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秒解讀大紅袍、水仙、肉桂喝出了酸味是怎麼回事?

2021-01-08 小陳茶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喜歡喝波爾多紅酒的朋友,大致都會對它那絲絲的酸澀感表示很難接受。

不論是赤霞珠、梅洛還是賽美蓉釀製的葡萄酒,都會有微微的酸味。

作為一個喜歡吃甜食的人來說,喝到一款有酸澀感的酒,還是比較難接受的。

有的人喝紅酒,為了減輕這種酸澀感,想出處了一個法子——往葡萄酒裡頭兌點雪碧可樂什麼的。

估計一大票歪果仁會被國人這種吃貨行為深深地震撼到!

這些遭受「非一般待遇」的紅酒,要集體跳河啦。

可紅酒帶有的酸味,是它的自然特性,如同伏特加和白酒有烈性一般,是自然屬性。

呃……李麻花你說了半天,到底和今天的巖茶主題有半毛錢關係?

當然有,因為在巖茶裡,我也喝到過酸味呀!

這種酸味對口腔的殺傷力,絲毫不遜色於山西老陳醋。

巖茶也能喝出酸味?

Yes!

而且巖茶會有酸味的原因,竟然不止一個,想知道巖茶出現酸味的原因,接著往下看咯。

《2》

在李麻花喝過的眾多巖茶當中,巖茶的滋味可用五味雜陳來形容。

介紹一下,這「五味」分別是:

1、甜味

2、苦味

3、澀味

4、酸味

5、辛味

甜味是因為胺基酸和茶多糖的因素,喝著有種清甜感。

如這回入選巖茶十二金釵的黃玫瑰,就是玫瑰花般清甜感的茶,入口玫瑰花立即釋放。

回甘帶著清甜的花香。喝著爽口,仿佛高山白茶獨有的空靈感。

苦味,則是茶葉中的咖啡鹼在其作用。

澀味,是茶多酚的「傑作」。

辛,是肉桂的特殊味道,不可複製與替代。

最後一種味道,也是最不能容忍的味道——酸味,它的產生原因有3種。

《3》

巖茶出現酸味原因一:巖茶沒保存好,返青了

返青,這是巖茶中最避忌的一個詞彙,聽到「返青」這個詞,意味著你的巖茶離變質不遠了!

巖茶返青時,會有2個典型標誌。

1、茶香中出現青味

2、茶湯中出現酸味

青味,像青草的香氣。

若是大家有機會到武夷山茶農家參觀做茶,就能深刻體會到什麼叫做青味,還有喝過毛茶的朋友,也會知道啥叫青味。

它就像是新鮮樹葉被揉搓過後產生的氣味,帶著青澀味,又好像豆子的香氣。

酸味,喝過酸梅湯或者吃過酸橘子,就能夠體會到這種酸味。

對舌頭極有刺激感,喝完恨不得馬上把茶湯吐出來。

有酸味且有青味出現的巖茶,已經變質,千萬喝不得。

關於巖茶為什麼會返青,我們要在什麼時間內把巖茶喝完,下文再表。

《4》

巖茶出現酸味原因二:本身帶有的酸味

巖茶本身會帶有的酸味,也被稱之為「武夷酸」,這是一種特殊的味道。

如同葡萄酒中會帶有果酸一般,是一種自然現象。

關於武夷酸的發現,歷史還比較悠久,比李麻花還老上好幾個世紀。

19世紀中葉,歐美茶葉專家學者在巖茶中發現「單寧」(兒茶素)並分離出「武夷酸」。

後經證實武夷酸是沒食子酸、草酸、單寧和槲皮黃質等對人體有益的混合物。

在這些混合物質的作用下,就產生了酸味。

至於巖茶是因為返青出現的酸味,還是因為保存不到位而出現的酸味,還需要稍加區分喝辨認。

只要記得一點,返青的巖茶會帶有青味+酸味即可。

《5》

巖茶出現酸味原因三:製作工藝不到位

凡是味道有怪異之處,當然離不開工藝的原因。

巖茶能夠有今天的江湖地位,和精湛而繁瑣的工藝有不可劃分的關係。

像村姑陳一樣,要在茶圈有話語權,不是拼顏值,靠的是實力。

(村姑陳畫外音:我是明明可以靠顏值吃飯,偏偏要靠才華的那類,好嗎?!)

要是巖茶沒有了這些工藝的支撐,它就是一款平凡的烏龍茶。

但這項工藝,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掌握地爐火純青。

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出像牛欄坑水仙一般這麼醇厚、柔和的口感,這是要本領的!

即便是坐擁全武夷山最好的山場也不例外。

若是半桶水的制茶技術,就很有可能做出有酸味的巖茶來。

比如做青的時候,前期溫度過高灼傷葉片、發酵過重;

做青後沒有及時攤晾、焙火溫度未降下就直接密封等。

這些不恰當的操作手法,都會導致巖茶形成「悶悶的酸味」。

《6》

不論巖茶中的酸味來自何處,這種味道,還是比較難讓人接受的。

尤其是茶葉因為工藝不到位造成的酸味以及保存不恰當而形成的酸味,都會讓我們覺得很難受。

適應葡萄酒的酸味容易,要適應巖茶的酸味難!

總之,巖茶當中出現了酸味,還是會讓李麻花提高警惕。

喝到一泡返青的巖茶,比喝葡萄酒兌雪碧還讓人難受!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焦點

  • 武夷巖茶大紅袍,喝起來是什麼味道?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李麻花一句話概括大紅袍在巖茶圈的地位,你會怎麼形容它?曾幾何時,用巖茶界一哥來形容它最為妥帖,可近年來卻有些被肉桂反超的勢頭,牛肉、馬肉、龍肉等名氣在圈子內可比大紅袍要響。有種正宮娘娘被三宮六院妃嬪搶了恩寵的意思。
  • 母樹大紅袍給誰喝了,為什麼母樹大紅袍叫三棵六株?
    ▲現今能喝到的大紅袍,主要分為兩類。拼配大紅袍,一般用4~5種不同品系的茶葉作原料,至少也是2種。一些人對拼配茶嗤之以鼻,認為這種茶不純正,但事實上,把茶拼配好要真本事,把茶拼配得讓人喝不出用了哪些原料,更需要極大的本事。拼配大紅袍,常用原料有六種:肉桂、水仙、奇種、北鬥、黃觀音、老樅水仙。
  • 喝武夷巖茶肉桂前,先搞懂這七個問題! - 小陳茶事
    一個名曰「水仙」、另一個名曰「肉桂」、第三個名曰「大紅袍」。這三種茶,乃是新手入門必喝品種。若是您沒喝過這三種茶,那肯定會被無情地嘲笑:「嘁,水仙、肉桂、大紅袍這麼主流的茶都沒喝過,還好意思說懂巖茶。」尤其是肉桂,近幾年來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爆紅。
  • 巖茶知識課堂,大紅袍,肉桂,水仙的褪火是什麼意思?
    就好像大紅袍在大江南北一夜爆紅,各茶城的茶葉店裡,就貼上大紅袍的標誌。只有一個目的,告訴買茶的人,「我這裡有賣大紅袍哇,快來買。」等到金駿眉出名了,又貼上「金駿眉」紅色大字。即使你真的分不清大紅袍和正山小種的區別,沒關係,面子工程做足就夠了。在西方藝術史上,一幅名為《長頸聖母》的畫作,引來無數的爭議。即便這幅畫構圖0分,透視0分,人體0分,但它依然是神作。
  • 武夷巖茶同樣經歷了倒春寒,為什麼水仙變稠了,而肉桂卻沒有?
    這麼冷的天,還是喝醇醇的水仙吧。 原本打算泡慧苑鐵羅漢,但之前帶來的那盒茶,在上禮拜已經見了底。 翻開茶樣箱,剛好看到兩泡剛從武夷山寄下來的老叢水仙。 遂取了它,燙碗燙杯,衝泡出湯。 倒茶入杯,小口淺嘗,繼而啜一口茶。
  • 武夷山大紅袍的三類區分
    【導讀】目前市場上各類的武夷山大紅袍,其實真正是有一定的區分的,有分為母樹大紅袍、純種大紅袍以及拼配商品大紅袍
  • 閩南、閩北、廣東、臺灣烏龍茶大集合,讓你一次喝個夠!
    漳平水仙烏龍茶家族多為條形、半球形或球形散茶,漳平水仙算是烏龍茶中特立獨行的一款,10克的方形茶餅是漳平水仙的特色之一。衝泡時展現出高揚的蘭花、桂花或水仙花香,是漳平水仙的一大特色。02.閩北閩北烏龍茶以武夷巖茶最為出名,武夷巖茶又分為奇種、單叢奇種、名叢奇種、名種四種,其中名叢中的大紅袍享有最高聲譽,武夷肉桂和武夷水仙也是巖茶的當家花旦。大紅袍大紅袍是武夷巖茶四大名叢之一(還有鐵羅漢、白雞冠、水金龜),原產於福建武夷山天心巖九龍窠懸崖上,享有「武夷巖茶茶王」的盛譽,是武夷巖茶中最具代表性的產品。
  • 從水仙、肉桂,到大紅袍,數數這些年巖茶界的那些「重口味」炒作
    那泡茶的名字很樸實,像村頭的姑娘叫小芳那樣, 它的外包裝上就標「肉桂」二字。乍一看普普通通,不玩套路。但在商品名的另一側,加上了一行小字——**茶會專供。那個茶會的名字聽起來很正式,非常官方。於特意趁村姑試茶間隙,燒水泡來喝。只揭蓋聞香,就感覺情況不妙,茶香妖豔,香得太衝。再喝過一口茶後,徹底失去了對它的興趣。嚯,還以為是什麼呢,原來是徹頭徹尾的外山高香網紅茶!
  • 肉桂,黃觀音,雀舌,誰才是巖茶的香氣擔當?
    發展到如今,武夷巖茶裡的香氣擔當分出了三大派,分別是:以雀舌為代表的傳統名叢派,以肉桂為典型的當家花旦派,以黃觀音為種子選手的新品種派。魔鏡魔鏡告訴我,究竟誰才是世界上最香的巖茶呢?《2》雀舌的香氣,脂粉香妖嬈動人。提到「雀舌」這個名字,許多茶友最開始聯想到的是綠茶。精細小巧,形如鳥喙。
  • 武夷巖茶大紅袍、水仙、肉桂,該如何存放?記住這四大要點!
    網友留了個超級有含金量的問題:「武夷山產的肉桂,要不要存冰箱?」登時想到把牛欄坑肉桂放進冰箱的畫面。牛欄坑肉桂可憐兮兮地待在陰涼又潮溼的冰箱中……不敢多想。在問題下方,各方茶友(其中不乏xx大師,xx制茶師活躍)亮出觀點。
  • 武夷巖茶茶湯的厚和薄決定著一款巖茶的品質,不論大紅袍水仙肉桂
    一小時,能喝一泡茶,撩個茶友,寫小半篇文章……總之比堵在路上好。原想著,春節到了,麻花也偷個懶,來個只發圖片不更新文章啥的。結果,藍小笛一個激將法,麻花華麗麗中招了。本麻花,在春節期間,依舊為茶友們持續更新文章,這耐力,可以和365天的都見面的《新聞聯播》相媲美咯。寫稿,可比相親有趣兒多了。
  • 5克、8克、10克,無論水仙、肉桂、大紅袍,巖茶到底包幾克好?
    這個朋友來找我喝茶,看我拿了一泡肉桂來喝,就毫不客氣說了一句,「我覺得你們的茶分量不足!」我一陣懵圈,「什麼是分量不足?你了解過我們的茶包幾克嗎?你把茶倒出來稱過嗎?」接下來他的回答更是讓人哭笑不得,「不知道,沒稱過,就覺得你們家的茶比別人小包!」啊?這是什麼清奇的腦迴路!靠一包茶的大小來判斷重量,物理沒學過嗎?你只看體積不看密度的嗎?
  • 什麼樣的巖茶水仙才會有苔蘚味?是樹齡,還是山場?
    這不是明擺著,欺負外面的一眾茶客喝不懂正巖茶,以次充好嗎?話說到這,有人該好奇了。不是說老叢水仙會有苔蘚味嗎,怎麼這一提到「苔蘚味」,卻這麼不受麻花待見?到底什麼樣的巖茶,才會有「苔蘚味」?《2》巖茶的品種有非常多,水仙肉桂是當家花旦。但從這兩種茶裡選出一款,很多人會毫不猶豫的選擇肉桂。因為肉桂的桂皮香,花香,果香,能讓你喝得到,嘗得著。
  • 今年的好肉桂,究竟有多難做?這裡藏著你不知道的幾個技術盲點
    「那好茶都是怎麼來的?」聽著這奇怪的言論,村姑陳不禁失笑。「都是剛學做茶的人做出來的。初生牛犢不怕虎,反而能做出好茶——他們顧慮不多,有時候還不按章法來,往往能收到無心插柳的奇效。」這理論,一套又一套,真心是位天馬行空的茶人。
  • 去年的足火肉桂,為什麼會泡出紅湯?背後隱藏著這三種情況
    最近身邊很多老朋友,都在喝去年的茶。去年2019年的水仙和肉桂能夠留到現在,大多火功不輕。最近忙著618的活動,手頭要處理的事情整整一籮筐。下午,有老友提議過來喝茶。不過麻花拒絕了他,這兩天沒空,實在抽不開身。然後,他發來消息。「本來想當面聊的,最近收了點去年的足火肉桂,總感覺有問題。」
  • 中國10大最知名烏龍茶,你喝過哪幾種?愛茶的你喝過才沒有遺憾
    喝茶有句俗語,「夏飲綠,冬飲紅,一年到頭喝烏龍」,說明烏龍茶是非常適宜大家拼飲的。特別是一些胃寒以及注重養生的朋友更是愛喝烏龍茶。那麼中國的十大烏龍茶你喝過哪些呢?如果說一樣都沒喝過,可別說自己會喝茶哦,小編提醒大家,十大烏龍茶你都沒有喝過其中一種,那真是一大遺憾。現在,就讓我們一起have a look中國十大最知名烏龍茶的風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