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宋楊
1.
大家有這種感覺嗎?覺得自己的身體有些失控,或是自己不受自己控制,有一些衝動?甚至覺得好像身體並不是自己的一樣!「一天我在洗臉的時候,在我嘴巴閉著情況下,我右手的無名指非常快速的戳進了我的口腔指甲把上顎戳出血來。頓時血如噴湧,不知道的還以為我咬舌自盡!」
細想才發現,在她洗臉之前說了一句話,這句話與奶奶曾經經常告誡她的話背道而馳。雖然意識層面她知道她可以跟奶奶的意思不一樣,但是在無意識層面,她卻自己無意把自己戳傷了。以此對自己實施懲罰,在內心深處她還是不能忤逆奶奶的。這被稱之為將早年客體內化在自己心中,雖然這個人不在面前,但是她卻在心裡時時刻刻監督著自己。(每個人心中都內化了一些重要他人)
2.
「那天我跟老公吵架,只是為了一件小事在爭吵,雖然心裡很氣,我也沒有去跟他表達我的生氣。我心想轉移一下注意力,我自己冷靜一下。然後就去準備晚飯,在切菜的過程中一個不小心我切傷了自己的手。」
當滿懷生氣去做某件事情時,雖然看似的那件事情過去,可是那種強烈的感覺依然在。她把對老公的生氣壓抑在自己的內心,沒有去表達。可是沒有表達的強烈情緒,總是需要一個出口的。所以她通過傷害自己的方式去宣洩自己的情緒,而這種做法在抑鬱症那裡非常普遍。
3.
「我不知道為什麼,我總是在要面對升遷的時候,會出一些事情。要麼是自己家裡有事,得辭職去處理。要麼是公司倒閉,要麼是領導臨時換人,或者是我覺得自己不能勝任……我是不是有點黴啊?」
第三種情況相對來講,比較複雜一些。他總是不能讓自己升遷,從精神分析的角度來講,大概是不允許自己超越某一個位置,上升到另一個位置。為什麼會存在這種禁錮呢?答案可能得從另外一個維度來找,當升遷之後會面臨什麼呢?從女性的層面,我們會知道說可能面臨更多的薪資,更多的工作,更多的目光,更多的責任…那麼這樣一解就比較簡單了,當一個人內在沒有長大,是不能夠去承擔一些責任的。所以每當要有新的責任出現時,他便會躲閃、逃跑、或者是製造一些事故。
而以上三個片段,背後是作為成年人孩子般的期待和渴望在那。第一個片段圍繞著忠誠;第二個片段圍繞著乖巧;第三個片段圍繞著不能出現。過於忠誠便只能作為附庸;過於乖巧就只能隱忍自己的真實不能讓自己有一丁點情緒;過於害怕面對責任便只能停在原地。
什麼是成年人心中孩子般的期待和渴望呢?希望有一個人可以依靠,希望有一個人可以為自己負責,希望有人能夠引領自己,希望被理解被支持被包容,希望有人能夠照顧自己疼愛自己。人多少都會有這樣的一些希望,這裡更多是孩子氣的他雖然希望,更多時候他只是在等待,並不付出努力去爭取。接近於無力的被動的,而非主動的創造的有力量的。
只是做一個附庸,便很難自控。身體、心理、精神、生活、人際、工作、愛好……畢竟自己都不了解自己又如何控制自己呢?把自己的想法都交由別人在替自己想,伴侶也是在讓其他人替自己選。很多看似無意的,都是必然發生的。對自己不負責,去交出自己的主動權,那麼人生也不就由自己決定。沒有人是天生的成年人,每個人都是從孩子慢慢長大。你,接下來會怎麼選呢?
(圖片引自畫家陳炳佳)
-=宋楊=-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動力性團體帶領者
受訓背景
薛偉鄒政動力性團體2015年10月至今;忠德心理醫院臨床脫產進修;武漢中法精神分析培訓項目、北京回龍觀中法精神分析培訓項目;心裡程中法精神分析培訓項目主題:兒童的發展及主體的建構、兒童及青少年的精神分析病理學、精神分析基礎及其在不同文化間激蕩)、曾奇峰精神分析網絡課程、曾奇峰精神分析技術課程、曾奇峰精神分析釋夢。曾奇峰網絡團體督導。費小懿歐文亞隆團體課程、蒼巖家庭系統排列、叢中「愛情、婚姻、性」中高級精神分析。LGBT工作坊、魏廣東中高階沙盤治療、心裡程舞動治療、嚴和來「與兒童相遇」精神分析課程、嚴何來精神分析網絡課程、李孟潮榮格精神分析課程、盧梭青少年兒童精神分析課程、徐鈞首屆自體心理學實踐兩階課程、薛偉比昂精神分析課程、Zvika舞動治療課程、迭戈釋夢精神分析課程、迭戈回歸弗洛伊德30講、施琪嘉精神分析課程、薛偉世間三問20講、薛偉、鄒政父母微課20講,薛偉團體督導40講、薛偉鄒政:性、愛情、欲望三重奏電影十講、李新雨拉康研討班2年,行知學派連續研討項目進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