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種技術叫:虛擬實境技術,又稱作VR技術。它利用計算機生成模擬環境,人在這種模擬環境中,可以獲得接近真實的沉浸感。
這種技術的關鍵還是得益於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計算機是處理信息的,它相當於人的大腦。
古猿人從樹上下來,開始了直立行走,解放了雙手。手指的運用讓古猿人心靈手巧起來。終於有一天,古猿人開始使用簡單工具,進一步可以製造工具了。
如果人類製造的工具相當於人的四肢的延伸,那麼計算機就相當於大腦功能的延伸,計算機常被稱作電腦也是這個原因。
計算機能夠像人的大腦那樣處理信息,能夠代替人腦的一部分工作。在現在這樣的信息社會裡,計算機越來越成為主角。
不同於動物,人的大腦能夠形成事物概念,能夠在自己的腦海中形成虛擬世界。這使得人能意識到自己的存在,也能在虛擬世界裡編撰「真實世界」的故事。
早在古時,東西方世界就會有各種神話傳說來描繪一個虛假的世界,但當時的人們會信以為真。人總是要有點精神追求,一個虛擬的世界就會出現。
在現代,科學技術的成功讓大多數人解決了溫飽問題,那麼,精神追求隨之而來。那是什麼樣的精神追求呢?實際就是構建我們頭腦中的虛擬世界。
如何構建我們頭腦中的虛擬世界呢?就是搭建虛擬世界的載體。其實我們生產製造出的物品,都可以理解為是這樣的東西。因為人造物自然狀態下不存在,它首先是我們頭腦中的虛擬,然後被製造出來。
像文藝作品等,就是以精神內涵來提供給我們的頭腦。這會以各種形式,例如演出,也可以出版文字小說。電影、電視則更好,直觀的影音是較好展示虛擬世界的手段,我們畢竟是主要通過眼睛來認識世界。
我們的生活越來越進入了一個虛擬成分越來越強的狀態,我們所在乎的往往是物質的內涵。往小裡說是精神追求,往大裡講就是進入了資訊時代。
資訊時代可以理解為我們主要想構建我們心目中的虛擬世界。我們所搭建的外在世界是為了傳出信息,或者說是體現出我們頭腦中的虛擬世界。
虛擬實境技術就滿足了這樣的要求。計算機與大腦一樣專門是處理信息的,它能夠形成幾乎完整虛擬世界,以圖像、聲音等全方位刺激我們的感官,使我們獲得身臨其境的感覺。
虛擬實境技術替代「真實世界」為我們提供幾乎真實的感官環境,滿足了我們頭腦中虛擬世界的建設。這也讓很多人疑惑我們的「真實世界」是否是,就是這樣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