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人類世界:只是一個虛擬的空間

2020-12-08 快科技

曾經有一些科學家提出了一種較為激進的研究理論,他們認為我們所生活的世界只是一個虛擬空間,我們只不過是另一更先進文明的玩偶而已。這一看上去有點荒誕不稽的理論,卻被許多物理學家接受。物理學家認為,或許可以找到證據論證這一理論,電影《黑客帝國》的場景或真實存在。

設想這樣一個場景:2050年,超智慧機器人接管統治整個地球,他們通過電腦程式設定2015年人類的虛擬生存空間。所有人們當下的所見所聞所感都是機器人霸主創造出來的,人類只不過是機器人玩家在虛擬遊戲中的玩物。多年前,就有科學家提出過這一激進理論,他們宣稱我們目前所知的世界可能是虛假的。這可能看上去有點荒誕不稽,但是物理學家卻極其嚴肅地接納這一「模擬理論」,他們表示或許可以找到證據論證這一理論。

《走近真實》的作者羅伯特-勞倫斯-庫恩近期發表一份最新深度研究報告對該理論進行了探索研究。庫恩指出,根據牛津大學哲學家尼克-波斯特羅姆的研究,電影《黑客帝國》中所播放的場景可能真實存在。波斯特羅姆認為:「不要說各種人腦中充斥的感官信息是來自於模擬裝置,大腦本身可能就是模擬的一部分。也許有一個巨型電腦程式模擬著人類世界中的萬事萬物,小到人腦中的神經元和突觸。」

庫恩還指出,物理定律可能是一套計算機處理程序,擁有展現固有模型的自然模式。馬文-明斯基是人工智慧創始人之一,他告訴庫恩:「要辨別人類是否活在計算機模擬空間絕非易事,除非程式設計師一不小心操作失誤——如果你發覺一些物理定律有明顯錯誤,或者你發現存在捨入誤差。」

數年前,德國波恩大學教授塞拉斯-比恩曾表示,有跡象表明我們正生活在一個模擬空間中。他表示:「我們要做的就是識別這些限制條件,來建造我們的模擬宇宙。許多研究人員正嘗試著建造令人難以置信的模型,以更好地進行深入研究。」比恩相信,這些基本原理層面的物理學模型,幾乎等同於模擬宇宙自身的活動。在這種模型中,物理法則必須疊加在一個隨時間推進的、離散的三維晶格上。

比恩教授及其同事發現,晶格間距可限制粒子所擁有的能量,因為不存在任何比晶格更小的結構。這意味著,如果我們已知的宇宙真是一個計算機模擬體,它應當中斷高能粒子光譜,同時,它只會出現在宇宙射線能量中斷狀態下,這種限制條件叫做「Greisen–Zatsepin–Kuzmin(GZK)中斷」。

對GZK中斷,科學家進行了認真研究。他們認為,隨著高能粒子與宇宙微波背景相互作用,並在穿越較長距離的過程中逐漸損失能量,就會出現GZK中斷。通過計算晶格間距對光譜附加特徵的作用,研究人員驚奇地發現,宇宙射線可能傾向於沿晶格軸心穿越。假設這一情況成立,研究人員將面臨一個嚴峻考驗——宇宙可能是虛假的。

一直以來,哲學家都在提問這樣一個問題:我們是否真正了解所生活的真實世界。最早有關這個問題的爭論可追溯至柏拉圖的《理想國》一書,其中提出的「洞穴之喻」就描述了大多數人的虛幻存在。柏拉圖表示,通向真實世界的唯一途徑就是深入研究學習數學和幾何學,只有這樣學生才能了解世界的真實性。

法國哲學家任恩-德斯卡特斯也將這一問題當作思想實驗提出來過,旨在引導讀者對世界真實性保持激進的懷疑態度。唯一真實的是,對知覺持懷疑和相信的心態或意識,正如一句經典名言所說的「我思,故我在」。

相關焦點

  • 宇宙或許並不存在,人類世界只是虛擬?
    一些腦洞大的科幻電影中,經常會出現因地球毀滅,人類將自己設置在一個計算機人工智慧系統控制的虛擬系統裡的情節。這個想法啟發了物理學家,宇宙可能就是一個虛構的場景,宇宙中的許多事件可能只是一些信息處於不斷變化而已。假如宇宙只是被模擬出來的,那麼系統內部的我們被限制在內部,永遠不能根據日常生活的細節推算出模擬宇宙與真實宇宙的區別。
  • 人類世界是虛擬的證據 為什麼人類世界相當於虛擬遊戲
    人類世界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人類是如何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有很多的問題都是值得思考的。有很多的問題一直等著人類去解答,世界到底是不是虛擬存在的,人類所生活的環境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把人類世界說成是虛擬的也可以行得通。
  • 若世界是虛擬的對人類意味著什麼?
    那麼很有可能人類現存的世界已經是一種「先人模擬」,即未來人類對過去的虛擬重現的一部分了。我們正身處一個計算機模擬中,我們體驗到的現實只不過是該程序的一部分而已。世界是不是虛擬的?人類無法確定,但可以確定的一件事情是:世界上很多事物都是想像力的產物。人類共同的想像創造了一件件的事物:金錢,神,國家,文化,公司等等。
  • 一個難倒愛因斯坦的問題:如何分辨世界是虛擬的還是真實的?
    也就是說,以他們近乎於「魔法」的科技水平,應該早已經將「空間」和「時間」的本質弄清楚了,所以他們能夠用遠比愛因斯坦質能方程,更加完美的時空方程,在相對狹小的區域中,創造出一個近乎無限的空間,最後向其中注入相對的時間。 所以你想到了什麼?
  • 一個難倒愛因斯坦的問題:如何分辨世界是虛擬的還是現實的?
    抬頭仰望無盡星空,可能許多人都曾思考過一個問題:人類在茫茫宇宙中是孤單的嗎?是不是還有許多形態各異的智慧生命,生活在宇宙的各個角落呢?沒錯,憑藉著人類難以理解的科技,以及對宇宙物理參數極為透徹了解,他們完全有能力創造出一個真實的宇宙。和真實宇宙相比,這個被創造出的宇宙或許只有唯一一點不同,那就是它是在一個狹小空間中生成的巨大空間。
  • 虛擬和現實世界
    沒錯,憑藉著人類難以理解的科技,以及對宇宙物理參數極為透徹了解,他們完全有能力創造出一個真實的宇宙。和真實宇宙相比,這個被創造出的宇宙或許只有唯一一點不同,那就是它是在一個狹小空間中生成的巨大空間。其實可以參考一下電視,如果電視是一個世界,那麼其中的人肯定不會想到,在他們看來是無邊無際的空間,對於電視外面的我們來說,其實只是一個不大的空間。當然了,如果放在現實中來看,以人類目前的思維邏輯和科技水平,確實很難理解「一個狹小空間中生成的巨大空間」。
  • 戴上頭盔進入一個全新世界 虛擬實境把人類帶向何方?
    這個採用陰極射線管(CRT)作為顯示器的HMD能跟蹤用戶頭部的運動,戴上頭盔的人可以看到一個漂浮在面前,邊長約5釐米的立方體框線圖,當他轉頭時,還可以看到這一發光立方體的側面。人類終於通過這個「人造窗口」看到了一個物理上不存在的,卻與客觀世界十分相似的「虛擬物體」。這個簡陋的立體線框讓人們產生一種幻覺,似乎距離一個美麗新世界僅有一步之遙。
  • 我們的世界是虛擬的嗎?如何證明你不是一個人工智慧?
    相信很多科幻愛好者看過很多關於虛擬世界的客觀電影,比如說《異次元駭客》《黑客帝國》等,電影中的重點都是描述人類生活在一個虛擬世界,只不過人類自己感覺如此真實,所以我們自認為就是真實的世界,類似的電影還有《盜夢空間》。
  • 我們的世界是虛擬的嗎?如何證明你不是一個人工智慧?
    相信很多科幻愛好者看過很多關於虛擬世界的客觀電影,比如說《異次元駭客》《黑客帝國》等,電影中的重點都是描述人類生活在一個虛擬世界,只不過人類自己感覺如此真實,所以我們自認為就是真實的世界,類似的電影還有《盜夢空間》。
  • 懷疑世界是虛擬的九大理由
    (若把當下75億人類堆積起來,形成的是一個高度接近800米的小山)如若把所有原子與原子核中間的空間去除,當下所有人類的體積不超過一塊方糖。如果宇宙不是全息的,人類頭腦如何能在那麼小的空間中儲藏那麼多的記憶。
  • 懷疑世界是虛擬的九大理由
    (若把當下75億人類堆積起來,形成的是一個高度接近800米的小山)如若把所有原子與原子核中間的空間去除,當下所有人類的體積不超過一塊方糖。b,宏觀尺度。(波江座超級空洞。空洞中真的什麼都沒有嗎?)美國天文學家發現宇宙中存在一個直徑約為10億光年的超級「空洞」,那裡沒有星體,沒有星系,也沒有神秘的看不見的暗物質。
  • 《第五維度》:一款虛擬遊戲,指向人類未來的命運
    小說直接進入時代,毫不委婉地直面現代社會生態,正是由於人們進入現代世界後競爭劇烈,大量消耗地球上資源,造成了人類自身的安全危機,但在現實中,很多人並沒有意識到所過的生活方式和地球環境問題有什麼關係,所以小說設定了這樣一款虛擬遊戲,能夠把你帶進世界的末日的可能性中,讓你看清楚你現在每天的工作和未來人類的危機之間的關聯。
  • 我們生活的世界可能是虛擬的嗎?科學家猜測宇宙可能只是一段代碼
    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提高,我們對待世界的認知正在不斷加深,許多人可能都有這樣的想法,那就是我們目前所生存的這個世界究竟是不是真實存在的?換一種說法就是,我們是不是生活在一個巨大的計算機模擬世界中。或許你認為這樣的想法很瘋狂,但是在很久以前,我們中國的莊子就思考過這個問題,莊子晚上有一天做夢夢到了蝴蝶,醒來以後感到十分的困惑,他提出來一個千古之問,究竟是蝴蝶夢到了我,還是我夢到了蝴蝶呢?有科學家曾提出過一個有趣的觀點,那就是我們的世界會隨著我們科學的不斷進步而變得越來越不可捉摸,例如在VR技術沒有出現之前,我們可能都無法想像虛擬世界竟然如此精彩,並且如此逼真。
  • 三維遊戲:造出一個虛擬又現實的世界
    身邊一個長著狼頭的人也在起舞,大家看上去都很愉快,或許我也應該找個伴了……」 「我決定和俱樂部老闆娘聊聊,對她說『音樂不錯』,她回答說『當然』……」 這是英國《泰晤士報》記者多米尼克·拉什在「第二人生」的體驗感受。他在文中說:「歡迎來到『第二人生』,一個席捲全球的既虛幻又現實的世界,相信我,你會受歡迎的。」
  • 世界是一個程序,人類或在虛擬環境中,能通過Bug將其打破嗎?
    世界是一個程序,人類或在虛擬環境中,能通過Bug將其打破嗎?138億年前宇宙發生奇點大爆炸,爆炸過後產生無數星系,經過幾十億年運轉,慢慢出現銀河系和太陽系,地球正是在這個過程中出現了。在40億年的長河中經歷了多次物種滅絕,最終迎來人類,人類出現后豐富地球上事物,讓地球成為宇宙中最獨特的星球,如今已經進入了智能時代,VR技術和各種高智能的手機出現,讓大家的生活更加方便。世界是虛擬的?
  • 一個公式揭示人類只是模擬世界裡的一串代碼
    2018年,馬斯克就曾在節目中說,他相信人類可能生活在一個巨大且先進的計算機遊戲中。近日,加拿大蒙特婁大學的研究人員刊文稱,一個類似德雷克方程的公式,可以計算我們生存在模擬遊戲中的可能性。這種情況一旦存在,那麼他們建立自己的虛擬多重空間就只是一個時間問題了。」 事實上這種假說很多人都曾提到過,也有很多人認為這是真實的,能夠創造這種模擬實驗的文明肯定存在,他們喜歡創造「玩具」,乃至於創造宇宙都是可能的,因為人類的思維始終保持在一定的閾值內,我們很難去想像宇宙是如何創造的。
  • 人類進入四維空間,真的會變成「神「嗎?來看看四維世界多可怕
    什麼是四維空間?讓我們一起來看一個例子,這樣似乎可以更好理解。什麼是二維空間呢?簡單來說,就是我們看的漫畫等,我們創造出來的作品中描述的世界,二維空間說白了就是一個「平面」,我們想要控制二維空間或者是創造二維空間,只需要在紙上塗塗畫畫就可以。
  • 朋友不僅在現實社會裡存在 虛擬的網絡世界裡也有一個朋友圈
    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人生苦短,何必在意,林子大了,自然什麼鳥都有了。我們自己常常說「三觀」,也常常能夠聽到他人也在說這個「三觀」,那麼「三觀」是什麼意思呢?這裡,我們也順便的簡單的講一下什麼是三觀。一般而言,三觀就是指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這是被我們社會大多數人所認同的三觀。這三觀,它們是辯證而又統一的存在著,它們相互作用而又緊密聯繫。
  • 虛擬還是現實——四維空間
    四維空間的概述為「一個時間的概念」,看上去可望不可及,與我們的接觸似乎只存在於科幻小說中,但如果四維空間已經被證實了,距離我們並不遙遠呢?然而,四維空間並不是標準的歐幾裡得空間,因為時間的本質,是用來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不過,人類目前無法適應四維空間。人的眼睛能看到二維,二維生物看對方只有一條線,人的眼睛看到的是兩個二維的投影,經大腦處理形成的一個整體視覺。人類作為三維物體,可以理解四維空間,但無法認識以及存在於其中。
  • 牛津學者說宇宙或許並不存在 只是電腦虛擬程序!!
    簡單來說,我們也許生活在和科幻電影《黑客帝國》情節類似的世界當中。發達文明創造虛擬的人類世界?牛津大學哲學家尼克•博斯特羅姆表示,就像電影《黑客帝國》中的情節一樣,我們自身所處的宇宙並不存在,而是由一個高度發達的文明社會虛構出來的電腦程式。這個程序的細節豐富詳實,甚至連我們的祖先都算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