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7年,牛頓完成了物理學的開山巨著《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這本書標誌著,一門用數學法則來描述萬物的運動規律的學科~物理學的正式誕生。
可以認為,牛頓之前沒有物理。萬物自有其規律,如果物理法則與萬物的規律重合,則物理定律被稱證實,否則被證偽!
宇宙自有的運動規律和人類的物理學定律是兩件事,物質的運動規律是其誕生以來具備的,只受周圍物體的影響,與人類的觀測無關,這被稱為物理學的「定域性原理」。
整個經典力學體系的建立,以及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的建立,都是默認物理學的「定域性原理」無條件成立。
20世紀初,量子力學興起,並且蓬勃發展!到今天為止,已經有100年的時間!人類已經解決了大多數的物理學難題。但是還有一些詳謬和悖論,漂浮在物理領域的上空,時刻的提醒著人們,烏雲並沒有散去。
》愛因斯坦作為量子力學的創始人,對量子力學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最終因為這些悖論和量子力學的主流派~哥本哈根學派,分道揚鏢。
愛因斯坦通過光電效應,證實了電磁波發射能量是一份一份的,電磁波實際上是大量光子的統計效應。同時愛因斯坦也認為,微觀粒子之所以表現出波粒二象性,是因為量子力學的法則不完備。
由於和哥本哈根學派,展開了量子力學是否具有完備性的爭論,愛因斯坦和他的學生們共同設計了Epr佯謬實驗:同時製備兩個自旋方向相反的電子,分別放在兩個地方,觀測其中一個電子。如果量子力學是完備的,那麼觀測一個電子,對另外一個電子瞬間會產生影響!
事實上,在做這個實驗之前,愛因斯坦是信心滿滿的。因為根據物理學幾百年的歷史發展,這種情況是不會發生的,一旦發生將違背物理學的一個很基本的原理:定域性原理!
違背「定域性原理」,意味著當年牛頓在做所有的物理學實驗的時候,都可能會受到遙遠星空的外星人的支配。
然而事實的結果就是:觀測一個電子,另外一個電子瞬間產生了狀態的變化。這就是微觀粒子的鬼魅般的糾纏現象。
根據潘建偉等人的測量,量子之間產生糾纏的響應速度下限是光速的1萬億倍!
然而,違背「定域性原理」,是愛因斯坦和他的學生們,以及粉絲們,無論如何都不能接受的。
》愛因斯坦認為:量子之間發生糾纏現象,是存在一種人類還未知的物理量。
如果愛因斯坦的猜測是正確的,那麼既維護了物理學的「定域性原理」,又不違背量子糾纏現象。
但是如何測量這個隱匿的物理量卻是一個難題。1964年,愛因斯坦的一個粉絲~約翰.斯圖爾特.貝爾,設計了一個貝爾不等式,來檢測是否存在著愛因斯坦所說的未知物理量!
如果貝爾不等式成立,則愛因斯坦正確,否則愛因斯坦的觀點被證偽。
最新的實驗結果表明,貝爾不等式不成立。到此為止,愛因斯坦所做的,所有維護物理學的「定域性原理」的努力全部失敗。
「定域性原理」被證偽,最低限度也只能有條件成立!這意味著,所有物理學規律的正確性存疑。
這也意味著以下兩點:物理上的空間隔離不能成為兩個事物相互影響的障礙;物體的運動規律,與人類認知的物體的運動規律,沒有物理隔絕,觀測微觀粒子的行為就可以影響微觀粒子的行為,雖然這種影響不是隨意的。
》這和電子計算機中虛擬的世界非常相似。
在電影《黑客帝國》裡面,母體模擬了兩個世界,「現實世界」與「機器世界」。墨菲斯給了尼歐一粒藍色藥丸,尼歐吃下以後覺醒,到了「機器世界」。生活在「機器世界」裡的人都以為「機器世界」是真實的。
在「現實世界」裡,尼歐可以用自己的意識與史密斯對打。尼歐在「機器世界」裡眼睛瞎了以後,仍然能看到周圍的物體,這時候他才意識到:「機器世界」也是虛擬的。「現實世界」和「機器世界」沒有物理隔絕,只有邏輯隔絕!
當崔妮蒂駕駛氣墊船帶著尼歐去尋找機器城的時候,尼歐用意識摧毀了那些來攔截的機械怪物。
物理學家們現在可以通過後天的選擇來改變微觀粒子的規律,雖然選項有限!這說明,很可能物理層和意識層是同一個層。
現在說我們這個世界是虛擬的,還為時過早,而且也不為大多數人所接受。
也許某一天,不接受虛擬世界的科學家,會做一個實驗,反而證實了這個世界是虛擬的。就如愛因斯坦當年所做的,一切努力都為了維護物理學的「定域性原理」,最後反而推翻了「定域性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