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人類都會把自己所看到的真實世界主觀認為這就是現實,但是,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
科學研究認為。衡量我們是否居住在別人的電腦裡,可能會歸結到先進的人工智慧研究或宇宙學前沿的測量。
尋找人類的思想
2003年,一位研究人員設想了一種技術嫻熟的神級文明,它擁有巨大的計算能力,需要其中的一小部分力量來模擬有意識存在的新現實。
在這種情況下,他的模擬論證表明,在下面的三個假設中,至少有一個命題是正確的:
首先,人類幾乎總是在達到一種程度的文明階段之前就滅絕了。
第二,即使人類進入了這個階段,相信人類也不會對模擬自己的祖先感興趣。
第三,人類所看到的現實是模擬的概率無限接近1%。
其實,在提出這些想法之前,一種矩陣的概念已經盡了自己的力量來推廣模擬現實的可能。
而最近的研究中,一名研究人員進一步證明了我們的現實是一種模擬,他在2016年的一次會議上說:「我們處於基本現實的機率是十億分之一。」
如果人類創造了一個有意識存在的模擬世界,這種模擬世界就會發生巨大的變化,因為這樣將改變我們以前分配給物理假設的機會。
根據某種複雜的計算公式,在我們發明這種技術的那天,它把我們真實的可能性從略好於50到50的概率翻轉到了幾乎可以肯定的情況下,我們是不真實的。
技術眼
在馬裡蘭大學帕克學院,一位物理學家也認為,利用有限的電腦計算資源進行模擬可能會顯示出自己的想法。
不過,另一位研究人員卻提出了相反的想法,經典電腦模擬的虛擬實境很快就會碰壁。
他說:「在接下來的10到20年裡,經典物理系統模擬的局限性就會體現出來。」
所以,他又把目光轉向了量子計算的研究中,量子計算依賴於疊加和其他量子效應,從而使某些通過經典方法不可能解決的計算問題變得容易處理。達烏迪說:「如果量子計算真的成為現實,對我們來說是一個超大規模並且有依據的計算選擇,那麼人類將進入一個與現實生活完全不同的虛擬時代。」
「如果我有一臺可行的量子計算機,我開始考慮如何模擬強相互作用物理和原子核。」
對於他來說,尋找這種計算捷徑所產生的潛在悖論的最有希望的方法是通過量子物理實驗來證明。
量子系統可以存在於一種態的疊加中,這種疊加是用一種叫做波函數的數學抽象來描述的。在標準量子力學中,觀察的作用導致這個波函數隨機地崩潰到許多可能的狀態之一。
當然還有一種更明顯的答案,在現在量子理論還不完善的階段,最簡單的解釋其實更有可能是正確的。
明星,在一個遙遠的星系中的塵埃和氣體星雲
人類所處的世界是精心設計的虛擬世界,假設現實中嵌套的是現實,人類永遠無法判斷自己在模擬世界中是否是模擬實體。
而對於現在的人類來說,即便是虛擬的世界,在唯心主義上他們也會認為這是現實,也許我們生活在最基本的現實中-矩陣,當然隨著量子物理的發展,人類總有洞悉自己存在的那一刻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