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頂茶譽為臺灣茶中之聖。產於臺灣省南投鹿谷鄉。它的鮮葉,採自青心烏龍品種的茶樹上,故又名「凍頂烏龍茶」。凍頂為山名,烏龍為品種名。那麼為什麼叫「凍頂」呢?因為這山脈迷霧多雨,山陡路險崎嶇難走,上山去的人都要繃緊足趾,俗語稱為「凍腳尖」。所以此山稱之為凍頂山。
凍頂茶歷史悠久,聞名中外。凍頂茶茶屬於青茶類,在制茶過程中,「熱團揉」是製造凍頂茶獨特的「中國功夫」技藝,非親臨現場,實難以筆墨形容,是以好的凍頂茶,其茶葉形狀條索緊結整齊,葉尖捲曲呈蝦球狀,茶湯水色呈金黃且澄清明澈,香氣清香撲鼻,茶湯入口生津富活性,落喉韻味強且經久耐泡為凍頂茶特色。
緣起情深得臻茗
據說臺灣烏龍茶是一位叫林鳳池的臺灣人從福建武夷山把茶苗帶到臺灣種植而發展起來的。林鳳池祖籍福建,生於南投縣鹿谷鄉初鄉村,是一個有志氣的青年。一年,他聽說福建要舉行科舉考試,心想去參加,可是家窮沒路費,怎能去呢?
鄉親們得知此事後,都紛紛捐助給林鳳池湊路費。臨行時,鄉親們對他說:「你到了福建,可要向咱祖家的鄉親們問好呀,說咱們臺灣鄉親十分懷念他們。」還交代說:「考上了,以後要再來臺灣,別忘了這是你的出生故裡呵。」林鳳池學問好,考中了舉人,住了幾年後,決定要回臺灣探親,臨行前考慮帶什麼禮物呢?覺得福建武夷山的烏龍茶有名,就要了36顆烏龍茶苗帶回臺灣,其中一部份(據說12株)種在了南投縣鹿谷鄉的凍頂山上。經過鄉親們的精心培育繁殖,建成了一片茶園,採制的臺灣烏龍茶清香可口。後來林鳳池奉旨晉京,他把這種臺灣烏龍茶獻給了道光皇帝,皇帝飲後稱讚說:「好茶,好茶。」問是什麼地方的茶,林鳳池說是福建茶種移至臺灣凍頂山採制的。道光皇帝說:「好吧,這茶就叫凍頂茶。」從此臺灣烏龍茶也叫「凍頂茶」。
【後記】凍頂烏龍茶一說是林鳳池在1855年(清朝鹹豐年間)赴福建應試高中舉人,還鄉時,自武夷山帶回36株青心烏龍茶苗所發源,也有說一說是世居鹿谷鄉「彰雅村」「凍頂巷」的蘇姓家族,其先祖於清朝康熙年間自祖國大陸移民臺灣地區,自乾隆年間已往「凍頂山」開墾種茶。但不管哪種傳說,均表達和蘊含了一種互幫互助的感情和對故鄉眷顧難捨的鄉情。試想,如果不是鄉親解囊資助林鳳池赴考,又怎會獲得茶種,;如果不是林鳳池思慮回報鄉親,茶苗又怎麼來到臺灣?如果不是鄉親們的精心培育繁殖,又怎麼制出好茶?一時善護念,著無相布施,難捨故鄉情懷,才成就了人間臻品——「凍頂烏龍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