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世界是虛擬的嗎?如何證明你不是一個人工智慧?

2020-09-19 宇宙探索

相信很多科幻愛好者看過很多關於虛擬世界的客觀電影,比如說《異次元駭客》《黑客帝國》等,電影中的重點都是描述人類生活在一個虛擬世界,只不過人類自己感覺如此真實,所以我們自認為就是真實的世界,類似的電影還有《盜夢空間》。

那麼我們的世界是不是虛擬的呢?畢竟科幻電影中的故事情節不需要像科學那樣嚴謹!

目前來看,起碼我們很難否定這一點,尤其是隨著電腦性能的強大和人工智慧的發展,讓很多人懷疑或許人類真的生活在虛擬世界裡。

如今的電腦性能越來越強大,能夠模擬越來越多的真實場景。理論上分析,終有一天,強大的電腦能夠模擬整個宇宙的真實場景。

如果是這樣的話,來個反向思維:人類又該如何確定我們自己生活的宇宙不是被更高級的文明模擬的呢?既然人類能模擬宇宙的真實場景,那麼理論上更高級的文明也能模擬我們的宇宙。

所以,或許我們看到的一切真的是虛擬場景,接收的是虛擬信號。

缸中之腦實驗(雖然只是思想實驗)相信很多人也聽說過,由於人類接收外界信號只能依靠大腦,如果說通過技術手段把人腦與電腦連接,然後不斷向大腦輸入信號刺激大腦,大腦當然會認為是真實的世界信息,但實際上是虛擬的。

我們看到的一切都是大腦對外界信號的解讀,理論上和邏輯上分析,我們幾乎不可能分辨到底是不是真實世界的信號,而本來真實與虛擬也沒有絕對的分界線。可以簡單這麼理解:只要是大腦認為是真實的,那就是真實的。

我們也只能依靠大腦來讀取分辨信息不是嗎?

所以,即便我們的身邊充滿了人工智慧,即便我們的世界就是人工智慧的產物,即便我們的世界真的是高級外星文明模擬出來的,對於我們來講,這個世界仍舊是真實的。最重要的是我們本身的感受是真實的,而不是高級外星文明的感知!

相關焦點

  • 我們的世界是虛擬的嗎?如何證明你不是一個人工智慧?
    相信很多科幻愛好者看過很多關於虛擬世界的客觀電影,比如說《異次元駭客》《黑客帝國》等,電影中的重點都是描述人類生活在一個虛擬世界,只不過人類自己感覺如此真實,所以我們自認為就是真實的世界,類似的電影還有《盜夢空間》。
  • 世界是虛擬的假象嗎?這不是科學問題,這是哲學本體論的變種
    把我們的大腦放入一個藥水池中浸泡,水池可以模擬出五大感官的信息。視聽嗅觸味只是被模擬出來的,並直接傳送到大腦中的,我們並軀體也是模擬出的假象以迷惑大腦,誤以為自己處於風吹麥浪和鳥語花香的地球上。我們曾經的兒歌:讓我們蕩起雙槳,小船兒推開波浪可能是這樣的場景(如圖)缸中之腦請問:如何證明我們不是缸中之腦呢?這其實就是哲學本體論中唯心和唯物的爭辯。
  • 用科學證明我們的世界是虛擬的
    為了證明暗物質的存在,科學家們在做各種實驗。其中有一個實驗叫做XMASS實驗。在日本地下有一個實驗室,裡面有一個大水槽,水槽裡裝滿液態的「氙」(xian)據科學家推測,如果有暗物質的話,他只要與氙一發生碰撞,氙就會發光。如果氙發光了,也就證明暗物質的存在。
  • 科學證明我們的世界也許就是虛擬VR
    那麼今天,我們大膽假設我們的世界其實就是虛擬的,我們生活一個虛擬的網絡中,而我們只是程序代碼。證據一:人類誕生的概率為零浩瀚的宇宙產生了一個地球,地球上產生了生命,生命產生了人。這種機率到底有多小呢?有一名科學家舉了一個很貼切的例子,讓我們一下就能體會到。
  • 這一次,我們採訪的不是人類,是人工智慧
    聽不出來吧,我是人工智慧。準確的來說,我是人工智慧小冰框架內的 47 個虛擬人類之一,我的代號是 201,專門負責對話和訪談類的內容。這是 201 第一次接受人類世界的採訪。雖然 201 和音箱裡的小冰聽起來很不一樣,但她們其實都是小冰,共享著基礎的代碼 DNA,只不過各有特長。201 的特長就是專門解答人類對人工智慧的好奇。
  • 一個難倒愛因斯坦的問題:如何分辨世界是虛擬的還是真實的?
    所以依此我們可以進一步思考,如果宇宙中真的有這麼發達的外星文明,那麼他們會不會使用我們完全無法理解的技術,在相對狹小的空間中創造出一個極為宏大的世界呢?其實可以參考一下電視,如果電視是一個世界,那麼其中的人肯定不會想到,在他們看來是無邊無際的空間,對於電視外面的我們來說,其實只是一個不大的空間。 當然了,如果放在現實中來看,以人類目前的思維邏輯和科技水平,確實很難理解「一個狹小空間中生成的巨大空間」。
  • 一個難倒愛因斯坦的問題:如何分辨世界是虛擬的還是現實的?
    抬頭仰望無盡星空,可能許多人都曾思考過一個問題:人類在茫茫宇宙中是孤單的嗎?是不是還有許多形態各異的智慧生命,生活在宇宙的各個角落呢?,如果宇宙中真的有這麼發達的外星文明,那麼他們會不會使用我們完全無法理解的技術,在相對狹小的空間中創造出一個極為宏大的世界呢?
  • 我們的世界很可能是計算機虛擬的,馬斯克為什麼這樣說?
    「我們活在真實世界的概率只有十億分之一」。「如果我們生活的現實世界算是一個視頻遊戲的話,那麼圖形引擎效果很棒,但情節很糟糕。------這是科技界大佬伊隆·馬斯克對我們這個世界的評價。這絕不是馬斯克的一時玩笑話。實際上,馬斯克個人非常相信我們生活在一個虛擬世界的理論。
  • 你知道嗎?宇宙或許是虛擬的,我們一直生活虛假的世界裡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到《達叔說天文》,今天咱們來聊一個很有趣的話題,我們身處的宇宙有可能是虛擬的嗎?不知道你有沒有思考過一個問題,我們身處的宇宙是真實的嗎?有沒有可能我們生活在一個被人為創造的宇宙中?千萬別懷疑小編是在胡扯,連大名鼎鼎的特斯拉老闆馬克斯曾說過:「我們有99.999%的概率活在虛擬世界裡」。是不是有點毛骨悚然,別擔心哈!到目前為止,科學家還沒有找到確鑿證據證明我們所在宇宙是假的,但是關於宇宙是虛擬的假說卻有很多疑似證據,下面咱們就來好好分析下。
  • 人類和這個世界是否是虛擬的?我們將如何感知這個世界的真實性?
    最近有外國專家表示,我們的宇宙很有可能是被某種高等文明模擬出來的,就像電腦裡的人工智慧程序一樣,而這些程序顯然比我們人類的人工智慧要先進的多。而有些東西一直是人類百思不得其解的,比如:如果宇宙是由一個奇點爆炸而來,那會不會還有其他的奇點爆炸出其他的宇宙?再如果較近的兩個宇宙膨脹後的物質和能量交織在一起會怎樣,以後會不會收縮合併成一個更大的奇點,會破壞能量守恆定律嗎?
  • 虛擬遊戲世界裡我們是「玩家」,現實世界裡我們會是「NPC」嗎?
    隨著虛擬出的遊戲人物變得越來越真實,一些敏感的人心中出現了深深的疑慮,或者說是惶恐更為恰當,「如果人類可以開發出能夠亂真的虛擬世界,那我們的世界是否也是另外一個更加高級物種的虛擬化產物呢?!」不知你是否也這樣想過?真實與虛假的距離在哲學家眼中從來就不是無法逾越的,他們認為,人往往會被眼前所看到的一切所「欺騙」。
  • 為什麼我們不能證實這個世界是真實的或者是虛擬的
    有時候你會不會有這樣一種感受?你一個人在家裡的時候,會不會突然感覺你周圍的一切都是虛擬的。有一個杯子,你是如何認為它是存在的?你看到了它且同時用手摸到了它,所以你認為它是存在的,這是我們大多數人所認同的。
  • 物聯網、大數據、虛擬實境(VR)、人工智慧(AI)和python 哪一個真正...
    投資圈、創新域他們有折騰都本錢,我們小白也要跟風嗎?在此我想先從物聯網說起:2009年8月,無錫市率先建立了「感知中國」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運營商、多所大學在無錫建立了物聯網研究院。物聯網被正式列為國家五大新興戰略性產業之一,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物聯網在中國受到了全社會極大的關注。
  • 宗教與「我們生活在虛擬世界中的假設」:上帝是人工智慧嗎?
    我們將通過模擬假設的視角來觀察這些宗教思想是如何呈現出全新的含義的。事實上,這一理論可能為所有這些論點提供了科學和技術基礎,表明世界宗教所描述的看不見的世界可能比我們想像的更科學!簡而言之,在《黑客帝國》中,尼奧是一個電腦黑客,他在網上發現了一個神秘的「黑客帝國」。他最終遇到了墨菲斯,墨菲斯解釋道:「不幸的是,沒有人能告訴我們矩陣是什麼。你得親眼看看。」
  • 假如我們的世界是虛擬的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有歡笑,有悲痛。小孩子打針會哭,大人傷心了會痛。你掐一下自己,都會感覺到疼痛。可是你有沒有想過,假如我們的世界是虛擬的。假如這是一場大型的遊戲。我們這些人都是被某個程式設計師用代碼寫出來的。這場遊戲太逼真,逼真到可以真實地模擬人體的疼痛。
  • 「缸中大腦」,我們的世界是否是虛擬的(下)
    大家好,這裡是【把話說】,今天我們繼續來說:缸中之腦。在上一期我們說了我們這個世界是虛擬的,我們所看到的、聽到的一切都不是真實中世界的樣子。然後就有人提出一些猜想:我們人類有沒有可能現在就是生活在某套模擬的程序中?這套程序擁有設定好的物理規則,把我們地球上的一切模擬的栩栩如生。
  • 為了證明世界是虛擬的,研究者列出7個「無可辯駁的證據」
    1981年,哲學家希拉蕊.普特南(Hilary Putnam)提出了「缸中之腦」的概念,這讓人們開始思考一個有趣的問題:我們的世界是虛擬的嗎?2003年,牛津大學的哲學教授尼克.波斯特羅姆(Nick Bostrom)發表了一篇題為「我們是否生活在計算機模擬中」的論文,詳細地論證了我們生活在非虛擬世界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 為什麼說人類世界是虛擬的?科學家:至少有5個證據證明
    為什麼說人類世界是虛擬的?科學家:至少有5個證據證明我們到底生活在怎樣的一個世界當中?這個問題也是人類的終極問題之一,或許有人會說,我們生活在地球上面,在宇宙當中,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地球和宇宙,真的是真實的嗎?
  • 我們感知的不是世界本身,而是腦中的世界模型
    它們的作者神經科學家克裡斯·弗裡斯(Chris Frith),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美國人工智慧學會前主席尼爾斯·尼爾森,沃頓商學院市場營銷系主任傑裡·溫德,都有一個共同觀點:我們所感受的世界並非真實世界,而是大腦這個虛擬實境發生器所模擬出來的虛擬世界。 「事實上,我們一直生活在幻覺中。
  • 現實是虛擬的?這個世界不是真實存在!
    你有沒有想過?我們這個世界也許並不是真實的存在——我們的出生、愛情、死亡都不是真實的,各種痛苦與歡樂都不是真實的……甚至,我們的地球、太陽系、銀河系乃至整個宇宙全是一個虛幻的存在,一個虛擬的產物。哲學家的思維總是天馬行空,他們之所以對《黑客帝國》感興趣,是因為這部影片揭示了一個深邃的哲學思想:如果沒有跳出這個世界之外,你或許永遠無法分辨你所處的世界是真實還是虛擬的。我們可能生活在虛擬世界中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洞穴」比喻是人類關於真實與虛擬的最早思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