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活在虛擬世界?反穿越怎麼樣?

2020-09-07 衛屏江山夢

我們看過太多穿越小說。如果來個反穿越,虛擬人物穿越到我們這個世界,如果能成功,究竟該怎麼做?

這問題看上去很傻很無聊,其實卻有現實含義。


因為我們生活的這個現實世界,不少科學家認為,實際上只是個計算機創造的一個虛擬世界。可以找到很多證據來證明這一點:

時間變慢。相對論指出了時間變慢效應。為什麼會怎樣?從現實中找原因很複雜,但從計算機技術來看,就很簡單:受計算機硬體限制,計算有個上限,當程序運行接近這個上限時,運行時間自然變慢。

量子單位。現實世界中存在著最小單位量子,而理論上物質是可以無限細分的,為什麼會這樣科學家還沒找到答案。但在計算機中很好解釋:計算機沒有無盡的計算力,為了程序的流暢運行,必然要節約能量,某些地方就必然存在最小單位。

觀察者效應。量子現象中最神奇的就是觀察者效應:物質被觀察到了就顯形,沒觀察到就是混沌。這聽起來很魔幻的事卻是現實。用計算機能很好解釋:為了程序能流暢運行,將被注意到的程序調出運行而將沒注意到程序保持不動,進行這樣分別處理是最好的節約能量的方法。

光速無法突破。為什麼我們這個世界光速最快?現有科學就是認為光速應該最快,理論上就是這麼計算出來的。這解釋跟沒解釋也差不了多少。用計算機來回答的話,就是受限於硬體,即有最大速度。

還有很多其他證據。所以許多科學家都同意,我們生活的世界就是個計算機模擬的一個虛擬世界。

於是問題來了:既然我們生活的是個虛擬世界,那真實的世界是什麼樣?我們能否看到甚至達到那個真實的世界?

這問題與小說中的虛擬人物如何穿越到我們這個現實世界,二次元人物如何突破次元壁來到三次元世界的問題,簡直是如出一轍。

我們想像一下,如何讓二次元的人物來到我們這三次元?

二次元人物如變成三次元的?

現在我們的3d虛擬成像技術,已經能很方便地把虛擬人物由平面變成立體。虛擬歌姬初音未來、洛天依等都成功地從二次元走向三次元,像2016年洛天依出演湖南衛視小年夜,成為首位登上中國主流電視媒體的虛擬歌手。並且其還與郎朗、蕭敬騰等明星同臺表演。這是把二次元裡用光電虛擬出來的任務,在三次元中也用光電同樣再造出來。這是一種方式。

另外一種方式,就是二次元中那些光電構成的人物,出現在我們這個現實世界,不再是光電的造型,而是和我們一樣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就像貞子從電視機中爬出來一樣。這才是真正的二次元變三次元,二次元人物也才算真正了解什麼是真實的三次元世界。

這種穿越,如何實現?小說中倒有不少類似題材,現實中卻還沒聽說過。

而且,虛擬歌姬走向三次元,還只是我們主動把他們從二次元拉到庲,卻不是他們自己主動從二次元奔向我們三次元。楚門發現虛假的世界,要走向真實世界,也只是在電視劇中奔向所謂的真實,卻沒有像貞子一樣,跨出電視機,來到我們的世界。在我們看來還是假的。於是,那些二次元的人物,即使他們覺醒了,知道自己的世界是虛假的,但走得到我們這真實的世界來嗎?莫非他們擺脫了一個虛假世界,奔向所求的真實世界,其實仍是虛假的世界?那我們發現生活的這個世界是虛擬的,拼命追求真實世界,其實那個世界仍是假的?

自古以來,哲學家們都思考過我們這個世界是真實世界的影子世界這問題,做出了不少回答。宗教則認為天堂地獄真實永恆,佛家道家則認為一切皆空,清靜為實。修真者們要脫離我們這顛倒的世界,回歸真實。

我們則從二次元的虛擬人物如何突破次元壁,來到我們這三次元的真實世界的穿越過程,來得到求真方法。

相關焦點

  • 我們生活在虛擬世界?科學家的舉例讓人無可反駁
    尼克.波斯特羅姆 2003年,牛津大學的哲學教授尼克.波斯特羅姆(Nick Bostrom)發表了一篇題為「我們是否生活在計算機模擬中」的論文,詳細地論證了我們生活在真實世界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 科學家深入研究,發現一個驚人的事實,人類可能生活虛擬世界
    到最近則有《頭號玩家》,大家一定想過,如果有一個虛擬世界,我們能進入,可以為所欲為,那麼會如何?科學家怎麼證明我們生活在虛擬世界2003年,來自牛津大學的尼克·博斯特羅姆教授提出了一個超級計算機模擬宇宙的說法,他認為在提出的幾個命題中至少一個為真!1.幾乎所有與我們相似的文明都會在技術成熟之前滅絕。
  • 黃曉明「穿越」虛擬世界
    近日,片方又發布了概念海報及60秒「群星特效先行版」預告片,主演黃曉明將在現實和虛擬世界展開一段冒險之旅。遊戲測試員捲入冒險之旅《神奇》以籃球運動為背景,旨在表現幾個都市白領籃球愛好者如何在籃球運動中悟到人生的真諦。片中,黃曉明飾演的遊戲測試員在測試一款全新的「虛擬實境」籃球遊戲時,發現虛擬世界並非那麼簡單,隨後意外捲入了一段驚心動魄的冒險之旅。
  • 我們為什麼喜歡虛擬世界?丨推介
    圖片來自作者
  • 我們生活在一個虛擬世界的概率有多大?
    不知道這個實驗能否作為「我們生活在模擬現實」中的一個佐證?這檔節目的主持人奈爾·德葛拉司·泰森(Neil deGrasse Tyson)在節目中解釋了什麼是模擬假說(Simulation Theory),即我們也許生活在誰的電腦裡,只是虛擬世界中的虛擬生物罷了。
  • 未來,虛擬實境技術構建我們的虛擬世界。
    不同於動物,人的大腦能夠形成事物概念,能夠在自己的腦海中形成虛擬世界。這使得人能意識到自己的存在,也能在虛擬世界裡編撰「真實世界」的故事。  早在古時,東西方世界就會有各種神話傳說來描繪一個虛假的世界,但當時的人們會信以為真。人總是要有點精神追求,一個虛擬的世界就會出現。
  • 原始碼:穿越虛擬世界當一回無名英雄,擁抱女神走向人生巔峰
    電影叫原始碼,豆瓣評分8.5,是美國2011年的作品,講述人死之前會保留8分鐘的記憶,軍方專家利用這段有效記憶,讓人不停穿入這8分鐘的虛擬世界,來完成救世主的偉大任務。穿越者屬於靈魂附體借屍還魂,8分鐘之後虛擬世界將不存在,可所有人都低估了原始碼的強悍,它不只是虛擬世界,而是另一個平行時空,能夠因蝴蝶效應而產生未來。
  • 意識為我們虛擬出了虛擬世界,讓我們誤認為是真實的世界。
    我們人類同樣具有大腦這樣的信息處理中心,但不同於動物,我們人類的大腦卻具有了意識。而我們人類具有了意識,就在於我們的意識自成一個純粹的虛擬系統。這個虛擬系統會形成一個虛擬世界,是這個虛擬世界讓我們認識到了真實的世界。同時,這個虛擬世界也使得我們意識到了自己的存在。生命具有自主性在於生命可以對外界變化產生反應。這種反應越是低等的生命越是生硬。但就是高等動物,它的行為反應也不會具有思想性。就像有人說狼是純粹的唯物主義者,它看到羊就會撲過去,而不會有道義上的思想鬥爭。
  • 電影《頭號玩家》VR技術的展現 現實生活的浮躁 虛擬世界的放縱
    故事很有趣,是講一個真實世界,一個虛擬世界(虛擬實境),VR技術,至少是未來的發展方向。短的話或者三年五年,或者十年八年。總之,個人覺得這項技術離我們不是太遙遠了。電影講的是虛擬的未來的世界,相對於現實世界的生活生活貧瘠,虛擬世界顯得更令人期待,在那裡只要你想不到的,沒有你做不到的,顯示出虛擬世界的強大。影片由一個社交遊戲公司開始,一個從綠洲開始的生活,整部電影夾雜了大型單機遊戲的特點,加上一些電影的綜合。突出他所要的主題:虛擬世界,無所不能。和我們所玩的遊戲是一樣的,以戰養戰,搜刮裝備,完成自己的想像。
  • 我們也許活在虛擬世界中,是胡思亂想嗎?讓我們試著進行一下計算
    馬斯克的想法一向具有著魔幻色彩,而關於虛擬世界,馬斯克不止一次提及,他不僅認為人類有可能生活在一個模擬遊戲之中,而且還認為這種情況的可能性非常大。作為一名擁有物理學學位的企業家,馬斯克自然不能只憑藉自己一時天馬行空的臆想就做出這樣的假設,他之所以這樣認為是有原因的。
  • 我們也許活在虛擬世界中,是胡思亂想嗎?讓我們試著進行一下計算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一種異想天開又十分有趣的想法被提了出來,那就是我們的世界可能是虛擬的,我們也許都活在一個巨大的模擬遊戲中。這種想法最強大的地方在於,可以將一切未知的迷思一掃而光。「人類是否生活在一個虛擬遊戲之中」?提到這種想法,就不得不提一個人,那就是馬斯克。
  • 5個證據說明我們可能生活在虛擬世界中,但卻無法逃脫
    如果我們生活在一個模擬的虛構世界裡,我們該如何逃脫出去?電影《原始碼》中的男主角就是這樣一個人類,他現實中只剩一半身體卻在虛擬世界中安靜生活那麼,我們的宇宙又是什麼? 假設有其他智能生命存在。 在技術成熟之前,所有文明都滅絕了; 所有技術成熟的文明都失去了創建模擬世界的興趣; 人類實際上生活在計算機模擬中。 其中只有一個會是真的。 正如科技預言家Ray Kurzweil所說,「也許我們整個宇宙都是另一個宇宙中一些初中學生的科學實驗。」 如何論證我們生活在一個虛假的宇宙中?
  • 我們是否生活在虛擬世界中?科學研究發現機會大約在50%
    衡量我們是否居住在別人的電腦裡,可能會歸結到先進的人工智慧研究或宇宙學前沿的測量。 如果人類創造了一個有意識存在的模擬世界,這種模擬世界就會發生巨大的變化,因為這樣將改變我們以前分配給物理假設的機會。 根據某種複雜的計算公式,在我們發明這種技術的那天,它把我們真實的可能性從略好於50到50的概率翻轉到了幾乎可以肯定的情況下,我們是不真實的。
  • 怎麼樣才有可能去異世界?慶餘年的範閒是那種?
    太空遠航最為實際的辦法就是外太空遠航,就我們而言任何一個有著智慧生命的外星世界都是異世界。虛擬世界建立起一個虛擬世界,將人體思維導入到這個虛擬世界之中,而虛擬世界也就成為了我們的異世界;而且在這樣的異世界,人類幾乎可以成為神一樣的存在。這應該是最爽的穿越了。
  • 馬斯克:人類可能生活在計算機代碼裡,都是虛擬世界裡的一部分
    01虛擬世界馬斯克一檔叫做《The馬斯克堅定地認為:「我們活在虛擬世界裡」。他認為人類文明很可能與遊戲一樣,都是虛擬世界裡的一部分,人類很可能生活在計算機代碼裡面,就像《西部世界》一樣,都是計算機設定好的。
  • 為何沒有發現未來的人穿越回來?
    第一種方法:「蟲洞時光隧道機器」蟲洞兩頭連接著兩個遙遠的時空,理論上說,如果能從蟲洞的一端穿越到另一端,就能實現超越光速的時空旅行。第二種,黑洞式的時間機器。質量越大,時間流逝越慢;超大質量黑洞能彎曲時空,讓宇宙飛船靠近黑洞就能穿越到未來。
  • 7部關於虛擬世界的科幻電影,最後一部萬眾期待
    看完這些關於虛擬世界的電影,你能分清哪是現實哪是幻境,你願意選擇現實還是幻境?《異次元駭客》一個博士利用電腦程式模擬出了1937年的洛杉磯,博士能夠將意識傳輸其中的人物身上體驗其中的生活,不過隨著博士的被殺,程序中的世界和現實世界都暴露出可怕的真相。
  • 人類或許一直在虛擬世界生活,背後一切早被設計好,這是真的嗎?
    我們可以通過這項技術,在虛擬世界裡打架、坐過山車等等,讓人類覺得和現實沒有什麼區別,唯一的不同是,它不能被人類真實觸碰到。我們體驗這項娛樂活動的時候,不能分辨什麼是現實和虛擬,讓人有一個疑問,是不是我們現在所處的生活也是一個虛擬的環境構成的?這個問題的出現,讓很多人有點懷疑人生了,是不是我們現實生活早就被人設定好了,我們身臨其中卻感受不到。
  • 研究發現:我們有近1/3的時間,都生活在虛擬世界裡
    原創 編譯 Marple 國際科學我們都沉迷於網絡嗎?也許吧。根據We Are Social&Hootsuite:2019全球數字報告顯示,人們平均每天用來上網在6小時42分鐘左右,這包括了花費在行動裝置上的時間。
  • 網際網路是一個虛擬世界,虛擬世界應該不停探索不一樣的大陸
    網際網路新業態這是一場臨時變革,網際網路是另一個虛擬世界?這樣的一個世界裡充滿了一切可能,一句話只有想不到 沒有做不到,網際網路的世界什麼都可能發生!今時不同往日,網際網路的崛起讓我們的生活方方面面發生了巨大的根本,現在網上上課對於這麼大發展的網際網路世界來說只是九牛一毛。這也是給予在網際網路世界裡更多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