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是原箱裝好,還是放在陶罐、紫砂罐好?你怎麼看

2020-12-06 白茶家族

收到一箱白茶

儲存卻成了問題

到底是原箱不動

還是另外裝在陶罐、紫砂罐裡呢?

先別著急

看完這篇文章再行動

文 | 小白

01

中秋佳節將至,在送什麼禮物這個問題上不少人又糾結了。

送月餅吧,又覺得太普通,但實在想不出什麼新意。

老白一位蘇州的朋友,給我們寄來了一整箱陽澄湖大閘蟹。

一隻只螃蟹即使被繩子捆綁著,依然活力十足,個大鮮美。

蒸熟之後打開蟹殼,裡面的蟹黃似火,入口軟糯滋潤,簡直太美味了。

禮尚往來,老白分別打包了一箱2018白毫銀針和2019高級白牡丹給叔叔寄過去。

對呀,不知道送啥的時候,送茶準沒錯!喝白茶是件很享受的事,所以送茶禮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不僅僅是茶葉,再配上一套精美的茶具,不僅是在送健康,還能感受到滿滿的誠意,多好啊。

但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到白茶的儲存問題。

有位茶友提出了一個疑問,「收到的白茶是原箱裝好,還是另外存在陶罐、紫砂罐中?」

關於這個問題嘛,小白覺得還是得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而且不少茶友都有著相同的疑惑,所以今天就來好好聊一聊:收到了一箱白茶,到底應該怎麼儲存呢?

02

首先,得看這箱白茶是如何密封和包裝的。

如果是用三層包裝法,即用鋁袋、塑膠袋和厚實的瓦楞紙箱層層保護住,並且收到之後也沒有破損,保存完好

那麼這樣的包裝是可以原箱裝回的,並且經得起長期儲存,不需要自己再單獨密封了。

像是小白家平常給大家發貨前,也要經過這樣嚴密的三層包裝法。這是我們茶農家通用的一個存茶方法,不管是長期存還是短期存,都很妥當。

所以之前就有茶友找小白反應,「你們家的白茶也打包的太嚴實了吧,還得一層一層的剝開,下次可以做的精簡點。」

茶友們有所不知啊!只有這樣層層包裝,才能讓白茶受到更好的保護。保證送到大家手上的茶葉是完好無損,並且香氣滋味純正。

每一個步驟都有用,也不是在浪費包裝,這全都是為了茶友們能有絕佳的品茶體驗呀。

但小白知道,也有人收到的是一箱用木箱子裝著的白茶。那這下就得勞煩大家多費心意思了,要把白茶取出來另外再打包密封一次

「木箱子也很厚實呀,為什麼不能用來存茶呢?」

雖然木箱子材質確實很厚實,但它不密封,而且木頭是有吸水性的呀。

將白茶存在木箱裡,水汽不僅會從蓋子的縫隙中潛入內部,還會滲透進木箱內。到處危機四伏,白茶很容易就被「俘獲」,受潮變質。

所以木箱子並不適合存白茶,還得自己取出來再密封包裝一次。這就又回到了開頭那位茶友的問題,「可以存在陶罐、紫砂罐裡嗎?」

03

白茶可以儲存在陶罐或是紫砂罐裡嗎?

不行不行絕對不行!這樣也會把好好的茶葉存壞了的!

單從密封性來看,它們倆都不合格。雖然有蓋子,但不能把罐口給緊緊的填滿,還是留有很大的縫隙。

調皮搗蛋的水汽就看準時機,趁你不注意的時候溜進罐子裡跟白茶玩耍。

但白茶的陳化不能被打擾呀,過多的水汽不僅幹擾了茶葉的轉化,還會使它受潮變質,再嚴重可就是發黴了。

除了這個原因,還因為紫砂罐和陶罐特殊的質地不適合存茶。

雖然大家看不到,但是它們的表面上有很多細小的氣孔,而這些小氣孔會吸收空氣中的水汽,長此以往,白茶可就遭殃了,免不了被存壞的結局。

所以即便看似是把白茶存在了一個密閉的容器中,實際上,和直接暴露在空氣中沒什麼差別。

是不是很扎心啊,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小白也只是想提醒茶友們,紫砂罐和陶罐並不適合用來存白茶,醃醃鹹菜還是不錯的。

並不是說陶罐和紫砂罐不好,只是強扭的瓜不甜,適合才最重要啊。

「我只有一點白茶用來短期喝,不打算用來長期儲存,那存在陶罐裡沒事吧?」

且慢!不管長期還是短期,都不適合用陶罐。小白這還有更好的方法教給大家,一起往下看吧!

04

短期存茶、長期存茶應該用什麼樣的包裝?

像一些日常喝的白茶,差不多天天都要取茶,怎麼樣儲存才能既方便又穩妥呢?

其實短期存茶也有很多方法哦。第一,可以選擇一個馬口鐵罐。

最好是有兩個蓋子,內層一個,外頭再一個,雙重保護才更安心。

選完了鐵罐,還得準備一個食品級塑膠袋和密封夾。白茶可不能直接裝在鐵罐裡呀,必須還得在裡面套一個塑膠袋。

放入適量的茶葉後,將袋子裡多餘的空氣排出後,捋順袋口,再用密封夾扣緊。

每次取完茶後及時密封回去,千萬不要忘了!

小白以前就吃過這個虧,逢年過節的時候小白忙著給親戚朋友們泡茶,結果這一忙,就忘了把鐵罐重新密封回去。

等到第二天發現,卻為時已晚,白茶已經跑氣,香氣減弱了不少。掩面嘆息,實在太可惜了!浪費了這一罐好茶。

所以啊,即使是短期喝的茶也不能馬虎存哦。

另外,很多人送茶禮也都是用鐵罐包裝,但這種方法只適合短期存茶,不能長久使用。

短期存茶還可以用密封袋,選擇一個密封性好、不透光、乾淨無異味的牛皮紙複合鋁膜密封袋或是錫箔紙密封袋,市面上有很多,大家可以自行挑選,小白在這就不多說啦。

裝好白茶之後記得反覆捏緊密封條,直到嚴嚴實實,密不透風才行哦。

短期存茶說完了,再來提一提長期存白茶。其實就是我們開頭提到的三層包裝法呀!

鋁袋、塑膠袋和至少五層厚的瓦楞紙箱,可不要嫌麻煩把其中一個捨棄了哦。這已經是最精簡的啦!

三層包裝法的適用範圍很廣,長期、短期存茶都行,只要裡外三層包裝好再密封仔細,就讓白茶安心睡大覺去吧!

05

是不是能原箱裝好,還得看大家這「箱」是什麼樣的。

如果是三層包裝法,外部也沒有破損,那麼原箱裝回完全沒問題!

但假如是裝在木箱裡,可就有點麻煩啦。得自己用三層包裝法重新密封一下哦。

千萬不要圖方便,隨便存在陶罐和紫砂罐裡,這可是在毀茶!

不用多長時間,受潮、變質、發黴可就統統找上門了。

想要短期存茶,就用鐵罐和密封,若是長期儲存,還是老實用三層包裝法吧。

不管怎麼說,三層包裝法就是個萬金油,走哪兒都能用。

相關焦點

  • 玻璃罐存茶、木箱存茶、紫砂罐存茶,盤點三種不適合存白茶的方式
    並且在保存白茶的時候,紫砂罐也同樣不適合。紫砂材質的存茶罐,器型古樸,色澤雅潤,上面還會雕刻出許多精緻的花紋。紫砂罐作為存茶器皿,具有一定的藝術欣賞價值。生活之中,講求日常使用的器皿的美感,對於提高生活質量來說,有很大幫助。此外,還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擺置在家中,既是存茶器皿,也能作為上檔次的裝飾品。
  • 紫砂罐和陶瓷罐,既能避光,還能密封,怎麼不適合存白茶呢?
    其中,大陶瓷罐和紫砂罐不適合存白茶這點,引起了不少茶友的爭論。這,得先從白茶的基礎存茶需要說起。白茶的儲存要求,基本原則在於避光、乾燥、密封、陰涼、無異味。這五點要素一出,不少茶友看不明白了。紫砂罐和陶瓷罐,既能避光,還能密封,並且還無毒無異味,怎麼不適合存白茶了?還真別說。這兩類網上熱門的存茶容器,就是不適合白茶!至於具體原因,待下文細說。《2》先來說紫砂罐。
  • 買到紅茶後,應該怎麼存,用陶瓷罐、紫砂罐,還是密封袋、鐵罐?
    茶葉罐便在日常茶生活中,扮演著「存茶」的角色。有上海茶友留言,「買回家的正山小種,該怎麼存放?」接著,再發圖補充道「是放進陶瓷罐好,還是紫砂罐好?」原來他買了一斤散裝的紅茶,收到後覺得用密封袋裝不放心,擔心茶葉受潮。茶友就在家裡,找出之前禮品茶空罐子,裝進一部分紅茶。從圖片看,那個陶瓷罐特別精美。
  • 為什麼普洱茶保存可以放在紫砂罐,白茶不可以?
    為什麼普洱茶是要放在罐子裡(紫砂罐)呢?白茶為什麼不可以?」。茶友的問題,是屬於保存的一類。如果把茶友的問題加以理解,不難發現,茶友是想了解,白茶能不能像普洱茶一樣保存在紫砂罐當中。答案當然是不行的!我們常聽說,紫砂是一種雙氣孔結構,即紫砂材質的容器是可以吸收水分和茶香的,尤其是在梅雨天氣,空氣中的溼度大,且紫砂罐的溫度比空氣低,這些溫度相對較高的水珠就會附著在紫砂罐上。長期以往的,這些附著在紫砂罐上的水珠就會慢慢浸入罐子裡,自然存在裡面的白茶就會受潮了。
  • 四大原因告訴你,玻璃罐存白茶並不可取,圖解正確的存白茶容器!
    朋友很驚訝,你不是說要密封嗎,我這個罐子口是帶橡膠墊圈的,很密封。這樣為什麼不行?(茶友不同意發他的圖片,於是在網上搜索了類似的圖片)玻璃罐存白茶,果然是個新玩法。好看,美觀,但肯定不能這麼存。不推薦。
  • 住在高層,家裡總是出現停水現象,是裝增壓泵好還是壓力罐好
    住在高層,家裡總是出現停水現象,是裝增壓泵好還是壓力罐好?一、是裝增壓泵好還是壓力罐好?面對水壓不足,家中到底是裝增壓泵還是壓力罐好呢?這兩種方法都挺常見的,不過要知道怎麼選,首先得搞清楚這兩樣東西。壓力罐可能很多人沒聽過,這種無塔供水器在農村比較常見,它的主要目的就是儲水了,只要在壓力不足時會自動加壓上水,就算是放在比較矮的位置也能供水,平時最好一次性多打點放在壓力罐裡,這樣使用時會更方便。這兩種加壓方式雖然在農村都比較常見,但是它們也都存在一定問題。
  • 「我以為」正在毀掉你的白茶,忽視這些存茶誤區,後果可了不得!
    說白毫銀針,哪個白茶愛好者家裡,沒存個一斤半斤的?但是,要把白毫銀針存好,卻未必是每個白茶愛好者都能做好的。存好茶,需要技巧。聽完我說的這位茶友的故事,大概您就能體會,把白茶存壞,多半是自己疏忽大意造成的。我的這個朋友存白毫銀針,也算是隨了小部分的潮流,把白毫銀針存在紫砂罐裡。
  • 喝白茶、巖茶、紅茶、綠茶時,如何為你的好茶,挑選適合的茶具?
    從起源看,陶土器具從最原始的粗糙土陶,逐步發展成較堅固的硬陶。進而發展為在表面敷上釉色的釉陶。 陶土茶具的使用,最早是用於煮茶。 粗陶的壺,透氣性好,保溫性好。 煎湯、熬藥、煮茶、煲湯……面面俱到。
  • 請停止用陶罐存茶,已經有不少茶友把茶存壞了,六大茶類均不適用
    將一款新白茶,存成老白茶,仿佛將時光的味道留了下來。喝一款自己存出的老茶,心中油然升起一股成就感。存茶就是有這樣的魅力,給予人們無上的享受。有人說,存茶真有這樣的魔力,不會胡扯吧。說實話,因人而異,看個人的愛好吧。有位茶友,就非常喜歡收藏茶葉,上次聊天的時候,聽她說起,存了一百多斤的白毫銀針。
  • 農村自來水水壓不足,裝增壓泵還是壓力罐好?我家裝這種水流變大
    面對水壓不足,家中到底是裝增壓泵還是壓力罐好呢?這兩種方法在農村都挺常見的,不過要知道怎麼選,首先得搞清楚這兩樣東西。增壓泵現在很多小區住在高層的業主家都會安裝增壓泵,它可以將水從低處引往高處,有效幫助解決家裡水壓低的問題。只要在晚上用水高峰期時打開開關水壓就不會很低,用完再關掉就可以了。
  • 作為初學者,一把紫砂壺好不好,該怎麼來看?
    關於看壺 懂壺的看壺本身,不懂的看職稱。而是先看這個壺本身,從泥,工,型入手,一個好壺的意義是精工,好型,好泥,在這個壺的基礎上,再去看款,而不是把款放在前面。 關於壺價 好壺不便宜,便宜沒好壺。因為做好壺的時間相對來說比較長,而且對工齡,手藝,壺型理解跟把握,自己的操作,各方面都有要求。
  • 衝泡白茶時,究竟是溫水好,還是沸水好?你都聽過哪些傳言?
    那話說衝泡白茶,最理想的水溫狀態,應該是多少?《2》1、泡好茶,水溫越高越好白茶理想的衝泡水溫,是100℃。放眼六大茶類看,不論綠茶、紅茶、黃茶、黑茶,好茶都推薦用沸水泡。很多朋友看到這點時,心裡會略有嘀咕,覺得這樣的說法太絕對。事實上,確實如此。
  • 茶葉應該放在冷藏室還是冷凍室?
    很多人喜歡將買回來的茶葉放在冰箱中冷藏,就像其他食物一樣,存放在冰箱,起到保鮮的作用。但是問題來了,茶葉應該放冰箱中的冷藏室還是冷凍室? 通常冰箱冷藏室的溫度在0-10度,具體多少度就看個人選擇,我家冰箱冷藏室為3度左右。而冷凍室通常在0度到-5度,還有的溫度更低。
  • 茶葉罐會對茶葉品質影響這麼大,茶葉罐選擇有技巧,你選對了嗎?
    好馬配好鞍,好茶配好罐。在買茶時,商家一般都會在茶葉罐上下功夫,務必要給大家留下茶葉產品高大上的印象。其實按我說,茶葉罐顏值固然重要,最關鍵的還是要看茶葉罐是不是滿足茶葉儲存條件,是否能一直保持茶葉品質。遙想當年趕集買茶時,賣茶人總會粗粗用報紙來包裝茶葉。
  • 為什麼你衝泡的白茶總是苦的?沒理清楚這四個原因,很難泡好茶!
    沒有被任何的商業氣息所影響,還是保持內心的那股熱情感。你是我的客人,我要拿出最好的茶招待你,還要儘可能地多放點茶,仿佛只有這樣,才能顯示出茶農內心的那份尊敬。大概就像在茶農家吃飯,他不知道該如何表達熱情,只會樂呵呵地給你裝一大碗白米飯,並叮囑你要多吃點白米飯,這碗白米飯,就是茶農覺得最好的東西。民以食為天,這是勞動人民的淳樸。
  • 儲存白茶,用真空袋抽真空,是不是更好?
    凡是對白茶上心些的茶友,皆捨棄了自己原來儲存白茶的方式,不論是玻璃罐裡的、冰箱裡的、保鮮盒子裡的、單層塑膠袋裡面的白茶統統規整在一塊兒,用我們福鼎本地的「三層包裝法」儲存。當然,有部分儲存不良的白茶,已經被存壞了,回天乏術,只能夠忍痛割愛,直接棄了吧。
  • 好茶,是需要呼吸的,存白茶,密封保存和適量通風,矛盾嗎?
    看到這,茶友們可能會納悶,存白茶,密封保存,大伙兒都好理解,但這適量通風,著實讓人有些困擾。這經過密封后的白茶,要怎麼通風呢?存白茶過程中,為什麼要通風呢?讓白茶通風,不就讓茶香跑散,容易讓茶受潮變質嗎?
  • 明明澀味濃重很難喝,卻被說成是好白茶?到底哪裡出問題
    前幾天,在網上看到,有人說,白茶帶有澀味是好茶的表現。那一瞬間,腦海中浮現的就是,那口柿子咬下去,殘留在口中的感受。竟有人說,帶有澀味是好茶的表現。忍不住回憶了那天的感覺,那種感覺似乎又回到口中。說到底,一杯會給人帶來不美妙體驗的茶湯,會是好茶嗎?怎麼想,也不可能。都說好茶的標準是香,清,甘,活,鮮,香,醇,爽。所謂香,也就是茶香。一款品質卓絕的白茶,香氣層次是豐富的,馥鬱的,清雅的,可以讓人直接分辨出是什麼香。
  • 普洱茶餅,究竟應該怎麼保存,怎麼開?被老鼠咬了怎麼辦?
    容器選擇:個人不太建議用「紫砂茶缸」來存茶,理由有二:1.許多自稱為紫砂茶缸者,其品質往往良莠不齊,魚龍混雜,並帶有異味,茶葉容易因吸附之而影響品質。2.真正的紫砂缸,因其透氣性良好而頗適合年平均溼度小於70%的地區,但在年平均溼度大於80%的南方,極其容易因溼氣侵入而導致茶餅黴變。
  • 這7種錯誤的存茶方式,是好茶成長的雷區,茶友們看完別再踩了
    ,到底該怎麼保存才好呢? 之前,有位四川的老朋友給我們帶來了兩罐茉莉花茶(有茶也有花)。 外層用的是直筒玻璃罐,罐口上用軟木塞封口。 因為那兩罐好看的花茶,收到之後一直放在書房的架子上。 但沒過幾個月,發現那原本是潔白顏色的乾花瓣,逐漸發黃髮暗。 再打開一聞,裡面的花香茶香也變得越來越淡。 可想而知,光線對茶葉帶來的摧殘有多麼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