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企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村姑陳說,「鬼肉」這個詞讓她想起了聊齋,陰氣深深的。
和外省的朋友說起這個詞,他們更是一臉懵。
確實,這些年來的巖茶肉桂,發展的勢頭一直很旺。
從牛肉、馬肉,再到豬肉,鬼肉。
不知情的人聽到這些名字時,完全不知所云,哪怕是腦洞大開也想不到這是一款茶的代號。
有茶友過來留言說,他覺得巖茶喝的是什麼,從來都沒有鬧清楚過。
「每次在同事辦公室拿出一泡茶,開口就是一句這泡八百,那泡上千,最後這泡直接就要兩三千。」
「比茅臺還貴,名字還取得五花八門的。」
還有一位朋友更逗,她說之前和男上司喝茶,發現那天喝的茶名字竟然叫「從頭再來」。
這葫蘆裡面裝的是什麼酒,想破腦袋也猜不到。
然而,光是這一泡茶,身價就要成百成千大洋。
換算成最近的金價,一克茶的身價能比黃金還貴。
不過,賣得這麼貴的茶,外包裝卻是一概不詳。
不知山場,不知品種,不知火功。
喝起來感覺像水仙,但味道聞著略微又像肉桂。
最後,她還是猜肉桂的機率更大。
「因為肉桂等於肉貴嘛,現在賣得這麼貴的巖茶,十有八九就是肉桂。」
這邏輯,服,確實沒毛病!
《2》
聊到最終,那泡名字稀奇古怪的巖茶,還是沒搞清楚它的來歷。
如果「從頭再來」的從,再加一個木字旁,湊成「樅」,那按武夷山人取帶樅字成語茶名的習慣,十之八九是水仙。
不過,有一點事實,不得不說。
現在的巖茶,尤其是正巖茶,肉桂的身價一直不便宜,這已經成為大家的共識。
尤其是在巖茶圈子裡,被狂轟濫炸的天價茶洗腦後,許多人徹底接受了肉桂很貴的想法。
然後,一到外邊喝茶時,大夥們發表對一泡茶的評論。
很多時候,大家對這泡茶的香氣、滋味、口感、韻味、工藝、山場,都不大關心。
反而是對這泡茶八百,那泡茶三千,聊得興高採烈。
因為香氣滋味這些東西,不是每個人都懂,都能聊得開。
但這價格不一樣,不管張三李四,不論懂不懂茶,都能發表一番高見。
鋪墊了這麼多,我想要說的只有一點。
現在的肉桂,市場行情還是很好。
第一,大家都覺得它還是很貴。
第二,人們都覺得它不能賣得太便宜。
在這樣的行情背景下,再來揭秘巖茶圈子裡所謂的「鬼洞肉桂」,就需要勇氣了。
畢竟,這又得動別人的蛋糕了。
究竟鬼洞真的有肉桂嗎?
冒著被咂雞蛋的風險,麻花要客觀的說一句公道話。
至少在「鬼肉」這個名號打起來之前,壓根沒有!
事實是,鬼洞壓根沒有多少棵肉桂。
並且那一小片肉桂,還是前幾年新種下的。
要不信,你們可以親自到鬼洞走一走。
哪怕小學數學沒學得太好,那一小片肉桂茶樹到底有幾棵,算起來也不是件難事!
按茶農們的說法,武夷肉桂一般「三年打頂,五年採摘。」
在那一小片肉桂剛種沒幾年的時候,為什麼市場上的「鬼洞」卻能滿天飛?
毫無疑問,這就是一場羅生門!
《3》
鬼洞沒有多少肉桂。
這不是我們的猜測或者臆測,而是事實。
理由有很多。
1.在慧苑老友的帶路下,我們走了一趟內外鬼洞。
時間就在大半個月前,路線是從天心寺的後山,繞到倒水坑入口。
從左側的小路進,沿著一條路,從內鬼洞進。
走至外鬼洞後,再走至慧苑坑的遊覽路線,順著大路走出。
2.自古華山一條道,而這行走鬼洞的路,據茶農說也只有這一條。
SO,可以確保在鬼洞山場範圍內,沒有種植多少肉桂。
對於這個範圍,沒有遺漏之處。
3.據根正苗紅的慧苑坑主,茶三代所言,鬼洞肉桂就是被炒作出來的。
因為自古來,鬼洞作為一片隱世之地,一直都是奇種的樂園。
裡面有著豐富的茶樹品種資源,數不清的奇種們,千百年就棲息於此。
奇種,又叫菜茶,是由茶籽有性繁殖出來的。
A茶樹的開花後,不小心被昆蟲等授了B茶樹的花粉。
然後這A+B它們一結合,原有的性狀不再穩定,非A非B,而是生成出全新的品種。
可以說,作為茶樹資源保護庫,鬼洞的奇種不計其數。
但在鬼洞這片山場裡,哪怕外界的肉桂再紅再火熱,它也不是裡面的主角。
不論是鐵羅漢也好,肉桂也罷,鬼洞真正的主角,一直都是奇種!
4.那小片前幾年剛種下來的肉桂,壓根達不到量產階段。
一來,本身它們分布的就極窄。
如果後期沒有補種,估計產量就不高。
二來,據茶農說那片肉桂是五年前種下來的。
現在目測,樹齡確實不高。
武夷肉桂茶樹,通常三年打頂,五年採摘。
但從我們觀察到的情況看,那小片肉桂茶樹,茶農還沒有給它打頂,沒有任何的修剪痕跡。
一般,肉桂茶樹長到一定樹齡以後,需要剪一剪頭髮。
不然它的後期產量會不高。
然後,從外鬼洞看到的那些肉桂,明顯就是處於生長期的狀態。
從這些事實看,鬼洞的肉桂明明沒有多少。
外面滿天飛的「鬼洞肉桂」,不論如何也解釋不通!
《4》
既然,鬼洞肉桂這麼有名,而奇種卻很少名氣。
明明「鬼肉」更能賣出好價錢,為什麼不砍了奇種,往內外鬼洞裡都種上肉桂呢?
這個情況,說來複雜。
它和牛欄坑水仙的情況,又不太一樣。
去年冬天,剛給一位茶友解釋過,為什麼牛欄坑肉桂這麼有名,為什麼還要種水仙。
對此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搜歷史文章。
具體的內容,這裡就不再贅述了。
而鬼洞這個山場,它和牛欄坑的情況不同。
按慧苑坑主的說法是,「鬼洞可以種肉桂的地方,並不多。」
按它的山場情況,種出來的鬼洞肉桂,口感陰柔陰柔的,他之前在同組的朋友那喝到過。
以桂皮香辛銳,湯感辛辣著稱的肉桂,轉成娘娘腔那樣陰柔的性子。
猜過去,不必多說。
將這樣的肉桂拿到市面上去,哪怕是真貨,消費者也不認帳吧。
總之,這樣的肉桂喝起來不像肉桂,銷售上是有困難的。
除此之外,按當地的老友說法是,鬼洞可以種肉桂的地方不多。
親自去了一趟鬼洞後,我對此有了深刻體會。
先說內鬼洞的整體地勢,它就像一個深深的V字。
一眼望去,很陰深。
對麻花這樣膽子大的人來說,敢夜行馬頭巖、悟源澗。
但要我在天黑之後去鬼洞,免談!
兩山夾勢的內鬼洞,清涼幽深,基本曬不到什麼太陽。
兩邊的巖壁有很多松樹雜樹落葉,環境比較清涼潮溼,空氣裡瀰漫著濃濃的腐葉味。
將肉桂種在這麼陰的地方,比起許多坑澗山場都要幽深許多的小環境裡,它肯定很難適應。
這一點,平時喜歡花草園藝的朋友可以了解。
將再頑強,曬不死的太陽花種在陰溝裡,它肯定開不了花。
相對內鬼洞而言,外鬼洞相對開闊一點,至少兩旁的巖壁沒有窄窄的相挨。
從內鬼走到外鬼,會有豁然開朗感覺,光照略多,日照略多,陽氣更多一些,沒有那種陰森森的氣息。
在外鬼洞的那一片地方,才會被人專門開出來,種成肉桂。
之所以選在此處,別人都是有專門講究的。
《5》
鬼洞幽深,神秘,從環境氣場看,它和肉桂有些「八字不合」。
正因如此,它成了正巖山場內保留不多的隱世之地。
不像別處的山場那樣,受「肉桂熱」這一時代巨浪的影響。
原住民(北鬥、梅佔、奇種、白雞冠、黃玫瑰、金柳條等等),總之將這些名氣沒有肉桂大的品種,大部分被人砍了種成肉桂。
隱世在鬼洞裡的奇種,能夠在肉桂很貴的年代下安穩保留。
不得不歸功在,鬼洞山場的特質上!
不是所有的山場,都適合種肉桂。
至少,在鬼洞這片安靜的地方內,它現在沒有多少肉桂。
未來上,也不大可能大片被人開出肉桂。
所以,市面上滿天飛的「鬼肉」,大家要當心了!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讚。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