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紅烏龍:行走在烏龍茶與紅茶邊界上的新興茶品

2021-01-08 義芳君說茶

原創 | 義芳君說茶:似紅茶又似烏龍茶,這款茶究竟什麼來頭?

傳統認知裡,紅茶屬全發酵茶,紅湯紅葉;烏龍茶屬半發酵茶,綠葉紅鑲邊。

它們原本涇渭分明,特色鮮明,誰也沒有想到三百多年後的今天,橫亙在它們之間這道貌似清晰的邊界正在新的時代語境下不斷發生碰撞、融合,逐漸變得越來越模糊。

由此產生了一種奇妙新鮮的新興茶品,它長著烏龍茶般緊結圓實的身軀,卻有著紅茶般誘人的紅豔面孔;它渾身散發著紅茶般的花果甜香,卻有著烏龍茶般醇厚甘爽的滋味。

然而,它卻又是有著自己非常獨特的個性化標籤——這正是來自寶島臺灣的「紅烏龍」。

1.紅烏龍到底是什麼茶?

單看這茶名,就知道這款茶的「來頭」真不小,很多人以為這一定是一款歷史名茶了吧。

恰恰相反,自2008年在寶島臺灣問世以來,短短十年間,實在是屈指可數。它與紅茶、烏龍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但就是這麼一款「年輕」的茶,在寶島臺灣徵服了很多資深茶人不太容易「伺候」的味蕾。

如此,這款茶一定有它的過人之處。

其一,製法上臺灣紅烏龍既遵循了臺灣烏龍茶的經典製法,卻又別具匠心地引入了紅茶的重發酵工藝,在包揉中適當延長茶葉發酵時間,形成了「重萎凋、重發酵」的深加工特點。

因而,臺灣紅烏龍成品茶外觀呈現經典的半球形,而茶湯顏色則較一般的烏龍茶來得深紅,具有正山小種紅茶一般的琥珀紅亮。

其二,滋味上難能可貴的是,高達60%以上的重度發酵,雖然茶湯呈現橙紅水色,但口感仍然保持了烏龍茶特有的甘醇濃爽的風味,烏龍茶的茶韻十足。

臺灣先進科學的茶葉種植體系

好了,那問題來了,有些人就質疑——紅烏龍到底應該姓「紅」,還是姓「烏」呢?

其實,這個並不難確認。關鍵因素就在於製作過程中,是否有殺青這一環節。

烏龍茶的製作,需要適度殺青,才能為後期條索與香氣的形成奠定基礎。紅茶則一般不需要殺青,而是直接萎凋。因為殺青實際上為了阻止進一步的發酵。而紅烏龍一來並非是完全發酵,二來並非沒有殺青,就直接萎凋,所以萬變不離其宗,紅烏龍還是姓「烏」,而不姓「紅」。

這樣,茶友們就不必糾結了。

2.紅烏龍≠紅水烏龍

一字之差,謬以百裡。

紅烏龍在臺東,紅水烏龍則在南投。

紅水烏龍是凍頂烏龍的一種深加工產品,製作工藝上比較費時費力,現在也很少有茶人願意花費精力去製作,在發酵、焙火等程度上的掌握需要十分精準,但整套工藝延續的仍然是傳統的臺灣烏龍茶的經典工藝。

紅水烏龍適合深藏,多年後其茶葉看起來黝黑紅亮,香氣沉穩,紅中透亮,略帶藥香,喝起來仍然是一口烏龍茶的醇厚圓滑,舊時很多老茶人特別喜歡。

而紅烏龍別看發酵重,但焙火其實並不重,只能稱之為中焙火,至少比紅水烏龍,包括木柵鐵觀音這等也是重焙火的臺灣烏龍茶來得輕,這樣才能保證類似紅茶般的花果熟香及湯色的紅亮。

3.紅烏龍如何衝泡品鑑?

作為一款具有「網紅」氣質的烏龍新品,顏值與才華兼具,喜感與甘爽共舞。

有人戲稱,這是在烏龍茶與紅茶這兩大傳統茶類裡尋求標新立異的創新,是「螺螄殼裡做道場」。

不可否認,它為我們帶來了一種全新的觀感及品飲上的全新體驗,不啻於是一種創新,或者稱之為口感升級。

對於茶友們來說,或許更重要的在於如何衝泡與品飲,才能充分領略紅烏龍的曼妙神韻?

通常來說,紅烏龍有兩種泡法:「熱泡」與「冷泡」。

其一,「熱泡」屬於傳統且常見泡法。參照工夫茶泡法,茶器首選蓋杯,注意用沸水衝泡,激蕩茶葉,利於提香,但浸泡及出湯時間應注意控制,可比一般的濃香型烏龍茶稍短一些,利於察顏觀色,茶湯滋味不易過老。

建議使用大開口的玻璃杯喝茶,這樣利於在透光環境下,充分地察顏觀色,欣賞它猶如白蘭地一般的水光茶色。再聞香氣,可問杯蓋,也可聞杯底,花香中透出一股自然熟果味,品味則醇厚圓滑,令人激賞。

其二,夏天亦可嘗試「冷泡法」。最好採用純淨水衝泡,投茶量大概1:20,衝泡後可常溫下放置待飲,也可冷藏。實際上,冷藏後的茶水更加別具一番風味,四個字「甘醇冰爽」。

總之,我們在衝泡品飲時,不僅需要賞心悅目的觀感,還需要如沐春風般的體驗。

我是【義芳君說茶】,每日分享原創茶文。歡迎茶友關注交流,留言轉發。

版權聲明:本文由義芳君(gwj030)原創撰寫,媒體轉載請聯繫義芳君!

相關焦點

  • 臺灣烏龍茶系列之初識
    茶是世界上被喝的最多的飲料,僅次於水。據國際茶葉委員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茶葉產量568.6萬噸,比2017年增加12.5萬噸,增幅2.2%。2017全球茶葉總產量其中,90%是全發酵的紅茶,8%是不發酵的綠茶,剩下的2%是所謂「不發酵茶」,就是我們統稱的「烏龍茶」。除了近年在越南和印尼有少量新闢的茶園之外。主要產區集中在福建、廣東以及臺灣。
  • 臺灣烏龍茶系列之烏龍品種
    臺灣的烏龍不是原生種,各種品系都是來自閩南或閩北。「烏龍」指的是差的製法,也是品種。與大陸把所有半發酵茶都稱為烏龍茶不同,在臺灣,大部分的半發酵茶,學界均稱之為「包種茶」,而市面上俗稱的烏龍茶,學界稱謂「半球形烏龍茶」,這種說法是以製法以及外形來區分的。
  • 閩南、閩北、廣東、臺灣烏龍茶大集合,讓你一次喝個夠!
    我國烏龍茶的產區比較集中,基本在東南沿海一帶像廣東、福建以及臺灣,這其中尤以福建最甚,全國80%左右的烏龍茶來自福建,而福建烏龍茶又可劃分為閩南和閩北兩個區域。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閩南、閩北、廣東、臺灣這幾個地方的烏龍茶,看看有沒有你鍾愛的那一款呢?01.
  • 喝烏龍聊烏龍,烏龍茶你知多少?
    狹義上,「烏龍」指眾多茶樹品種中的一種。 我們現在所說的「烏龍」,多指它的廣義,即一種半發酵工藝的茶,也叫青茶。它和綠茶、紅茶、白茶、黃茶和黑茶,一起並列為中國六大茶類。
  • 臺灣茶中之聖——「凍頂烏龍茶」
    凍頂茶譽為臺灣茶中之聖。產於臺灣省南投鹿谷鄉。它的鮮葉,採自青心烏龍品種的茶樹上,故又名「凍頂烏龍茶」。凍頂為山名,烏龍為品種名。那麼為什麼叫「凍頂」呢?因為這山脈迷霧多雨,山陡路險崎嶇難走,上山去的人都要繃緊足趾,俗語稱為「凍腳尖」。所以此山稱之為凍頂山。
  • 中國不可錯過的這十大烏龍茶
    中國不可錯過的這十大烏龍茶烏龍茶屬於六大茶類中的青茶,其製作工藝介乎於綠茶和紅茶之間。包括:萎凋、做青、炒青、包揉、揉捻、乾燥等工序。烏龍茶起源於福建的北苑貢茶,自宋朝開始,發展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
  • 百年矮腳烏龍茶園:臺灣青心烏龍茶的原種地
    原標題:百年矮腳烏龍茶園:臺灣青心烏龍茶的原種地  福建省建甌市東峰鎮鳳凰山北苑御茶園附近的百年矮腳烏龍茶園,立有一塊石碑,上書「臺灣青心烏龍茶品種之原種園」。   23年前,臺灣大學教授吳振鐸到福建參加「閩臺茶葉學術討論會」期間,專程考察了東峰鎮桂林村這片百年茶園。
  • 烏龍茶有四大產區,臺灣產凍頂烏龍茶,你了解嗎?
    閩北烏龍茶武夷巖茶,條索形,色澤烏黑,香氣高、厚、湯色橙黃到橙紅,並且很耐泡,回甘,還有特殊的焦火的香味,巖韻十足。一等的大紅袍條索壯美,入口水仙,口味清純,可以衝泡6至20泡。二等的茶,香氣高湯色橙黃,味道醇厚,回甘較明顯,可以泡7道茶。
  • 臺灣烏龍茶系列之多種珍貴茶種是一大特色
    臺灣茶葉分布除了包種之外,坪林也產白毫烏龍,用的是白毫特別顯露的「大慢種」。做出來的茶不叫椏風,而被稱為「白毛猴」或「紅茶」(單指湯色 );白毛猴雖是品種名,但有時也用來稱白毫烏龍茶。它的身價謙卑,不像北埔帶,動輒上萬元一斤。坪林的白毫烏龍產量不小,靠的是便宜的老人工罷了。
  • 走進臺灣,探究寶島臺灣特產文化之凍頂烏龍茶
    臺灣是祖國的寶島,農產品、水果、高粱酒、工藝品等名優產品數不勝數。其獨特的地形和氣候適宜茶葉以及水果的生長,使臺灣地區贏得「茶葉王國」和「水果王國」的美譽。其中,洞頂烏龍茶被譽為「茶中聖品」,臺東釋迦令人垂涎欲滴。另外,金門的高粱酒風味獨特、清香純正,是臺灣第一名酒。
  • 臺灣特級韻香烏龍茶 臺灣苗慄茶農世家(圖)
    愛冠軍茶行老闆黃政鏡先生出身臺灣苗慄茶農世家,祖上以採制茶葉為生,黃先生自小耳濡目染。後,黃先生又經營茶葉生意三十多年,鑽研精進靠自己的力量創製、發掘出了一套獨特的製作臺灣烏龍茶的方法——使他製作的臺灣烏龍茶打上了自己的烙印,成為了在臺灣地區「讓人喝過就難忘、影響力廣泛的獨特商品」。  愛冠軍茶行共經營的茶葉有,高山烏龍茶,高山金萱茶,凍頂烏龍茶,臺灣四季春茶,臺灣鐵觀音茶,臺灣紅茶,臺灣老茶。臺灣高山茶:大禹嶺,梨山,清靜農場,鹿谷等地區的茶。
  • 雲南開源高山烏龍茶——長在國家級自然保護景區裡的茶
    「油鹽醬醋茶」,茶是人們百味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味。茶葉的品種也是紛繁複雜,愛茶人更是家中常備各種茶品。烏龍茶是中國幾大茶類中,獨具鮮明特色的茶葉品類。烏龍茶是經、萎雕、搖青、半發酵、殺青、烘焙等工序後制出的品質優異的茶類,品嘗後齒頰留香,回味甘鮮。
  • 《異人茶跡》:漂洋過海品茶香,臺灣烏龍茶漫畫史
    漂洋過海品茶香,臺灣烏龍茶漫畫史茶跟臺灣出口產業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並且根據史料記載,臺灣早期中南部地方的山地,就有野生的茶樹林,當地的居民也採取茶葉,製作飲用茶。也是臺灣最早期的高山茶種。《異人茶跡》敘述了簡單的清領治臺時期臺灣茶葉史,以「臺灣烏龍茶之父」蘇格蘭商人陶德;和臺灣當時少見的基督徒買辦李春生,兩人開墾臺灣烏龍茶外銷全世界的故事,讓人一窺臺灣茶葉發跡的過程。臺灣雖然自古有茶,中南部地區有天然的茶樹林,當地居民有取來飲用。不過有趣的是當時原住民同胞並不好這口,他們覺得這茶葉生寒苦口,不敢喝。所以在原民文化中茶葉的發展較為後期。
  • 臺灣茶中極品:凍頂烏龍
    凍頂烏龍被譽為臺灣茶中極品,產於臺灣南投縣鹿谷鄉彰雅村凍頂山。凍頂烏龍發酵程度為15%~25%,略高於文山包種茶,均屬包種茶類。文山包種以清香著稱,凍頂烏龍則以喉韻見長。主要茶樹品種為青心烏龍,源自福建武夷山。
  • 臺灣烏龍茶系列之臺茶之最,梨山最高(一)
    梨山烏龍茶前兩天在店裡試喝梨山烏龍,發現還沒和大家一塊介紹這種茶,又想起了多年前在朋友家看到一罐四兩裝的高山茶,茶罐外包裝十分豪華還貼著一張像比賽茶那樣的封條,不過蓋的是茶商的店章。條上印著「臺茶之最」四個大字和一行廣告詞:「名師鑑賞,茶高手共同認定,保證佳品」。另有手寫的字樣:「大禹嶺,兩千六百公尺」,看起來有種經過逐罐個別認證,100%高山精品的意味。
  • 一篇文章搞懂烏龍茶:臺灣省的小清新——凍頂烏龍
    凍頂烏龍茶俗稱凍頂茶,是我國臺灣省知名度極高的茶。產地為臺灣鹿谷鄉鳳凰村 永隆村彰雅村(凍頂巷),茶區海拔600-1000公尺,被譽為「茶中聖品」。凍頂烏龍主產於南投縣鹿谷鄉鳳凰山一帶。凍頂山是鳳凰山分嶺,該地自然景色迷人,是臺灣的旅遊勝地,旅遊點有凍頂茶園、茶亭、麒麟潭、隱潭、鳳凰山、鳳凰寺、鳳凰瀑布、開山廟等。
  • 喝茶識茶區之最適茶樹種植的區域——華南茶區
    產出的茶類以烏龍茶(如武夷巖茶、鐵觀音、凍頂烏龍,鳳凰單叢等)和紅茶(如英紅、正山小種等)為主、還有黑茶(如六堡茶)、白茶(如白毫銀針、白牡丹等),花茶等。下面就來為大家一一解說。烏龍茶 四大烏龍:華南茶區也堪稱烏龍茶之鄉,烏龍茶是一種半發酵的青茶,製作方法介於綠茶與紅茶之間,口感上帶有濃鬱的花香味。
  • 白、綠、紅、黑、黃、青這些茶都是怎麼區分呢?
    白茶,綠茶,紅茶,黑茶,黃茶,青茶這六種茶是怎麼區分呢? 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些茶是怎麼區分的.是從製作工藝來區分的,不是按顏色區分的:(1)、白茶白茶屬輕微發酵茶,是我國茶類中的特殊珍品。因其成品茶多為芽頭,滿披白毫,如銀似雪而得名。
  • 喝烏龍茶能「邊睡邊減肥」?一項隨機對照雙盲試驗如是說……
    近日,發表在《Nutrients》上的一項研究中,來自日本筑波大學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飲用烏龍茶似乎可以幫助我們「夢」想成真。該研究由日本科學促進會資助(非茶商)。雖然所有的茶葉都來自同一種植物——茶樹,但因氧化程度的不同而決定了茶葉的品種。例如,綠茶是未經氧化的,它的味道較為溫和;而紅茶的獨特顏色來自於完全氧化的過程;烏龍茶介於綠茶和紅茶之間,只是部分氧化。
  • 茶知識|泡一杯茶,你要放多少茶葉?
    ——每天在這裡,品一杯香茗,憶一段人生—— 「你平時放茶放多少?」 「我放一撮茶啊」 「啊?一撮茶是多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