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下午和茶友小A聊了一會。
他是一個巖茶小白,最近剛到福州上班,身邊的工作茶喝的都是肉桂。
小A表示說,他以前只聽說過大紅袍,但沒喝過幾次巖茶。
換了新環境後,為了儘快適應工作社交上的喝茶需要,他最近都在惡補巖茶方面的知識。
然而,然而,他發現了個頭疼的事。
網上說巖茶的,各種各樣的說法都有,他都分不清誰說的才是真的。
喝巖茶,原本就感覺越喝越懵。
分山場,分火功,還分品種,入門的門檻很高。
再看了很多介紹巖茶的視頻/文章/直播後,他更是看暈了,不知該信誰。
他之前聽朋友說,喝巖茶之前要留一杯頭湯。
但是今天又從*老師那聽到了一個驚悚的說法,「喝巖茶的頭道茶湯,會導致結石。」
嚇得小A茶友一連在後臺發了多條留言,想問問麻花的看法。
點開一看,哎,這不又是一則典型的茶圈怪談嘛!
《2》
問題來了,在什麼都不懂的情況下,該如何防止被忽悠呢?
從麻花的經驗看,最實用指南,是多多理性分析。
任何的神棍說辭,都存在的共性,說白了無非是兩類。
要麼是講好的,拼命的把牛皮吹上天。
要麼是講壞的,一個勁的提驚悚、嚇人、標題黨的內容。
很多年前的夏天,小小的綠豆被有過一段輝煌史。
當時,綠豆被人炒上了天。
有磚家在節目介紹到綠豆有N多種好處。就差沒往十全大補藥,包治百病上介紹了。
於是乎,綠豆的身價漲了不少。後來才逐漸被闢謠。
回過頭來看,這就是典型的神棍論嘛!
另外,壞的方面也不能宣傳得太離譜,太誇張。
像是隔夜茶的事情,大家心裡都很明白茶湯隔夜後真的是不好喝,一點不香。
但要說到「隔夜茶致癌」這麼驚悚的標題,就明顯有騙流量的嫌疑了。
一樣的,「喝巖茶的頭道茶湯,會有害,會導致結石。」
這樣的說辭明顯言過於實,過分離譜。
但凡是有點喝茶常識的人,誰敢說這樣的大話來嚇人嘛?
再來說,茶是健康飲品,這點是大眾常識。
但要說到喝**茶致癌,導致結石,那可一點不符合學術科普的調性。
正兒八經的學術專家,科研人員,他們在對外發表觀點時都會非常的嚴謹。
要有實驗依據,要有臨床驗證,要用數據支撐,才能下定論。
無憑無據,張口就說頭道茶湯會導致結石,那是誤導大眾!
更何況,學術權威領域內的,科研領域內的專家學者還沒發話。
一個圈子裡根本找不到名字的人,敢說這樣的誤導性言論。
這不是現行的茶圈神棍,又是什麼呢?
《3》
關於「巖茶頭道茶湯喝了,會導致結石」的言論。
麻花的感受就兩點,扯淡,離譜!
簡單的喝個茶,壓根不用理會這些神棍語錄。
武夷巖茶的頭道茶湯是什麼?
很簡單,就是巖茶條索經過衝泡後,得來的第一道茶湯。
圈子裡,也有「第一泡」、「第一水」等說法。
巖茶頭道茶湯,不是洪水猛獸。
按那樣的神棍言論,第一泡茶湯裡有這麼可怕的物質,那豈不是巖茶從頭到尾都不能喝?
隨便一想,就知道這不可能是真的。
巖茶的頭道湯,風味很精彩。
因為巖茶的加工過程中,要揉捻。
揉捻過後,葉片的細胞結構被破壞,內含物質溢出。
很多的風味物質會附著在條索表面,經過焙火後,從而固定下來。
等到泡茶喝茶,沸水一衝泡,附著在條索表面的物質最先釋放,溶入茶湯內,形成一杯香清甘活的茶湯。
山場正,焙火透,保存得當的巖茶,頭道茶湯的口感柔和細膩,能喝到不少滋味香氣的起伏。
對很多資深的巖茶愛好者來說,還有專門喝「還魂湯」的講究。
還魂湯的做法,就是將巖茶的頭道茶湯,先留出一小杯。
等到一泡茶的味道泡淡了,喝過了七衝八衝,上十衝後,再回過頭喝還魂湯。
到那時,感受到的口感、滋味大不一樣。
不洗茶,喝頭道茶湯,能讓喝茶體驗更完整。
留一杯還魂湯最後喝,可以獲得別樣感受。
不論怎麼看,巖茶的頭道茶都是要喝的,可以放心喝的。
如果簡單的建議說,巖茶頭道茶不能喝,會有N多不良後果。
那未免說明ta對自己家的茶,太沒信心了吧!
《4》
巖茶要不要洗茶。頭道茶能放心喝嗎?
當然可以。
喝好茶沒有洗茶的必要,不需要倒掉第一泡茶。
特別是喝根正苗紅的正巖茶,奢侈的喝一泡「牛肉」、「慧苑老叢」、「小牛肉」等等,洗茶就是暴殄天物了。
洗茶的做法,古人是沒有的。
像宋代人喝點茶,要將蒸青綠茶餅碾碎,篩出細末,調成茶膏。
再像咖啡拉花那樣,慢慢的注入沸水,打出「雪沫乳花」後,直接連茶帶湯一起喝。
在那個點茶盛行的年代,從來沒聽過「洗茶」的說法。
哪怕到了現代,簡單的喝個茶也不用擔心這麼多。
不用成天抱著「被害妄想症」的想法。
左邊擔心香精茶,右邊顧慮農殘茶。
說句實話,茶友們只要平時多喝好茶,多感受,多學習,就會發現這些全是杞人憂天。
好茶不用洗。生長環境好的,從正巖景區出來的水仙肉桂,不會有灰塵雜質。
另外,關於洗茶是洗農殘的提法,更不靠譜。
簡單的翻一下書,學一點最基礎的化學知識,就會知道那些都是不溶於水的東西。
說白了,喝茶前洗茶除了獲得心理安慰外,沒有任何的實質性效果。
好茶,洗茶是浪費。
爛茶,洗一百遍也不會幹淨。
有糾結洗不洗茶的功夫,不如多花點時間,認真的學學如何分辨好茶。
《5》
巖茶,要焙火的。
經過火的「淬鍊」後,武夷巖茶本身就很乾淨。
再加上,泡巖茶,水溫一定是沸水。
高溫焙火、沸水衝泡,都有一定殺菌效果。
遇上一泡好喝的、賣得不便宜的正巖茶,每一道茶湯都是寶。
真正愛茶,懂茶,會喝巖茶的人,根本捨不得浪費。
只有沒喝過好茶的茶神棍,才會鼓吹驚悚的嚇人言論。
任何正常品質的茶,巖茶也好,老白茶也罷,或者其他茶,都是不要洗的。
除非是聞起來就有焦臭味、酸臭味、發黴味,茶湯渾濁得像流沙河。
那樣品質表現很不正常的茶,頭道茶才是不能喝。
並且,最好是從頭到尾都不要喝。
遇上劣質爛茶,最好是敬而遠之,哪怕洗茶一百遍也沒用!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李麻花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