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矮腳烏龍茶園:臺灣青心烏龍茶的原種地

2021-01-08 臺灣頻道

原標題:百年矮腳烏龍茶園:臺灣青心烏龍茶的原種地

  福建省建甌市東峰鎮鳳凰山北苑御茶園附近的百年矮腳烏龍茶園,立有一塊石碑,上書「臺灣青心烏龍茶品種之原種園」。

  23年前,臺灣大學教授吳振鐸到福建參加「閩臺茶葉學術討論會」期間,專程考察了東峰鎮桂林村這片百年茶園。經過考證,一直尋找青心烏龍發源地的吳振鐸確認這片茶園就是臺灣青心烏龍的祖樹。當地由此立碑記述。

  參加「兩岸新聞媒體閩北敘茶緣聯合採訪活動」的海峽兩岸20多名記者,17日來到東峰鎮桂林村,了解閩臺茶文化的歷史,揭秘臺灣南投凍頂青心烏龍和建甌百年矮腳烏龍的淵源。

  青心烏龍是臺灣茶葉的當家品種,經過精加工就成了現在享譽兩岸的阿里山高山茶。據臺灣通史記載,青心烏龍源自閩北,清朝移到臺灣。

  相傳清朝鹹豐年間,臺灣的南投縣鹿谷鄉有個秀才叫林鳳池,到福州省城赴考,中舉後想起離家趕考時母親囑咐的話「考中懸榜,回臺定要帶點東西答謝鄉親故舊」,於是買了一捆36株建甌矮腳烏龍茶茶苗,帶回鹿谷鄉分送鄉親,其中12株種在凍頂山。

  1987年,福建農林大學教授詹梓金在建甌東峰發現了14畝樹齡達百年以上的矮腳烏龍的茶園。如今,這片百年烏龍茶園,由建甌百年烏龍茶廠的黃美備先生管理。在他精心呵護下,茶樹鬱鬱蔥蔥,生機勃勃。

  臺灣旺報助理副總編輯宋秉忠,第一次來到百年矮腳烏龍茶園。他說,臺灣南投縣鹿谷鄉也有鳳凰山,而且環境與東峰鎮鳳凰山非常相似。

  東峰鎮是宋代最著名的宮廷御茶園所在地,是宋元時期建安茶事行政管理中心,經過6朝42個皇帝458年,上貢名茶達百餘種。早在20多年前,福建省博物館考察隊確認了北苑貢茶作坊在東峰的遺址。數百年的歷史,使得北苑茶文化內涵深厚,如今的矮腳烏龍就是東峰「北苑龍焙」的精品。

  「東峰矮腳烏龍,是烏龍茶中的極品。」北苑貢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第十八代傳人、建甌成龍茶廠廠長、高級茶藝師劉成龍對此很自豪。他說,形美、香奇、韻醇、綠色是矮腳烏龍的四大特點,其天然的蘭桂花香和蜜桃果香流動鮮活;上好的矮腳烏龍掀開杯蓋,幾十米外可聞到香味,形成眾多茶品種中獨一無二的個性。

  有著數百年種茶歷史的東峰鎮,目前有茶園1.6萬畝,年產量2750噸,產值達1.35億元人民幣。2012年,東峰鎮政府申請註冊「建甌東峰矮腳烏龍」國家地理標誌商標,獲得成功。在中國和福建省名優茶評選中,東峰矮腳烏龍多次獲獎。

  建甌市東峰鎮黨委書記龍毅告訴記者,為傳承歷史文化,東峰正在打造「中國北苑茶都」,建設中國烏龍茶研究基地、茶原料基地、茶葉加工基地、茶葉集散貿易基地、茶道休閒養生基地和茶文化旅遊精品線路。而「中國北苑茶都」建設,首推御焙遺址、百年烏龍茶園、茶神廟等的開發,目前已進入招商引資階段。

  去年,臺灣茶文化推廣協會與東峰鎮籤訂了合作協議,雙方達成四項共識:互通各地茶葉產、供、銷信息;共同舉辦閩臺烏龍茶交流推廣活動;互相推介對方茶產品,共同打造兩地烏龍茶品牌,讓產品走向世界;共同交流探討茶葉生產、製作工藝,使工藝日臻完善。

  龍毅說,東峰與臺灣茶產業交流合作,可達到閩臺茶產業的優勢互補,他希望臺商到東峰參與建設北苑茶都,把臺灣好的技術和好的經驗帶到東峰,兩地互利雙贏。(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臺灣烏龍茶系列之烏龍品種
    臺灣的烏龍不是原生種,各種品系都是來自閩南或閩北。「烏龍」指的是差的製法,也是品種。與大陸把所有半發酵茶都稱為烏龍茶不同,在臺灣,大部分的半發酵茶,學界均稱之為「包種茶」,而市面上俗稱的烏龍茶,學界稱謂「半球形烏龍茶」,這種說法是以製法以及外形來區分的。
  • 臺灣茶中之聖——「凍頂烏龍茶」
    凍頂茶譽為臺灣茶中之聖。產於臺灣省南投鹿谷鄉。它的鮮葉,採自青心烏龍品種的茶樹上,故又名「凍頂烏龍茶」。凍頂為山名,烏龍為品種名。那麼為什麼叫「凍頂」呢?因為這山脈迷霧多雨,山陡路險崎嶇難走,上山去的人都要繃緊足趾,俗語稱為「凍腳尖」。所以此山稱之為凍頂山。
  • 臺灣烏龍茶系列之初識
    2017全球茶葉總產量其中,90%是全發酵的紅茶,8%是不發酵的綠茶,剩下的2%是所謂「不發酵茶」,就是我們統稱的「烏龍茶」。除了近年在越南和印尼有少量新闢的茶園之外。主要產區集中在福建、廣東以及臺灣。
  • 臺灣烏龍茶系列之多種珍貴茶種是一大特色
    除了常見的青心烏龍、青心大冇之外,坪林有很多珍貴的茶種,還曾有武夷、奇蘭、大葉烏龍、水仙、佛手、早種、大慢種等。多年下來,坪林人認定由青心烏龍做成的包種是最上品,稱之為「種仔旗」,講究的是它的品種香。逐漸地,其他品種都被淘汰,茶園朝向單一品種發展。
  • 雲南開源高山烏龍茶——長在國家級自然保護景區裡的茶
    「油鹽醬醋茶」,茶是人們百味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味。茶葉的品種也是紛繁複雜,愛茶人更是家中常備各種茶品。烏龍茶是中國幾大茶類中,獨具鮮明特色的茶葉品類。烏龍茶是經、萎雕、搖青、半發酵、殺青、烘焙等工序後制出的品質優異的茶類,品嘗後齒頰留香,回味甘鮮。
  • 臺灣茶中極品:凍頂烏龍
    凍頂烏龍被譽為臺灣茶中極品,產於臺灣南投縣鹿谷鄉彰雅村凍頂山。凍頂烏龍發酵程度為15%~25%,略高於文山包種茶,均屬包種茶類。文山包種以清香著稱,凍頂烏龍則以喉韻見長。主要茶樹品種為青心烏龍,源自福建武夷山。
  • 茶知識丨臺灣烏龍茶
    茶緣深淺,期待相遇臺灣烏龍茶主要品種及品質特徵目前臺灣省種植較多、品質較優的茶樹品種有青心烏龍、青心大方、硬枝紅心、四季青、青心柑子、鐵觀音、武夷、阿薩姆、臺茶7號、臺茶8號、臺茶其中高山茶區是指臺灣省各產茶區內、海拔高度在1000米以上的地區,如阿里山、玉山、雪山、中央山脈和臺東山脈。目前臺灣省種植較多、品質較優的茶樹品種有青心烏龍、青心大方、硬枝紅心、四季青、青心柑子、鐵觀音、武夷、阿薩姆、臺茶7號、臺茶8號、臺茶12號、臺茶17號等14個品種。臺灣從福建傳人。烏龍茶是臺灣的主要茶類,年產量佔臺灣省茶葉總產量的65%。
  • 走進臺灣,探究寶島臺灣特產文化之凍頂烏龍茶
    臺灣是祖國的寶島,農產品、水果、高粱酒、工藝品等名優產品數不勝數。其獨特的地形和氣候適宜茶葉以及水果的生長,使臺灣地區贏得「茶葉王國」和「水果王國」的美譽。其中,洞頂烏龍茶被譽為「茶中聖品」,臺東釋迦令人垂涎欲滴。另外,金門的高粱酒風味獨特、清香純正,是臺灣第一名酒。
  • 臺灣紅烏龍:行走在烏龍茶與紅茶邊界上的新興茶品
    由此產生了一種奇妙新鮮的新興茶品,它長著烏龍茶般緊結圓實的身軀,卻有著紅茶般誘人的紅豔面孔;它渾身散發著紅茶般的花果甜香,卻有著烏龍茶般醇厚甘爽的滋味。然而,它卻又是有著自己非常獨特的個性化標籤——這正是來自寶島臺灣的「紅烏龍」。1.紅烏龍到底是什麼茶?單看這茶名,就知道這款茶的「來頭」真不小,很多人以為這一定是一款歷史名茶了吧。
  • 喝烏龍聊烏龍,烏龍茶你知多少?
    我們現在所說的「烏龍」,多指它的廣義,即一種半發酵工藝的茶,也叫青茶。它和綠茶、紅茶、白茶、黃茶和黑茶,一起並列為中國六大茶類。 青茶,也稱「烏龍茶」 烏龍茶,香氣滋味的來源 發酵的輕重,工藝的變化,產地(樹種)的多樣,共同造就了烏龍茶豐富多彩的滋味和香氣。
  • 湖南炎陵大山深處的,海拔1400至1700米的最美高山茶園與六旬老人
    這裡種植了一片由臺灣引進的軟枝烏龍。生長海拔1400-1700米。工藝選用臺灣清香型烏龍茶工藝,連梗包揉。這是一款具有湖南地域特色沉澱,數十年才磨合成一品的高山烏龍茶。軟枝烏龍茶園的主人來自臺灣,紮根炎陵。數十年如一日苦心培育,只為了製作高品質的茶。
  • 臺灣烏龍茶系列之臺茶之最,梨山最高(一)
    梨山烏龍茶前兩天在店裡試喝梨山烏龍,發現還沒和大家一塊介紹這種茶,又想起了多年前在朋友家看到一罐四兩裝的高山茶,茶罐外包裝十分豪華還貼著一張像比賽茶那樣的封條,不過蓋的是茶商的店章。梨山烏龍這種茶的「可能性」其實很高,因為第一手的受禮者是位官拜數顆星的人士,送禮的一方出手不至於太寒酸。但所謂「可能性",指的是茶價很貴的可能性。
  • 一篇文章搞懂烏龍茶:臺灣省的小清新——凍頂烏龍
    凍頂烏龍茶俗稱凍頂茶,是我國臺灣省知名度極高的茶。產地為臺灣鹿谷鄉鳳凰村 永隆村彰雅村(凍頂巷),茶區海拔600-1000公尺,被譽為「茶中聖品」。凍頂烏龍主產於南投縣鹿谷鄉鳳凰山一帶。凍頂山是鳳凰山分嶺,該地自然景色迷人,是臺灣的旅遊勝地,旅遊點有凍頂茶園、茶亭、麒麟潭、隱潭、鳳凰山、鳳凰寺、鳳凰瀑布、開山廟等。
  • 烏龍茶有四大產區,臺灣產凍頂烏龍茶,你了解嗎?
    閩北烏龍茶武夷巖茶,條索形,色澤烏黑,香氣高、厚、湯色橙黃到橙紅,並且很耐泡,回甘,還有特殊的焦火的香味,巖韻十足。一等的大紅袍條索壯美,入口水仙,口味清純,可以衝泡6至20泡。二等的茶,香氣高湯色橙黃,味道醇厚,回甘較明顯,可以泡7道茶。
  • 海峽茶會:烏龍茶香飄兩岸
    臺灣制茶師劉文學說。  作為第十屆海峽論罈子活動之一,第五屆海峽(漳州)茶會8日在福建漳州開幕,來自福建、臺灣、雲南、廣東等地200多家茶企應邀參展。在兩岸業界共辦的海峽茶會茶王賽中,劉文學以其精湛的烏龍茶技藝被評為本屆茶王之一。  劉文學來自臺灣南投縣鹿谷鄉,即臺灣凍頂烏龍茶的主要產區。
  • 臺灣茶種源於福建?兩岸名茶泉州亮相
    至2006年底,臺商在福建共創辦茶業企業60多家,在晉安、閩侯、漳浦、安溪、德化、漳平等地開發高標準的茶園5萬多畝。   泉州的烏龍茶不止鐵觀音   泉州是「閩南烏龍茶」的主產區。全市現有茶園面積2.51萬公頃,產量3.16萬噸。   一提到「烏龍茶」,大家可能馬上都會想到「鐵觀音」,但「烏龍茶」又不止「鐵觀音」。
  • 中國不可錯過的這十大烏龍茶
    中國不可錯過的這十大烏龍茶烏龍茶屬於六大茶類中的青茶,其製作工藝介乎於綠茶和紅茶之間。包括:萎凋、做青、炒青、包揉、揉捻、乾燥等工序。烏龍茶起源於福建的北苑貢茶,自宋朝開始,發展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
  • 閩南、閩北、廣東、臺灣烏龍茶大集合,讓你一次喝個夠!
    我國烏龍茶的產區比較集中,基本在東南沿海一帶像廣東、福建以及臺灣,這其中尤以福建最甚,全國80%左右的烏龍茶來自福建,而福建烏龍茶又可劃分為閩南和閩北兩個區域。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閩南、閩北、廣東、臺灣這幾個地方的烏龍茶,看看有沒有你鍾愛的那一款呢?01.
  • 臺灣一斤=600克,半斤=八兩,你知道為什麼嗎?(乾貨帖)
    中國臺灣,以明治三十九年(1906年)在臺灣日治時期日本所公布的尺貫法為準,採用日制(日本的1斤也是600克)。後來沿著民國時間軸一直延續至今。所以,臺灣的1兩=37.5g,1斤=16兩=600g中國香港:1司馬斤=604.79克,港英時期1884年香港法例第廿二條規定一斤為磅(即3斤等於4磅),約合604.79克。
  • 寶島臺灣的烏龍茶,你不一定懂?
    我們都知道臺灣的烏龍茶有東方美人、凍頂烏龍、文山包種,其中文山包種變色程度比烏龍輕,有資料記載,1697年臺灣開始種茶,1911年產量最高。臺灣烏龍茶白毫多,呈銅褐色,湯色橙紅,滋味濃醇。臺灣的烏龍品種有青心烏龍、硬枝烏龍、大葉烏龍、紅心烏龍、黃心烏龍等,大多數是按照一芽二三葉的採摘標準,春茶雨水比較多,色澤和湯色不太好,香氣低,品質最差;夏茶晴天多,品質最好,滋味濃,湯色鮮麗,香氣好、形狀整齊,白毫多;秋茶品質次於夏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