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歡迎來到《達叔說天文》,今天咱們來聊一個很有趣的話題,我們身處的宇宙有可能是虛擬的嗎?
不知道你有沒有思考過一個問題,我們身處的宇宙是真實的嗎?有沒有可能我們生活在一個被人為創造的宇宙中?千萬別懷疑小編是在胡扯,連大名鼎鼎的特斯拉老闆馬克斯曾說過:「我們有99.999%的概率活在虛擬世界裡」。是不是有點毛骨悚然,別擔心哈!到目前為止,科學家還沒有找到確鑿證據證明我們所在宇宙是假的,但是關於宇宙是虛擬的假說卻有很多疑似證據,下面咱們就來好好分析下。
疑似證據一:宇宙星系酷似腦部神經元
自從人類擁有探索宇宙深處的技術手段後,人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宇宙深處的星系群結構跟人腦中的神經元結構非常相似。這是碰巧的嗎?還是說宇宙本身就是某種未知生物的腦子,我們所接觸到一切,甚至自我意識都只是這個未知生物做的一個夢,當夢醒的那一刻,我們也就消亡了。
疑似證據二:宇宙是一個程序
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程序是由許多基礎執行單位0和1的二進位代碼構成的,不管多麼複雜的程序,它的基礎都是0和1的二進位代碼。同樣的,我們身處的宇宙也是由許多基礎粒子構成的,這些粒子組成我們所認知的豐富多彩的世界。如果把基礎粒子當作程序的基礎執行單位,那麼整個宇宙就是一個龐大而複雜的程序,而你不過是龐大程序中一個渺小的子程序。
疑似證據三:沒有物體的運動速度能達到光速
根據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E = mc^2表明,質量(m)和能量(E)是等價的。這意味著物體運動速度越快,蘊含的能量越大,相應的質量也更大。想要加速一個物體達到光速,就算把整個宇宙的質量都轉變成能量作為動力都做不到。但是換一個角度看,你就能理解為什麼光速不可超越。
前面說過宇宙其實是個龐大而複雜的程序,如果程序中有一個子程序的運轉速度越來越快,那麼它佔用的cpu運算和內存也就越大。如果不加以限制的話,將造成程序的卡頓和崩潰。所以為了宇宙能夠平穩的運行下去,編寫宇宙程序的這個人就限制任何物體的運動速度不能超過光速。
疑似證據四:人類誕生的概率為零
這麼大的宇宙產生了地球,地球又產生了生命,生命更誕生了人類,這個概率究竟有多小呢?打個通俗易懂的比喻,相當於把一塊含有800多個零件的瑞士手錶拆開,均勻的撒在大海裡,依靠洋流的力量把整個瑞士手錶組裝起來。人類誕生的概率就是這麼小,在我們日常認知裡這是不可能實現,然而人類卻偏偏出現了。這說明人類可能是基於某種目的被創造出來的,相對應的我們所處的世界也可能是虛擬的。
是不是有點毛骨悚然,關於宇宙是否是虛擬的,還有很多種疑似證據,但受限於文章篇幅就寫到這了。其實關於這類問題,深究是沒有任何意義,容易掉進思維陷阱裡,俗稱套娃。所以好好活在當下,多做有意義的事情比什麼都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