖片格子中是白點還是黑點?
  • 10個會欺騙我們大腦的視錯覺畫面
    視錯覺,我們也可以將其稱為視覺幻覺,簡單的來說,就是在視覺上對我們的大腦產生欺騙性質的方式。這可能與圖像的排列、顏色的影響,以及光源或其它變量的影響不無關係。視錯覺可能既有趣又迷人,但它們也可以告訴我們關於大腦和感知系統如何運作的大量信息。
  • 大腦欺騙人類的7個情況,看看你遇到過哪種情況?
    人們都知道大腦是極其重要的器官,我們所有的思維都來自大腦的神經中樞,但你可知道大腦在許多時候也是會欺騙我們的,這是大腦會對熟悉的事物下意識給出相應的答案造成的錯誤,不過大多數時候這種下意識的反應還是很正確的,下面來看看有哪些情況會出現大腦欺騙人類。
  • 迪士尼樂園欺騙遊客大腦的把戲,它懂「時間扭曲」,讓你甘願等待
    即使遊客已經被提前告知玩這個項目可能要排上一個小時的隊伍,但一些熱門的項目前依然有修長的隊伍,那麼迪士尼如何做到讓遊客心甘情願地排隊呢?當你從最後一波排到第二波的時候,後面又會補充一波。這時候你發現自己前面還有一波,放棄的話就會前功盡棄,於是很多人選擇繼續排隊等待。第二個把戲,「雙任務範式」減少遊客的焦慮來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理察·拉森是專門研究排隊問題的專家,他對迪士尼的排隊現象深有感受。
  • 滑雪的明星太多!多巴胺身心自由,突破自我的運動你要不要試試?
    滑雪是一項被人們稱為「白色鴉片」運動。滑雪時的速度與激情,會帶來生理跟心理上的刺激,面對刺激,腎上腺素跟多巴胺的分泌會讓人心跳加速及興奮,給人帶來幸福感跟滿足感。 當你對「白色鴉片」的依賴性達到一定程度,就會發展成為影響人類身心健康的全球性災難——上癮。
  • 圖表是如何欺騙我們的?
    例如,我們經常應用的條形圖和餅形圖,就可以變成一種很有效的欺騙手段,使我們推斷出不存在的趨勢,誤解某些東西,忽略一些關鍵的成分。差的圖表,不但不能幫我們直觀地理解數據,反而要耗費我們更多的大腦細胞才能明白其中含義,假如是這樣還不如不要圖表呢。下面,我們就舉5個例子來看看圖表是如何欺騙我們的。
  • 會欺騙你我眼睛和大腦的8個視錯覺畫面
    我們的視覺系統並非總是能夠像我們所認為的那樣準確的感知圖像,有一些畫面會非常考驗我們的大腦反應能力。而實際上,這種被稱為視錯覺效果的畫面,很容易欺騙我們的雙眼和大腦。這一次,V哥就要列舉:會欺騙你我眼睛和大腦的8個視錯覺畫面。
  • 幾張欺騙人類大腦的視覺錯覺圖,你能看「清」幾個?
    我們的眼睛有時候會帶給我們一些錯覺,和我們的大腦一起欺騙著我們的意識。下面是幾張欺騙人類大腦的視覺錯覺圖,你能看「清」幾個呢?下圖是來自日本一所大學研究機構的成果展示,我沒看到明明是方形的物品倒映在鏡子中,卻成了圓形;相反,圓形的物品倒映在鏡子中卻成了方形。
  • 如何提高記憶力:欺騙你的大腦,讓你記住幾乎所有的事情
    購物清單、朋友的生日、考試的數字公式——這些東西似乎都無法在大腦中留下印象。但記憶並不像你想像的那樣一成不變。只要掌握了正確的技巧,你很可能會記住幾乎大部分的事情。第四屆美國記憶力冠軍納爾遜·戴裡斯和心理學家朱莉婭·肖在本文中介紹了如何提高記憶力的幾種技巧。原文標題《How to hack your brain to remember almost anything》
  • 進化心理學2,大腦是如何欺騙我們呢?憑藉什麼能一直迷惑我們呢?
    大家好,上期我們講到了大腦會因為基因遺傳的規律做出欺騙我們思想、視覺等行為,我們也列舉了幾個實驗的例子,那麼今天我們話不多說直接上實驗。我們先來看看這個蓬佐錯覺和強迫透視,實際上差不多高的兩個人站在不同的位置就是矮人和巨人之間的差距。
  • 26張可以欺騙大腦的怪異的視覺錯覺圖
    我們習慣於相信我們所看到的東西,因為我們確信沒有人可以欺騙我們的眼睛。但有些圖片可以讓我們看到不存在的東西。這是因為我們沒有用眼睛看到,而我們用大腦看到了。也就是說,我們的大腦其實很容易被欺騙。而我們將在這篇文章讓你相信它。擼哥收集了26個視覺幻象,向你證明你自己的大腦是可以欺騙你的。1、向上和向下滾動此圖片,你將看到方塊的移動。
  • 你就這樣被自己欺騙了:關於大腦的9個神奇戲法_遊俠網 Ali213.net
    大腦是個很神奇的東西,神奇到你現在都不知道它到底有多少神奇的功能。有時候大腦也會欺騙你,不信?小編就帶你看看吧!  1、把一個詞重複(看、聽、讀)很多遍,你就突然看不懂這個詞了。  這個現象叫語義飽和,它還有一個很崩壞的名字,叫完形崩壞。
  • 「欺騙」大腦的錯覺無處不在,善用「錯覺法則」,開啟積極人生
    01 無處不在的「錯覺」:當我們的大腦被「欺騙」前段時間,看到由畢淑敏小說《女心理師》改編的同名電視劇發布了海報,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開始數到底能在海報中找到幾張人臉。觀察一會兒之後,我發現在瀑布的右側邊緣,恰好是一張人臉的形狀,但其他的「隱藏人臉」卻未能發現。
  • 欺騙大腦產生圖像 仿生眼成功讓失明者復明
    「欺騙大腦」產生圖像「阿格斯II型仿生眼」的工作原理是:首先通過患者眼鏡上的攝像機捕捉外部景像,然後圖像經無線發射器傳送到患者眼球表面的人造視網膜上,並轉換為電脈衝信號。接著,人造視網膜上的電極會刺激視網膜的視覺神經,繼續將信號沿視神經傳送到大腦。這些脈衝信號可以「欺騙大腦」,讓大腦以為患者的眼睛仍然在正常地工作。
  • 《洞見》:為什麼我們的大腦在欺騙我們
    你現在只是一段程序,你是一個幻象,所以,當他吃下了紅色藥丸以後,他看到了真正的真相。自由的真相的人生是殘酷的,是被這個「母體」所控制的,那現在學佛,其實也面臨著這樣的一個選擇。你要不要選擇吃下紅色的藥丸,然後知道這個世界,其實佛陀早就告訴過你是一些幻象。如果你有勇氣的話,可以走上這個探索之旅。選擇《黑客帝國》這部被稱作「達摩電影」的電影。
  • 25張欺騙人類大腦的光學錯覺圖
    我們的大腦可以用兩個指標來追蹤你的手指。小魚兒收集了25種視覺幻覺,看完你會明白人類的大腦是能夠欺騙自己的主人的。1、向下和向上滾動這張圖片,看看發生了什麼?2、這些圓圈實際上是固定的。3、心不會消失,它們只是看起來像要消失了一樣!4、這些類似鰻魚的形狀,絕對是靜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