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秋冬,是吃柿子的季節。
脆柿,軟柿,一應俱全。
看著橙黃油亮的果子,可以想像出它們掛在枝頭的嬌憨模樣。
忍不住,拿起一個清洗乾淨,削皮,品嘗。
輕輕咬一口,本以為會是滿口的香甜,滿懷著期待之意。
入口,便是澀,非常澀,澀得整個舌頭都麻木了。
感覺舌面上生起了一層褶子,那種感覺久久不會散去,喝水都於事無補。
前幾天,在網上看到,有人說,白茶帶有澀味是好茶的表現。
那一瞬間,腦海中浮現的就是,那口柿子咬下去,殘留在口中的感受。
竟有人說,帶有澀味是好茶的表現。
忍不住回憶了那天的感覺,那種感覺似乎又回到口中。
連忙喝了幾口水,壓了下去。
澀味,從來不是好茶的表現,切莫相信旁人的胡說八道。
《2》
澀味,是個什麼味?
這個澀味,說得更加直白一點,就是會令人感到不舒服,不清爽。
像咬了一口生柿子的感受,滿口的澀味。
說帶有澀味的白茶是好茶,這不是在找虐嗎?
白茶會帶有澀味,主要是因為它其中的茶多酚含量過高所導致。
將一杯蘊含著大量茶多酚的茶湯喝到口中,就會覺得口腔內,充滿了砂礫感。
口腔中,會帶有異物感,給人一種很不舒服的感受。
說到底,一杯會給人帶來不美妙體驗的茶湯,會是好茶嗎?
怎麼想,也不可能。
都說好茶的標準是香,清,甘,活,鮮,香,醇,爽。
所謂香,也就是茶香。
一款品質卓絕的白茶,香氣層次是豐富的,馥鬱的,清雅的,可以讓人直接分辨出是什麼香。
花香,毫香,草藥香,粽葉香等等。
所謂甘,也就是將茶湯咽下之後,自舌根處泛起的陣陣清甜之意。
那股清甜中,還會夾著清涼意,給人帶來的感受就是舒爽,舒服。
所謂清,也就是茶湯喝起來清新,清甜,不會苦澀難耐。
鮮爽,一直都是白茶的代名詞,茶湯入口便是清鮮,爽口,而不會給人帶來不美好的感受。
澀味從來不是好白茶的代表,排除因為衝泡手法不正確導致茶湯苦澀以外,若是一款白茶仍舊是非常澀口,那麼這款茶的品質定然極差。
為什麼總是有人說,帶有澀味的茶是好茶呢?
其一,有可能是因為某些茶掌柜為了將手頭品質不佳的茶售賣出去。
其二,可能是因為,有的茶友覺得帶有澀味的白茶滋味更足,這便是好茶的表現。
不苦不澀不是茶,深入人心,故而,就會有很多人認為又苦又澀的茶才是好茶。
其實不然,茶葉喝起來澀口難耐,並非好茶。
《3》
排除衝泡影響,澀味重的白茶,產區不佳。
上文有解釋到,一款白茶之所以會苦澀,是因為其中的茶多酚含量過高。
茶多酚,具有消炎作用,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常用於牙膏等。
任何事物過猶不及,適量為佳。
過量攝入茶多酚,可能會對身體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負擔。
白茶在不好的產區生長,其中的苦味澀味物質就會更加豐富。
白茶是講究海拔的,根據海拔來看,可以分為平地茶園和高山茶園。
所謂平地茶園,也就是處於海拔較低的產區。
海拔低,溫度就會更高些。
舉個例子,比如福鼎的高山茶園,海拔是在600米及以上,海拔每升高一百米,溫度就會下降0.6攝氏度左右。
這樣算來在福鼎,高山茶園的溫度就會比平地茶園低4-5攝氏度左右。
由此可見,平地茶園的溫度高,作為植物的一類的白茶樹,在這樣的環境下生長,就極其容易生出苦澀味物質。
而且澀味苦味物質含量高,清甜物質含量少,如此不協調的比例,在喝這款茶的時候,就會覺得又澀又苦。
這是因為溫度較高,茶樹的生長速度過快,還來不及積累營養物質,就已經長大了,長成了採摘標準的模樣。
此外,平地茶園生長的白茶,鮮爽物質含量少。
為白茶帶來鮮爽物質的主要是葉片和芽頭上的白毫,但是溫度高,茶樹不需要白毫保暖,而且茶樹生長快,白毫會在一定程度上脫落,如此就更少了。
海拔較低的平地茶園,光照也十分強烈。
像高山茶園,常年雲霧繚繞,陽光會透過厚厚的雲霧層,折射成柔和的漫射光,有利於茶樹積累養分和形成芳香物質。
而平地茶園,就沒有這份保護。
強烈的陽光只會無情地直接照射在茶樹上,使其生出苦味澀味物質。
來自不太好的產區的茶葉,其中澀味物質含量過高,在衝泡來喝的時候,就會
很是澀口。
這樣的茶,是好茶嗎?想來不應該是,也不會是。
《4》
工藝不精的白茶,也會又苦又澀。
白茶的工藝是以萎凋和烘乾為主。
若是一款茶澀味濃重,萎凋這一工藝,要背口大鍋。
萎凋講究及時攤晾,薄攤薄晾。
從白茶樹上,將茶青採摘下來後,需要儘快攤晾在離地70公分的水篩上,使茶青中的水分被陽光和風力帶走。
在這個過程中,講究輕柔,講究薄攤,講究及時。
因為若是沒有滿足以上這些要求的話,茶葉的品質就會有所影響。
這樣一來,就會導致茶葉中澀味苦味物質增多。
比如說,要是在攤晾的過程中,不講究輕柔,很暴力,很隨意。
那樣的話,很容易導致葉脈斷裂,如此茶葉中水分就會難以排除。
水分離開的時候,可不僅僅隻身離開,而是會帶走部分的苦澀味物質。
所以,在萎凋的過程中,若是不輕柔,也很容易導致其中的苦澀味物質含量多。
再比如,若是不薄攤薄晾的話,排出水分不及時,苦澀味物質含量不減。
我看到過很多人家,在攤晾茶青的時候,都是厚厚地堆疊在一起,然後放置在陽光下進行萎凋。
這樣的做法,會導致層疊在下部分的茶青,無法正常呼吸,排出水分,讓其帶走苦澀味物質。
這樣一來,也會導致做出來的茶,喝起來澀味苦味濃重。
再再比如,沒有及時攤晾。
若是在將茶青採摘下來後,沒有及時萎凋,而是將其堆積在一起的話,也就是渥堆了或者不良堆積。
這與沒有薄攤薄晾有著異曲同工之處,但是這樣的做法,更加惡劣些。
進行過不良渥堆的茶葉,水分沒有及時排除,苦澀味物質仍舊存在其中。
在喝它的時候,就會覺得澀味濃重,苦味難耐。
說了這麼多,就是為了告訴大家,澀味濃重的茶從來都不是好茶。
要麼是產區不佳,要麼是工藝不精,或者其他原因。
《5》
泡一杯好茶,每一衝的香氣,滋味都不同。
每個人的味蕾靈敏程度也不相同。
每個人喝茶都可以從中喝出,萬千滋味。
這些滋味,有香,有醇,有淳,有潤,有滑,有甘……
那麼多種滋味,唯獨沒有苦,沒有澀。
苦,是令人皺眉頭的滋味。
澀,是令人口中一緊的滋味。
都說,好茶是令人放鬆的。
一杯澀味濃重的茶湯,可以提供嗎?
想來是有些難的。
好茶美妙,唯有喝上一口才知其中真滋味。
• end •
小陳茶事旗下白茶公眾號「白茶大課堂」出品
微信號:cunguchen2020
每天一篇白茶原創小知識
讓您更懂白茶!
想了解更多白茶知識,
可以購買《白茶品鑑手記》
首批500本僅24小時售罄,……
↓長按二維碼,關注白茶大課堂↓
2020一級春壽眉《花弄影》,溫柔花香裡的牡丹之影
點擊閱讀原文,參與搶購2020高山一級春壽眉《花弄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