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茶葉是喝到肚子裡面的,如果被老鼠咬過,正如同其他食品被老鼠咬過一般,最好忍痛廢棄,以降低健康風險。
如何保存普洱茶餅,給出幾條粗淺的建議,僅供諸君參考:
器材準備:
存茶前,務必先購買「溼度計」。入手後的第一件事,是「校準」,否則容易被不準確的讀數誤導。一個簡單易行的校準方法是:用被水浸溼的毛巾將溼度計完全包裹,十分鐘後儀表的讀數應當為「95%」,否則可自行校準至該讀數後,方投入使用。
容器選擇:
個人不太建議用「紫砂茶缸」來存茶,理由有二:
1.許多自稱為紫砂茶缸者,其品質往往良莠不齊,魚龍混雜,並帶有異味,茶葉容易因吸附之而影響品質。
2.真正的紫砂缸,因其透氣性良好而頗適合年平均溼度小於70%的地區,但在年平均溼度大於80%的南方,極其容易因溼氣侵入而導致茶餅黴變。
個人比較贊同的,是使用「紙殼箱」直接存儲,然後再將紙殼箱放入A4紙的包裝箱內(在下曾經對此類包裝箱做過實驗,發現其表面的一層膠質薄膜連水滴都可以隔絕,非常利於隔絕溼氣,但缺點是不利於茶餅接觸新鮮空氣,所以建議時常開箱透氣,具體可參後文),蓋上蓋子即可。在溼度低於70%的天氣,不妨時常將紙殼箱完全打開,令茶餅充分接觸新鮮空氣,以利於轉化。還有一個特別重要的意義在於——時常檢查茶餅是否有黴變跡象、箱體中是否有蟲等等。而且一旦您「經常」這樣做的話,亦可以最大限度降低老鼠光顧的機會。
如果遇上連續一周或以上溼度高於85%的天氣,特別是南方的梅雨季節,建議關上存茶房間的門窗,打開紙箱,開啟空調「製冷」8小時以上(效果比「除溼」檔位好得多),待茶餅的含水率徹底降低至安全範圍後,以將紙箱蓋嚴,並對所有縫隙處以透明膠封住,靜待梅雨季節或高溼度天氣過後,再重複上述的策略以利於茶餅轉化。
其他細節:存茶的房間,一定不可以有異味。如果條件允許,建議不要放在主人起居的房間,以避免茶餅吸附人的體味、女士的化妝品(比如香水)等所散發的異味。
茶餅,可以最大限度的節省茶葉體積。不僅便於運輸,更利於存放。但拆茶餅,很多人卻一直視為畏途。那這次,咱們就借著聊茶餅茶餅的正確打開方式吧。
誤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茶餅壓制,確有鬆緊之分。但總體上講,徒手生掰仍然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也有些朋友,善於巧妙借用各種工具。但剪子、改錐、榔頭什麼的,也就不要跟著添亂了。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這些「武器」殺傷力太多,一不留神容易傷到自己。
至於竹製的茶匙或是茶針,本是茶席上的小物件。它們過於脆弱,這種力氣活還是別麻煩他們了吧?
工具
正確的方法,是用一把順手的茶刀來拆分茶餅。
茶餅看似結實,但其實拆時也要用巧勁。如果亂戳一起,一方面事倍功半,另一方面還容易將茶餅戳碎。本是一餅好茶,愣是給拆成了「高碎」。
正確方式
1其實不管哪類茶餅,都是一層層壓在一起。因此,找到層與層之間的銜接點最為重要。畢竟,那才是茶餅最為脆弱的部分。
2找好切入點後,將茶刀順勢插入茶餅。注意,第一個動作就是直直的深入茶餅。茶刀沒入越多,則越為成功。
3隨後,慢慢橫向移動茶道。也就是說,將茶餅的「創口」由「點」變成「面」。
4先插後掃,接著就可以撬了。請注意,這個動作是撬。利用槓桿原理,慢慢的撬開茶餅。
這樣取茶,既不費力還可以很好的保持完整度。相比之下,白茶更為鬆軟好撬,可稱為入門級的練習茶。至於普洱茶,一般壓的更緊,實操起來,則真是需要機智與勇敢相結合了。
本文綜合自微茶道、說茶網
版權歸作者所有
責編:韓秋白
溫馨提示:
三個關鍵詞告訴你怎麼買春茶
從四個角度談談普洱茶的品飲價值
臨滄大戶賽茶因何被稱為潛力股?
存茶注意:易受潮易吸異味的5種茶
真正的古樹茶,你需要知道這5個關鍵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