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論香氣,雀舌是巖茶裡的old money,黃觀音是new money,那肉桂呢?——題記。
《1》
這已經是第三年了,再一次喝到了那款香氣妖嬈得不可方物的雀舌。
最近試這款茶時,沉浸在一片脂粉香組成的世界裡。
我的想法是,當年雀舌能夠被列入為武夷名叢的行列,是不是因為它的花香太有魅惑性呢?
不用想,肯定是。
平心而論,像雀舌這樣花香妖嬈,熾熱繽紛,俏麗迷人的個性,哪怕是翻遍名叢錄,也找不到第二種吧?
接觸了許多老品種後,心裡越發的感慨。
以前的巖茶品種,它們的香氣太保守了,香得細幽淡雅。
像是一株崖壁上的蘭草,與世無爭,無欲無求。
難怪好不容易遇上茶香特立獨行的肉桂,大家就立馬給它封了號——香不過肉桂。
武夷巖茶,追求巖骨花香。
花香,才是巖茶最基礎款的香型。
論花香,雀舌的香氣有顛倒眾生的本事。
在眾多溫婉細幽、賢良淑德的傳統名叢面前,脂粉香妖豔得像妖精的雀舌,同樣不走尋常路。
哪怕是已經升為當家花旦的肉桂,也不能在花香上奪去雀舌的光芒!
如此局面下,怪不得在建國後,茶科所的專家們要不停的推出無數的新品種。
梔香濃鬱的金牡丹,香氣沖天的黃觀音,花香甜美的黃玫瑰……
原來,這是為了彌補巖茶品種裡的花香短板!
發展到如今,武夷巖茶裡的香氣擔當分出了三大派,分別是:
以雀舌為代表的傳統名叢派,以肉桂為典型的當家花旦派,以黃觀音為種子選手的新品種派。
魔鏡魔鏡告訴我,究竟誰才是世界上最香的巖茶呢?
《2》
雀舌的香氣,脂粉香妖嬈動人。
提到「雀舌」這個名字,許多茶友最開始聯想到的是綠茶。
精細小巧,形如鳥喙。
但今天提到的「雀舌」,是巖茶裡的老名叢。
雖然,與綠茶雀舌的小巧精緻比起來,巖茶雀舌的條索細長,稍顯粗獷。
但武夷巖茶的「開面採」標準擺在前,當然不能像綠茶那樣只取芽頭為原料。
和一眾外形符合硬漢特質的老叢水仙、老叢鐵羅漢等品種比,雀舌在巖茶裡可是出了名的嬌俏玲瓏。
但從葉片看,就遠比眾多品種細窄了一圈。
另外,更值得可圈可點的地方,在於它的香氣。
如果說經過焙火的巖茶,多少帶點man的特質。
那麼這雀舌的風味,它全身上下都洋溢著脂粉女兒香,柔情無限。
香氣妖嬈,嫵媚,但不庸俗,是巖茶裡最具脂粉氣的茶。
可以說,雀舌的香氣屬於最好分辨的那一類。
香氣的品種特徵明顯,喝過一泡雀舌後,你就能知道它應該具有哪些品種氣息。
光是聞到這胭脂水粉般的甜香,就能輕鬆聞香識巖茶!
深秋的下午,喝一泡肉桂。
洗好茶具,挽起長發,等候這款妖精的駕到。
沸水剛觸碰到條索,熱情的花香分子們,即刻撲鼻而來。
馥鬱的香型,在揭蓋熱聞時,毫無分辨難度。
有夜來花香,木槿花香,含笑花香,百合花香,茉莉花茶。
只感覺是大自然將無數的香花瓣,灑在一池浴湯內。
受到熱氣一蒸,濃鬱清洗的花香,旖旎而來。
讓人的鼻端、肌膚、衣裙、頭髮絲,仿佛是每一個毛孔,都沾上了這樣的香氣。
喝完一泡雀舌,會立馬就被它的香氣迷得春心蕩漾。
仿佛像在泡溫泉,泡一場奢侈的蘭湯香浴,連周圍的水汽都變得香騰騰的。
整個人浸在其中,雲裡霧裡,不知歸處,美不勝收。
《3》
黃觀音,是香沖天的巖茶新貴。
剛喝完雀舌不久,心裡就暗暗偏了心。
再對比起黃觀音的高調沖天香,覺得它香得像是暴發戶。
當然,這只是開玩笑。
論武夷巖茶的香氣魅力,可有不少茶友痴迷105的風味。
之前,剛試完一版輕火十二金釵不久。
緊接著就遇到好幾位茶友,強烈呼喚和要求,要單推一款黃觀音。
可見,作為覆蓋面最廣的巖茶新品種,它的受眾面可不小。
有很多喝茶愛喝香氣的茶友,非105不能過茶癮!
作為黃旦和鐵觀音的雜交後代,黃觀音算是其中最靚的崽。
其一,完美繼承了黃旦的「透天香」基因;
其二,發芽密,產量高;
其三,易推廣,覆蓋面廣;
其四,花香濃鬱無敵,數泡仍不易淡;
……
之前在武夷山時,淘到了一款老樹黃觀音。
按茶農的說法,當年在省裡的育種專家剛將黃觀音培育出來不久,他家就率先響應號召種下了一片黃觀音。
留了這麼多年,也沒改成其它的品種,樹齡都不淺。
果不其然,等到喝茶時,那款茶的香氣著實令人驚豔。
標準的梔子花香,悠悠然然。
從蓋香,到落水香,再到回甘裡浮現的花香,一直沒有散。
然而,以香氣稱道的黃觀音,它的茶香表現遠不止花香那麼簡單。
它的香氣,可塑性很強。
花香的類型,除了標緻的梔香外,還涵蓋了夜來香、小丁香、玉蘭、晚香玉等等。
茶香高揚,大有「天香雲外飄」的氣勢。
另外,黃觀音還能作出獨特的果香,或是花果香混合的甜美氣息。
香型豐富的黃觀音,是巖茶拼配裡的多面手。
這些年來,為商品大紅袍的拼配增香,默默奉獻了不少力!
如果說,雀舌的花香妖嬈,無與倫比。
那麼,這黃觀音的百搭香氣,壓根無人能及!
《4》
肉桂,茶香擁有正宮範!
很多喝巖茶的人,都在好奇為什麼巖茶裡的香氣擔當,會頒給肉桂。
香不過肉桂,醇不過水仙。
這一句經典名號,揚名已久。
但在喝茶時,認真細聞香氣,好像肉桂也沒有這麼香哇。
至少在花香這點看,它哪裡能比得上一眾黃觀音、金牡丹、黃玫瑰、奇蘭這類小品種?
別多想,肉桂能順利走紅,自有它的道理。
千言萬語歸為一句話,它的香氣擁有正宮範兒。
不妖,不魅,不膩。
以獨特的桂皮香聞名遐邇的肉桂,在一眾香氣鶯鶯燕燕的巖茶裡,尤其大氣。
更何況,在茶香的兼容並濟上,它的實力同樣也不差。
肉桂,除了它獨一無二的桂皮香外。
花香,果香等茶香特點,也不差。
近兩年來,市面上的蜜桃香肉桂、果香肉桂,同樣很有賣點。
論香型的豐富性,肉桂絕不輸給黃觀音。
只不過,從拼配的成本看,按現在的肉桂行情,往大紅袍裡拼進肉桂,略顯奢侈。
所以,才將「香氣百搭小能手」這個稱號,讓給了黃觀音罷了。
《5》
如果你喝巖茶,喜歡香氣。
那麼雀舌、黃觀音、肉桂,絕對堪稱是寶藏品種。
在它們背後,有無數的香氣魅力,值得細細探索。
雀舌,它是巖茶裡的老名叢。
作為old money的代表,它的香氣妖嬈,脂粉香重,但不失清新、端莊。
黃觀音的香,不必多提,早已揚名茶圈。
它的沖天香個性,很像汪老先生筆下寫的梔子花,香得撣也撣不開。
香氣這麼直接,不拐彎繞道的黃觀音。
雖然茶香略帶幾分豔俗,但也不失可愛。
肉桂,作為當家品種,自帶正宮娘娘的氣場。
論茶香的實力,「香不過肉桂」,絕非是浪得虛名!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讚。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