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烏龍茶?
烏龍茶的範圍真的很廣。從偉人故事裡的母樹大紅袍到近年來聲名鵲起的「牛肉」、「馬肉」;從海峽對岸漂洋過海而來的凍頂烏龍到聽上去臭喝起來香的「鴨屎香」……這些通通都是烏龍茶。
烏龍茶其實也很簡單,烏龍茶又叫青茶,發酵程度介於半發酵至全發酵之間。產區在六大茶類中也比較單一,主產於我國福建、廣東、臺灣三省。
習慣上按照產地及特點,又將烏龍茶分為四大類:閩南烏龍、閩北烏龍、廣東烏龍、臺灣烏龍。今天就來給大家系統聊聊烏龍茶的譜系。

01.
閩北烏龍
閩北烏龍產區主要集中在武夷山一帶,以武夷巖茶為主。代表:大紅袍
做工特點:閩北烏龍茶做青時發酵程度較重,揉捻時無包揉工序,因而條索壯結彎曲,幹茶色澤較烏潤。

根據品種和產地不同,大致分為閩北水仙、閩北烏龍、武夷水仙、武夷肉桂、武夷奇種、普通名樅(金柳條、金鎖匙、千裡香、不知春等)、名巖名樅(大紅袍、白雞冠、水金龜、鐵羅漢等)。
閩北烏龍有兩大名種:肉桂、水仙,有「醇不過肉桂,香不過水仙」的說法。老茶客掛在口頭上的「牛肉」和「馬肉」,指的就是產於武夷巖茶核心產區牛欄坑、馬頭巖的肉桂。
武夷巖茶最重要的特點是:巖骨花香(巖韻)。具有礦物感十足的茶底滋味和香氣高揚的花果香。
02.
閩南烏龍
閩南烏龍茶主產於福建南部安溪、永春、南安、同安等地。代表:安溪鐵觀音。
做工特點:區別於閩北烏龍,閩南烏龍有包揉這一工序,做青程度輕於閩北烏龍。
根據品種不同,有安溪鐵觀音、安溪色種、永春佛手、閩南水仙、平和白芽奇蘭、詔安八仙茶、福建單叢等。除安溪鐵觀音外,安溪縣內的毛蟹、本山、大葉烏龍黃金桂、奇蘭等品種統稱為安溪色種。
閩南烏龍一般輕度焙火,所以幹茶看起來比較「綠」,有點類似綠茶。典型如清香型鐵觀音,「清湯綠水」就是其特徵。

這點同焙火較重的閩北烏龍在外形上有明顯區別。閩北烏龍幹茶顏色深,色澤青褐烏潤,湯色也較深,呈深橙黃或橙紅色。
03.
廣東烏龍
廣東烏龍茶主要產於潮汕地區,最出名的就是潮安鳳凰山的鳳凰單叢。此外還有嶺南單叢、石古坪烏龍、鳳凰水仙等。
鳳凰單叢,單株採摘,一樹一香,香型突出。潮汕人習慣用香氣類型來命名單叢茶,什麼黃枝香、芝蘭香、桂花香、玉蘭香,奇葩的還有鴨屎香、番薯香……總之香型太多了!光出名的就有十大香型。所以在潮汕買茶,光名字就能繞暈外地人。

04.
臺灣烏龍
臺灣烏龍茶其實源於福建。清朝時期,早期的福建移民將茶樹和工藝傳入臺灣,所以時至今日,臺灣的茶几乎都是烏龍茶,其它茶類微乎其微。
臺灣烏龍茶又分為兩系:包種茶和高山烏龍茶。包種茶最出名的是文山包種。凍頂烏龍、梨山茶、阿里山烏龍都屬於高山烏龍茶。臺灣烏龍還有以品種命名的金萱、翠玉等。
臺灣烏龍茶中最獨樹一幟的還屬東方美人。東方美人又名白毫烏龍茶,是烏龍茶中發酵程度最重的一種茶。因其鮮葉被一種小綠葉蟬蟲咬噬後呈現出特殊滋味,東方美人近年來被一些茶客追捧。

北苑靈芽天下精,要須寒過入春生。——蔡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