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泡一兩泡就沒味道了嗎?什麼茶葉更耐泡

2021-01-11 青青草原原

茶的耐衝泡性是指茶葉衝泡至香氣、滋味變淡,不宜飲用的衝泡時間。

有的人在明朝以前花幾千元買綠茶,不僅口味清淡,而且可能三四個泡泡都嘗不到;有的人隨便買一個鐵觀音,可能至少能泡出六七個泡泡。

你看到了嗎?

茶葉的釀造程度與價格之間沒有絕對的關係,質量也不能大致等同,一杯茶能泡多少泡取決於他是什麼茶。

以下幾種茶比較耐泡。

01生茶

最佳綠茶不如葉成熟葉的烏龍茶耐泡;

在白茶中,壽梅、普洱茶等也有一些粗莖,釀好後,可以煮著喝,他們已經釀造了十多次了。

對於綠茶,單芽尖的明前茶比單芽兩葉和一芽三葉的明前茶要少;對於紅茶,選擇帶芽的葉滇紅要比用整體芽的耐泡多。

這是因為粗原料中含有較多的果膠和纖維素,且含量較豐富;

同時,茶葉中的芳香物質大多存在於茶莖和嫩葉的主脈中,經過多次衝泡,更多的風味物質和香氣物質可以完全溶解並釋放出來,因此表現尤其是耐泡。

喝綠茶,追求的是不可替代的新鮮度和超高的顏值形狀;但如果想多泡幾次,不妨選擇葉,配上幹茶,會更耐衝泡。

02高山茶

「高山雲霧出好茶」

在高海拔的自然環境中,空氣清新,晝夜溫差大,溼度適宜,光線以漫射光為主,土壤無汙染。

因此高山茶的質量優越,價格高於普通的臺地茶。

此外,高山茶也比平底茶更耐起泡,最主要的因素是溫度。

就平均氣溫而言,海拔越高,平均氣溫越低。一般情況下,平均氣溫每升高100米就會下降0.5℃。

同時,山上晝夜溫差大,使光合作用產生的營養物質在茶樹生長過程中消耗較少,更好地保留了胺基酸、茶多糖、微量元素和各種芳香物質,使成品茶可以連續衝泡幾次。

著名的中國茶大都生長在高山海拔500以上,相對於原茶和高山茶味道更鮮香,且含量更豐富,抗泡性更好。

03老茶樹

就像水果一樣,從老樹上採摘的果實會比短時間種植的果實更甜,剛開始果;對於茶來說,採摘一定樹齡的老茶樹所產的茶,比剛種了幾年的茶樹的鮮葉更耐泡。

這在普洱茶中最為明顯。

結果表明,「N」氮是茶樹幼年期的主要代謝產物,鮮葉中積累了較多的「N」氮,味道清新爽口;

在隨後的陳年階段,代謝主要基於「C」碳循環,鮮葉中積累了較多的「C」物質,C是糖類物質的基本元素,味道自然會變得更加甜潤。

同時,樹齡越大,基礎越深,吸收的養分越多,葉片越厚,內質豐富。。

可以看出,許多百年歷史的茶樹普洱不僅可以釀造十次以上沒有任何問題,而且為以後的貯藏和陳化提供了最重要的物質基礎。

因此在有條件的情況下中,我們最好選擇具有一定年齡的老茶樹。

04環保品質茶

優質的生態環境是指茶園遠離市區,不受汽車尾氣、生活汙水和化學物質汙染。當然,包括上述高山茶是環境質量的最好代表。

在生態環境良好的茶園裡,土壤肥沃,使茶樹獲得更多的營養,吸收更多的養分;生產出來的茶葉自然可以連續不斷地反覆釀造。

05種茶樹

此外,茶樹品種的抗泡性也受到影響。茶樹分為小喬木和喬木三種灌木,灌木形狀短,喬木高,而小喬木介於兩者之間。

茶多酚表現的含量為喬木>半喬木>灌木,耐泡性表現出相同的趨勢。

普洱茶是喬木樹種,這也是普洱耐泡的原因之一。

結論

雖然茶葉品質不能直接等同於茶葉品質,但我們可以對同類茶葉的品質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卻。

每個人都必須有這樣的經歷,好的巖茶衝泡七八次仍有餘韻,而差的巖茶泡兩三次後才有水的味道,誰的質量一眼就好。

因此好茶不一定耐泡。如果你想要茶耐泡,不妨在相同條件下選擇上述茶。

以上是茶重力CHAinn的原創內容,定期分享關於茶的那些事情,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茶知識|泡一杯茶,你要放多少茶葉?
    十有八九是因為投茶量不準確造成的。究竟要放多少茶葉呢?紅茶分為大葉種茶和小葉種,大葉種代表為滇紅、英紅等,而祁紅、小種則是小葉種紅茶代表。 大葉種的葉片較大,佔的體積大,所以泡茶時的投茶量要比小葉種紅茶更多。如果是紅碎茶投茶量要減近一半,因為紅碎茶的浸出速度很快而且它的耐泡度較差。
  • 仙人掌茶是仙人掌泡的茶嗎?仙人掌茶的功效與作用介紹
    仙人掌茶一、仙人掌茶的功效與作用介紹仙人掌茶有驅散疲勞、清熱解毒、清心名目、生津止渴和減肥消食等功效。因為仙人掌茶中含有豐富的茶多酚、茶氨酸、維生素等物質,泡出的茶湯中,水浸出物≥30%,泡出的茶多酚≥13%,粗纖維≤16%。二、仙人掌茶如何製作呢? 仙人掌茶經過殺青-揉捻-烘乾三個程序製作後,通過撿選,篩出茶梗和不合格的葉片,留下的就是成茶了,最後經過包裝檢驗,仙人掌茶就可以市場上了。
  • 碎銀子茶是什麼茶?碎銀子茶的喝法及特點功效
    碎銀子茶到底是什麼茶呢?相信很多人還是一知半解,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下。碎銀子茶形狀上細碎的像碎銀子一樣。碎銀子還有這些名字:「茶化石」,「金不換」。如果存放時間超過十年以上就更好了。碎銀子茶有很多的營養價值:喝碎銀子茶對胃的保健比較好。因為茶葉中含有多種營養成分,可溶性單糖和寡糖,維生素C等營養價值。
  • 你泡的茶為什麼總是苦的?
    有的還會問,茶都是這麼苦嗎?我司的評茶同事當然會細心解答。比如解釋,你喝的茶是審評泡法,所以會苦;或者這是我們評的一款原料不怎麼好的茶;或者引導他們能否感覺到化苦為甘的過程等等。(來源:貝葉集選)小白在接觸茶葉之初能有這種引導自然是最好的。就怕他們遇上些頑固茶客,以「不苦不澀不是茶」來糊弄,甚至以此奚落小白不懂品茶。
  • 新白茶能泡幾衝?專業茶人給你明確答案,它取決於這兩個重要因素
    《2》 一泡新白茶,能夠衝泡多少次? 這背後,與茶葉的耐泡度有關。 內質豐富的好茶,耐泡力驚人,按正常的泡茶方法衝泡。 蓋碗泡茶時,七衝、八衝泡不淡,泡到十衝以上不算難事。 如果是內質積累寡淡的劣質茶,茶味物質積累有限。 泡茶的時候,常出現三、四衝過後,茶味就被泡淡的情況。
  • 飲茶冷知識:所有的茶都是苦的嗎
    不少年輕人不愛喝茶,很大的一個原因是因為他們覺得茶很苦。其實咖啡也苦,純黑巧克力也苦,為什麼年輕人對於茶的苦這麼敏感呢?所有的茶都是苦的嗎?其實茶葉的苦味與茶葉的成分有關。茶葉中所含的多酚類、咖啡礆引起的花青素,導致茶葉有苦澀的味道。
  • 真的「坑爹」,一兩黃金一兩茶
    沿著簡樸的臺階路往裡,見溪流潺潺,茶田叢叢。陸羽《茶經》中說:「 其地,上者生爛石,中者生櫟壤,下者生黃土。」武夷山多風化巖,最適宜茶樹生長。牛欄坑「肉桂」為正巖主要品種,當地簡稱「牛肉」,馬頭巖、天心巖等處所產簡稱「馬肉」「心頭肉」,聽起來奇哉怪也。「三坑兩澗」除肉桂,還有半天妖、水金龜、老君眉、北鬥、佛手、水仙等多達800餘個茶葉品種。
  • 他說好水配好茶,茶要用生命源水這麼泡才好喝
    前幾日,另一個懂茶的朋友來訪,遂將這罐明前茶拿出來招待,我剛準備把茶放在玻璃杯跑得時候,他連忙制止了我,一邊拿包一邊說,雖然很多情況下泡茶隨意就好,但我這茶這麼好,如此泡法實在是可惜,還是讓他來操作一回。
  • 這種樹葉炒一炒泡著喝簡直比茶葉還香,趕緊來看看吧
    茶葉是我們家中必備的一種飲品,有客人來大家通常最喜歡泡上一壺茶共飲,不過,大家都不知道還有一種樹葉用來泡著喝味道也非常棒,而且還有非常高的藥用價值,那它到底是什麼呢?小編今天就來給各位講一講這種樹葉。這種樹葉其實就是枸杞葉,有的人或許很疑惑,只聽說過枸杞可以泡水喝,還從未聽說過枸杞葉也可以,但事實上,它確實可以被我們當作茶來喝,那直接用枸杞葉泡茶喝嗎?這樣當然也可以,不過,如果我們能把枸杞葉像茶葉一樣,輕微的炒一下,然後再泡,那味道就更香了。
  • 你泡的茶又苦又澀,都是因為這幾點
    茶的苦澀之味過重,大致有以下幾種原因:一、茶葉內質:茶葉中含有的咖啡鹼、茶葉鹼、可可鹼、花青素類、苦味胺基酸、茶葉皂苷、苦味胺基酸及部分黃烷醇類等數種物質,是構成苦澀之味的主要成分。所有的茶類都含有這些物質,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說,無論是什麼茶類,什麼茶種,都是苦澀的。
  • 摘茶泡,撿雀仔泡...清明拜山其實可以很有趣!
    我們小時候把這個叫「雞合果」,感覺鄉下裡好多野果的名字都奇奇怪怪的,你們家鄉把這個又像獼猴桃,又像小燈籠的野果叫什麼呢?酸咪米酸咪米又名雀梅,成熟時紫黑色,有點甜,但吃多了牙齒舌頭都會變顏色。據說吃多了拉出來的粑粑都會有顏色……小編的鄉下把這個叫「清明果」,也有人叫酸醋子。這個果子相對少見一點,小編只知道連南連州一帶有,你們拜山時見過嗎?
  • 隔夜茶有毒?會致癌?隔夜茶到底能不能喝?
    但是茶和咖啡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咖啡泡一泡喝完就沒了,而茶卻可以重複泡,特別像老白茶、普洱這類茶特別耐泡,幾泡後依然茶味十足。於是嚇得心慌慌、膽顫顫,隔夜茶真的這麼可怕嗎?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隔夜茶。 什麼是隔夜茶? 隔夜茶從字面上的理解就是放過夜的茶。但是這裡面存在一個問題,你晚上8點泡的茶放一個晚上隔天早上8點喝,中間隔12小時叫隔夜茶。那你早上8點泡的茶,放到晚上8點喝,雖然中間同樣間隔12小時,但是沒有隔夜,那是不是就不叫隔夜茶了呢?
  • 黑茶的功效與作用 黑茶用什麼茶具泡好
    黑茶是一種常見的茶,黑茶因為它的成品的外表是黑色的,所以才被稱為黑茶,黑茶裡面的營養豐富,有許多對人體有益的營養元素,那麼請問黑茶的功效與作用是什麼?黑茶的副作用是什麼?孕婦能喝黑茶嗎?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
  • 沸水泡紅茶酸味重,改用80℃溫水不行嗎?別再為劣質茶找藉口了
    因此,沸水衝泡,更能完整的感受到一款優質紅茶的香氣。那些層次變化著的茶香,忽顯忽弱的微妙氣息,定然,需要以沸水衝泡為前提。而溫水衝泡,可能只激發出中、低沸點的香氣,而高沸點的香氣,卻無法被捕捉。一泡優質紅茶的使命,便沒有完成。
  • 茶知識 | 最全茶葉衝泡法,愛茶人必知
    不同的茶葉有不同的習性,故泡茶有方,順應其茶性泡出來的茶,才能最大發揮這一片片自然之葉通竅、養膚、清心等神奇效用。 下面與茶友分享各種茶葉最佳衝泡方法,以供參考!  這類茶比較細嫩,不適合滾燙的沸水衝泡,水溫以80℃~85℃為宜,茶水比例以1:50為佳,衝泡時間為2~3分鐘。 泡出來的茶,湯色清翠碧綠而透明清澈,最好現泡現飲。 衝泡溫度過高或時間過久,茶葉中的多酚類物質容易被破壞,茶湯不但會變黃,其中的芳香物質也會揮發散失。
  • 可可茶,一個神奇的存在
    我們今天的重點是可可茶~可可茶可以說是T三至寶了那到底可可茶是什麼呢?1981年由張宏達教授發現於南崑山,是世界上唯一自然生長不含咖啡鹼,富含可可鹼的茶樹品種。經過三十多年,兩代植物學家張宏達教授及其弟子葉創新教授的培育,全球僅有的可可茶樹在T三有機茶園裡成活,年產僅約100斤,非常珍貴。
  • 自製冷泡奶蓋茶,一口同時享受到奶香與茶香哦
    自製冷泡奶蓋茶By 西貝大廚來了原料:淡奶油、冷泡茶、牛奶、煉奶。做法步驟:第1步、冷泡茶有個黃金比例1:50:4,對應茶葉、水和最適宜的冰箱溫度。冷泡茶的最多冷藏時間不宜超過8小時,否則會有輕微發苦的感覺。
  • 海拔跟茶葉品質真的有關係嗎?
    茶友們都很在意海拔這個點,但很多同行(茶園茶、臺地茶主產的同行)卻會抨擊一個點:海拔是一種宣傳手段,700米原料和100米原料成品茶試喝對比沒什麼不一樣。甚至還有同行是這樣說的:很多茶友說高海拔的茶喝起來香,我笑了香能說明什麼?如今的機器什麼香味製作不出來?用機器提香或者放一點香精就可以當高海拔的茶賣了,可能你還當寶一樣儲存。
  • 沒理清楚這四個原因,很難泡好茶!
    尤其是茶多,水少的情況下,任憑你的出水速度再快,也控制不住茶湯的苦味出現。一般我們衝泡白茶,建議大家使用標準的白瓷蓋碗,注水量在100-110毫升左右。這種容量下,白茶投5克,不論散茶、餅茶、老茶、新茶,都可採用這一茶水比例。如果茶水比例沒有控制好,茶多了,水少了,打破了原有的平衡,茶不苦才奇怪。之前到朋友家裡喝茶,就見識了什麼叫做出手闊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