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誰發現了電?答案可能存在於兩千年前的一個陶罐裡

2020-12-07 句理pro

第二次工業革命將人類帶進「電氣時代」後,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時至今日,電被應用於各個角落,從海底的電纜到珠穆朗瑪的通信塔,從奔馳的高鐵到旋轉的木馬,我們已無法想像沒有電的世界會是什麼樣。

那麼是誰能有幸發現這改變世界的電力呢?作為一種能源,電是不能發明的。至於是誰發現了它,幾個世紀以來,許多科學家和歷史學家一直在研究。

一些人認為本·富蘭克林是第一個發現電的人,但是,正如我們將在本文後面了解到的,他的著名的「風箏實驗」,實際上只表明了閃電是電的一種形式。

電作為一種物理現象,可能早在富蘭克林之前幾千年就被發現了。

內容

關於電的簡介古代世界的電:巴格達「電池」的故事本·富蘭克林和他的閃電風箏實驗電的實用之路當前和未來的電力

01關於電的簡介

電通常指電流,從狹義上來說,電流指電荷在導體和半導體中的移動,如銅線、PN結等。

施加在電子上推動它們通過導線的力則被稱為電壓,電子的流速被稱為電流。

如果你把導線想像成一根有水流過的管道,那麼電壓相當於使水流動的壓力,而電流則是每秒鐘流過管道的水量。

在金屬中,電子可以自由移動,故而被稱為電的良導體。有些材料不導電——稱為絕緣體。

但是,不導電的電荷仍然攜帶有電荷。如果你把兩種不同的絕緣材料在一起摩擦,比如玻璃棒和絲綢,電子就會從玻璃棒轉移到絲綢上,絲綢就會帶負電荷。

02古代世界的電:巴格達「電池」的故事

據現有信息所知,生活在2600多年前的希臘人很可能是第一個發現電荷概念並利用電的人。他們觀察到,用動物毛皮摩擦樹脂或琥珀,會導致它吸引乾草。本質上,希臘人遇到了靜電。

我們還從古代文獻中得知,埃及人知道某些種類的魚會引發身體放電。事實上,古埃及人很可能使用尼羅河鯰魚來治療頭痛和神經疼痛——這種被稱為魚電鎮痛的做法一直沿用到17世紀晚期。

鯰魚木乃伊

但是,毫無疑問,古代最驚人有關電的例子是巴格達電池。這個奇特的小陶罐發現於一座安息時期的陵墓,目前收藏在巴格達伊拉克博物館,由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城郊外修建鐵路的工人們於1936年6月盛夏的一天發現並上報。

歷經兩個月的發掘,發現了大量古波斯時代的文物,包括金銀器、銅管、陶器等,而最令考古學家百思不解的當屬一個由粘土製成的陶器,高約14釐米,最大直徑為8釐米,裡面裝滿了瀝青。

斷代研究表明,這件文物大約有2000年的歷史,當時該地區被帕提亞帝國佔領。

雖然它看上去其貌不揚,但是科學家們很快就發現,這個陶罐的內部暗藏玄機,結構精妙。

這個陶罐裡有一個由高純度銅片製成的中空圓筒,圓筒的下端覆蓋著一片銅片,而圓筒的內部覆蓋著一層3毫米厚的瀝青,瀝青中還包裹著一根鐵棒,這一結構與現在的鹼性乾電池的結構類似。

巴格達電池仿製品

時任伊拉克博物館館長的德國考古學家瓦利哈拉姆·卡維尼格對「電池」進行了深入研究,得出並公布了一個震驚科學界的消息:「根據出土文物中共有可裝配10個電池的材料來分析,這些電池當時是被串聯使用的,串聯這些電池的目的則是通過電解法將金鍍在雕像或裝飾品上。」

此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一片譁然。

後來,另一位德國科學家協助卡維尼格使用仿製品進行實驗發現,將醋酸(蒸餾醋)和葡萄汁的混合物倒入罐中,連續幾天產生了0.87伏的電壓。

隨著時間的推移,在現代伊拉克的遺址周圍發現了更多這樣的人工製品,它們是由帕提亞人和薩珊蒂斯人製造的。

然而,考慮到沒有馬達、燈或任何類似的電氣設備,這些古老的電池有什麼用呢?

巴格達電池的一個可能應用是醫療,因為當時的希臘人和羅馬人通常使用普通的電子射線給病人電擊來治療疼痛。

沒有任何明顯的用途,這讓一些人質疑這些古老的罐子是否真的被用作電池。或者說,這些罐子可能只是用來儲存重要的文件,以防止溼氣損壞紙張。

此外,由於沒有記錄表明帕提亞人或古代世界的任何人擁有正式的電學理論,電池的發現很可能是一個意外。

快進到1600年後的未來十六世紀。在此期間,伊莉莎白女王的御醫、物理學家威廉·吉爾伯特發表了物理學史上第一部系統闡述磁學的科學專著——《磁石論》,並用拉丁文electricus來描述電。

不久之後,另一個名叫託馬斯·布朗德的英國人出版了一本關於物理學的書,書中他用「電」這個詞總結了吉爾伯特的工作。

03本·富蘭克林和他的閃電風箏實驗

許多人在小學就被告知,班傑明·富蘭克林,美國開國元勳和著名發明家,在雷暴中站著,通過把鑰匙綁在風箏上發現了電。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富蘭克林不是第一個研究帶電粒子的科學家,他也從未著手發現電——他的研究只是試圖證明閃電是電的一種存在形式。

在18世紀中期,遠在富蘭克林開始他著名的電風箏實驗之前,他就在擺弄他的朋友彼特·克林遜送給他的電子管。

正是根據這些經驗,富蘭克林提出一個假設閃電就是一個「巨大的電火花」,並提出了一個實驗驗證方法,用一根高杆從雲中「引電」。

富蘭克林很清楚其中的危險,他在給科林森的一封信中還提到,任何參與這個實驗的人都必須在類似士兵崗亭的圍欄保護下觀察這種現象。

富蘭克林的理論傳到了歐洲,法國人託馬斯·弗朗索瓦·達林巴德用一根50英尺長的垂直杆來吸引「電流」(閃電),並於1752年5月10日在巴黎獲得成功。

7月,英國人約翰·坎頓成功地複製了這個實驗。後來,俄羅斯化學家米哈伊爾·羅蒙諾索夫在自己的實驗後也得出同樣的結論。

富蘭克林顯然沒有意識到大洋彼岸的這些發展,在1752年6月費城的一個雷電交加的日子裡,進行了他自己版本的實驗。

他站在室外的一個遮蔽物下,手裡拿著一個綁著鑰匙的風箏線。當閃電擊中高空中的風箏時,電流順著線流下,電荷被收集在萊頓瓶裡——這是一種古老的電子元件,可儲存高壓電荷,並釋放出來,功能上等同於電容。

許多人認為,風箏實際上是從大氣中收集電荷,而不是被閃電直接擊中——否則,富蘭克林可能會在那決定性的一天被烤焦。

富蘭克林本人後來在1752年10月19日的《賓夕法尼亞公報》上詳述了他的發現,並提供了如何重建實驗的說明:

「雨水打溼風箏線讓其導電,能發現電流不斷流向指旁鑰匙,用這個鑰匙可以給萊頓瓶充電。從中得到的電火花可以用來進行所有電學實驗,通常這是藉助橡膠玻璃圓罩或管子完成的;從而完整地證明了電和閃電的相同性。」

也就是說,富蘭克林沒有發現電,他甚至不是第一個真正進行實驗證明閃電是電並寫下發現的人。然而,他被認為是第一個提出假說和實驗條件的科學家。

富蘭克林的實驗被揭曉後,科學在所有領域蓬勃發展,包括電磁學。

04電的實用化之路

1800年,一位名叫路易吉·加爾瓦尼的義大利醫生發現,當一隻青蛙接觸到兩種不同的金屬時,它的腿會抽動。

基於這個發現,他的同伴亞歷山德羅·沃爾特得出結論,在兩塊金屬板之間存在一種電勢,導致電荷流過青蛙的腿。

沃打藉助這一發現發明了第一批現代電池——伏打電堆。為了紀念他,我們現在以他的名字命名電的屬性之一——電勢(或電壓)。

1831年,麥可·法拉第發明了發電機——本質上是一種原始的發電機——它利用一個磁鐵在一圈銅線中運動,產生微小的電流。

這為世界範圍內的電氣化革命奠定了基礎。1878年,美國發明家託馬斯·愛迪生發明了第一個實用的白熾燈泡,它能連續發光幾個小時。

後來,在19世紀後期,塞爾維亞裔美國發明家尼古拉·特斯拉開創了交流電、感應電機和多相配電系統。

05今天和未來的電力

人類利用電力的那一刻是歷史上的一個裡程碑。如果沒有電,世界將永遠按照太陽系規則運行,日出而亮,日落而陰,我們今天認為理所當然的大多數發明也不可能實現。

今天,電力驅動著世界。與此同時,所有由電力帶來的驚人進步和繁榮都有隱藏的代價。

直到今天,我們的大部分電力來自於化石燃料的燃燒,如大型火力發電機中的煤,太陽能或風能等可再生能源只佔世界能源需求的一小部分。如果我們要避免因人類引起的全球變暖帶來的全球性災難,這種情況需要改變。

作為改變世界的偉大發現,電帶著光明和力量,推動著人類和人類社會大步向前,它雖然肉眼不可見,但卻在無數科學家的努力下最終成為人類最偉大的僕人。

06寫在最後

一個其貌不揚的陶罐,可能蘊藏著古人的智慧,千百年來的事實證明,科學無處不在,就如同美好的事物一樣,只是缺少發現科學的眼睛。

電的發現之路,也不可能是由某一個人走出來的,畢竟科學之路是漫長且孤獨的,每一次前進的步伐都將為科學殿堂添磚加瓦。

相關焦點

  • 電是什麼?電是誰發現的?
    電鰻對於電的探索和應用開始的時間並不確定,據說幾千年前的古埃及就有使用陶罐和酸液製造的原始電池,雖然不知道在沒有燈泡很遺憾他在3年後去世,不過他的貢獻可謂前無古人,因為他為後來的研究提供了實驗基礎,人們終於可以明確的確認靜電的存在!60年後,德國人居裡克發明了摩擦起電機,進一步確定了摩擦生電。
  • 兩千年前的古羅馬城,到底有多麼繁華?
    古羅馬是一個充滿魅力的時代,我們從眾多的史料中,可以還原一下鼎盛時期的羅馬城,看看如果出門逛街的話,能看到什麼景象。龐培古城的壁畫早餐店的旁邊很可能就是一家乾果店,古羅馬人能吃到的水果非常多。市場的中央是一個巨大的青銅公牛雕像,商販們在周圍密密麻麻地搭建了很多的畜欄、臨時小屋和帳篷,長期做生意。既然是牲畜市場,客人們當然都是來買肉的。和現在宰殺好的動物不同,那個時候沒有什麼冷藏保鮮手段,所以大多數牲畜都是活的。商販會根據顧客的要求,以及當天生意的火爆程度,現場宰殺。
  • 60年前山西考古時發現一個陶罐,10年後搞清楚用途,真乃高科技!
    其實那只是遠古的時候人們在那麼幹,什麼都在發展,取火方式沒有停滯不前,也是在日新月異的發展,那麼後來的人到底是怎麼在生活中取火的呢?上世紀59年的時候。我國考古隊在山西發現了一個"陶罐",生動地再現了祖先的取火方式;不過不是當時就發現了,而是整整用了十年的過程才恍然大悟的。
  • 到底有沒有外星人來過地球?看完這幾個發現我也不確定了
    尤其是上面存在的凹槽都筆直無比。讓人感到匪夷所思。蘇聯太空實驗室的歷史文件當年蘇聯存在的時候是當時世界上空間技術發展最迅速的國家。蘇聯在1984年曾經在太空建立國一個實驗室。並且有兩名太空人在裡面生活。
  • 這些發現或許就是證據
    1.2米長的腿骨竟然是來自某個直立人類的,該人類的身高要達到5米左右才有可能有如此巨大的腿骨,人類學家認為數億年前地球大氣層的含氧量較高,而且溫度溼潤食物充沛,當時所有生物的體型也在越長越大,如果有人類出現的話完全有可能繁衍出數米高的體型,這或許意味著遠古時期曾出現過一支身高遠超過現代人類的巨人族。
  • 白茶是原箱裝好,還是放在陶罐、紫砂罐好?你怎麼看
    收到一箱白茶儲存卻成了問題到底是原箱不動還是另外裝在陶罐、紫砂罐裡呢?喝白茶是件很享受的事,所以送茶禮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不僅僅是茶葉,再配上一套精美的茶具,不僅是在送健康,還能感受到滿滿的誠意,多好啊。但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到白茶的儲存問題。有位茶友提出了一個疑問,「收到的白茶是原箱裝好,還是另外存在陶罐、紫砂罐中?」
  • 電是誰發現的 避雷針是誰發明的
    現在的工作和生活中,基本上是離不開電的,沒有電就沒辦法在電腦上辦公,沒有電就沒法給手機充電,那麼電是誰發現的呢?  電是誰發現的?  電是一直存在的,比如說閃電、靜電,所以我們不能說電是誰發明的,而應該是電是誰發現的。
  • 石墨烯電池今天預計量產時間 但或許電池技術二千年前就有了?
    這不是石墨烯電池。   這是巴格達電池  三、巴格達電池  在這些陶罐的周圍,考古學家們還發現了花瓶一樣的銅管和鐵棒。在這個神秘的花瓶裡,銅管和鐵棒被用瀝青組合在了一起。  那麼這些花瓶一樣的東西,到底是幹什麼用的呢?這引起了考古學家的強烈好奇。這些東西跟任何以往的墓葬品完全沒有關係,就連考古學家都沒見過,也沒有任何文獻資料可以查詢。把這些東西當做陪葬,有什麼價值和意義呢?那這東西是用來幹嘛的呢?  當好奇的考古學家們按原型複製了這個花瓶之後,震驚的發現,這原來是一個可以發電的電池!這就是震驚考古學界的巴格達電池!
  • 又發現史前文明遺物,10萬年前的「三相插頭」,到底是誰製造的?
    ,那就意味著進化論會被推翻了,如果進化論被推翻就意味著在地球幾十億年時間裡面,不可能只誕生人類一種文明,可能還存在比人類早的史前文明。3億年前的螺絲要證實這種猜想,那麼就必須找到地球存在史前文明的證據,而經過考古學家的考察,地球真的存在很多疑似史前文明遺留下來的證據,這些證據涵蓋傳說、記載、遺址、遺物等,比如帕拉圖描繪的亞特蘭蒂斯文明應該是最有可能存在的一個史前文明,傳聞科學家已經找到疑似亞特蘭蒂斯文明海底遺址。
  • 最早發現「暗物質」的竟然是兩千五百年前的老子?
    「暗物質(Dark matter)是理論上提出的可能存在於宇宙中的一種不可見的物質,它可能是宇宙物質的主要組成部分,但又不屬於構成可見天體的任何一種已知的物質。」是不是很繞?據說,大量天文學觀測中發現的疑似違反牛頓萬有引力的現象可以在假設暗物質存在的前提下得到很好的解釋。
  • 地質學家發現3億年前的螺絲?人類文明是否存在循環?
    那些同意這一理論的人認為,與地球46億年的歷史相比,人類近一萬年的文明史甚至不是一個瞬間。即使人類被包括在古猿時期,與46億年相比,數百萬年的時間仍然很短。因此,在人類出現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地球有時間,可能還有其他智慧生命,這就是現在所說的史前文明,整個地球文明一直在循環。
  • 「尼斯湖水怪」可能真實存在?
    根據科學家傑裡米·韋德(Jeremy Wade)表示,在他的職業生涯中,一直在尋找世界上最令人困惑的水下故事答案,從Nessie到Kraken和百慕達三角,這些都是他希望證實的一些東西,而對於「尼斯湖水怪」而言,紀錄片證明了水怪「可能是真實的」,由於我們對深海了解非常少,包括尼斯湖也是一樣的,下面存在很多未知的事件,所以不能斷定「尼斯湖水怪」就真的不存在,反而說明了水怪「可能是真實的」
  • 龍到底存不存在?科學家已經發現,地球上存在與龍相似的生物
    包括一直傳言的在1944年8月,松花江曾經出現過「龍」,對此,有刊物記載。那到底有沒有龍呢,這個真的是完全沒有辦法證明的,而在如今不少人也在質疑龍的存在了。龍會不會在深海裡,所以現在還沒人發現?對於這個說法,其實深海區域很多地帶都是人類未勘察過的,俗話說「大海深不見底」,我們人類並非所有的區域都可以勘察到,包括世界上最深的海溝,至今我們也沒有完全搞明白,並且每次下降一個深度之後,幾乎都出現了一些超乎人類想像的事件,那就是深處依然有海洋生物的存。一般情況而言,在我們的科學理論之上,深海越深,水壓越高,基本是不可能存在生命的,但是確實具有新生物的意外發現。
  • 兩千年前中國造出一種飛鵲,有可能是最早的飛機,能飛三天三夜
    世界官方承認的最早飛機發明者是美國人萊特兄弟,在1903年發明了一款叫做「飛鳥」的飛機,並成功試飛,這是世界上的一次航空事業的重要的裡程碑。但是,其實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楚國就已經建造出了飛機——飛鵲,並能夠飛上三天三夜,這真是令國人驚奇,那麼他到底是不是真的呢?這一架飛機是誰發明的?
  • 有一個宇宙之外的意識在觀察我們?誰來決定我們的存在
    量子力學貌似讓我們掙脫了枷鎖,擁有了自由的意志,可以不按某種更高的權威安排的命運行走,但是關於「存在」的問題又暴露出來了。 「我們為什麼會存在?宇宙又為什麼存在?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 非洲發現20億年前「核反應堆」,能夠證明史前文明曾經存在過嗎?
    要知道,人類誕生到現在也不過才200多萬年,這個時間對於地球40億年的生命史來說,是彈指一揮間,非常短暫。  40億年的歲月相當於2000多個200萬年,人類從非智慧生命進化演化為智慧生命,只用了200多萬年。如果智慧生命的進化演化時間平均只有數百萬年,那麼在地球漫長的數十億年歲月裡,存在過史前文明的概率就會非常高。
  • 2.5億年前「晶片」化石被發現,它與3億年前「螺絲」有什麼聯繫?
    因為隨著考古學近幾百年的發展,發掘了很多可以證明史前文明存在的證據,就連那些反對史前文明存在的人,也開始慢慢動搖了他們的想法,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2014年的時候,在俄羅斯發現了一個有趣的東西。
  • 「尼斯湖水怪」有沒有,紀錄片證明可能真實存在?
    作者:文/虞子期長時間以來,「尼斯湖水怪」就被稱作是一種未被證實的生物,早在1500多年前,就一直有流傳說該湖泊存在神秘的生物,但是至今科學界都還沒有考察出一個結論,那就是不知道不少人宣稱看到的「尼斯湖水怪」到底是什麼,有說是類似蛇頸龍的生物,還有人說是鵝、鴨等等,但是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讓我們感覺到很神奇,那探索該地方的人也就多了。
  • 都知道富蘭克林發現了電的存在,那麼是誰將電力應用於生活的呢?
    那麼究竟是誰發現了電的存在。不知道大家在課本裡面有沒有學過,第一個發現電力的人就是富蘭克林。估計很多小夥伴看到這裡會想起來,這個人曾經在小學的語文課本上出現過。他的身份有很多,政治家、科學家等等,小編就不多做介紹了。
  • 龍到底存不存在?科學家已經發現,地球上存在「與龍相似」的生物
    那到底有沒有龍呢,這個真的是完全沒有辦法證明的,而在如今不少人也在質疑龍的存在了。 龍會不會在深海裡,所以現在還沒人發現? 一般情況而言,在我們的科學理論之上,深海越深,水壓越高,基本是不可能存在生命的,但是確實具有新生物的意外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