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黃觀音,雀舌,誰才是巖茶的香氣擔當?

2021-01-08 小陳茶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論香氣,雀舌是巖茶裡的old money,黃觀音是new money,那肉桂呢?——題記。

《1》

這已經是第三年了,再一次喝到了那款香氣妖嬈得不可方物的雀舌。

最近試這款茶時,沉浸在一片脂粉香組成的世界裡。

我的想法是,當年雀舌能夠被列入為武夷名叢的行列,是不是因為它的花香太有魅惑性呢?

不用想,肯定是。

平心而論,像雀舌這樣花香妖嬈,熾熱繽紛,俏麗迷人的個性,哪怕是翻遍名叢錄,也找不到第二種吧?

接觸了許多老品種後,心裡越發的感慨。

以前的巖茶品種,它們的香氣太保守了,香得細幽淡雅。

像是一株崖壁上的蘭草,與世無爭,無欲無求。

難怪好不容易遇上茶香特立獨行的肉桂,大家就立馬給它封了號——香不過肉桂。

武夷巖茶,追求巖骨花香。

花香,才是巖茶最基礎款的香型。

論花香,雀舌的香氣有顛倒眾生的本事。

在眾多溫婉細幽、賢良淑德的傳統名叢面前,脂粉香妖豔得像妖精的雀舌,同樣不走尋常路。

哪怕是已經升為當家花旦的肉桂,也不能在花香上奪去雀舌的光芒!

如此局面下,怪不得在建國後,茶科所的專家們要不停的推出無數的新品種。

梔香濃鬱的金牡丹,香氣沖天的黃觀音,花香甜美的黃玫瑰……

原來,這是為了彌補巖茶品種裡的花香短板!

發展到如今,武夷巖茶裡的香氣擔當分出了三大派,分別是:

以雀舌為代表的傳統名叢派,以肉桂為典型的當家花旦派,以黃觀音為種子選手的新品種派。

魔鏡魔鏡告訴我,究竟誰才是世界上最香的巖茶呢?

《2》

雀舌的香氣,脂粉香妖嬈動人。

提到「雀舌」這個名字,許多茶友最開始聯想到的是綠茶。

精細小巧,形如鳥喙。

但今天提到的「雀舌」,是巖茶裡的老名叢。

雖然,與綠茶雀舌的小巧精緻比起來,巖茶雀舌的條索細長,稍顯粗獷。

但武夷巖茶的「開面採」標準擺在前,當然不能像綠茶那樣只取芽頭為原料。

和一眾外形符合硬漢特質的老叢水仙、老叢鐵羅漢等品種比,雀舌在巖茶裡可是出了名的嬌俏玲瓏。

但從葉片看,就遠比眾多品種細窄了一圈。

另外,更值得可圈可點的地方,在於它的香氣。

如果說經過焙火的巖茶,多少帶點man的特質。

那麼這雀舌的風味,它全身上下都洋溢著脂粉女兒香,柔情無限。

香氣妖嬈,嫵媚,但不庸俗,是巖茶裡最具脂粉氣的茶。

可以說,雀舌的香氣屬於最好分辨的那一類。

香氣的品種特徵明顯,喝過一泡雀舌後,你就能知道它應該具有哪些品種氣息。

光是聞到這胭脂水粉般的甜香,就能輕鬆聞香識巖茶!

深秋的下午,喝一泡肉桂。

洗好茶具,挽起長發,等候這款妖精的駕到。

沸水剛觸碰到條索,熱情的花香分子們,即刻撲鼻而來。

馥鬱的香型,在揭蓋熱聞時,毫無分辨難度。

有夜來花香,木槿花香,含笑花香,百合花香,茉莉花茶。

只感覺是大自然將無數的香花瓣,灑在一池浴湯內。

受到熱氣一蒸,濃鬱清洗的花香,旖旎而來。

讓人的鼻端、肌膚、衣裙、頭髮絲,仿佛是每一個毛孔,都沾上了這樣的香氣。

喝完一泡雀舌,會立馬就被它的香氣迷得春心蕩漾。

仿佛像在泡溫泉,泡一場奢侈的蘭湯香浴,連周圍的水汽都變得香騰騰的。

整個人浸在其中,雲裡霧裡,不知歸處,美不勝收。

《3》

黃觀音,是香沖天的巖茶新貴。

剛喝完雀舌不久,心裡就暗暗偏了心。

再對比起黃觀音的高調沖天香,覺得它香得像是暴發戶。

當然,這只是開玩笑。

論武夷巖茶的香氣魅力,可有不少茶友痴迷105的風味。

之前,剛試完一版輕火十二金釵不久。

緊接著就遇到好幾位茶友,強烈呼喚和要求,要單推一款黃觀音。

可見,作為覆蓋面最廣的巖茶新品種,它的受眾面可不小。

有很多喝茶愛喝香氣的茶友,非105不能過茶癮!

作為黃旦和鐵觀音的雜交後代,黃觀音算是其中最靚的崽。

其一,完美繼承了黃旦的「透天香」基因;

其二,發芽密,產量高;

其三,易推廣,覆蓋面廣;

其四,花香濃鬱無敵,數泡仍不易淡;

……

之前在武夷山時,淘到了一款老樹黃觀音。

按茶農的說法,當年在省裡的育種專家剛將黃觀音培育出來不久,他家就率先響應號召種下了一片黃觀音。

留了這麼多年,也沒改成其它的品種,樹齡都不淺。

果不其然,等到喝茶時,那款茶的香氣著實令人驚豔。

標準的梔子花香,悠悠然然。

從蓋香,到落水香,再到回甘裡浮現的花香,一直沒有散。

然而,以香氣稱道的黃觀音,它的茶香表現遠不止花香那麼簡單。

它的香氣,可塑性很強。

花香的類型,除了標緻的梔香外,還涵蓋了夜來香、小丁香、玉蘭、晚香玉等等。

茶香高揚,大有「天香雲外飄」的氣勢。

另外,黃觀音還能作出獨特的果香,或是花果香混合的甜美氣息。

香型豐富的黃觀音,是巖茶拼配裡的多面手。

這些年來,為商品大紅袍的拼配增香,默默奉獻了不少力!

如果說,雀舌的花香妖嬈,無與倫比。

那麼,這黃觀音的百搭香氣,壓根無人能及!

《4》

肉桂,茶香擁有正宮範!

很多喝巖茶的人,都在好奇為什麼巖茶裡的香氣擔當,會頒給肉桂。

香不過肉桂,醇不過水仙。

這一句經典名號,揚名已久。

但在喝茶時,認真細聞香氣,好像肉桂也沒有這麼香哇。

至少在花香這點看,它哪裡能比得上一眾黃觀音、金牡丹、黃玫瑰、奇蘭這類小品種?

別多想,肉桂能順利走紅,自有它的道理。

千言萬語歸為一句話,它的香氣擁有正宮範兒。

不妖,不魅,不膩。

以獨特的桂皮香聞名遐邇的肉桂,在一眾香氣鶯鶯燕燕的巖茶裡,尤其大氣。

更何況,在茶香的兼容並濟上,它的實力同樣也不差。

肉桂,除了它獨一無二的桂皮香外。

花香,果香等茶香特點,也不差。

近兩年來,市面上的蜜桃香肉桂、果香肉桂,同樣很有賣點。

論香型的豐富性,肉桂絕不輸給黃觀音。

只不過,從拼配的成本看,按現在的肉桂行情,往大紅袍裡拼進肉桂,略顯奢侈。

所以,才將「香氣百搭小能手」這個稱號,讓給了黃觀音罷了。

《5》

如果你喝巖茶,喜歡香氣。

那麼雀舌、黃觀音、肉桂,絕對堪稱是寶藏品種。

在它們背後,有無數的香氣魅力,值得細細探索。

雀舌,它是巖茶裡的老名叢。

作為old money的代表,它的香氣妖嬈,脂粉香重,但不失清新、端莊。

黃觀音的香,不必多提,早已揚名茶圈。

它的沖天香個性,很像汪老先生筆下寫的梔子花,香得撣也撣不開。

香氣這麼直接,不拐彎繞道的黃觀音。

雖然茶香略帶幾分豔俗,但也不失可愛。

肉桂,作為當家品種,自帶正宮娘娘的氣場。

論茶香的實力,「香不過肉桂」,絕非是浪得虛名!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讚。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現在的武夷巖茶肉桂,都喜歡拼黃觀音?
    在眾多的巖茶小品種裡,黃觀音已然成為排頭兵。 再來說回正題,黃觀音產量高。 在巖茶的拼配裡,可以實現成規模的大量拼配。 所以,在拼配肉桂裡,常能看到黃觀音的身影,就不足為奇了。 如果換作是,雀舌等產量比較少的巖茶品種。
  • 武夷巖茶,重水求香,巖茶的品種香、工藝香、山場香你都認得清嗎
    香不過肉桂,香氣尖銳高揚,桂皮香有個性。水仙,空谷幽蘭,蘭花香撲鼻,老叢水仙還具有濃鬱的叢香。雀舌,芬芳妖嬈,甜香動人。黃觀音,香透天,梔子花香沖天而來……事實上確實也這樣。除了湯感滋味外,香氣在巖茶的審評中也很重要,佔比30%。一泡優質的巖茶,茶香特徵要達到純正、清晰、馥鬱、持久、沉穩的特點。按照巖茶的香氣來源,茶香可以分為三種類型。品種香、工藝香、山場香。
  • 5克、8克、10克,無論水仙、肉桂、大紅袍,巖茶到底包幾克好?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李麻花《1》巖茶到底包幾克好,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是我還是忍不住要拎起再說一說!原因在於,前幾天,我被一個朋友「羞辱」了!這個朋友來找我喝茶,看我拿了一泡肉桂來喝,就毫不客氣說了一句,「我覺得你們的茶分量不足!」
  • 武夷巖茶大紅袍,喝起來是什麼味道?
    曾幾何時,用巖茶界一哥來形容它最為妥帖,可近年來卻有些被肉桂反超的勢頭,牛肉、馬肉、龍肉等名氣在圈子內可比大紅袍要響。有種正宮娘娘被三宮六院妃嬪搶了恩寵的意思。然大紅袍的江湖地位,仍舊不可動搖。沒辦法,誰讓大紅袍有個勢力強大的娘家。它的種植歷史以及傳奇故事,令大紅袍始終處於金字塔頂端,難以走下神塔,輕鬆贏得個「茶王」的美稱。
  • 武夷巖茶中,正巖山場的肉桂,為什麼苦澀味不重?
    正常品質的巖茶肉桂,不應該保留過多的苦味。 排除掉久泡與瘋狂坐杯的前提,若是一泡肉桂的滋味,苦得賽黑咖啡。 每啜一口,重重的苦味會像巨浪那樣直接拍在舌頭上。 驚濤拍岸,濃墨重彩的苦味,苦得讓人想流淚。
  • 巖茶金牡丹,以「香」動茶客
    是何德何能,讓這款現代培育出的新品種巖茶敢用此命名。說起金牡丹,就連喝慣了巖茶的老茶客也未必熟悉。更是有人分不清「金牡丹」、「金觀音」兩種茶,甚至將巖茶中的「金牡丹」與白茶中的「白牡丹」混為一談。其實,只要喝過一次,就會對金牡丹留下深刻印象,牢牢記住這個名字。有茶友驚呼:此巖茶的香並不亞於有「茶中香水」之稱的單樅。高香,是巖茶金牡丹最大的特點。
  • 母樹大紅袍給誰喝了,為什麼母樹大紅袍叫三棵六株?
    現在學者們更傾向於認為,那6棵母樹大紅袍,其中三棵是奇丹、雀舌、北鬥,另外三棵是北鬥無性繁殖出來的後代,並不等於母樹,這也是為什麼母樹大紅袍有三棵六株一說。武夷巖茶當中,能光明正大行拼配之事的,只有大紅袍。所謂拼配大紅袍,即用不同品種的巖茶拼配出來的茶品。拼配大紅袍也叫商品大紅袍,為推動武夷巖茶市場,由於純種大紅袍的產量有限,商品大紅袍應運而生。市面上已經不可能再出現大紅袍母樹所產的茶,純種茶又無法滿足龐大的市場需求,只有拼配茶,才使大紅袍實現了徹底的商品化。
  • 武夷巖茶入門知識:巖茶三十問,全面詳解,讓你徹底了解!
    大紅袍屬武夷巖茶最具代表的產品,同時由於大紅袍知名度高,往往很多人將武夷巖茶統稱為大紅袍,正如鐵觀音一樣,其實武夷巖茶中有三百多個品種,分為無性系灌木如肉桂,無性系小喬木如水仙,及名叢、優良名叢。 另外我們說的武夷巖茶多指武夷山產的烏龍茶。
  • 喝武夷巖茶肉桂前,先搞懂這七個問題! - 小陳茶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旗下巖茶課堂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巖茶課堂丨作者:李麻花在巖茶圈,有三種茶是敲門磚、基本款、必備入門茶。首先,桂皮香濃烈程度不同牛欄坑,呈現為V字型,肉桂種植於坑澗底部。此處空氣溼潤、光照時間較短。此環境下種出來的肉桂,香氣細幽、溫潤。馬頭巖(開山坪),地勢平闊,光照時間比牛欄坑長,不像牛欄坑處於坑澗當中,被水汽滋潤著,馬頭巖開山坪的肉桂,香氣霸道、張揚。
  • 武夷巖茶大紅袍、水仙、肉桂,該如何存放?記住這四大要點!
    網友留了個超級有含金量的問題:「武夷山產的肉桂,要不要存冰箱?」登時想到把牛欄坑肉桂放進冰箱的畫面。牛欄坑肉桂可憐兮兮地待在陰涼又潮溼的冰箱中……不敢多想。在問題下方,各方茶友(其中不乏xx大師,xx制茶師活躍)亮出觀點。
  • 喝懂武夷巖茶正巖肉桂的第一步,就是先學會泡它!
    這些肉桂,也沒什麼特別之處,就是香氣比其他肉桂持久一點,桂皮香辛辣一點,湯水醇厚一點,茶耐泡一點,好喝一點。此言一出,沒把村姑陳給氣壞,瞬間給了一記慄子頭。果然,不能耍花腔,心也不能太大。這肉桂好喝一點點,直接體現在價格上,就是一斤能賣五位數,而不是可憐的三位數。肉桂,作為當下巖茶中的「天王」,它到底是什麼味道?三位數的肉桂,個性像莽夫,橫衝直撞,缺少風雅氣息,它的口感,簡單粗暴而猛烈。
  • 肉桂是什麼?肉桂茶屬於什麼茶?生活中常見的肉桂茶
    肉桂是什麼?肉桂茶屬於什麼茶?生活中常見的肉桂茶有哪些?大家好,這裡是茶生活百科,非常感謝在百忙之中閱讀茶葉實體店經營的經驗分享的文章,今天茶人就為大家分享下肉桂的概念、茶性、分類。肉桂茶是以肉桂良種茶樹鮮葉,採用武夷巖茶的製作工藝而製成的烏龍茶,早在清代時期,肉桂茶已經是武夷山茶園栽種的十個品種之一,其巖韻明顯,香氣辛銳持久,水質很霸氣,入口醇厚而鮮爽,湯色澄黃清澈,葉底黃亮,條索緊結捲曲,色澤褐綠,油潤有光,備受很多人喜歡。
  • 武夷巖茶同樣經歷了倒春寒,為什麼水仙變稠了,而肉桂卻沒有?
    巖茶正巖老叢的風採,果然尤為有標誌性。 不過昨晚上,剛跟武夷山的朋友通了電話,他倒是提醒了我一點。 「不是說2020年有倒春寒嘛,怎麼感覺今年的水仙普遍更醇,但肉桂卻沒什麼變化?」 這點深究起來,大有學問。
  • 武夷巖茶的一段羅生門,鬼洞肉桂是真有其事,還是天外來客?
    確實,這些年來的巖茶肉桂,發展的勢頭一直很旺。 從牛肉、馬肉,再到豬肉,鬼肉。 不知情的人聽到這些名字時,完全不知所云,哪怕是腦洞大開也想不到這是一款茶的代號。 有茶友過來留言說,他覺得巖茶喝的是什麼,從來都沒有鬧清楚過。
  • 巖骨花香,烏龍茶中的幾種極品巖茶
    本文主要介紹三種巖茶,分別是十大烏龍茶中的經典招牌:大紅袍和水仙,以及近些年人們青睞有加,得到大肆推廣的後起之秀,肉桂。1.大紅袍大紅袍是武夷巖茶中的「王者」,品質優異,其外形條索緊結,色澤綠褐鮮潤,衝泡後湯色橙黃明亮,葉片紅綠相間。品質最突出之處是香氣馥鬱有蘭花香,香高而持久,"巖韻"明顯。
  • 你知道肉桂是什麼茶嗎?
    匠就巖茶禮盒/匠魂網說到肉桂,很多人都會說這題我會它是以肉桂良種茶樹鮮葉,採用武夷巖茶的製作工藝而製成的烏龍茶,是武夷巖茶的著名花色品種之一。肉桂茶被發現至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由於其品質優異,性狀穩定,如今不僅成為武夷巖茶的最佳當家品種,而且也被外地廣為引種。
  • 無論水仙還是肉桂,巖茶的苦澀味重,就是有滋味,就是茶湯醇厚?
    然後他和我們提,外面好多人誤會巖茶要一開泡,香氣滋味就要炸裂才是好茶。用沸水泡茶,剛一出湯,揭蓋就是高揚沖天的茶香。香氣特別濃鬱,霸道,張揚。喝一口茶湯,特別的有刺激感,有滋味。第一道湯水要濃墨重彩,要香到爆炸,要滋味感強烈……達到這樣狀態,才能滿足世俗大眾對好巖茶的定義。
  • 悶泡後出現苦澀味的巖茶,很劣質?其實這是誤判內質豐富的巖茶!
    伴隨著茶湯溫度的自然下降,茶葉內部的低沸點香氣,錯落有致出現。舉個例子,泡肉桂。香氣物質豐富的武夷肉桂,蓋香可以分前、中、後三種變化。注入沸水後,快速出湯。這時能夠聞到的蓋香,先後層次更加分明。如果是用悶泡的方式泡茶,那麼非但不會將茶湯越悶越香,反而是破壞香氣的表現。
  • 今年的好肉桂,究竟有多難做?這裡藏著你不知道的幾個技術盲點
    聊到這裡,他忽然想起什麼,猛拍了下桌子說,「明年一定要反覆叮囑茶工,早上9點後再採茶,現在才知道露水青比雨水青可怕多了!」嚇醒了腳下的一隻貓。《3》有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今年武夷山茶農做肉桂,會下意識地嫩採——正常是每年的5月5號-8號採摘肉桂青葉,但今年有些茶農,4月底就開始採了。
  • 除了「好喝好喝」,你更需要這些高級詞彙來評價一款巖茶!
    不知道各位茶友是否遇到過這樣的情況: 當你邂逅了一款很優秀的巖茶,很想傾盡畢生所學詞彙去讚美它,卻發現,嘴裡只能蹦噠出「好喝,好喝,真是太好喝了」。太羞恥了,明明平時還算個文藝青年,怎麼偏偏遇上巖茶就詞窮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