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水泡紅茶酸味重,改用80℃溫水不行嗎?別再為劣質茶找藉口了

2020-12-05 小陳茶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出去喝茶,不僅在品飲,也在識人。

接觸過的人不少,從老饕到新手,能見到不少人對於茶的不同見解。

在朋友店裡喝茶時,曾經遇到過一位茶友。

是長輩的年紀,頭髮有些花白,帶著絲框眼鏡。

聽朋友提起,這位客人來得頻率不算太高,且在喝茶這件事上,真的不挑。

他不會張口就來專業術語,搞得別人云裡霧裡。

只是坐在茶桌前靜靜的品飲,仿佛柴米油鹽醬醋茶,那只是一杯生活而已。

也可能是達到了一個高深莫測的段位,嘗遍了世間的好茶。

則隨便一杯茶,都是香茗。

我們崇尚的喝茶,形式上是簡潔的,但心境和情趣卻可以燦爛。

而還遇到過一些人,說起一大堆理論來,頭頭是道,有理有據。

順便還炫耀著自己喝過哪些好茶,比如,巖茶只選牛馬慧。

有時候,聽著令人有些頭疼。

就在某一天,聽一位自稱很懂茶的人說,「紅茶是不能用沸水泡的,80℃泡最好喝,不然容易出酸味。」

聽聞這話,突然就來了精神。

《2》

紅茶不能用沸水衝泡嗎?

非也。

對於優質的紅茶來說,溫水衝泡,茶不香,味不顯。

看似溫柔的背景下,實則是給好茶帶來了沉重一擊。

品質高的紅茶,茶葉內的物質含量豐富,芳香物質積累充足。

在香氣和滋味上,便能呈現出馥鬱芬芳的風採。

比如,正山小種的松煙香,花果香,花蜜香,桂圓湯……

而這一切,需要以沸水加持。

簡單來說,紅茶內香氣分子和物質的釋放,需要在一定溫度下釋放。

溫度越高,分子活躍性越強。

並且香氣是按照沸點依次釋放,在100℃,90℃和80℃,所釋放出的芳香物質是不同的。

因此,沸水衝泡,更能完整的感受到一款優質紅茶的香氣。

那些層次變化著的茶香,忽顯忽弱的微妙氣息,定然,需要以沸水衝泡為前提。

而溫水衝泡,可能只激發出中、低沸點的香氣,而高沸點的香氣,卻無法被捕捉。

一泡優質紅茶的使命,便沒有完成。

其次,在沸水的作用下,可以讓紅茶內的物質釋放的更均勻,更迅速。

在注入沸水的那一瞬間,內質便開始源源不斷釋放。

7-8秒左右快速出湯,如此,便能得到一杯香甜濃醇的茶湯。

而用溫水衝泡紅茶,由於溫度不足,物質難以充分釋放。

茶湯滋味平平,並不算出彩,「桂圓湯」的風韻沒有展現。

若是貿然坐杯悶泡,難以掌控時間長短,又會讓茶湯過於濃重,表現出不好的滋味。

因此,沸水衝泡,是對優質紅茶的尊重。

溫水,反倒成了辜負。

《3》

為什麼用沸水泡紅茶,出現了酸味?

沸水與優質紅茶的關係,如同順水推舟一般。

只是單純的、不加掩飾的,把好茶的內質完全釋放,讓大家品味到好茶的風味。

一切,水到渠成。

而要論沸水與劣質紅茶的關係,就不及前者那般融洽了。

沸水,往往會暴露出一些缺陷。

就比如開頭提到的,「紅茶沸水衝泡容易出酸味」。

在這句話中,大家往往把重點放在了「沸水衝泡」,而忽略了「酸味」。

只想著適當降低水溫,用85℃的溫水衝泡,來掩蓋其中的酸味。

卻不曾思考過,為什麼紅茶會出酸味?

第一個原因,是與制茶工藝有關。

不管是什麼茶,紅茶也好,白茶也罷,本身都是不帶酸味的。

白茶是微發酵茶,由於工藝不當,或是被存壞了,導致茶葉過度發酵,就會產生酸味。

而紅茶雖為全發酵茶,但也會因為加工的問題,導致發酵過頭。

而發酵過頭的其中一個表現,就是出現酸味。

不僅在幹茶上就能聞到酸酸的味道,湯水喝起來,更是會酸到牙齒,讓嘴裡不清爽。

真正傳統意義上的紅茶,發酵程度要達到70%-80%才算完成。

發酵適中,沒有過度發酵的紅茶,後期是不會發出酸味的。

紅茶的加工步驟,要經過了萎凋、揉捻、發酵、乾燥等一系列工藝。

而在制茶時,若是萎凋不當,沒有注意將茶青薄攤薄晾,而是厚厚的堆積。

則會促使茶青內部溫度升高,導致不良發酵,成品茶出現酸味。

又或是在揉捻的時候,時間過長,加壓過重等,也會引起紅茶的不當發酵。

這裡只列舉了其中兩個,當然,還存在著許多其它的原因。

但上述種種,都表明了,紅茶的加工製作環節裡,任何一個步驟都可能導致茶葉發酵過頭。

隨後,紅茶內發出酸味。

第二個原因,是與儲存有關。

有些茶友,喜歡存茶。

巖茶,紅茶,白茶,黑茶,全都邊喝邊存,到來年再一品風味。

可是,過了一年後再次打開品飲的時候,就會發現:紅茶怎麼有點酸味?

之前好像沒有出現啊?

於是急匆匆的來詢問,到底是什麼環節出了問題。

事實上,紅茶是不適合久存的。

尤其是開了封的紅茶,更是要儘快喝完。

看到茶友發來的圖片,他的紅茶是存在一個普通的鐵製茶葉罐中。

裡面的包裝是打開過的,看起來已經喝了一半的樣子,開口用密封夾隨意的夾著。

這樣一來,答案就已經很清晰了。

紅茶出現酸味,是因為被存壞了,受潮變質了。

在反覆打開,取茶的過程中,大量的水汽入侵茶葉包裝後,就會直接影響到紅茶品質。

空氣中的水汽無處不在,尤其是遇到了南方的梅雨季節,空氣中更是能掐出水來。

順著不密封的鐵罐,悄悄溜入包裝內部。

長期下來,紅茶就會出現受潮的現象,再次發酵,以至產生酸味。

由此看來,不管是什麼茶,出現了酸味都是不正常的現象,說明品質出現了變化。

《5》

既然用沸水泡會有酸味,用溫水不就行了嗎?

當然不行。

就像你明知這件事情是錯的,但仍然要去做,還要為自己找理由。

沒關係,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如此一來,把黑的說成白的,難道就會成為正確的,變為真理嗎?

肯定不會。

錯就是錯,對就是對。

紅茶的品質也是一樣,好的就是好的,無需降低水溫,不懼沸水衝泡。

松煙香,花果香,桂圓湯,一覽無餘,完全展現。

而劣質紅茶,品質有問題,所以將溫水作為遮羞布,來掩蓋自身的缺點。

這個行為的本質,就是錯誤的。

品飲者買紅茶、喝紅茶的真正目的,是想要買到優質紅茶,品味到紅茶的真正風味。

而不是被劣質紅茶所矇騙,聽著所謂「85℃水溫泡紅茶不酸」的言論。

酸,不是紅茶的真正韻味。

優質的紅茶,是不會發酸的。

若是全部都用溫水衝泡紅茶,那些好茶的風味何以展現?不就淪為與劣質茶相提並論?

那麼好茶存在的意義在哪裡呢?

制茶師們用心做茶的動力從何而來呢?

消費者還會不遺餘力的用心挑選優質紅茶嗎?

一切盡在不言中。

《6》

冬日暖陽,樹影斑駁,帶來的愜意感,真是煞羨旁人。

這樣的季節,喝一杯溫暖的紅茶,再適合不過。

但是,如果入口是帶有酸味的茶湯,則會讓人眉頭一皺。

原本的好心情,也會大打折扣。

紅茶發酸,並不是常態。

與水溫太高無關,而是和茶葉自身的品質息息相關。

主要原因,便是發酵過頭了,這才出現了酸味。

無論是食物也好,茶葉也罷,出現酸味,絕非正常現象。

溫水泡紅茶,不過是一塊巨大的遮羞布。

而真正愛茶之人,則是要狠狠扯下它,認清現實。

如此,與優質紅茶的距離,便能更近一些。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讚。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相關焦點

  • 白茶沸水衝泡,綠茶溫水衝泡,紅茶隨便衝泡?這是真理還是歪理?
    前些天,聽到了一個說法:白茶要用沸水泡,綠茶要用溫水泡,紅茶隨便泡。這樣泡出來的茶湯,真的會好喝嗎?《2》白茶沸水泡?這說法沒錯。白茶的的確確要用沸水衝泡才會好喝。用沸水泡白茶有三大好處,一,香氣更加張揚,二,滋味更充足,三,判斷茶葉品質。沸水是白茶中芳香物質的知己。
  • 衝泡白茶時,究竟是溫水好,還是沸水好?你都聽過哪些傳言?
    滾燙的水在觸碰到幹茶的剎那間,就激蕩出了馥鬱的清茶香。聊泡茶,水溫是很多茶友關心的話題。有人覺得越是泡嫩的茶,越要用溫水泡,不然會燙壞。也有人認為,用80、90度的水溫泡茶效果最好。那話說衝泡白茶,最理想的水溫狀態,應該是多少?
  • 臺灣紅烏龍:行走在烏龍茶與紅茶邊界上的新興茶品
    原創 | 義芳君說茶:似紅茶又似烏龍茶,這款茶究竟什麼來頭?傳統認知裡,紅茶屬全發酵茶,紅湯紅葉;烏龍茶屬半發酵茶,綠葉紅鑲邊。它們原本涇渭分明,特色鮮明,誰也沒有想到三百多年後的今天,橫亙在它們之間這道貌似清晰的邊界正在新的時代語境下不斷發生碰撞、融合,逐漸變得越來越模糊。
  • 茶知識 | 最全茶葉衝泡法,愛茶人必知
    這類茶比較細嫩,不適合滾燙的沸水衝泡,水溫以80℃~85℃為宜,茶水比例以1:50為佳,衝泡時間為2~3分鐘。 泡出來的茶,湯色清翠碧綠而透明清澈,最好現泡現飲。 衝泡溫度過高或時間過久,茶葉中的多酚類物質容易被破壞,茶湯不但會變黃,其中的芳香物質也會揮發散失。
  • 茶知識|泡一杯茶,你要放多少茶葉?
    2、按蓋碗體積投茶 綠茶和黃茶:普遍來說,綠茶和黃茶是公認為所有茶類中最為鮮嫩的茶類,且經過揉捻,浸出物出來得塊,蓋碗衝泡的時候,放差不多剛好覆蓋滿蓋碗底部的量就可以了。
  • 史上最全茶葉衝泡法,愛茶人必知!
    這類茶比較細嫩,不適合滾燙的沸水衝泡,水溫以80℃~85℃為宜,茶水比例以1:50為佳,衝泡時間為2~3分鐘,泡出來的茶,湯色清翠碧綠而透明清澈,最好現泡現飲。烏龍茶泡飲技藝三個要素,即泡茶用水、泡茶器具和泡飲技藝,並掌握「水以石泉為佳,爐以炭火為妙,茶具以小為上」的原則。烏龍茶是半發酵茶,如鐵觀音、大紅袍等。泡烏龍茶最好用專業的紫砂壺或蓋碗杯,並且一定要用95℃的沸水,烏龍茶的投葉量比較大,茶葉基本是所用壺或蓋碗的一半或更多,泡後加蓋。
  • 悶泡後出現苦澀味的巖茶,很劣質?其實這是誤判內質豐富的巖茶!
    前些天,麻花從某位網友, 領教了好幾段關於悶泡的悖論。箇中說辭不僅令人費解,還非常的不科學。《2》悖論一,悶泡後出現苦澀味的巖茶,很劣質?錯,不合理。任何的茶,悶泡過後都容易變濃、變苦、變澀。內質豐富的優質巖茶,尤其如此。這背後,需要從茶葉的基礎物質構成說起。
  • 何為煮茶三沸水?
    在唐朝,煮茶有「三沸水」的說法,《茶經·五之煮》中曾言:一沸,「沸如魚目,微微有聲」;二沸,「邊緣如湧泉連珠」;三沸「騰波鼓浪」>水在剛三沸時就要烹茶;再煮,「水老,不可食也。」三沸水指水沸騰的三個階段,一沸水時水底有些許氣泡,稍稍有沸騰的聲音;二沸水時水中氣泡已經多了,處於將沸未沸的階段;而三沸水則指已經完全沸騰的水。古人沒有現代的科技手段,無法精確地判斷水的溫度,只能通過壺中的氣泡來判斷水的沸騰程度。
  • 隔夜茶到底會不會致癌?專家:喝茶前要注意這三件事,別忽視
    比如堅定地認為:「隔夜茶」不能喝;茶要滾燙的開水沏泡,晚一秒都不行;喝茶用紫砂壺才最健康…… 我也很納悶了,為什麼他老人家早上七八點沏的茶晚上能喝,我前一天晚上七八點沏的茶第二天早上就不能喝了呢?同樣是十來個小時,難道茶葉裡有什麼成分唯獨在黑夜裡作妖嗎?如果喝茶熱水沏最好,那現在流行的「冷泡茶」又有什麼價值呢?
  • 仙人掌茶是仙人掌泡的茶嗎?仙人掌茶的功效與作用介紹
    仙人掌茶一、仙人掌茶的功效與作用介紹仙人掌茶有驅散疲勞、清熱解毒、清心名目、生津止渴和減肥消食等功效。因為仙人掌茶中含有豐富的茶多酚、茶氨酸、維生素等物質,泡出的茶湯中,水浸出物≥30%,泡出的茶多酚≥13%,粗纖維≤16%。二、仙人掌茶如何製作呢? 仙人掌茶經過殺青-揉捻-烘乾三個程序製作後,通過撿選,篩出茶梗和不合格的葉片,留下的就是成茶了,最後經過包裝檢驗,仙人掌茶就可以市場上了。
  • 摩卡紅茶,香蕉綠茶,西柚綠茶,這些茶界黑暗料理,你喝過幾種?
    這款「摩卡紅茶」使用的「紅茶」,是紅碎茶。如果以芽頭為貴的話,那麼,功夫紅茶和小種紅茶是用料相對高端一些的紅茶,而紅碎茶當中的大多數,品相會差很多,選材也略次一級。在現實中,芽頭和嫩葉,製作功夫紅茶和小種紅茶的比較多,比如頂級紅茶金駿眉就是用7-8萬顆芽頭才做得出一斤幹茶來。
  • 一棒好茶|三種紅茶衝泡方法,最後一種最方便
    夏末秋初,泡一壺茶最令人舒適,特別是一見到暖色調茶湯,就讓人很想品嘗。紅茶,慢慢成為網紅茶。那麼紅茶,如何衝泡才好喝?如何判斷紅茶好不好?有兩個重要的感官指標:「金圈」和「冷後渾」。茶湯貼茶杯沿有一圈金黃髮光,稱金圈,金圈越厚,顏色越金黃,紅茶的品質越好。而「冷後渾」是指紅茶經熱水衝泡後茶湯清澈,待冷卻後,出現渾濁現象。「冷後渾」是茶湯內物質豐富的標誌。一、壺泡法品飲紅茶,觀色是重要的內容,因此,選用白瓷杯是最好的。用開水衝洗茶壺和茶杯,以每人2克的用量,放茶,再將90℃左右開水高衝入壺。
  • 在家做豆腐腦,別再用石膏了!加幾克它,凝固快沒酸味,嫩滑香甜
    在家做豆腐腦,別再用石膏了!加幾克它,凝固快沒酸味,嫩滑香甜小時候,早餐遠沒有現在這麼多種多樣,現在出門就能買到,沒帶錢也沒關係,掃一掃就行了。那時候我住下鄉下的外婆家,在村裡的小學上學,村裡有家磨豆腐的,每天早上外婆都會早早地跑到豆腐坊,給我花2毛錢給我回來一大碗豆腐腦。
  • 冷知識:衝泡好茶的正確溫度
    要想品到好茶,除了名茶在手,還需要有匹配的茶具,了解不同種類茶葉在衝泡時的用量,水溫,泡茶的時間和方法等,其中的講究可不少,僅水溫都大有講究。綠茶在衝泡的時候,分兩種情況,一般綠茶水溫80-90度,高檔綠茶則需要水溫在75-80度之間。茶葉越嫩越綠,衝泡水溫越要低,這樣泡出的茶湯一定嫩綠明亮,滋味鮮爽,茶葉維生素C也較少破壞。而水溫過高,茶湯容易變黃,滋味較苦,維生素c大量破壞。
  • 衝泡春白茶,到底用多少度的水溫,聽說不能用沸水?這是個誤區!
    好的衝泡,可以將春白茶的內涵顯露出來,可若是衝泡出了問題,卻是如同陳世美一般,白白辜負了這一泡上佳的春白茶。衝泡春白茶,到底用多少度的水溫,是許多茶友的問題。今天便來告訴你,為什麼只有100℃的沸水,才是衝泡春白茶的最佳利器!《2》衝泡春白茶,不能用沸水?假的!
  • 小喜年|「好茶不怕開水燙」?掌握不好水溫,怕是好茶也會被泡壞
    你是否聽到有人說過:「好茶不怕開水燙,泡茶就得用沸水」這樣的話?好茶真的不怕開水燙嗎?開水燙過的茶,都能出來好滋味嗎?先拋開茶,換一種思維,就好比一個人,在小孩時皮膚可能輕輕磕一下就破了,但是年紀大了皮膚變厚了以後,可能重重地撞了一下也不會破皮,當然這跟這個人的成長過程還有生活環境也有著很大的關係。
  • 茶葉抗癌排行出爐:烏龍第一;普洱第二,紅茶第三;
    茶葉抗癌排行出爐:烏龍第一;普洱第二,紅茶第三; 很多人都知道茶葉中的茶多酚可防癌,但你知道嗎?不同的茶葉品種也具備不同的防癌效果。
  • 小喜年|紅茶冷了為什麼會「油油的」?這個茶是好茶嗎?
    過了小寒以後,天氣越來越冷,我們在喝紅茶的時候,有時還沒喝茶湯就涼了,茶湯上面出現了「油油的」乳狀物,這是怎麼一回事呢?這其實是由於紅茶發生了「冷後渾」,是紅茶茶湯一種特殊的現象。紅茶的「冷後渾」現象,也稱「乳凝現象」。
  • 南非國寶 路易波斯茶,不含咖啡因的茶丨茶飲新寵
    一杯茶不行,無咖啡因咖啡也不行。一天早上他走進廚房,突然有了靈感,他描述到:『一道閃光掠過,』在他的咖啡機旁,他看到了南非波士茶袋---南非家庭的日常必需品。他拿了一些,把它撕開並倒了一些在他的咖啡機粉碗裡,經過意式咖啡機的萃取,就誕生了第一杯路易波士茶咖啡。想像一下,如何將波士茶融入到意式濃縮咖啡的世界裡,最終形成一種具有咖啡風格,口感良好,有益健康,又不含咖啡因的獨特飲品。
  • 泡上一壺斯裡蘭卡進口茶,品味充滿陽光的小資生活
    想必有部分人會選擇安靜的喝茶,當然好的茶泡出來的口味確實不一樣,純正濃厚,而且裡面的功效以及發揮的作用極好,就比如斯裡蘭卡進口茶。因為是進口茶可能大家不太熟悉,它主要有五種口味,有伯爵紅茶,蜂蜜檸檬紅茶,優質錫蘭紅茶,伯爵灰紅茶,芒果味紅茶。 先寫一下我最喜歡的伯爵紅茶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