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巖茶大紅袍、水仙、肉桂,該如何存放?記住這四大要點!

2020-12-04 小陳茶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今兒看到一問題,挺有趣。

網友留了個超級有含金量的問題:「武夷山產的肉桂,要不要存冰箱?」

登時想到把牛欄坑肉桂放進冰箱的畫面。牛欄坑肉桂可憐兮兮地待在陰涼又潮溼的冰箱中……不敢多想。

在問題下方,各方茶友(其中不乏xx大師,xx制茶師活躍)亮出觀點。

A網友說:「只要不是夏天,都不用放冰箱。」

言外之意,巖茶夏天才要存在冰箱裡,其他時間不用。網友還細心地給出了解釋:在夏天,溫度過高可能就會使茶失去了原有的香味,所以最好可以放在冰箱裡冷藏起來。

真如茶友所說,夏天巖茶要存在冰箱裡?

答案是否定的!

巖茶,一年四季任何時間都不需要存在冰箱裡。

巖茶,為什麼不用放冰箱保存?

給出答案前,我們先做個了解:茶,為什麼要放在冰箱裡。

生活常識告訴我們,冰箱是個能夠延緩物質衰敗、變質的容器。只要保證電源供應及時,氨氣正常製冷,冷藏室溫度保持在0-5℃之間,東西就不容易腐壞,甚至於能夠較長時間保持新鮮狀態。

茶存於冰箱中,便是看中了「保鮮」二字。

而在六大茶類中,需要保鮮的茶,屈指可數,能讓人第一時間聯想到的,就是綠茶。

六大茶類中,綠茶就是要趁新鮮勁兒喝了,方不辜負明前茶、雨前茶的美稱。

若是綠茶的鮮味消失,那就成了毫無靈氣的草木,喝起來著實沒有什麼意思。

但,真正深諳存茶之道,並不會輕易將茶存於冰箱裡。

即便是綠茶,也講究落袋為安,趁早喝完才是。

反觀巖茶,它與綠茶大為不同。也不必存放在冰箱裡。

一來,巖茶素來以香、清、甘、活的特色著稱,鮮爽並不是它的特色。換言之,巖茶不需要用低溫留住鮮味,常溫保存即可。

二來,有些巖茶到手後還需要褪火,若是將茶置於冰箱中,反而容易影響褪火速度,左右了醇化後的效果,倒拖了後腿,實在不值得。

若是強行將巖茶保存在冰箱裡的,只會落得個賠了夫人又折兵的結局。

冰箱存巖茶,會有什麼後果?

冰箱,對於巖茶而言,乃是非之地。老話說的好「女人多的地方,是非多」。

這句話,麻花現學現用,有冰箱存茶的地方,異味多,水汽多。對於存茶而言,就像是人間煉獄。

一款巖茶,若是藏進了冰箱這處是非之地,它的厄運即將開啟。

冰箱中水汽大,巖茶易受潮返青。

冰箱,尤其是家用冰箱,往往水汽大(食物帶有溫度,冷卻後有水汽附著在冰箱內,形成水汽),打開冷藏室往往會發現冰箱內壁上有許多水珠附著在上頭。

若是將乾燥的巖茶存放於此,茶葉將會吸收這些水汽,久而久之,將會出現各種小毛病。如同人長時間生活在一個極度潮溼的地方,還不採取任何措施防護,容易得風溼病。

當巖茶條索的乾燥度被破壞後,茶葉的穩定性被打破,茶容易出現返青的情況。

原本想著冰箱存巖茶,是為了長期存放,誰曾想好心辦壞事,反而讓巖茶返青。

悔不當初。

若是重新選擇,您還會將巖茶存冰箱裡嗎?

冰箱中異味多,巖茶吸附性強,容易有雜味。

冰箱存茶,不僅有水汽的困擾,還有「異味」這條攔路虎出來作怪。

冰箱本身透氣性差,容易滋生許多異味。

這些異味是冰箱裡的老頑固,在冰箱中盤踞多年,恰好遇上巖茶這樣容易吸附氣味的茶葉,悲劇就這樣猝不及防的發生了。

原本清清爽爽的巖茶,出現了蒜頭味、青椒味、榴槤味等,光聽著就覺得渾身不暢快。

那我們是否可以為巖茶專門置辦一臺冰箱,只存巖茶一種?

最好也不要。

冰箱的水汽和異味問題,難以改變,可別以巖茶品質為代價去嘗試。

武夷巖茶,該如何存放?

武夷巖茶,並未想像中那般矯情,保存它的方式也比較簡單,不過「常溫」二字。

「常溫」,它是一個溫度區間,非唯一數值。

一般來說,最高溫不要超過30℃,最低溫不要低於0℃最好,在這個溫度下,巖茶品質不易受到影響。

夏季高溫天氣,找個陰涼的房間存茶最好,從最大程度上,給巖茶一個舒適的環境。

除了溫度我們要用心、留意,還要另外注意幾個因素。

第一,遮光存放

存巖茶,最怕光線直射。

光線,是一種能量物質,會分解茶葉中的營養物質,最後導致巖茶變得無趣,香氣、口感物質都消失,當真成了木頭,了無生趣。

存放巖茶時,要將其遮光包裝。可以將巖茶用複合牛皮紙鋁膜包裝,八克一小包。而後再用紙箱密封好,放在光線無法直射的地方保存。

第二,乾燥保存

保存巖茶,務必要保障存放環境的乾燥度。

環境乾燥了,才能避免水汽對巖茶的傷害。水汽傷害小了,巖茶不容易出現返青。如此一來,茶存放時間能更長。

第三,密封保存

存巖茶,還要注意茶葉的密封性。包裝密封性好,才能一勞永逸,隔絕水汽、異味等物質對巖茶的傷害。

密封保存,也簡單。

一是用牛皮紙泡袋密封,然後裝進包裝盒中。

二是直接用塑膠袋密封,裝進紙箱,將紙箱四周密封好。

三是用密封性好的錫罐、鐵罐等保存。

容器選擇五花八門,但原則只有一個:密封即可。

第四,無異味保存。

質本潔來還潔去,巖茶存放的容器、環境都要講究乾淨無異味,給茶提供一個整潔清爽的空間,才是最好。

巖茶保存,實在不必大動幹戈。

做到五個原則:遮光、密封、乾燥、陰涼、無異味保存就行。

至於冰箱存茶,那是綠茶才需要的特殊待遇,巖茶並不需要!

使用正確的存茶方式,才能讓茶存的長久,避免返青。

最後,容許麻花煽情幾句。

2019年已經到來,這過去的這一年中,感謝各位巖茶課堂茶友們的支持。

在新的一年中,麻花會繼續保持更新,希望每日更新的文章都能為茶友們答疑解惑,帶來幫助。

紙短情長,說不完的故事,還是關於巖茶。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焦點

  • 武夷巖茶入門知識:巖茶三十問,全面詳解,讓你徹底了解!
    大紅袍屬武夷巖茶最具代表的產品,同時由於大紅袍知名度高,往往很多人將武夷巖茶統稱為大紅袍,正如鐵觀音一樣,其實武夷巖茶中有三百多個品種,分為無性系灌木如肉桂,無性系小喬木如水仙,及名叢、優良名叢。 另外我們說的武夷巖茶多指武夷山產的烏龍茶。
  • 武夷巖茶大紅袍,喝起來是什麼味道?
    一、母樹大紅袍母樹大紅袍,此乃現在富可敵國也喝不到的茶。自2006年後,母樹大紅袍已停止採摘,並被列位國家級保護單位。這下母樹大紅袍更添神秘感,這款處於神壇上的母樹的大紅袍喝起來是什麼味道?不好意思,麻花沒喝過。
  • 解碼武夷巖茶的山場密碼,牢牢記住這些,避免喝得一頭霧水
    談及武夷巖茶的「山場」,我們一直神往之,心念念的,或許是著名的「三坑五澗」,或許是並不那麼出名的蓮花峰,抑或是虎嘯巖、鬼洞、竹窠……山場的多樣性,讓我們每行至一轉角處,總想著會不會在某個旮旯角落處與那些大家耳熟能詳的名樅,水仙、肉桂,或者是大紅袍、水金龜……不期而遇。據統計,武夷巖茶的品類竟多達一千多種以上。有些我們甚少聽過,幾乎存在於教科書上。
  • 武夷巖茶茶湯的厚和薄決定著一款巖茶的品質,不論大紅袍水仙肉桂
    ,言外之意,就是這茶,喝起來是有內容物的,是有分量的,好像喝糖漿一樣,是有濃度的。湯水厚的巖茶,含在嘴裡,好像嬰兒的小手,在輕輕撫慰你的舌頭,把舌頭的每一個細胞都包裹起來。茶湯厚的巖茶,用「瓊漿玉液」這四字來形容,最合適不過。華酌既陳,有瓊漿些。薄是什麼意思?薄,字面意思理解為:不厚。引申為稀薄,淡薄,形容滋味淡薄。與「厚」相對應。
  • 巖骨花香,烏龍茶中的幾種極品巖茶
    而在烏龍茶眾多的種類中,有一朵「奇葩」,它就是巖茶。巖茶因"巖巖有茶,非巖不茶"而得名,以"巖骨花香"的獨特巖韻著稱。其種類繁多,最為有名的包括:大紅袍、水金龜、鐵羅漢、白雞冠等。在烏龍茶的發展歷史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形成了悠久的茶文化歷史。
  • 武夷巖茶同樣經歷了倒春寒,為什麼水仙變稠了,而肉桂卻沒有?
    巖茶正巖老叢的風採,果然尤為有標誌性。 不過昨晚上,剛跟武夷山的朋友通了電話,他倒是提醒了我一點。 「不是說2020年有倒春寒嘛,怎麼感覺今年的水仙普遍更醇,但肉桂卻沒什麼變化?」 這點深究起來,大有學問。
  • 從水仙、肉桂,到大紅袍,數數這些年巖茶界的那些「重口味」炒作
    《3》起花名,武夷巖茶亂象。有位江浙一帶的朋友,剛從武夷山回來。然後平時喝綠茶為主,不怎么喝巖茶的她,發表了她的新奇見聞錄。「沒見過有哪種茶,能像巖茶這麼愛取花名。」「當時店家一直給我們推薦,然後看到這泡茶的花名,直想讓人起身就走。」「你想想,這名字多像路邊小廣告,多不正經。」聽完小姐妹的一番吐槽,確實讓人深有感觸。武夷巖茶的代名詞,在很多外省朋友看來,從原來的大紅袍,再到肉桂。
  • 巖茶知識課堂,大紅袍,肉桂,水仙的褪火是什麼意思?
    就好像大紅袍在大江南北一夜爆紅,各茶城的茶葉店裡,就貼上大紅袍的標誌。只有一個目的,告訴買茶的人,「我這裡有賣大紅袍哇,快來買。」等到金駿眉出名了,又貼上「金駿眉」紅色大字。即使你真的分不清大紅袍和正山小種的區別,沒關係,面子工程做足就夠了。在西方藝術史上,一幅名為《長頸聖母》的畫作,引來無數的爭議。即便這幅畫構圖0分,透視0分,人體0分,但它依然是神作。
  • 肉桂,黃觀音,雀舌,誰才是巖茶的香氣擔當?
    以前的巖茶品種,它們的香氣太保守了,香得細幽淡雅。像是一株崖壁上的蘭草,與世無爭,無欲無求。難怪好不容易遇上茶香特立獨行的肉桂,大家就立馬給它封了號——香不過肉桂。武夷巖茶,追求巖骨花香。花香,才是巖茶最基礎款的香型。論花香,雀舌的香氣有顛倒眾生的本事。
  • 喝武夷巖茶肉桂前,先搞懂這七個問題! - 小陳茶事
    一個名曰「水仙」、另一個名曰「肉桂」、第三個名曰「大紅袍」。這三種茶,乃是新手入門必喝品種。若是您沒喝過這三種茶,那肯定會被無情地嘲笑:「嘁,水仙、肉桂、大紅袍這麼主流的茶都沒喝過,還好意思說懂巖茶。」尤其是肉桂,近幾年來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爆紅。
  • 母樹大紅袍給誰喝了,為什麼母樹大紅袍叫三棵六株?
    ,不過可惜的是,這幾處大紅袍更具體的地點在這些遊記和調查中都沒有被詳細交代,人們至今也沒有找到它們。其二,拼配大紅袍。武夷巖茶當中,能光明正大行拼配之事的,只有大紅袍。所謂拼配大紅袍,即用不同品種的巖茶拼配出來的茶品。拼配大紅袍也叫商品大紅袍,為推動武夷巖茶市場,由於純種大紅袍的產量有限,商品大紅袍應運而生。市面上已經不可能再出現大紅袍母樹所產的茶,純種茶又無法滿足龐大的市場需求,只有拼配茶,才使大紅袍實現了徹底的商品化。
  • 武夷巖茶的一段羅生門,鬼洞肉桂是真有其事,還是天外來客?
    確實,這些年來的巖茶肉桂,發展的勢頭一直很旺。 從牛肉、馬肉,再到豬肉,鬼肉。 不知情的人聽到這些名字時,完全不知所云,哪怕是腦洞大開也想不到這是一款茶的代號。 有茶友過來留言說,他覺得巖茶喝的是什麼,從來都沒有鬧清楚過。
  • 巖茶金牡丹,以「香」動茶客
    是何德何能,讓這款現代培育出的新品種巖茶敢用此命名。說起金牡丹,就連喝慣了巖茶的老茶客也未必熟悉。更是有人分不清「金牡丹」、「金觀音」兩種茶,甚至將巖茶中的「金牡丹」與白茶中的「白牡丹」混為一談。其實,只要喝過一次,就會對金牡丹留下深刻印象,牢牢記住這個名字。有茶友驚呼:此巖茶的香並不亞於有「茶中香水」之稱的單樅。高香,是巖茶金牡丹最大的特點。
  • 武夷巖茶中,正巖山場的肉桂,為什麼苦澀味不重?
    那出現這類情況的肉桂,本身品質堪憂。 舒服自在的享受一泡巖茶,別誤會了肉桂的苦味! 另外,苦味重並不是肉桂的品種特徵。 肉桂作為武夷山的名叢,作為武夷巖茶的當家花旦。它的品種香氣是桂皮香。 桂皮香,在茶葉的香型裡很有個性,獨樹一幟。 聞起來的感覺,像灑在卡布奇諾上的肉桂粉。
  • 茶圈中的這五種奇談,你被收智商稅了嗎
    奇聞一:大葉種肉桂和小葉種肉桂的品種香不同。拔亂反正:肉桂分為大葉與小葉。這可能是百分之九十八的巖茶粉,巖茶愛好者,肉桂粉絲團們,都不知道的一個冷門知識點。奇聞二:梅佔水仙,是什麼新品種?拔亂反正:梅佔,是一種武夷巖茶的名稱。水仙,也是一種武夷巖茶的名稱。梅佔和水仙,它們是兩種不同的茶樹品種。
  • 武夷巖茶的頭道茶湯是什麼?是俗稱的「還魂湯」,還是孟婆湯?
    他是一個巖茶小白,最近剛到福州上班,身邊的工作茶喝的都是肉桂。小A表示說,他以前只聽說過大紅袍,但沒喝過幾次巖茶。換了新環境後,為了儘快適應工作社交上的喝茶需要,他最近都在惡補巖茶方面的知識。然而,然而,他發現了個頭疼的事。網上說巖茶的,各種各樣的說法都有,他都分不清誰說的才是真的。喝巖茶,原本就感覺越喝越懵。
  • 去年的足火肉桂,為什麼會泡出紅湯?背後隱藏著這三種情況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李麻花《1》等巖茶的新茶上市,等太久了。最近身邊很多老朋友,都在喝去年的茶。去年2019年的水仙和肉桂能夠留到現在,大多火功不輕。最近忙著618的活動,手頭要處理的事情整整一籮筐。下午,有老友提議過來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