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為我們虛擬出了虛擬世界,讓我們誤認為是真實的世界。

2020-11-17 0輕雲0

生命具有自主性,這樣它才不會在物質運動的流淌中隨波逐流,而這自主性必是由一個信息系統驅動。生命的進化就是在豐富與增強這一系統,生命又會通過遺傳來將信息傳遞下去。所以,生命會具備許多本能,這就是遺傳信息的作用。不過高等動物還會依賴通過學習來獲得生存本領。

高等動物都具有大腦這樣的器官,它是高等動物的信息處理中心。我們人類同樣具有大腦這樣的信息處理中心,但不同於動物,我們人類的大腦卻具有了意識。


一個生命體自成一個系統,它能夠將自身物質與周圍物質區別開來,這就在於它的內部信息系統的運作。而我們人類具有了意識,就在於我們的意識自成一個純粹的虛擬系統。這個虛擬系統會形成一個虛擬世界,是這個虛擬世界讓我們認識到了真實的世界。同時,這個虛擬世界也使得我們意識到了自己的存在。

生命具有自主性在於生命可以對外界變化產生反應。這種反應越是低等的生命越是生硬。但就是高等動物,它的行為反應也不會具有思想性。就像有人說狼是純粹的唯物主義者,它看到羊就會撲過去,而不會有道義上的思想鬥爭。

狼吃羊是為了生存,這是本能的行為。人類也是存在本能行為的,但人的意識是不能控制自身本能行為的。人與動物本能行為都是由進化中形成的信息系統控制。但人在這個信息系統基礎上升華出人的意識。

現代科學認為,人的意識活動出現在人的大腦皮層。從人體感覺器官傳來的信號在大腦皮層得到處理,人的意識是在這個地方產生。有個科幻小說名為《缸中之腦》。在這篇小說中,養在缸中培養液的一個大腦,以為自己生活在一個真實的世界中。


這說明我們認識的真實世界其實是虛擬世界。我們與真實世界永遠隔著意識這個東西,是意識為我們虛擬出了虛擬世界,讓我們誤認為是真實的世界。


相關焦點

  • 真實世界是井中月、水中花,是我們主觀虛擬出來的。
    意識為我們虛擬出了,存在我們腦海中的一個虛擬世界,而我們會認為這是真實的世界。  常言道:眼見為實。但我們知道我們親眼所見不一定為真。意識為我們所反映的不一定是事物的真實面目,意識遵循某種意圖為我們提供不一定真實的結果。
  • 未來,虛擬實境技術構建我們的虛擬世界。
    不同於動物,人的大腦能夠形成事物概念,能夠在自己的腦海中形成虛擬世界。這使得人能意識到自己的存在,也能在虛擬世界裡編撰「真實世界」的故事。  早在古時,東西方世界就會有各種神話傳說來描繪一個虛假的世界,但當時的人們會信以為真。人總是要有點精神追求,一個虛擬的世界就會出現。
  • 為什麼我們不能證實這個世界是真實的或者是虛擬的
    我們在玩一個電腦遊戲,一個模擬農場的遊戲。對於我們而言,只需要一鍵啟動,那些NPC就會按照程序設定好的進行下去。他們和人交流,上學,結婚生子……等等,他們認為這就是真實的。假設我們可以模擬人類的現實,在這個模擬中,一個人拿著杯子正在喝水。我們的角度來觀察這個杯子,這個杯子存在嗎?那麼就回到了上面一個問題,是因為杯子的存在才有這些性質的,還是說因為有這些性質,我們才說這個杯子是存在的,同時這些性質是否是通過算法來體現出來的呢?那麼問題來了,我們怎麼能確定我們的世界只不過是另一個先進文明設計的虛擬世界呢?
  • 我們生活在虛擬世界?科學家的舉例讓人無可反駁
    」的論文,詳細地論證了我們生活在真實世界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在幾十年前我們的電腦遊戲程序還非常簡單,而現在,我們早已開發出了虛擬實境技術,虛擬世界與真實世界的分界線正在逐漸變得模糊,而隨著人類科技的日益進步,在不久的將來,人類很可能就會開發出令人完全無法分辨出真假的虛擬世界。
  • 虛擬或真實,這個公式能告訴我們答案嗎?
    這種情形並不太可能發生,因為創造出個體具有意識的模擬世界,可以極大地幫助進行社會學研究以及戰略規劃。但我們也不必如此悲觀,人類現在對意識模擬僅有初步的認識,模型對現實世界進行了大量簡化,它還沒有能力精確地反應現實。
  • 《黑鏡》最溫情1集:人死後意識上傳虛擬世界,我還是真實的我麼
    當虛擬與現實交互乃至模糊,意識獨立於軀體存在,到底哪個才能代表真實的「我」?@薛丁格的猹前言《黑鏡》系列是英國電視4臺及美國NetFlix公司出品的迷你電視劇。包括第一季、第二季、聖誕特輯和第三季構成。
  • 「缸中大腦」,我們的世界是否是虛擬的(下)
    數字虛擬世界如果我們真的是生活在這套「遊戲程序」中,我們有哪些方法可以甄別出「真實」與「虛擬」,我們是否可以找出這套程序中的我們人類有可能也設計出這麼款程序嗎?設計這麼一款逼真的程序,需要滿足哪些條件呢?我們可以看到,目前我們設計的某些網路遊戲已經可以達到以假亂真的地步,假以時日100年後,500年後或者1000年後,我們人類有技術製造出一臺「超級計算機」,能夠把我們地球上的一切完完整整的模擬出來,每個細節都是與現實中完全一樣,然後這套程序可以上傳意識(為了程序的穩定運行,上傳意識後就會忘記本體)。
  • 現實是虛擬的?這個世界不是真實存在!
    我們這個世界也許並不是真實的存在——我們的出生、愛情、死亡都不是真實的,各種痛苦與歡樂都不是真實的……甚至,我們的地球、太陽系、銀河系乃至整個宇宙全是一個虛幻的存在,一個虛擬的產物。機器人安排人類生活在一個巨大的虛擬世界裡,就好比電腦遊戲中的人物生活在電腦中一樣。生活在虛擬世界中的人類,儘管自我感覺有肉體、有意識,但其實這一切都不過是機器人的模擬,是程序運行的結果。他們根本不知道,在自己的世界之外,還有一個真實的世界,即機器人所在的世界。不過後來,還是有一小部分人知道了真相。於是,他們決心反抗。反抗者們在虛擬世界建立了一個秘密基地,通過基地的電腦網路去了解外面真實世界的情況。
  • 我們生活在虛擬世界?反穿越怎麼樣?
    為什麼我們這個世界光速最快?現有科學就是認為光速應該最快,理論上就是這麼計算出來的。這解釋跟沒解釋也差不了多少。用計算機來回答的話,就是受限於硬體,即有最大速度。還有很多其他證據。所以許多科學家都同意,我們生活的世界就是個計算機模擬的一個虛擬世界。於是問題來了:既然我們生活的是個虛擬世界,那真實的世界是什麼樣?我們能否看到甚至達到那個真實的世界?
  • 人類活在虛擬世界?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虛擬世界真實存在
    筆者龍葵草前兩年,著名導演史匹柏拍攝了一部名為《頭號玩家》的科幻冒險電影,這部以虛擬實境為題材的電影吸引了許多觀眾進影院觀看電影。該電影塑造了一個充滿虛擬實境技術的世界,故事發生在2045年,男主角在虛擬世界結識了其他四位夥伴,並一起踏上尋找彩蛋的徵程。
  • 意識上傳能成真嗎?我們離「虛擬人」的出現還有多遠?
    一旦過了這一關,我們就能讓仿真大腦運行起來,其中一種叫做底層獨立思維(SIM,substrate-independent mind),或通俗地稱其為「虛擬人」。我們實際上已非常接近於達到存儲要求,所以一旦我們能創建虛擬人,存儲它們應該沒有問題。但它們存儲在哪兒和它們居住在哪兒有點不同,我們確實指的是居住。虛擬人會有意識嗎?科恩認為會。 如果虛擬人有意識,它需要存在於一個地方並與其它事物互動。《黑鏡》中的角色在一個奢華的海濱小鎮度過餘生。目前我們的虛擬實境能力還不足以創造這樣一個天堂。
  • 我們所生活的地球,是真實還是虛擬的?研究者提出兩種假設!
    這個地球是真實還是虛擬的?研究者提出兩種假設,令人懷疑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娛樂措施出現,從小時候的打沙包變成了現在打遊戲,除了打遊戲之外,還有另一種高科技名為VR技術,這種技術可以體會到身臨其境的感覺,有許多情景可以提供我們選擇,比如隨意穿越或者和其他生物進行打鬥等等,讓人們誤以為是自己真實經歷。一些人在玩遊戲的時候,甚至都分不清楚到底自己身處在虛擬世界還是在現實生活中。
  • 缸中之腦假想,向我們提出了一個疑問,這個世界是真實存在的嗎?
    在他看來,一切的人,物體,天空等都存在,計算機構建出了一個虛擬實境世界,大腦的意識生活在這個世界中。這個時候,大腦能夠意識到自己生活在虛擬世界中嗎?恐怕很難,因為周圍的一切都太真實了,真實到讓你無法產生懷疑。如果是在幾十年前,對於缸中之腦這個假想中猜測的:我們這個世界可能是虛擬的。
  • 我們的真實世界
    我們的世界是真實的嗎?序蒙娜麗莎的微笑不神秘,愛因斯坦吐舌頭才詭異。299,792,458 米/秒,這是真空中光的速度,也是它的極限,光速不變。有了光你才能看到大至宇宙和小到量子。E = mc2對麼?不會錯吧?
  • 我們所處的世界有沒有可能是虛擬的?
    從客觀角度看,我們所處的世界是虛擬的可能性為零。由於量子效應會導致使用能量的計算單元無法100%準確的運算數據,所以,在虛擬世界中,無論使用多麼強大的計算單元、多麼完善的算法程序,其中的規則、邏輯與現象之間必然會出現相互獨立的規則與邏輯,它們之間不可能達到如此完美的自洽性。以建築為例,無論多麼破壞生態,冥冥中似有幕後引導,將其默默修正。
  • 虛擬遊戲世界裡我們是「玩家」,現實世界裡我們會是「NPC」嗎?
    隨著虛擬出的遊戲人物變得越來越真實,一些敏感的人心中出現了深深的疑慮,或者說是惶恐更為恰當,「如果人類可以開發出能夠亂真的虛擬世界,那我們的世界是否也是另外一個更加高級物種的虛擬化產物呢?!」不知你是否也這樣想過?真實與虛假的距離在哲學家眼中從來就不是無法逾越的,他們認為,人往往會被眼前所看到的一切所「欺騙」。
  • 我們的世界是虛擬的嗎?如何證明你不是一個人工智慧?
    相信很多科幻愛好者看過很多關於虛擬世界的客觀電影,比如說《異次元駭客》《黑客帝國》等,電影中的重點都是描述人類生活在一個虛擬世界,只不過人類自己感覺如此真實,所以我們自認為就是真實的世界,類似的電影還有《盜夢空間》。
  • 我們的世界是虛擬的嗎?如何證明你不是一個人工智慧?
    相信很多科幻愛好者看過很多關於虛擬世界的客觀電影,比如說《異次元駭客》《黑客帝國》等,電影中的重點都是描述人類生活在一個虛擬世界,只不過人類自己感覺如此真實,所以我們自認為就是真實的世界,類似的電影還有《盜夢空間》。
  • 科學家提出恐怖的科學悖論,我們的世界是虛擬的!
    我們生活的世界是真實存在的嗎?相信很多人都會說我們的生活當然是真實的,這是因為我們的視覺、觸覺以及聽覺等感官都能夠讓我們真實地感受到這個世界,所以很多人都覺得我們的生活就是真實的。但是科學家提出了一個恐怖的科學悖論,認為世界是虛擬的,科學家還提出了一個思想實驗——缸中之腦。大腦對於人類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它控制了人類的思維意識,而缸中之腦思想實驗就是假設如果將人類的大腦提取出來,放進一個缸中進行培育,給予它充足的營養液,使它可以正常活動。
  • 缸中之腦:是誰偷走了你的意識?我們所處的世界是真實的嗎?
    著名科學、哲學家希拉蕊·普特南,在1981年提出了一個名為「缸中之腦」的假想:如果將一個大腦泡在一個充滿了某種營養液的缸裡,並通過強大的計算機與其交互各種感官信息,那麼這個大腦就會認為自己是生活在一個真實的世界裡。設想一下:我們是否只是「意識」般存在於「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