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深入研究,發現一個驚人的事實,人類可能生活虛擬世界

2020-10-16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現代顯示與傳感器以及超級計算能力的晶片發展,使得人類開始摸到虛擬實境技術的門檻!但科學家最新的研究表明,人類真正生活在虛擬實境中的可能性高達50%!

虛擬實境到底是怎麼樣的世界

各位了解虛擬世界應該是從《黑客帝國》開始的,那一個現實世界中衣服破破爛爛、蒼白無力的男主和虛擬世界中的無所不能、極致逼格的基努裡維斯,完全是兩個人嘛!到最近則有《頭號玩家》,大家一定想過,如果有一個虛擬世界,我們能進入,可以為所欲為,那麼會如何?

頭號玩家劇照

虛擬世界的三個級別

現代頂尖的VR技術,可能只能算得上最初級的虛擬世界,因為它只能模擬視覺系統,比如現在購買的VR眼鏡就帶很多小電影,然後一個人在家裡的時候就可以翻出來感受下,但問題是只有眼睛看得到,其他的全憑腦補,而且視覺和前庭器官獲得的信息不一致,很多情況下,可能會翻車!也就是在平路上走路失去平衡感摔倒!

而且VR眼睛對人體姿態的捕獲傳感器以及處理延遲,會讓人比較容易眩暈,這是啥意思呢,就是你抬頭看天空,但VR眼鏡卻因為來自抬頭這個動作捕捉傳感器的延遲,加上CPU處理的延遲,要過會才能看到天空,同樣也會發生在轉頭等快速動作切換時,所以想要虛擬實境就算了,還是躺著看看小電影吧!

進階版虛擬世界

這就是《黑客帝國》中表現出來的世界,如果大家仔細看過第一部的話,那麼一定會對在虛擬世界中醒來,身上插滿管子一臉茫然的從營養液中爬起來的男主,在他目力所及範圍內,那是密密麻麻的營養液養護的繭!

這從理論上也是可以實現的,我們對於世界的感知,就是來自於遍布我們身體的各種「傳感器」,比如皮膚的痛覺,溫感,矢量的前庭器官,和視覺的肉眼,還有聽覺以及一切的其他感覺,用計算機來模擬這個生物電信號從理論上是可以的。

簡單的說就是將人體所有的通向中樞神經大腦的神經電信號用計算機模擬取代,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一切都由計算機模擬,而身體則在營養液中保證必要的能量來源,理論上未來確實可以朝著這方面發展,每個人一輩子的生活環境就在那個不足1-2立方米的空間,未來人口如果超過1000億,這種方法可以滿足人類一切的需要!

高級版虛擬世界

進階版虛擬世界中人類無法脫離肉體的存在,所以生老病死是必須的,因此某些人可能會有做「噩夢」的經歷,那就是系統維護或者在「修理」你的身體,但正常情況下你是無法分辨虛擬與現實的,因為大腦指揮肉體的所有聯繫都被「截胡」了!

那麼高級版的是怎樣呢?拋棄肉體,直接以提取意識的方式,載入量子計算機,肉體可以保留,以待未來在虛擬世界呆膩了到現實世界體驗下生活,或者直接銷毀也未嘗不可,只是再也出不來了!當然還有一個副產品是,你將永生!不過為了避免計算機資源超出限制,可以安排了一個死去的過程,然後將這份計算機資源給一個新進入的意識使用!

如何?羨慕嗎?

科學家怎麼證明我們生活在虛擬世界

2003年,來自牛津大學的尼克·博斯特羅姆教授提出了一個超級計算機模擬宇宙的說法,他認為在提出的幾個命題中至少一個為真!

1.幾乎所有與我們相似的文明都會在技術成熟之前滅絕。

2.幾乎所有技術成熟的文明都沒有興趣進行先祖模擬。

3.幾乎可以肯定,我們正處在一個電腦模擬的世界之中

尼克認為,如果前兩個為假,那麼第三個一定為真,這似乎可以解釋人類科技在經典力學到狹義相對論,再到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然後在解釋宇宙統一的萬有理論上卡殼了,而基本粒子世界似乎也到了盡頭,我們更難再進一步!更有一些比較奇怪的顯現是我們的宇宙似乎有個天花板,比如我們無法觀測到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外的世界,而且還有一個光速無法突破!

也許這就是超級計算機為避免出現BUG所設置的一個限制,就像《楚門的世界》中,當他有一天來到世界的邊緣時,結果發現這個世界就是為他量身定做的,而所有的演員不過是來上班而已!當然在我們所在的這個世界,所有人都是本色出演,因為大家根本就不知道自身所在的世界是一個虛擬的世界!

楚門的世界邊緣是一幅畫

比較有趣的是Tesla和SpaceX的執行長馬斯克比較贊同這種觀點。

那麼如何從科學的角度來證明呢?

加州理工學院計算數學專家侯曼·奧瓦迪考慮了這個問題,他認為如果計算機具有無限的計算能力,那麼我們根本就無法發現自身處在虛擬世界中,因為可以計算機來模擬所有東西!但是如果計算資源有限,那麼它就會有一個最小的單元,比如像素塊來填充,或者設置一個無法超遠的上限,或者弄一個範圍的邊界!

但在傳統計算機中,即使模擬以小範圍的世界,資源很快就會見底,但如果實現了量子計算機,那麼它能實現超過想像的並行計算,因此它的能力大到可以某個宇宙,小到可以模擬夸克之間的強相互作用力,為什麼我們無法打開重子?因為夸克緊閉?也許這就是量子計算機的限制!畢竟量子計算機也是有限的。

因此科學家在考慮了多種可能後,建立一個模型,將這些數據代入計算,結果發現,我們的世界大約有50%的概率是虛擬的,當然也有50%的概率是真實的,那些打不開的和看不到的邊界,也許就是我們科學技術的限制而已,但問題是1:1,平分秋色,我們該信誰?

我們怎麼樣來區分深處虛擬世界?

如果能無限模擬的話,估計連科學家都無法區分是否生活在虛擬世界,但我們知道,宇宙間不存在這樣的計算機,那麼它就會有一些問題!

假設我們生活在這個虛擬世界中,那麼到現在為止我們發現的所有物理規律都能和數學方法嵌套起來,有著非常嚴密的一套邏輯體系,假設世界是虛擬的話那麼它和真實世界沒有兩樣!

另外我們必須要認清一點,信息需要粒子來存儲,如果有像宇宙那麼多的信息,那麼也需要宇宙那麼多的粒子來存放,要模擬出我們這個宇宙,可以想像那得是多大一臺計算機,甚至1:1模擬地球就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而所謂的地球模擬器只是大比例的概略模型而已!

如果宇宙是模擬的,那麼可以無限復歸嗎?比如模擬我們的文明也是被更高級的文明模擬出來的,那麼誰來解套?當然更簡單的解釋則是奧卡姆剃刀,簡單的說就是解釋一個理論的兩種方法中,選最簡單的就對了!

那麼你相信我們的世界是模擬的嗎?

相關焦點

  • 科學家深入研究後發現,人類生存在虛擬世界的概率高達50%
    相信不少朋友都看過《黑客帝國》這部電影,這描述的就是現實人類跟虛擬世界中的智能程序的戰鬥。而《頭號玩家》更是一部精彩的虛擬世界影片,可能很多看過的朋友都會為其中無限接近真實的虛擬世界而感到震撼,期望著人類有一天也能夠在計算上創造出這樣一個宏偉的虛擬世界。那麼人類有希望實現電影中的虛擬實境技術嗎?答案是肯定的。
  • 馬斯克:人類可能生活在計算機代碼裡,都是虛擬世界裡的一部分
    馬斯克堅定地認為:「我們活在虛擬世界裡」。他認為人類文明很可能與遊戲一樣,都是虛擬世界裡的一部分,人類很可能生活在計算機代碼裡面,就像《西部世界》一樣,都是計算機設定好的。說實話如果說這句話的是別人,我可能認為這個人他是個假想的瘋子,對他嗤之以鼻,但是說這句話的人是馬斯克,一個可以上天的男人。他的腦袋或許本身就與我們不一樣,他的想像力或許與常人的都不同。
  • 人類生活在虛擬世界?科學家提到這點,讓大家不得不懷疑!
    人類生活在虛擬世界?科學家提到這點,讓大家不得不懷疑!科技的發展打開了宇宙的大門,從人類首次登陸月球後,我們才知道宇宙是浩瀚無邊的,它是一直不斷擴張,隨著深入的研究發現了一些關於宇宙的神秘事件,至今為止,我們都不知道宇宙到底有多大,只能根據計算得出已知數據,或許在人類沒有發現的地方,還有更多的神秘事物等待著我們。人類在宇宙中生活不禁懷疑,為何這麼多年沒能找到其他文明?是不是整個宇宙都是一個虛擬的呢?
  • 希望是悖論:人類世界或許是一個計算機虛擬世界,你意識到了嗎?
    但在過去的幾十年中,「桶中之腦」在科學界引起了很大反響,頗具爭議性,如果「桶中之腦」無法分辨出現實與虛擬,那麼是否意味著人類也可能生活在虛擬世界中呢?這些不太合常理的自然現象,似乎表明了人類可能生活在一個不太實際的世界裡,曾有科學家宣稱,人類可能生活在一個虛擬世界裡,而不自知,就像「桶中之腦」一樣,接收到和現實世界一樣信息,形成和正常人腦一樣反應
  • 我們生活在虛擬世界?科學家的舉例讓人無可反駁
    看到這個標題可能很多人都會嗤之以鼻,人類擁有自己的情感、意識,並且身邊的親人朋友、一草一木每天都在演繹著不同的一天,談何虛擬一說?但有人不這麼想,而且還做了深入的研究。
  • 人類或許一直在虛擬世界生活,背後一切早被設計好,這是真的嗎?
    我們可以通過這項技術,在虛擬世界裡打架、坐過山車等等,讓人類覺得和現實沒有什麼區別,唯一的不同是,它不能被人類真實觸碰到。我們體驗這項娛樂活動的時候,不能分辨什麼是現實和虛擬,讓人有一個疑問,是不是我們現在所處的生活也是一個虛擬的環境構成的?這個問題的出現,讓很多人有點懷疑人生了,是不是我們現實生活早就被人設定好了,我們身臨其中卻感受不到。
  • 5個證據說明我們可能生活在虛擬世界中,但卻無法逃脫
    ,他現實中只剩一半身體卻在虛擬世界中安靜生活,《黑客帝國》中的人類也是如此,深陷虛擬泥潭,只有極其少數的清醒者。在遙遠的未來,可能會有一個只有計算機存在的世界,所有的人類,不論貧窮的、富有的、高貴的、低賤的都生活在了一個小小的晶片裡,它們的存在只是一個個的信號波動,他們在虛擬的世界裡隨意創造、毀滅,成為無所不能的神。地球上人類的痕跡逐漸消失,只餘一張晶片。
  • 人類生活的世界是真實存在的嗎?科學家:機率或不到億分之一
    而且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進步,人們對現實世界是否真的存在的思考也越來越多,特別是許多科學家也認為世界有可能不真。此外,科學家們還通過科學方法和實驗來證實現實世界可能是虛擬的。這虛擬的世界裡,一切都是那麼的真實,無論是生活、工作或其他方面,你似乎置身於一個真實的世界裡。
  • 科學家的驚人發現!人類其實從未離開過「地球大氣層」!
    然而,就在最近,一項來自空間物理學的新研究可能重新定義了我們大氣層的上界!科學家們收集到了一些近幾百年來被忽視的數據,並根據阿波羅16號捕捉到的地球紫外線圖像,經過長時間的研究,發現了一個驚人的事實——地球大氣層的上界,也就是地日冕,已經遠遠超出了我們呼吸的密度更大的地表空氣。
  • 科學家在火星上有一個重大發現,讓人類對火星有了更進一步的認知
    可能用不了多久,地球將變成一顆不再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那個時候,我們不得不做出選擇,離開地球移民到其它星球生活。想要移民外星球可不是那麼容易的,首先需要找到一顆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由於人類科技的限制,太陽系的類地行星我們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是無法到達的,因此暫時只能在太陽系內尋找人類的第二地球。
  • 宇宙中的5個驚人事實,每一個都超出人類的想像
    隨著科學和社會的發展,我們人類探索的腳步已經從地球延伸到了宇宙萬物。科學家經過長年累月的研究,已經掌握了宇宙中非常多的訊息,並且它們時時刻刻都在悄然變化著。這些變化著的宇宙角落,有許多事情對於我們人類而言是非常驚奇的,如果不是科學家掌握了明確的證據,你一定不會想到「宇宙中原來還會有這種事情」。讓我們一起看看這些宇宙的驚人事實吧,此前你是否有所了解呢?
  • 人類生活在虛擬空間?揭秘曼德拉效應之謎
    也許你以為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已經很全面,因為有交通工具,我們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出現在世界的任何一個地方,因為有科學設備,我們可以快速的了解宇宙星空,因為科技的發展,我們對這個世界的掌控也越來越強,但是你以為這就是全部了嗎?在如此發達的科技條件下,我們對地球的探索其實還很少,對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的了解可能還不足萬一。
  • 我們生活在一個虛擬世界的概率有多大?
    這檔節目的主持人奈爾·德葛拉司·泰森(Neil deGrasse Tyson)在節目中解釋了什麼是模擬假說(Simulation Theory),即我們也許生活在誰的電腦裡,只是虛擬世界中的虛擬生物罷了。
  • 人類不應繼續向外探索?宇宙虛擬世界法則
    人類從很久以前就開始追逐飛上天空,在萊特兄弟發明了飛機之後,人類對地球之外也充滿著好奇,從第一次踏上月球開始,到現在的每年都有載人火箭飛上宇宙,人類正逐漸向地球外進發探索,但是有很多科學家提出了自己的擔心。
  • 美專家發現一個驚人事實,果然冤枉了中國
    而近日,美專家發現一個驚人事實,該發現證明川普等人果然冤枉了中國。「新冠發源地」,而是他們研究發現,新冠肺炎可能在2019年12月就抵達美國。該研究的研究報告發表於美國《臨床傳染病》半月刊上,該報告的作者們表示,此研究發現表明,2019年12月時,美國可能就已經出現了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早於此前的認知。
  • 我們生活的世界可能是虛擬的嗎?科學家猜測宇宙可能只是一段代碼
    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提高,我們對待世界的認知正在不斷加深,許多人可能都有這樣的想法,那就是我們目前所生存的這個世界究竟是不是真實存在的?換一種說法就是,我們是不是生活在一個巨大的計算機模擬世界中。或許你認為這樣的想法很瘋狂,但是在很久以前,我們中國的莊子就思考過這個問題,莊子晚上有一天做夢夢到了蝴蝶,醒來以後感到十分的困惑,他提出來一個千古之問,究竟是蝴蝶夢到了我,還是我夢到了蝴蝶呢?有科學家曾提出過一個有趣的觀點,那就是我們的世界會隨著我們科學的不斷進步而變得越來越不可捉摸,例如在VR技術沒有出現之前,我們可能都無法想像虛擬世界竟然如此精彩,並且如此逼真。
  • 原子的結構和宇宙驚人的相似,科學家:宇宙可能就是一個微觀世界
    學過物理學的可能都知道這麼一個基本事實,那就是我們的原子內部是由原子核和圍繞原子核不斷運轉的電子組成,與此同時,我們的宇宙中無論是太陽系的結構還是其他星系的結構都和原子的結構驚人的相似,於是就有科學家提出宇宙可能就是一個微觀世界的觀點。
  • 馬裡亞納海溝的這6個驚人事實,很可能是你沒有想到的,太奇妙了
    科學家們對海底研究有著濃厚的興趣,但是,數公裡的海洋深度對他們來說,是個難以想像的障礙。今天,我會告訴你,關於馬裡亞納海溝六個驚人的事實。1.非常熱在海洋中,如果下降到10.994米的深度,我們猜測是非常寒冷的,但事實並非如此。
  • 我們生活在虛擬世界?反穿越怎麼樣?
    因為我們生活的這個現實世界,不少科學家認為,實際上只是個計算機創造的一個虛擬世界。現實世界中存在著最小單位量子,而理論上物質是可以無限細分的,為什麼會這樣科學家還沒找到答案。但在計算機中很好解釋:計算機沒有無盡的計算力,為了程序的流暢運行,必然要節約能量,某些地方就必然存在最小單位。觀察者效應。量子現象中最神奇的就是觀察者效應:物質被觀察到了就顯形,沒觀察到就是混沌。這聽起來很魔幻的事卻是現實。
  • 到底是誰發現了電?答案可能存在於兩千年前的一個陶罐裡
    第二次工業革命將人類帶進「電氣時代」後,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時至今日,電被應用於各個角落,從海底的電纜到珠穆朗瑪的通信塔,從奔馳的高鐵到旋轉的木馬,我們已無法想像沒有電的世界會是什麼樣。那麼是誰能有幸發現這改變世界的電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