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茶水都帶有苦澀味?好茶就沒有苦澀味嗎?3個常識了解一下

2021-01-15 神農溪茶

茶葉為什麼會有苦味?這是很多人會反思的一個問題。喝過茶的人都知道,茶葉不分產地,泡的茶葉越多,茶水就會越苦澀。難道茶葉的苦澀是天生自帶的嗎?是不是茶葉的品質越低,苦味就會越明顯呢?要弄清楚這些問題的答案,大家必須對這些常識有一定了解。

1.茶葉的苦味從哪裡來?

茶葉的成分比較複雜,有一部分成分,是茶葉苦味的主要來源,比如兒茶素,這種物質自帶天然的澀味,而且會溶於水中;還有一些成分,比如咖啡鹼、茶葉鹼、茶皂素等,這些物質也會溶於水,這些物質會釋放出苦味。所以,大家泡茶的時候,會發現茶葉自帶苦澀,多是由這些物質溶解於水所致的。

2.茶葉苦澀程度,跟茶的品質有關係嗎?

並非茶葉越貴,就說明茶葉的苦澀味就會越淡,這兩者沒有必然的聯繫。茶葉是否會自帶苦澀味,跟茶葉的成分有密切的關係,比如說大多數綠茶都會有兒茶素、咖啡鹼,所以會自帶苦澀味。然而,將茶葉經過發酵加工以後,茶葉中的茶多酚氧化物,會生成茶黃素、茶紅素,而這兩者會與咖啡鹼結合,形成易於沉澱的絡合物,所以苦澀味就會降解,這樣的茶喝起來,就不會有那麼苦澀了。

3.茶葉的苦澀成分,對身體有哪些影響?

很多人擔心,這些苦澀味物質,對於身體會有壞處,所以不建議喝濃茶,以免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事實上,無論是兒茶素,還是咖啡鹼,對於我們身體都是有好處的,兒茶素對身體有抗氧化的功效,咖啡鹼有興奮神經的作用,這兩種物質都可以為我們所有。不過,茶也是因人而異的,比如睡眠質量不好的人群,則不建議喝濃茶,因為大量的咖啡鹼會刺激神經興奮,從而導致神經被過分刺激,這樣不僅對睡眠沒有好處,反而還會加重失眠。

【本文由「神農溪茶業」新媒體原創出品,圖片來源於網絡,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焦點

  • 小喜年-茶的苦澀味「化得開」嗎?
    老茶客在喝到某種比較苦或者比較澀的茶時,經常會聽到他們說:「這個茶的苦澀味『化得開』」,那麼這個「化得開」究竟是什麼意思呢?首先,得弄明白下面幾個問題。影響茶葉「澀度」的,主要是茶多酚中的兒茶素,因為在茶多酚中,兒茶素的佔比最大,在60%~80%之間,所以我們通常說影響茶澀味的主要是茶多酚。茶葉的老嫩程度會影響茶多酚的含量,從而影響澀度。茶都有「苦澀味」嗎?
  • 武夷巖茶中,正巖山場的肉桂,為什麼苦澀味不重?
    好的肉桂,風味是綿柔的,苦澀味不顯。 以鼎鼎大名的牛欄坑肉桂為例,它作為正巖坑澗茶的代表,就絲毫與霸氣苦澀不沾邊。 相反是,茶湯裡的桂皮香強,湯感綿柔,茶湯有厚度。 每一滴的茶湯裡,都包裹著濃鬱的茶香,湯水又醇又滑。
  • 巖茶出現苦澀味,主要是這兩個原因作祟!
    最後,實在壓抑不住內心的問題:「掌柜的,這茶怎麼這麼苦,這麼澀啊。」「放輕鬆點,年輕人,你沒聽說過一句話嗎,不苦不澀不是茶,巖茶就是這個味道的。」沒喝過巖茶的我們,只好乖乖接受這個結果,腦袋裡自動把巖茶劃入「難喝」、「極難喝」的陣營,恨不得鎖上記憶,再也不打開!但是!麻花很負責任地告訴你:別聽掌柜的扯淡,這種苦澀味重的巖茶,是爛茶。
  • 你泡的茶為什麼總是苦的?
    茶室時不時會來些此前不怎么喝茶的小白,有些剛喝第一口,就不自覺地表達其體驗「好苦啊。」有的還會問,茶都是這麼苦嗎?我司的評茶同事當然會細心解答。比如解釋,你喝的茶是審評泡法,所以會苦;或者這是我們評的一款原料不怎麼好的茶;或者引導他們能否感覺到化苦為甘的過程等等。(來源:貝葉集選)小白在接觸茶葉之初能有這種引導自然是最好的。
  • 悶泡後出現苦澀味的巖茶,很劣質?其實這是誤判內質豐富的巖茶!
    很顯然直白的一個道理,在黃金茶水比例的搭配下。泡茶時間過長,茶湯悶的時間越久。最終得出來的茶,肯定是一杯濃濃的苦茶。長期喝濃茶有礙健康與養生,這是茶圈內的常識。然而如此,仍有不少的人站隊——泡茶要悶著喝。前些天,麻花從某位網友, 領教了好幾段關於悶泡的悖論。箇中說辭不僅令人費解,還非常的不科學。
  • 普洱茶的苦澀味越重,後期轉化價值越大?
    在普洱茶中,苦味和澀味往往相伴相生,且佔據茶湯滋味的主導地位,更有「不苦不澀不是茶」的說法。一些茶友認為,普洱茶的苦澀滋味是茶葉內含物質豐富的表現。因普洱茶具有巨大的轉化價值,便對「苦能生津、澀能轉甜」這樣的言論深信不疑,甚至有著「現在有多苦澀,以後就有多甜滑」的期待。還有一部分茶友則是完全憑第一印象就得出結論:苦澀顯著的普洱茶,其品飲價值也不高。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明明澀味濃重很難喝,卻被說成是好白茶?到底哪裡出問題
    像咬了一口生柿子的感受,滿口的澀味。說帶有澀味的白茶是好茶,這不是在找虐嗎?白茶會帶有澀味,主要是因為它其中的茶多酚含量過高所導致。將一杯蘊含著大量茶多酚的茶湯喝到口中,就會覺得口腔內,充滿了砂礫感。口腔中,會帶有異物感,給人一種很不舒服的感受。說到底,一杯會給人帶來不美妙體驗的茶湯,會是好茶嗎?怎麼想,也不可能。都說好茶的標準是香,清,甘,活,鮮,香,醇,爽。所謂香,也就是茶香。
  • 你泡的茶又苦又澀,都是因為這幾點
    俗話說「不苦不澀不成茶」,苦味與澀味通常都聯繫在一起,其實苦味與澀味是兩種物質。苦味是味覺上的感受,而澀味準確來說應該是澀感,是觸覺上的感受。茶葉中呈現澀味的主要物質是多酚類物質,例如兒茶素、酚酸、羧酸等,兒茶素類物質是構成茶葉澀味的主要成分。
  • 春筍如何去除苦澀味?許多人不知道,最好的辦法並不是焯水
    竹筍雖然鮮美,但鮮竹筍美中不足,常常會帶有苦澀味。讓先弄清楚究竟是什麼物質導致了竹筍的苦澀味?——導致竹筍苦澀味的物質導致竹筍苦澀味的主要物質是單寧和胺基酸,其次再是草酸。這3種物質存在於竹筍中並非一成不變,受竹筍生長環境的變化有較大差異,而且不同品種、不同部位這3種物質的含量分布不同。
  • 飲茶冷知識:所有的茶都是苦的嗎
    不少年輕人不愛喝茶,很大的一個原因是因為他們覺得茶很苦。其實咖啡也苦,純黑巧克力也苦,為什麼年輕人對於茶的苦這麼敏感呢?所有的茶都是苦的嗎?其實茶葉的苦味與茶葉的成分有關。茶葉中所含的多酚類、咖啡礆引起的花青素,導致茶葉有苦澀的味道。
  • 為什麼茶葉會苦味和澀味
    很多朋友不知道為什麼普洱茶要藏新茶讓新茶陳放幾年後再拿出來喝,而且普洱茶與別的茶不一樣,普洱茶的品質越陳越好,而別的茶是求新,只有普洱茶是求陳。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些普洱茶的專業知識。紅茶湯色之所以紅豔明亮,就是多酚類物質氧化聚合生成了茶黃素和茶紅素等,茶黃素含量為0. 4%-2. 0%,湯色明亮色澤金黃,具有輕微的苦澀味和收斂性;茶紅素是紅茶湯色紅濃的主體,含量為5.0% -11. 0%,茶湯色澤棕紅、滋味濃強鮮爽。
  • 你喝的普洱茶很苦,無非這兩個原因,看你是哪一個
    下面我們來詳細說一下這兩種情況;有時候,帶有苦味的茶,還往往是好茶,品質上成的茶,像這種情況,茶葉苦澀味的濃淡和持續時間是由茶葉本身的的內含物質決定的。茶葉裡的咖啡鹼,可可鹼,茶葉鹼,茶葉皂苷、苦味胺基酸及部分黃烷醇類等物質,這幾種茶葉所含的物質直接決定了茶葉的苦澀味,這裡說的「苦澀味」其實是兩種味道,苦味和澀味,有時在喝茶的時候,只是感覺到了苦味,並沒有澀味,而有些時候則是苦澀味都有,茶湯的苦味常常與澀味相伴而生,在茶湯的滋味結構上佔主導地位。
  • 有些茶為什麼會有澀味? 茶湯裡究竟是什麼因素會讓我們覺得澀?
    有些茶為什麼會有澀味? 茶湯裡究竟是什麼因素會讓我們覺得澀?時間:2016-12-09 09:25   來源:說茶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有些茶為什麼會有澀味? 茶湯裡究竟是什麼因素會讓我們覺得澀? 常常聽市場裡的人說,今年的茶比往年澀一些,到底茶湯裡究竟是什麼因素會讓我們覺得澀呢?澀是什麼?
  • 去除菠菜苦澀味的小妙招,這樣做的菠菜,小孩超愛吃!
    小孩吃最好了,補營養還長個。但是呢菠菜吃起來又苦又澀。今天呢就教大家如何去除菠菜的苦澀味。要去除菠菜的苦澀味,弄清原因很關鍵。菠菜之所以含有苦澀味是因為菠菜裡面含有草酸。菠菜中的草酸會產生澀感,而草酸被人體吸收後容易與人體中的鈣離子形成草酸鈣,導致腎結石,所以菠菜做不好不僅影響口感,還對健康有影響呢。所以我們只需要把菠菜中的草酸去掉。
  • 品質到位的老白茶,煮出來的茶順滑、綿柔,無需添加紅棗去除澀味
    鑑賞好茶,與之同理。是好是好,認真喝茶就能知道答案。在試茶喝茶的階段中,不論是衝泡或者煮茶,都不建議額外添加。簡單清飲,更能讓人領略一款茶的天然質樸美!再說了,壺一壺老白茶喝。正常品質的白茶,經過多年陳化後,澀味並不明顯。並且喝茶回甘與否,與一款茶的內在物質積累有關。
  • 無論水仙還是肉桂,巖茶的苦澀味重,就是有滋味,就是茶湯醇厚?
    覺得巖茶的苦澀味重,就是有滋味,就是茶湯醇厚。其實,這樣的理解並不對。苦味與澀味,並不代表茶湯的滋味醇厚,有內容。真正湯感豐沛的正巖茶,它的湯感喝起來應該像銀耳羹、藕粉糊那類的食物,膠質感足,份量感重。細啜一口茶湯放在舌面上,能直觀感受到湯水的份量感。而不好的巖茶,往往滋味感薄,沒有內容,像白開水那樣輕飄飄的。
  • 喝普洱生茶一定要了解的澀味
    對於喝茶不多或是平時不喝茶的人來說,當喝到有澀感的普洱生茶時,第一反應是這茶怎麼這麼澀?不好喝,不是說普洱生茶挺好的嗎?與想像的完全不一樣。於是對普洱生茶產生了不好的印象。其實並不是有澀感的普洱生茶就是不好的茶。而經常喝普洱生茶人也會給那些不懂茶的人經常提及:「不苦不澀不是茶」。澀味是茶湯中最主體的風味。茶湯沒有澀味,如人體失去骨骼,叫軟弱無骨。
  • 茶葉滋味物質:澀味物質、苦味物質、甜味物質、酸味物質
    茶葉滋味物質:茶葉中由味覺能感覺到的茶味構成物的總稱,主要有澀味物質、苦味物質、甜味物質、酸味物質,茶客喝茶的時候最常用的字眼是「鮮」、「澀」、「苦」,這些滋味與茶葉的什麼物質有關?茶葉的澀味,兒茶素表現最為突出,其中酯型兒茶素苦澀味強,非酯型兒茶素爽口、澀味弱。
  • 釀造啤酒的澀味及改善措施
    啤酒的澀味及其改善澀味(Astringency) ,詞典解釋是一~種使舌頭感到不滑潤、不好受的一一種滋味, 即一種使 人舌頭感到發木、發滯、粗糙不舒服的感覺,根據我國的習慣,人們把滋味分成七味,即酸、甜、苦、辣、鹹,鮮,澀,而澀味則是這七大味中的一~味,可見其在人們生活之中的需要了。
  • 茶葉「會苦會澀」,是誰的錯?怪茶葉本身麼?其實都是制茶師的錯
    經常說一句,茶葉帶苦澀不一定不是好茶,但化不開,一直停留在嘴裡的苦澀,就一定是不好的茶。「苦澀」奶茶的本味,從來都存在,愛喝茶的或者不愛喝茶的,很多都聽說過這一句話,其實讓茶體現出「苦澀」味,不是茶的錯,而是制茶人的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