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泡的茶為什麼總是苦的?

2021-01-15 小貝愛喝茶

茶室時不時會來些此前不怎么喝茶的小白,有些剛喝第一口,就不自覺地表達其體驗「好苦啊。」有的還會問,茶都是這麼苦嗎?

我司的評茶同事當然會細心解答。比如解釋,你喝的茶是審評泡法,所以會苦;或者這是我們評的一款原料不怎麼好的茶;或者引導他們能否感覺到化苦為甘的過程等等。(來源:貝葉集選)

小白在接觸茶葉之初能有這種引導自然是最好的。就怕他們遇上些頑固茶客,以「不苦不澀不是茶」來糊弄,甚至以此奚落小白不懂品茶。

如果小白們都認為無論什麼茶葉,以及無論怎麼泡都是苦的,不少人肯定會敬而遠之,因此,今天貝葉就來講講茶葉中的苦澀味。

不苦不澀不是茶?

俗語云:不苦不澀不是茶。其道理在於,茶的內含物質中有大量的茶多酚和咖啡鹼,茶多酚為「苦味和澀味」,咖啡鹼是「苦味」,因此「不苦不澀不是茶」有其理據。

但茶葉並非只有茶多酚和咖啡鹼,還有其他物質。因此古語還說,「啜苦咽甘,茶也。」這其實就說明,如果我們僅僅是喝到苦,而且化不掉,沒有回甘、香甜,那也不是茶。至少不是好茶。

茶之苦澀絕不應該僅僅是一種難受的味覺體驗。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我們可能會說,其根源,或出在原料,工藝以及衝泡方法。

那些濃強的茶原料

小白不太懂茶,覺得茶都差不多。但事實上,茶可以有很大的區別。以普洱茶產區老蔓娥為例,其原料特色就在於茶味濃強,霸氣。通俗一點說,即苦澀味比較重。

難道是專門有人喜歡喝苦澀的茶?這個說法不準確。如前面說的,好的茶是有回甘的,有的口味重的茶客確實更能接受苦澀味重的茶,但苦澀過後還是要有回甘。

如果一款茶,喝了之後口腔僅僅留下苦澀,貝葉想沒人會喜歡。而且這種苦澀但回甘的茶,也有存放價值,隨著轉化的發生,茶葉會變得更醇厚,苦澀也會變淡。

當然,即使好的老蔓娥有回甘,但對大多數小白來說,肯定還是難以接受的,因此對於這種原料本身以苦澀濃強為特點的茶,不喜歡苦的小白不接觸就是。

而且一般來說,拋開工藝因素,大葉種茶整體上比小葉種要苦澀,因為茶多酚和咖啡鹼更多。

工藝存在問題的茶

六大茶類中,整體口感上更苦澀的,是綠色和普洱生茶。其他茶類由於氧化發酵工藝的原因,會轉化掉一部分茶多酚和咖啡鹼,因此口感上沒那麼苦。

不過綠茶的苦澀也能分出個三六九出來。以工藝來說,蒸青綠茶就比炒青綠茶要苦澀。這是因為,以蒸青方式殺青,雖能較大可能保留茶葉的物質(所以其湯色更綠),但由於茶多酚和咖啡鹼也保留更多,所以更苦澀些。

而炒青不當也會造成茶葉更苦澀。假如溫度過低、殺青不均勻,造成青草味無法去除,茶也會變得苦澀。

除了殺青過程,乾燥過度也會加重苦澀。這是因為,如果溫度過高,茶葉會有一股焦糊味,這種味覺加速綠茶本身有的苦澀,就會讓人覺得更苦。

衝泡對苦澀的影響

衝泡無疑對茶的滋味有巨大影響,其影響因素在於三個方面:水溫、茶水比、衝泡時間。

水溫的竅門是,泡綠茶,八九十的溫度,剛剛好。一百度的高溫容易使茶多酚和咖啡鹼快速浸出,茶湯苦澀。

茶水比是人們在泡茶時不太注意的問題,原因有二,一是普通人大多不會在泡茶時準備個電子稱(評茶時需要),而隨手一抓,經常容易抓多。

原因之二在於,學術或業界規定的茶水比對於普通茶客來說,可能是過量的。以普洱茶舉例,許多書上的茶水比建議是,7g茶150毫升水,但是這個茶水比對很多小白來說,就太多了。泡出的茶可能就會濃。

衝泡時間應該是國人在泡茶時最不注意的一點。稍微講究的,還會用有茶水分離的飄逸杯,更多的人是用保溫杯和馬克杯直接悶泡。

以綠茶和普洱茶為例,如果你按照教科書上茶水比投茶,150毫升水,綠茶投3克,普洱投7克,而且還是用馬克杯長時間泡,甚至泡綠茶時還是用100度的沸水,那麼可以說,不管什麼價格的綠茶,被你這一泡,大概率主要味道就剩苦澀了。

所以假如在辦公室用馬克杯泡茶,那減少投茶量和降低水溫,是個可行的方法。

結 語

實在怕茶苦的朋友,可以多喝喝紅茶和烏龍茶、白茶,它們苦澀度相對較輕;而喝綠茶,一點要注意泡法,控制水溫、茶水比、衝泡時間。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你衝泡的白茶總是苦的?沒理清楚這四個原因,很難泡好茶!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1》你有沒有這樣一種經歷。咱們到茶葉店裡喝茶,會發現掌柜的泡茶,總是特別好喝。茶香高揚,茶湯順滑,湯水當中還有清甜感,回甘如山間的清泉一般,甜而甘冽。茶湯當中,還有獨一無二的絲滑感,醇厚感,軟糯香甜。
  • 你泡的茶又苦又澀,都是因為這幾點
    茶有苦澀之味很正常,但有時茶的苦澀之味,如同「狗皮膏藥」,在嘴裡久而不散。這苦澀之茶一喝,眉頭緊皺,沒有細品直接吞咽下肚,恰似喝中藥,不過這茶可沒有良茶苦口一說。俗話說「不苦不澀不成茶」,苦味與澀味通常都聯繫在一起,其實苦味與澀味是兩種物質。苦味是味覺上的感受,而澀味準確來說應該是澀感,是觸覺上的感受。茶葉中呈現澀味的主要物質是多酚類物質,例如兒茶素、酚酸、羧酸等,兒茶素類物質是構成茶葉澀味的主要成分。
  • 飲茶冷知識:所有的茶都是苦的嗎
    不少年輕人不愛喝茶,很大的一個原因是因為他們覺得茶很苦。其實咖啡也苦,純黑巧克力也苦,為什麼年輕人對於茶的苦這麼敏感呢?所有的茶都是苦的嗎?其實茶葉的苦味與茶葉的成分有關。茶葉中所含的多酚類、咖啡礆引起的花青素,導致茶葉有苦澀的味道。
  • 為什麼茶水都帶有苦澀味?好茶就沒有苦澀味嗎?3個常識了解一下
    茶葉為什麼會有苦味?這是很多人會反思的一個問題。喝過茶的人都知道,茶葉不分產地,泡的茶葉越多,茶水就會越苦澀。難道茶葉的苦澀是天生自帶的嗎?是不是茶葉的品質越低,苦味就會越明顯呢?要弄清楚這些問題的答案,大家必須對這些常識有一定了解。1.茶葉的苦味從哪裡來?
  • 悶泡後出現苦澀味的巖茶,很劣質?其實這是誤判內質豐富的巖茶!
    前些天,麻花從某位網友, 領教了好幾段關於悶泡的悖論。箇中說辭不僅令人費解,還非常的不科學。《2》悖論一,悶泡後出現苦澀味的巖茶,很劣質?錯,不合理。任何的茶,悶泡過後都容易變濃、變苦、變澀。內質豐富的優質巖茶,尤其如此。這背後,需要從茶葉的基礎物質構成說起。
  • 茶知識|泡一杯茶,你要放多少茶葉?
    ——每天在這裡,品一杯香茗,憶一段人生—— 「你平時放茶放多少?」 「我放一撮茶啊」 「啊?一撮茶是多少克。」
  • 武夷巖茶中,正巖山場的肉桂,為什麼苦澀味不重?
    麻花聽完他的描述,感慨他的味蕾完全是被爛茶虐出來的! 這究竟得喝過多少爛茶,才能得出這樣的體會? 正常品質的巖茶肉桂,不應該保留過多的苦味。 排除掉久泡與瘋狂坐杯的前提,若是一泡肉桂的滋味,苦得賽黑咖啡。
  • 你為什麼來學習心茶?|2021 新年第一問
    2021 新年第一問問:泡茶是件簡單的事,但很多人都會奇怪:為什麼搞得那麼複雜呢?
  • 摘茶泡,撿雀仔泡...清明拜山其實可以很有趣!
    春天萬物清明,各種山果也剛好是最鮮美的時節,但山果在城市裡已經難覓蹤影了,不過或許今年拜山你還能找到這種童年味道呢?雞踢仔雞踢仔又名羊奶子,味酸甜,含7種胺基酸和維生素C,可生食,還可釀酒、做飲料和果醬。花蕾、果、嫩枝可入藥,清熱解毒。
  • 仙人掌茶是仙人掌泡的茶嗎?仙人掌茶的功效與作用介紹
    仙人掌茶一、仙人掌茶的功效與作用介紹仙人掌茶有驅散疲勞、清熱解毒、清心名目、生津止渴和減肥消食等功效。因為仙人掌茶中含有豐富的茶多酚、茶氨酸、維生素等物質,泡出的茶湯中,水浸出物≥30%,泡出的茶多酚≥13%,粗纖維≤16%。二、仙人掌茶如何製作呢? 仙人掌茶經過殺青-揉捻-烘乾三個程序製作後,通過撿選,篩出茶梗和不合格的葉片,留下的就是成茶了,最後經過包裝檢驗,仙人掌茶就可以市場上了。
  • 茶泡一兩泡就沒味道了嗎?什麼茶葉更耐泡
    茶的耐衝泡性是指茶葉衝泡至香氣、滋味變淡,不宜飲用的衝泡時間。有的人在明朝以前花幾千元買綠茶,不僅口味清淡,而且可能三四個泡泡都嘗不到;有的人隨便買一個鐵觀音,可能至少能泡出六七個泡泡。你看到了嗎?茶葉的釀造程度與價格之間沒有絕對的關係,質量也不能大致等同,一杯茶能泡多少泡取決於他是什麼茶。以下幾種茶比較耐泡。
  • 這幾種花果茶自己泡,隔壁小孩都饞哭了
    其實喝茶的茶料有很多種,除了最普通的那些茶之外,還有很多的花果茶也是很美味的!雖然說很多朋友說道喝茶就會想到枸杞菊花,但是還是有很多的好喝的茶,就比如花果茶,花果茶是用水果和花混合的一種茶,味道酸甜可口,不管是熱著喝還是晾涼了喝都十分好喝。
  • 靜聽時光丨一首關於茶的歌
    點擊下方綠標收聽音頻 01當梅吉與紅衣主教拉爾夫久別重逢,她淡淡一笑說:你不想喝一杯茶嗎?史密斯太太已經為你沏好了一壺熱茶,但是要讓它涼一涼。為什麼不呢?拉爾夫嗬嗬笑著回答。2008年冬,我在北京參加黔北作家強化班學習的時候,曾經為前來講課的學者錢理群泡過茶。記得當時他遞給我一包大紅袍,吩咐給他泡好。那是我第一次邂逅大紅袍,她綻放時的華麗姿態美得驚豔。後來我在福建武夷山天天品著大紅袍,卻又痴痴地想念起家鄉的綠茶來。太平猴魁、金駿眉、普洱、黑茶……在我不斷的追逐和獵獲中,最鍾愛的,還是遵義的綠茶。
  • 舊社會為什麼要在官道邊設賣茶攤,窮人怎麼捨得花錢買茶喝?
    有朋友問,茶葉是奢侈品麼,人為什麼要喝茶?要解渴可以喝水,提神又不如紅牛,所以茶葉存在的意義是什麼?我跟他講,恭喜你跳出了消費主義的障眼法,但是又跳進了實用主義的牢籠。為什麼說茶葉是消費主義?為什麼說題主跳進了實用主義的牢籠?因為你一定要為喝茶這件事找一個理由、目的、動機、原因和意義。你想找到茶葉無可替代的作用,找到它對人類生活的「有用」之處。就像喝開水之於補水、冰鎮可樂之於透心涼心飛揚、氨酚烷胺之於感冒、紅黴素之於發炎一樣。
  • 【號外號外】臺灣三所大學科學實證,紫砂壺泡的茶確實比較好喝
    實驗證實紫砂壺泡茶茶湯苦澀味少、兒茶素高,相關研究成果預定發表在2017年8月出版的英國期刊「Journal ofthe Science
  • 可可茶,一個神奇的存在
    燃鵝,這麼獨具特色的產品還不是我們今天的重點!!!2012年,T三獨獲得可可茶1號,可可茶2號的品種專屬權 2016年,低調的T三可可茶創造了每斤近 「 十八萬 」 的拍賣這麼神乎神乎的可可茶,在小可愛入職以來就一直有聽說,今天終於有幸喝到一泡!!!好東西當然要大家一起分享啦,所以來來來直播給你們全過程:取3g的可可綠茶於公道杯
  • 號稱現代興起水果茶的1.0版本,玉林茶泡登上中國日報雙語新聞!
    玉林茶泡你聽過嗎?它是一種泡茶甜品,用冬瓜精雕細琢而成,寓意吉祥。每逢春節,玉林民間常以茶泡招待賓客。確切地說玉林茶泡起源於宋代,興盛於明清時期,號稱現代興起水果茶的1.0版本。80歲的李世俊是玉林茶泡技藝傳承人,當他拿著刻刀,在一塊冬瓜上精雕細鏨時,這冬瓜仿佛已然變成了一件工藝品。
  • 小喜年-茶的苦澀味「化得開」嗎?
    老茶客在喝到某種比較苦或者比較澀的茶時,經常會聽到他們說:「這個茶的苦澀味『化得開』」,那麼這個「化得開」究竟是什麼意思呢?首先,得弄明白下面幾個問題。是的,所有的原葉茶都會含有這些物質,只要物質沒有消失或完全轉化,「苦澀味」就會存在。之所以有些茶喝起來苦澀味很弱,主要是在茶湯中影響「苦澀味」的物質比例小了。
  • 青葉大陸:同樣的武夷巖茶妖精,為什麼茶樓的泡的就比家裡有韻味
    一圖勝千言,各位看官還是先看圖,看完這組圖保證你會明白,為什麼同樣的武夷巖茶妖精,在茶樓泡會比在家裡泡要有韻味。;泡",來青葉大陸和茶友約"泡",來青葉大陸到這裡各位明白是什麼原因了嗎
  • 任你風吹雨打,我自泡上一壺清茶,靜坐家中!
    不如靜坐家中,泡一壺清茶!世間萬物,與生俱來的喜愛茶,也許是天性使然,喜歡安靜與清幽。泡一盞茶,讓幽幽的茶香,溢滿心湖,放一曲小調,或約一知己,輕酌慢飲,暢談心語。茶中相遇,要的是一份默契與懂得,不必寒暄,只為一份投緣。慌甚?一切自有定數任颱風來襲,坐在家中,關上門窗,泡上一壺清茶,靜看雲捲雲舒!茶會告訴你一切。泡茶的過程,其實就是你人生的一段旅程,青年時,像剛衝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