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能使宇宙崩潰嗎?

2020-12-14 北京科協

若像某些人想的那樣,人類活在模擬世界裡,那麼有一個不錯的辦法來確認——雖然存在風險。


圖片來源:pixabay
無論其源頭是正席捲全球的病毒,還是應對疫情時人們與日俱增的壓力,世界都正籠罩在熾熱的夢境中。我曾在夢裡發現我正在做夢,這種夢令人印象深刻。我在醒來後依然記得一些我對自然本質的大膽想法。模擬假說是此類概念中最為複雜的一種,它認為相較於物理現實,人類更可能生活在虛擬實境中。
世界純屬虛幻,這樣的命題並不新鮮——從中國到古希臘,幾千年來各種不同的文化中都能看到它的影子,例如笛卡爾就提出了身心二元論,來擁護這樣的理論。2003年左右,哲學家尼克·博斯特倫(Nick Bostrom)撰寫的名為《你活在計算機模擬中嗎?》(Are You Living in a Computer Simulation?)的論文,標誌著該命題出現了一個以計算——或至少是人工重構——為基礎的最新版本。本質上,博斯特倫提出了這樣的觀點:假如某個極其先進的文明發展出運行「先祖模擬」(用於探尋其自身的過往)的能力,他們模擬出的祖先實體很可能要比宇宙中真實的有知覺的實體多得多。經過簡單的概率推演,我們是模擬產物的可能性並不低。
小酌幾杯之後,或是床上半夢半醒時,這種假設聽起來頗具趣味。但是無論你喜歡還是討厭它,在對其進行評判前,一個簡單的事實是,我們應該用與評判其他假設時相同的標準來評判它。首先要提出的問題是:這一假設能夠通過某種合理的方式得到證實嗎?
有趣的是,在特定的前提下,檢驗模擬假說是可能的。舉例來說,我們可以假設模擬存在局限性。根據現有的數字計算技術推斷,最明顯的限制便是,模擬不得不通過近似的方式來節約信息存儲空間和計算成本。換句話說,它在準確度和精確度上都存在限制。
在離散化的世界裡,這些限制表現的形式之一可能是,或許存在空間和時間解析度限制。雖然我們認為,限制構成有意義距離和時間的最小間隔(普朗克尺度和普朗克時間)的,是人類目前對物理的理解,而不是像素屏幕解析度一樣的極限,但最近的研究表明,有意義的最小時間尺度可能比普朗克時間(10-43秒量級)要大上好幾個數量級。而未來的物理實驗也可能帶來關於時間和空間出人意料的奇妙發現。
對模擬假設最精巧的檢驗,是嘗試使模擬世界的系統崩潰。聽起來有點輕率,但如果我們是虛擬的,這樣做又有何要緊?想必一次快速重啟和恢復就能讓我們重新「在線」,就好像無事發生,但是我們也可能從此認清現實,或者至少在系統關閉前有幾毫秒可以慶祝自己發現了世界的真相。
問題來了:如何在內部使模擬的現實崩潰呢?最顯而易見的策略是促成類似於堆棧溢出的錯誤——在程序內請求比可用內存更多的空間——這可以通過生成無限,或至少是極度遞歸的進程來實現。具體的操作可能是創建一個我們自己的模擬現實,通過設計,使這些虛擬世界中的物種創造相應版本的模擬現實,如此反覆,一層層模擬下去。假如一切順利的話,我們所知的宇宙就可能崩潰,揭露它虛幻的本質,正如眨眼間消失的我們。
你可能會爭辯說,任何有能力模擬現實(這個現實很可能與他們的現實相近)的物種很顯然都會預料到這種結局,並設置某些安全措施來避免其發生。舉例來說,我們可能發現一個很奇怪或是令人極其費解的狀況:無論我們的計算機系統多麼強大——通用量子計算機或其他什麼技術,我們都沒有辦法模擬我們的宇宙。這本身就是一個我們生活在模擬系統內的徵兆。當然,最初的程序設計者可能也預料到了這一點,並且找到了繼續欺騙我們的方法,或許是從其他模擬中把信息串流過來,而不是讓我們進行自己的模擬。
但是考慮到一個物種運行這樣模擬的本意是深入地了解自身本質,類似的幹涉會破壞這一目的。或許任其崩潰是獲得真相所必須的代價。也有一種可能是,他們運行包含我們的模擬,正是為了驗證其自身是否生活在虛假的現實中。
祝你做個好夢。

相關焦點

  • 假如以每秒一光年的速度在宇宙中飛行,我們能發現宇宙的邊緣嗎?
    浩淼的宇宙大得讓人無法想像,相對而言,光速又慢得令人絕望,但我們的想像力是無限的,現在我們就來想像一下,如果以每秒一光年的速度在宇宙中飛行,我們能發現宇宙的邊緣嗎?假設我們坐上了一臺超級飛行器,以每秒一光年速度在宇宙中向一個固定的方向狂奔,與此同時,這臺飛行器還可以用某種神奇的科技,避免我們撞上飛行途中的任何障礙物(這很重要),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能發現宇宙的邊緣嗎?下面分情況來討論一下。
  • 我們的宇宙是「模擬」的嗎?
    「你找不到能證明我們不在模擬程序裡的證據,因為我們能找到的所有證據都可能是模擬出來的。」紐約大學的哲學教授戴維·查爾莫斯說。  如果理論成立是誰創造了我們?  如果我們的確生活在另一個版本的「矩陣」裡,那又怎麼樣呢?「或許我們是虛擬的,或許不是,但是如果我們是,那也不是太糟。」查爾莫斯說。
  • 宇宙的邊緣在何處?在光速下,我們能到達宇宙的邊緣嗎?
    時間旅行可能嗎?我們在宇宙中的位置是什麼?好奇、有求知慾的人會很自然的提出這樣的問題,但是隨著我們的目光越來越深入到宇宙的黑暗中,有一個問題出現了……我們能到達宇宙的邊緣嗎?發現太空的大小當人們想要近距離觀察太空時,發明瞭望遠鏡,從那時起,我們對太空的迷戀從沒有減緩。
  • 多維宇宙和多元宇宙,人類能進入四維空間嗎?
    人類能進入四維空間嗎?    但問題是,歷史真的能改變嗎?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沒有辦法改變過去發生的事情。    所有這些似乎都表明,歷史是不能改變的,因為它會使現在的世界和未來的世界因為過去的微小變化而崩潰。    起初,愛因斯坦只提出了四個維度。然而,隨著研究的深入,有研究者指出,宇宙中可能存在10-11個維度,這意味著宇宙是一個多維的宇宙,而我們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 四維空間真實存在嗎?黎曼證實:人類一旦進入就會崩潰!
    四維空間真實存在嗎?黎曼證實:人類一旦進入就會崩潰!探索宇宙是人類一直以來的共同目標,儘管在這期間受到了不少的磨難,人類從未停止過前進,尤其是好奇心的驅動,也讓我們對宇宙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至於宇宙到底怎樣的方式存在,科學家們通過不斷的研究,提出了多種見解,都沒有足夠的證據印證,只能通過猜測的方式,對宇宙進行多方面的評估。科學家們提出了很多關於多維空間的理論,這些理論令人似懂非懂,但值得深入研究,很多科學家始終堅信宇宙中存在著多維空間,而人類在地球上存活的這些年,一直生活在三維空間中,三維空間並沒有多特殊,所以說人類並不是高級的智慧生命體。
  • 你知道嗎?宇宙或許是虛擬的,我們一直生活虛假的世界裡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到《達叔說天文》,今天咱們來聊一個很有趣的話題,我們身處的宇宙有可能是虛擬的嗎?不知道你有沒有思考過一個問題,我們身處的宇宙是真實的嗎?有沒有可能我們生活在一個被人為創造的宇宙中?千萬別懷疑小編是在胡扯,連大名鼎鼎的特斯拉老闆馬克斯曾說過:「我們有99.999%的概率活在虛擬世界裡」。是不是有點毛骨悚然,別擔心哈!到目前為止,科學家還沒有找到確鑿證據證明我們所在宇宙是假的,但是關於宇宙是虛擬的假說卻有很多疑似證據,下面咱們就來好好分析下。
  • 宇宙有邊界嗎?假如有的話,到達宇宙邊界,我們能把手伸出去嗎?
    一個看起來很有趣的話題,似乎是一個字或者兩個字的回答即可完全描述這個話題,但問題的關鍵並不在這裡,因為這個問題中包含了太多的深奧問題,我們不妨來展開下。宇宙有邊緣嗎?另外空間趨向於無限,因為K=0時的形狀時,宇宙是平坦的,空間無限大。也就是說宇宙沒有邊界假如宇宙有邊界呢?我們能伸出手去嗎?又是一個超喪的話題,都說沒邊界了還得弄出個邊界來討論,當然這也是一個有趣的話題,從這點來看,我們必須來理解下三維空間這個概念。
  • 如果未來有機會去到宇宙的邊緣,我們能將手伸出宇宙嗎?
    引言:宇宙是什麼?它有邊界嗎?如果有,如果有機會去到宇宙邊緣,將手向前伸出,我們能將手伸出宇宙嗎?人們對此意見不一。
  • 以每秒一光年的速度在宇宙中飛馳,我們能抵達宇宙的邊緣嗎?
    但是在現實中,超光速飛行是無法實現的,甚至光速飛行都十分的困難,因為相對論告訴我們任何有質量的物體都是無法達到光速的,但是我們不考慮光速限制的,假如有一艘秒速一光年的超光速宇宙飛船,向著一個方向不斷飛行,這個飛船可以抵達宇宙的邊緣嗎?
  • 現有科學理論全部崩潰?宇宙終極秘密或許就隱藏在黑洞之中!
    黑洞是宇宙中最不可思議的天體之一。當一顆大質量恆星走到生命的盡頭時,由於自身重力的作用,它將向中心一點猛烈塌縮,勢頭之強連電子和中子間的強大斥力也無法阻止。最終,整顆恆星被壓縮成一個密度無窮大體積無限小的奇點。
  • 真的能一眼看遍宇宙嗎?答案讓人意想不到
    「宇宙中或許存在這樣的一個天體,它的質量如此之大,以至於產生的引力光都無法逃脫」,這個理論在之後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都受到了人們的懷疑。而如今我們知道了這個理論就是如今人們發現的——黑洞。事實上通過近幾十年對於宇宙的研究,科學家們對於宇宙中的黑洞具有了一定的了解,無論是在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還是在霍金的「霍金輻射」,科學家們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對於黑洞進行了大量研究。並且人們根據科學家們研究的出來的結論對黑洞進行了大量的討論,其中就有「在黑洞中能夠一眼看盡宇宙」的說法,真的是這樣嗎?同時黑洞的內部會是什麼樣的顏色呢?
  • 宇宙最深處是什麼樣子的,我們能看到宇宙邊緣嗎?科學家給出猜想
    宇宙最深處是什麼樣子的,我們能看到宇宙邊緣嗎?科學家給出猜想引言:宇宙一直都是我們想要探索的奧秘,而且在宇宙中有很多奧秘都是人類一直在探索的,就是希望以後人類能夠解開宇宙的奧秘,畢竟人類在宇宙中生存,而宇宙中充滿了危險,如果人類的科技不強大, 那麼很可能會被宇宙毀滅,目前人類能夠探索到的宇宙範圍大約是900多億光年,而且這還不是宇宙的全部直徑,宇宙比我們現在看到的還要大,宇宙到底有多大,我們目前還不知道,
  • 宇宙到底有多大?憑我們的認知,能探測出嗎?
    宇宙不一定在一直膨脹應該是錯覺,臂如太陽系也是銀河系的一員,相對其他星系也可能在不同的位置,相對會隨時間更遠並不代表銀河系在膨脹啊?反之仙女系以百萬公裡/小時靠近銀河系說明宇宙在縮小嗎?不能,每個大星系也可能圍著一個中心繞著轉有遠去有接近,只能判斷是在運動不能以此證明宇宙在膨脹對吧?膨脹越來越慢,形成各種星球星系,然後慢慢就開始朝爆炸中心回歸。
  • 我們能看到的宇宙有多大,將來,我們可以看得更遠嗎
    能看到這裡,甚至還超過了一些。美國的哈勃,中國的天眼,探測的距離遠達134~137億光年。哈勃是鏡頭被動接收到這些遙遠星系飛奔而來的光子。天眼是被動接收到它們產生的電磁波。正是因為超級望遠鏡的存在,人類才能夠以地球為中心,繪製一幅局部宇宙地圖。
  • 理論物理學家:人類文明的崩潰加速發生!這是真的嗎?
    通過跟蹤當前人口增長率與森林砍伐率的對比,作者發現,從統計學上講,人類避免災難性崩潰而生存的概率非常低,而即便是最好狀況下,避免崩潰的機率也不到10%。這一結論似乎表明,人類文明崩潰的概率超過90%!兩位作者寫道:「在最終達到低人口穩定狀態或完全滅絕之前,會發生迅速的災難性人口崩潰,我們稱這個時間點為『無返點』,因為如果在此之前不改變森林砍伐率,人類將無法自立。」科技能拯救嗎?
  • 給宇宙稱重:兩個不同的結果,可能導致宇宙模型崩潰
    或者說,宇宙中有多少物質呢?為了給宇宙稱重,天文學家做出了許多嘗試。然而兩種完全不同的「稱量」宇宙的方法,卻得出了不同的結果。一些研究者並不在意,認為這只是某種計算誤差導致的。然而另一部分研究者卻憂心忡忡,他們擔心這一差異會導致現有的標準宇宙模型崩潰。兩種完全不同的「稱量」宇宙的方法,卻產生了截然不同的結果。
  • 從疫情的發展看人類進化體系的崩潰
    疫情過後,人類演進體系發生一次大的崩潰是一種大概率事件,人口由此滅絕50%也是自然界演化的必然規律。法國和加拿大科學家提出了一種最新理論,刊發在《物理評論》上:人腦和宇宙一樣,都是被設計成最大程度的無序,類似於熱力學中的熵,所以人類意識只是大腦最大化信息的自然結果,也可理解為熵狀態的意外結果。
  • 宇宙大爆炸前神秘事件 舊宇宙崩潰催生新宇宙
    據國外媒體報導,作為現代物理學的兩大基本支柱理論:量子力學和相對論都可以用來解釋關於宇宙本質的許多方面內容,但是這兩個基本理論彼此卻又很難融洽地相處。在對宇宙大爆炸等問題進行解釋時,兩個基本理論顯得各有千秋,但歐洲的研究人員近日開發出一種新的數學方法似乎可以做到這一點,有可能揭開宇宙大爆炸之前到底發生了什麼。
  • 假如我們有足夠強大的望遠鏡,能看到宇宙誕生的起點嗎?
    你相信我們的宇宙誕生於一次大爆炸嗎?要想知道我們能看到什麼,首先得搞清楚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大爆炸開始時,宇宙是一個無限小的奇點,時間和空間維度都蜷縮在一起。能看到138億光年之外嗎?前面介紹了大爆炸早期的過程(只是理論推斷),現在讓我們探討一下怎麼才能看到這些。當我們在地球上使用望遠鏡觀察宇宙時,接受到的是遠方天體發出的電磁波,這種電磁波可以是可見光,也可以是X射線、紫外光、紅外光,甚至微波。
  • 如果我們以一光年的秒速飛行,能飛到宇宙的邊緣嗎?
    引言:當我們提到光速的時候,總是認為它很快。因為當我們一按下電燈的開關,整個房子一下子就被光線鋪滿了,人眼根本反應不過來。但是在浩瀚的宇宙面前,光速簡直就是一個弟弟,即使是用光年這一距離單位,數值也能達到百億。宇宙是否有邊緣,有範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