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澀味濃重很難喝,卻被說成是好白茶?到底哪裡出問題

2021-01-18 白茶大課堂

《1》


秋冬,是吃柿子的季節。


脆柿,軟柿,一應俱全。


看著橙黃油亮的果子,可以想像出它們掛在枝頭的嬌憨模樣。


忍不住,拿起一個清洗乾淨,削皮,品嘗。


輕輕咬一口,本以為會是滿口的香甜,滿懷著期待之意。


入口,便是澀,非常澀,澀得整個舌頭都麻木了。


感覺舌面上生起了一層褶子,那種感覺久久不會散去,喝水都於事無補。


前幾天,在網上看到,有人說,白茶帶有澀味是好茶的表現。


那一瞬間,腦海中浮現的就是,那口柿子咬下去,殘留在口中的感受。


竟有人說,帶有澀味是好茶的表現。


忍不住回憶了那天的感覺,那種感覺似乎又回到口中。


連忙喝了幾口水,壓了下去。


澀味,從來不是好茶的表現,切莫相信旁人的胡說八道。



《2》


澀味,是個什麼味?


這個澀味,說得更加直白一點,就是會令人感到不舒服,不清爽。


像咬了一口生柿子的感受,滿口的澀味。


說帶有澀味的白茶是好茶,這不是在找虐嗎?


白茶會帶有澀味,主要是因為它其中的茶多酚含量過高所導致。


將一杯蘊含著大量茶多酚的茶湯喝到口中,就會覺得口腔內,充滿了砂礫感。


口腔中,會帶有異物感,給人一種很不舒服的感受。


說到底,一杯會給人帶來不美妙體驗的茶湯,會是好茶嗎?


怎麼想,也不可能。


都說好茶的標準是香,清,甘,活,鮮,香,醇,爽。


所謂香,也就是茶香。


一款品質卓絕的白茶,香氣層次是豐富的,馥鬱的,清雅的,可以讓人直接分辨出是什麼香。


花香,毫香,草藥香,粽葉香等等。


所謂甘,也就是將茶湯咽下之後,自舌根處泛起的陣陣清甜之意。


那股清甜中,還會夾著清涼意,給人帶來的感受就是舒爽,舒服。


所謂清,也就是茶湯喝起來清新,清甜,不會苦澀難耐。


鮮爽,一直都是白茶的代名詞,茶湯入口便是清鮮,爽口,而不會給人帶來不美好的感受。


澀味從來不是好白茶的代表,排除因為衝泡手法不正確導致茶湯苦澀以外,若是一款白茶仍舊是非常澀口,那麼這款茶的品質定然極差。



為什麼總是有人說,帶有澀味的茶是好茶呢?


其一,有可能是因為某些茶掌柜為了將手頭品質不佳的茶售賣出去。


其二,可能是因為,有的茶友覺得帶有澀味的白茶滋味更足,這便是好茶的表現。


不苦不澀不是茶,深入人心,故而,就會有很多人認為又苦又澀的茶才是好茶。


其實不然,茶葉喝起來澀口難耐,並非好茶。



《3》


排除衝泡影響,澀味重的白茶,產區不佳。


上文有解釋到,一款白茶之所以會苦澀,是因為其中的茶多酚含量過高。


茶多酚,具有消炎作用,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常用於牙膏等。


任何事物過猶不及,適量為佳。


過量攝入茶多酚,可能會對身體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負擔。


白茶在不好的產區生長,其中的苦味澀味物質就會更加豐富。


白茶是講究海拔的,根據海拔來看,可以分為平地茶園和高山茶園。


所謂平地茶園,也就是處於海拔較低的產區。


海拔低,溫度就會更高些。


舉個例子,比如福鼎的高山茶園,海拔是在600米及以上,海拔每升高一百米,溫度就會下降0.6攝氏度左右。


這樣算來在福鼎,高山茶園的溫度就會比平地茶園低4-5攝氏度左右。


由此可見,平地茶園的溫度高,作為植物的一類的白茶樹,在這樣的環境下生長,就極其容易生出苦澀味物質。


而且澀味苦味物質含量高,清甜物質含量少,如此不協調的比例,在喝這款茶的時候,就會覺得又澀又苦。


這是因為溫度較高,茶樹的生長速度過快,還來不及積累營養物質,就已經長大了,長成了採摘標準的模樣。


此外,平地茶園生長的白茶,鮮爽物質含量少。


為白茶帶來鮮爽物質的主要是葉片和芽頭上的白毫,但是溫度高,茶樹不需要白毫保暖,而且茶樹生長快,白毫會在一定程度上脫落,如此就更少了。


海拔較低的平地茶園,光照也十分強烈。


像高山茶園,常年雲霧繚繞,陽光會透過厚厚的雲霧層,折射成柔和的漫射光,有利於茶樹積累養分和形成芳香物質。


而平地茶園,就沒有這份保護。


強烈的陽光只會無情地直接照射在茶樹上,使其生出苦味澀味物質。


來自不太好的產區的茶葉,其中澀味物質含量過高,在衝泡來喝的時候,就會

很是澀口。


這樣的茶,是好茶嗎?想來不應該是,也不會是。



《4》


工藝不精的白茶,也會又苦又澀。


白茶的工藝是以萎凋和烘乾為主。


若是一款茶澀味濃重,萎凋這一工藝,要背口大鍋。


萎凋講究及時攤晾,薄攤薄晾。


從白茶樹上,將茶青採摘下來後,需要儘快攤晾在離地70公分的水篩上,使茶青中的水分被陽光和風力帶走。


在這個過程中,講究輕柔,講究薄攤,講究及時。


因為若是沒有滿足以上這些要求的話,茶葉的品質就會有所影響。


這樣一來,就會導致茶葉中澀味苦味物質增多。


比如說,要是在攤晾的過程中,不講究輕柔,很暴力,很隨意。


那樣的話,很容易導致葉脈斷裂,如此茶葉中水分就會難以排除。


水分離開的時候,可不僅僅隻身離開,而是會帶走部分的苦澀味物質。


所以,在萎凋的過程中,若是不輕柔,也很容易導致其中的苦澀味物質含量多。


再比如,若是不薄攤薄晾的話,排出水分不及時,苦澀味物質含量不減。


我看到過很多人家,在攤晾茶青的時候,都是厚厚地堆疊在一起,然後放置在陽光下進行萎凋。


這樣的做法,會導致層疊在下部分的茶青,無法正常呼吸,排出水分,讓其帶走苦澀味物質。


這樣一來,也會導致做出來的茶,喝起來澀味苦味濃重。


再再比如,沒有及時攤晾。


若是在將茶青採摘下來後,沒有及時萎凋,而是將其堆積在一起的話,也就是渥堆了或者不良堆積。


這與沒有薄攤薄晾有著異曲同工之處,但是這樣的做法,更加惡劣些。


進行過不良渥堆的茶葉,水分沒有及時排除,苦澀味物質仍舊存在其中。


在喝它的時候,就會覺得澀味濃重,苦味難耐。


說了這麼多,就是為了告訴大家,澀味濃重的茶從來都不是好茶。


要麼是產區不佳,要麼是工藝不精,或者其他原因。



《5》


泡一杯好茶,每一衝的香氣,滋味都不同。


每個人的味蕾靈敏程度也不相同。


每個人喝茶都可以從中喝出,萬千滋味。


這些滋味,有香,有醇,有淳,有潤,有滑,有甘……


那麼多種滋味,唯獨沒有苦,沒有澀。


苦,是令人皺眉頭的滋味。


澀,是令人口中一緊的滋味。


都說,好茶是令人放鬆的。


一杯澀味濃重的茶湯,可以提供嗎?


想來是有些難的。


好茶美妙,唯有喝上一口才知其中真滋味。


• end •

小陳茶事旗下白茶公眾號「白茶大課堂」出品

微信號:cunguchen2020

每天一篇白茶原創小知識

讓您更懂白茶!  

想了解更多白茶知識,

可以購買《白茶品鑑手記》

首批500本僅24小時售罄,
現在購買,還有機會獲取村姑陳籤名手書。



……

 ↓長按二維碼,關注白茶大課堂↓

這款茶是被老茶友們催著上架的。
一款茶被茶友催著賣,
於村姑陳而言,還是史上第一次。
今年的春壽眉,
因為長時間的倒春寒天氣,
茶樹凝而不發,產量實在是低,
低到四五年來的最低值。
湯水瑩白如玉,入口清甜,回甘中花香盈盈。
湯中的香氣是一股冷香。
像是山泉水的那般沁涼甘甜。
水細滑,柔柔的,滑滑的,嫩嫩的。。
2020春茶爆款之一
2020高山一級春壽眉《花弄影》
分為1斤特惠裝和4斤收藏裝
目前正在火熱售賣中
...
點擊圖片直接閱讀

2020一級春壽眉《花弄影》,溫柔花香裡的牡丹之影

點擊閱讀原文參與搶購2020高山一級春壽眉《花弄影》吧

相關焦點

  • 煮老白茶口感不好喝?茶湯苦澀的背後,藏著被你忽視的3個細節
    前幾天,有位茶友遇到了一個困擾:「明明煮的是老白茶,可為什麼還是不好喝,又苦又澀?」 仔細想來,這其中包含著很多原因。 拋開衝泡原因,一款白茶呈現出苦澀,主要是和內含物質有關。 白茶中如果含有過量的咖啡鹼、茶多酚物質,就會導致茶湯苦澀味濃重。 而真正優質的白茶,是由大量的茶氨酸,適量的茶多酚及咖啡鹼等物質組成。
  • 蓋碗、玻璃杯、保溫杯,不同的白茶衝泡方式,請適時調整投茶量!
    品飲白茶,也是同樣的道理。在投茶量多寡的問題上,若是隨性而行,也是難以得出一杯好茶的。不少專業的品茶中,都會用到精準的克秤,以便衝泡出最為適宜的茶水比例。茶友們在日常生活中,品飲白茶,若想茶湯滋味更好,在投茶細節上,可要多加留意了。
  • 怎樣的澀,才是白茶應有的真正澀味?三分鐘為你讀懂澀滋味!
    但除去梅子特有的澀,其他的澀,便讓人生不出喜愛之情了。苦茶濃茶的澀,變質滋味中的酸澀,刮著舌尖味蕾,令人難受。茶的澀,似乎是基因定下的滋味。但怎樣的澀,才是茶應有的真正澀味?《2》酸澀,絕不正常!酸和澀,在果子中往往相伴而生。酸味添上澀味,讓人一嘗,就知道這果子還未成熟,不夠美味。
  • 巖茶出現苦澀味,主要是這兩個原因作祟!
    至今仍有不少茶友,對巖茶的印象還停留在喝到的第一泡巖茶,或許在某個茶城,或許是在某次茶會……喝慣了小清新的綠茶、白茶,哪裡能接受到了巖茶的粗獷。一喝,苦澀感瞬間遍布口腔的每一個角落,酥酥麻麻的感覺如小電流一般直通腦門,似乎連下丘腦都受到了影響,大有醍醐灌頂之感。這種感覺,並不好,我們恨不得吐出茶湯,把杯子摔到地上。
  • 武夷巖茶中,正巖山場的肉桂,為什麼苦澀味不重?
    細細啜飲,能嘗出很多的滋味層次。 苦到煞口,讓人喝到味蕾麻痺的情況,肯定不是好茶的表現。 另外,苦味重並不是肉桂的品種特徵。 肉桂作為武夷山的名叢,作為武夷巖茶的當家花旦。它的品種香氣是桂皮香。
  • 不僅僅是白牡丹餅,這六大因素決定一款白茶的澀感,別不在意!
    在這裡,並不想再詳解白茶壓餅的流程,只想著重跟看官們分享一下,壓餅工藝不佳,是會令茶湯苦澀的。我們假設,這塊白牡丹餅,在散茶時期,是不澀的,是正常的。那麼,它在被壓成白牡丹餅之後,居然生出澀味來了,那就是壓餅的工藝不夠好,在壓餅時出現質變了。
  • 品質到位的老白茶,煮出來的茶順滑、綿柔,無需添加紅棗去除澀味
    還會影響到個人的喝茶判斷,容易喝不準真正的茶味。再加上,一款需要添加紅棗作為滋味陪襯的老白茶,實力不夠強大。換一個生活當中的例子,大家就能一目了然。真正五官端正,眉眼清秀的佳人,完全沒有素顏壓力。相反,不施粉黛,更有清水出芙蓉般的美感。如果需要濃妝豔抹打扮,反而展現不了個人的清新自然美!
  • 喝白茶有危害,春夏秋不能喝?撥亂反正,真實說說白茶的「危害」
    便撈出他的筆記本,好似在記錄什麼。他們又故意的高聲嚷道,「你一定又隨便寫壞人家的好茶了!」A先生睜大眼睛說,「你怎麼這樣憑空汙人清白……」「什麼清白?我前天親眼見你把人家的好茶寫得稀巴爛,被評論好一陣罵呢,你說說,喝白茶有什麼危害?」
  • 30秒解讀大紅袍、水仙、肉桂喝出了酸味是怎麼回事?
    當然有,因為在巖茶裡,我也喝到過酸味呀!這種酸味對口腔的殺傷力,絲毫不遜色於山西老陳醋。巖茶也能喝出酸味?Yes!而且巖茶會有酸味的原因,竟然不止一個,想知道巖茶出現酸味的原因,接著往下看咯。《2》在李麻花喝過的眾多巖茶當中,巖茶的滋味可用五味雜陳來形容。
  • 冬天煮老白茶暖身,夏天喝新茶解暑,那秋天該如何喝白茶潤燥?
    等到出了伏,天氣變得再冷一些,秋燥給人帶來的不適更是明顯。到那時,許多人會感覺到身體像是離開的「水的滋潤」那樣,一入秋就容易出現皮膚乾燥、過敏發癢等問題。再等到進入深秋和冬季,更是乾燥到不行,毛衣滑過的皮膚會帶起噼啪的靜電。並且,嘴唇是幹的,喉嚨也是燥的,哪都感覺不舒爽。按傳統醫學上的觀點,秋冬季乾燥,會有損人體的津液。
  • 梵淨山白茶適宜人群有哪些?老白茶適合什麼人喝?
    老白茶適於喝的人群1、抵抗力差的人群適合喝老白茶,老白茶的抗菌力強,喝老白茶可以防止濾過性病毒引起的感冒,還能防止蛀牙。2、腸胃不好的人群適合喝老白茶,老白茶可以幫助胃腸消化、促近食慾,能夠養胃,還對治療潰瘍有一定效果。
  • 白茶沸水衝泡,綠茶溫水衝泡,紅茶隨便衝泡?這是真理還是歪理?
    再比如喝到一杯,滋味清爽,香氣馥鬱有層次感,湯水稠滑細膩的好茶。這段時間在瘋狂試茶。喝到滿意的好茶,連帶著因為試茶泛起的疲乏都消失不見了。而要是試茶一下午都沒有滿意,那定然會有些頹然。茶,便是這樣的魅力。好茶的湯水,便可以拂走那些困擾。好茶的滋味來源於衝泡,水成就茶的滋味。
  • 茶湯有澀味,是因為還沒有褪火?火說,茶湯澀這口鍋,我可不背
    再比如,有一些茶葉,湯水中有澀味,不去檢討是自己的工藝出了問題,整天宣揚是因為「火還沒退乾淨」。然而,火說,茶湯澀這口鍋,我不背!!《2》茶湯中有澀味,跟什麼有關係?那麼,如果按照某些茶藝師的邏輯,認為茶湯澀是因為茶中含有茶多酚的話,那是不是意味著,所有茶葉衝泡後都會呈現出澀味來呢?現實是,只有一部分茶葉會泡出澀澀的茶湯來,大多數茶葉泡出來的茶湯,還是香清甘活,鮮香淳爽的。
  • 為什麼茶水都帶有苦澀味?好茶就沒有苦澀味嗎?3個常識了解一下
    這是很多人會反思的一個問題。喝過茶的人都知道,茶葉不分產地,泡的茶葉越多,茶水就會越苦澀。難道茶葉的苦澀是天生自帶的嗎?是不是茶葉的品質越低,苦味就會越明顯呢?要弄清楚這些問題的答案,大家必須對這些常識有一定了解。1.茶葉的苦味從哪裡來?
  • 喝白茶的好處和壞處有哪些?茶人告訴你白茶的功效與作用
    大家好,喝白茶的好處和壞處有哪些?這裡是茶人談生活,感謝您在百忙之中閱讀茶人分享的文章,白茶的功效與作用有很多,今天茶人談生活就為大家分享下白茶的功效與作用。白茶的定義想要知道喝喝白茶的好處和壞處有哪些,就要先了解下白茶是什麼。
  • 白茶是原箱裝好,還是放在陶罐、紫砂罐好?你怎麼看
    收到一箱白茶儲存卻成了問題到底是原箱不動還是另外裝在陶罐、紫砂罐裡呢?喝白茶是件很享受的事,所以送茶禮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不僅僅是茶葉,再配上一套精美的茶具,不僅是在送健康,還能感受到滿滿的誠意,多好啊。但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到白茶的儲存問題。有位茶友提出了一個疑問,「收到的白茶是原箱裝好,還是另外存在陶罐、紫砂罐中?」
  • 無論水仙還是肉桂,巖茶的苦澀味重,就是有滋味,就是茶湯醇厚?
    所以拿到外面和別人喝,很多人都喝不懂了。《3》認真聽過L君的介紹,麻花不大高興。太多人不懂分辨巖茶的美醜啦!也大多不懷好意的人,專門去誤導新手了!那些第一衝香氣、滋味就炸裂的巖茶,怎麼可能是好茶嘛!提到這番話的原因,最最主要的和正巖茶的特性有關。
  • 半斤白茶白毫銀針該如何保存?乾燥、遮光、密封一樣都不能少!
    真正了解白茶保存特性的茶友都知道,長期存放的白茶,講究一個「團隊陳化」。所謂團隊,這數量肯定不能少,否則只能是獨自一人衝鋒陷陣,如何組成團與隊。對於白毫銀針而言,這半斤的白毫銀針,實在是勢單力薄,難成大氣候,還無法企及團隊的標準。
  • 白茶中沒有毫香?是因為品質不佳?闢謠:那是你喝不懂
    白茶的毫香,至今也成為了茶圈內的一大傳奇香氣。有的人,為之沉迷,將其認作是最喜歡的茶香。然而,有的人喝茶很多年,仍舊是沒有讀懂這毫香,究竟是何方神聖?人人,對其充滿了幻想。那麼,這毫香到底是什麼模樣?毫香,是白茶中最難看透的一種香氣。像平時在白茶中,喝到的花香、藥香、竹葉香,粽葉香都有著具象的代表。這些香氣,我們在平時也可以常常看到,聞到,感受到。花香,如梔子花香,茉莉花香,水石榕,七裡香,玉蘭花香等等,都比較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