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難倒愛因斯坦的問題:如何分辨世界是虛擬的還是真實的?

2020-09-05 星紀傳說


抬頭仰望無盡星空,可能許多人都曾思考過一個問題:人類在茫茫宇宙中是孤單的嗎?是不是還有許多形態各異的智慧生命,生活在宇宙的各個角落呢?

而在此問題的基礎上,還有一個問題一直讓人們非常好奇:宇宙中如果存在其他智慧生命,他們的科技水平是不是遠超我們呢?

事實上,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以及對宇宙探索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人相信人類在宇宙中並不孤單,外星人存在的概率遠遠大於不存在的概率。

甚至有人提出,地球上一些難以解釋的痕跡和建築,或許就能夠證明他們曾經在遠古時期來過地球。

而如果他們真的在遠古時期來過地球,那麼他們的科技水平肯定是人類無法想像的,因為就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來看,不要說到達其他恆星系了,就連走出太陽系都近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依此我們可以進一步思考,如果宇宙中真的有這麼發達的外星文明,那麼他們會不會使用我們完全無法理解的技術,在相對狹小的空間中創造出一個極為宏大的世界呢?

也就是說,以他們近乎於「魔法」的科技水平,應該早已經將「空間」和「時間」的本質弄清楚了,所以他們能夠用遠比愛因斯坦質能方程,更加完美的時空方程,在相對狹小的區域中,創造出一個近乎無限的空間,最後向其中注入相對的時間。

所以你想到了什麼?沒錯,憑藉著人類難以理解的科技,以及對宇宙物理參數極為透徹了解,他們完全有能力創造出一個真實的宇宙。

和真實宇宙相比,這個被創造出的宇宙或許只有唯一一點不同,那就是它是在一個狹小空間中生成的巨大空間。

如何理解「一個狹小空間中生成的巨大空間」呢?其實可以參考一下電視,如果電視是一個世界,那麼其中的人肯定不會想到,在他們看來是無邊無際的空間,對於電視外面的我們來說,其實只是一個不大的空間。

當然了,如果放在現實中來看,以人類目前的思維邏輯和科技水平,確實很難理解「一個狹小空間中生成的巨大空間」。

或許只有當世界上再出現一個像愛因斯坦這樣的科學家,將我們基於相對論的時空觀再次更新之後,才能真正理解這句話吧。

當然了,其實最有可能的就是高級文明,直接用超級計算機創造了一個虛擬宇宙,這是最快捷也是最穩妥的方法。更為主要的是,生活中許多證據似乎都指向了這一假設,比如光速問題。

按照相對論,光速是宇宙中速度的極限,只要具有靜止質量的物體,其速度都不可能超越光速,甚至達到光速都不可能。所以光速就是宇宙背後那臺計算機的最大運算上限。

再比如說時間和速度的關係。我們都知道,當物體的運動速度越快,那麼作用在物體身上的時間就越慢。

這種現象在計算機中就非常容易解釋和理解,因為計算機的運算並非無窮無盡的,它也有上限,一旦運行的程序達到或者快要達到這個上限,計算機運行速度變得緩慢是一定的。

其實放到30年前,這種猜想估計剛提出來就會遭到無盡的嘲笑,但是在這個信息化和科技爆炸的年代,許多科學家用嚴謹的分析和邏輯證明,推導出該猜想成立的可能性很高。

甚至牛津大學哲學教授尼克·博斯特倫曾公開表示,人類現在所生活的宇宙100%是虛擬的。而鋼鐵俠馬斯克也曾表示,他認為人類就是生活在一個虛擬的程序中。

喜愛科幻作品的朋友,應該大部分都看過《異次元駭客》這部電影。電影中。主人公道格·霍爾設計用計算機設計出的虛擬世界,簡直到了真假難辨的程度。對於生活在虛擬世界的人來說,他們根本不會對自己世界的真實性產生懷疑。

在電影的最後,現實中的某人進入了虛擬世界,並在虛擬世界中消隕,而原本生活在虛擬世界中的虛擬人物,卻被帶出了計算機,進入到了現實世界中。

虛擬世界的人可以到現實世界,表面看起來和現實世界中的人完全一樣,而現實世界中的人進入到虛擬世界,竟然能夠在虛擬世界中死亡,無法回到現實世界。這種情況下,你覺得計算機模擬出的世界,和計算機外的現實世界有區別嗎?

事實上,之所以會舉這個例子,主要是為了說明,當現實世界的人進入虛擬世界中的時候,他所看到的和感覺到的,和在現實世界中沒有任何區別。

而原本生活在虛擬世界的虛擬人物,到達現實世界後同樣也沒有感到任何的不適和認知障礙。

下面讓我們回到主題,若宇宙中真的存在讓人類無法仰望的超級智慧生命,而他們又像《異次元駭客》或《黑客帝國》中那樣,創造了一個能夠以假亂真的世界,我們如何分辨世界是虛擬的還是真實的呢?如果愛因斯坦還在世,他能夠回答這個問題嗎?

本號發布的內容一切為公益分享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有疑問請聯繫我們。

歡迎轉發,喜歡本文的話記得讚賞一下小編哦!

相關焦點

  • 一個難倒愛因斯坦的問題:如何分辨世界是虛擬的還是現實的?
    抬頭仰望無盡星空,可能許多人都曾思考過一個問題:人類在茫茫宇宙中是孤單的嗎?是不是還有許多形態各異的智慧生命,生活在宇宙的各個角落呢?沒錯,憑藉著人類難以理解的科技,以及對宇宙物理參數極為透徹了解,他們完全有能力創造出一個真實的宇宙。和真實宇宙相比,這個被創造出的宇宙或許只有唯一一點不同,那就是它是在一個狹小空間中生成的巨大空間。
  • 虛擬和現實世界
    沒錯,憑藉著人類難以理解的科技,以及對宇宙物理參數極為透徹了解,他們完全有能力創造出一個真實的宇宙。和真實宇宙相比,這個被創造出的宇宙或許只有唯一一點不同,那就是它是在一個狹小空間中生成的巨大空間。或許只有當世界上再出現一個像愛因斯坦這樣的科學家,將我們基於相對論的時空觀再次更新之後,才能真正理解這句話吧
  • 我們的世界是虛擬的嗎?如何證明你不是一個人工智慧?
    相信很多科幻愛好者看過很多關於虛擬世界的客觀電影,比如說《異次元駭客》《黑客帝國》等,電影中的重點都是描述人類生活在一個虛擬世界,只不過人類自己感覺如此真實,所以我們自認為就是真實的世界,類似的電影還有《盜夢空間》。
  • 我們的世界是虛擬的嗎?如何證明你不是一個人工智慧?
    相信很多科幻愛好者看過很多關於虛擬世界的客觀電影,比如說《異次元駭客》《黑客帝國》等,電影中的重點都是描述人類生活在一個虛擬世界,只不過人類自己感覺如此真實,所以我們自認為就是真實的世界,類似的電影還有《盜夢空間》。
  • 現實是虛擬的?這個世界不是真實存在!
    我們這個世界也許並不是真實的存在——我們的出生、愛情、死亡都不是真實的,各種痛苦與歡樂都不是真實的……甚至,我們的地球、太陽系、銀河系乃至整個宇宙全是一個虛幻的存在,一個虛擬的產物。他們中的幾個領袖甚至武功高強,擁有超能力,可以進入真實世界。然後,整部影片就講人類如何與機器人鬥爭,最後達成和解。
  • 他是愛因斯坦的恩師,他提出一個數學問題難倒了全世界的數學家
    ,他提出一個數學問題難倒了全世界的數學家   分形數學  提到愛因斯坦的名字,我們肯定都不會感到陌生,甚至於愛因斯坦背後一連串的偉大頭銜我們也都耳熟能詳,尤其是愛因斯坦關於時空顛覆性的科學貢獻相對論,更是影響了人類對宇宙常識的基本理解。
  • 一個讓愛因斯坦沉默十五分鐘的問題
    上世紀60年代,普林斯頓大學的一個學生作為校報記者,接到一項採訪愛因斯坦的任務。能夠想像到,作為一個物理系的學生能夠採訪到愛因斯坦,他簡直激動死了。看了愛因斯坦所有的訪談,仔細研究了那些人問的問題,他覺得這些都不是真真正正懂科學的人應該問的。他發誓一定要問一個真正有深度的問題,挖出愛因斯坦最深刻的智慧。
  • 難倒愛因斯坦的題目,學生家長齊上陣,你能解得出嗎?
    難倒愛因斯坦的題目,學生家長齊上陣,你能解得出嗎?現在的生活當中看起來是一些非常簡單的問題,但是換個思路來看的話,確實是一個數學智力題,很多的中小學生為了開發大腦,也會去研究一些智力的數學題,最近就有一道關於從監考到愛因斯坦的一道題目,開始在中學生當中流傳。
  • 世界是真實還是虛擬的?專家列出4個證據,根本難以辯駁!
    世界是真實還是虛擬的?專家列出4個證據,根本難以辯駁!自從進入科技時代,人類陷入科技帶來的樂趣中,甚至現實和虛擬都傻傻分不清。1981年,「缸中之腦」的概念首次被提出,與此同時,又引申出另一個有趣的問題,我們生存的世界是真實還是虛擬的呢?
  • 量子世界暗示宇宙是虛擬的?研究者指出奇怪現象,都讓人產生懷疑
    倘若一個科學家可以讓你的大腦保持永久活性,並且可以將你的神經末梢與電腦連接起來,通過程序給大腦重擬一個虛擬的宇宙和世界,這時大腦要如何才能發現自己正在經歷的一切並不是真實的呢?回到開頭提出的疑惑,其實人類的大腦是沒有辦法區分這些生物電信號到底是真實的還是虛擬的,這也就意味著,如果有個特別精妙的系統通過電腦程式給人類的大腦模擬出了各種生物電信號
  • 貝爾不等式判定不成立,證偽愛因斯坦觀點,這個世界可能是虛擬的
    由於和哥本哈根學派,展開了量子力學是否具有完備性的爭論,愛因斯坦和他的學生們共同設計了Epr佯謬實驗:同時製備兩個自旋方向相反的電子,分別放在兩個地方,觀測其中一個電子。如果量子力學是完備的,那麼觀測一個電子,對另外一個電子瞬間會產生影響!事實上,在做這個實驗之前,愛因斯坦是信心滿滿的。
  • 「愛因斯坦還是對的!」
    100年之前,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得到了首次試驗驗證,如今這一理論則再一次獲得「強有力的支持」。  「愛因斯坦真是個天才,他還是對的!」  在黑洞照片的上海發布現場,沈志強不斷發出這樣的感慨。他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全球200多位科研人員花了幾年時間,最終得到這樣一個顛覆性的觀測和讓人信服的圖像——這是值得銘記的時刻!」
  • 為什麼我們不能證實這個世界是真實的或者是虛擬的
    你一個人在家裡的時候,會不會突然感覺你周圍的一切都是虛擬的。有一個杯子,你是如何認為它是存在的?你看到了它且同時用手摸到了它,所以你認為它是存在的,這是我們大多數人所認同的。那麼這就有一個問題,這個杯子是因為存在才具有這些性質的,還是因為有了這些性質才存在的?或者說這個問題就是個廢話,且存在是否具有局限性。
  • 我的世界:一個問題難倒大神們?數學課代表和物理課代表都不懂!
    比如各種怪物的刷怪塔、各種方塊的刷新機等,總而言之,我的世界沒有玩家們做不到的事情,只有玩家們想不到的事情!可是你們知道嗎?有一個問題的出現卻難倒了無數大神玩家,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其實,這個問題是基於電腦版對TNT大炮的架設的極限數值計算,估計不少玩家都看過!
  • 世界是虛擬的假象嗎?這不是科學問題,這是哲學本體論的變種
    溫馨的場景顯得那麼地真實。而這樣的場景不僅僅會出現在實際生活中,還會出現在你的夢裡。我們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有一個階段很自我,總是以為世界圍繞著自己旋轉。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其實這並不是自負的表現,這是心理變化的必經階段。長大之後,我們不自覺的默認世界是客觀的,每個人都是社會的單位,世界離開誰都會照樣存在。
  • 人類世界是虛擬的證據 為什麼人類世界相當於虛擬遊戲
    人類世界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人類是如何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有很多的問題都是值得思考的。有很多的問題一直等著人類去解答,世界到底是不是虛擬存在的,人類所生活的環境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把人類世界說成是虛擬的也可以行得通。
  • 我們所生活的地球,是真實還是虛擬的?研究者提出兩種假設!
    這個地球是真實還是虛擬的?研究者提出兩種假設,令人懷疑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娛樂措施出現,從小時候的打沙包變成了現在打遊戲,除了打遊戲之外,還有另一種高科技名為VR技術,這種技術可以體會到身臨其境的感覺,有許多情景可以提供我們選擇,比如隨意穿越或者和其他生物進行打鬥等等,讓人們誤以為是自己真實經歷。一些人在玩遊戲的時候,甚至都分不清楚到底自己身處在虛擬世界還是在現實生活中。
  • 「我思故我在」,你所接觸的世界是真實的嗎,還是你只是缸中之腦
    關於我們所處的世界是否是真實存在的,很多人都曽進行過思考,比如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就是在解釋,思考本身是確定的,所以我們確定我們自己存在。類似的劇情在諸多影視作品中也體現過了,提到缸中之腦,大家第一反應就是《駭客帝國》。小編關於這個問題的思考起源於《異次元駭客》這部電影。
  • 量子力學暗示宇宙是虛擬的?研究人員發現的奇特現象,都令人懷疑
    如果一位科學家能夠讓你的大腦保持永久的活力,把你的神經末梢連接到計算機上,通過程序把你的大腦重新塑造成一個虛擬的世界,那麼當大腦發現它正在經歷的事情並非真實時,它又該怎麼做呢?返回開始時的疑惑,其實人類的大腦是無法分辨這些生物電信號究竟是真的還是虛擬的,這也就意味著,如果有一個特別精巧的系統,通過電腦程式給人類的大腦模擬出不同的生物電信號,重新模擬一個世界,而身處其中的人類只能認為自己身處一個真實世界。因此,我們有足夠的理由去懷疑我們現在所處的世界的真實性。
  • 我們可能對愛因斯坦有誤解!
    時間是真實存在還是虛擬的?科學家親自試驗,找到了答案!宇宙是在138億年前的一場奇點大爆炸中誕生,伴隨著它的出現,時空也出現了,時空究竟是什麼呢?它是時間與空間的結合體。因為有了時空,我們才覺得宇宙是多麼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