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茶種源於福建?兩岸名茶泉州亮相

2020-12-05 華夏經緯網

    11月17日,茶藝小姐在首屆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上表演臺灣凍頂烏龍茶藝。當日,首屆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在福建泉州開幕,博覽會吸引了海峽兩岸的3000多名茶商和海內外嘉賓。近年來,閩臺兩岸加強農業合作,眾多臺農到大陸投資種茶辦廠。目前,臺商在福建共創辦茶葉企業60多家。圖片來源:新華社記者 張國俊攝

    聊聊「茶事」

   四大類茶發祥於福建

  福建產茶制茶始於晉代,發於唐、宋,興於明、清,盛於當代。

  在中國的綠茶、烏龍茶、紅茶、白茶、黑茶、黃茶等六大茶類,以及再加工的花茶、茶飲料、茶食品中,紅茶、烏龍茶、白茶、花茶均發祥於福建。福建是中國烏龍茶的故鄉,也是中國第一大茶葉大省。

  至2006年,福建茶業已連續多年蟬聯茶葉總產、單產、良種普及率、特種茶數、茶類發祥地、茶樹良種數量、銷售總額、市場佔有率等八大指標全國第一。

  臺灣茶種源於福建

  福建和臺灣山海相依,「五緣」相通,同祖同根,臺灣的茶葉源於福建。

  據史書記載,臺灣的茶葉是清朝嘉慶年間,柯朝者從福建武夷山引茶種,安溪西坪人王意成引烏龍茶加工技術,從福建傳入臺灣。自1992年以來,福建通過閩臺農業產業交流合作,吸引臺資到福建投資辦茶廠。至2006年底,臺商在福建共創辦茶業企業60多家,在晉安、閩侯、漳浦、安溪、德化、漳平等地開發高標準的茶園5萬多畝。

  泉州的烏龍茶不止鐵觀音

  泉州是「閩南烏龍茶」的主產區。全市現有茶園面積2.51萬公頃,產量3.16萬噸。

  一提到「烏龍茶」,大家可能馬上都會想到「鐵觀音」,但「烏龍茶」又不止「鐵觀音」。泉州烏龍茶除鐵觀音外,還有黃旦、毛蟹、本山、色種、佛手、水仙等,還有大葉烏龍(高腳烏龍)、小葉烏龍(矮腳烏龍)、軟枝烏龍、笠枝烏龍等製成的烏龍茶產品。(來源:東南早報)

  茶博會閩臺名茶品嘗(推介)會,更像是一場茶文化的知識接力。在剛剛評出的17大海峽兩岸名茶中,12類茶種在舞臺上與600多名茶友分享了各自的茶經。

    閩臺「茶緣」

  ■安溪鐵觀音

  安溪鐵觀音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是中國茶業界第一枚馳名商標和外商最喜愛的中國惟一農產品品牌,屬於烏龍茶。初制工藝要經過曬青、晾青、搖青、炒青、揉捻、初烘、包揉、復烘、復包揉、烘乾十道工序,形成毛茶,再經揀剔、篩分、風選、拼配、烘焙精製而成。

  從來佳茗似佳人,喝茶要喝鐵觀音。安溪鐵觀音茶藝包括13道流程:神入茶境、茶具展示、烹煮泉水、淋浴甌杯、觀音入宮、懸壺高衝、春風拂面、甌裡蘊香、三龍護鼎、行雲流水、觀音出海、點水流香、敬奉香茗等。

  ■臺灣凍頂烏龍

  臺灣凍頂烏龍主產於臺灣省南投縣鹿谷鄉的凍頂山。採制工藝十分講究,鮮葉為青心烏龍等良種芽葉,經曬青、晾青、搖青、炒青、揉捻、初烘、多次反覆團揉(包揉)、復烘、焙火而製成。茶藝包括18道流程:備器、賞茶、溫壺、燙盅、燙杯、溫潤泡、溫潤泡茶水入聞香杯、懸壺高衝、春風拂面、重洗仙顏、玉液回壺、玉液低斟、倒掛金盅、喜聞幽香、鑑賞湯色、三龍護鼎、細品佳茗、重賞餘韻。

  ■武夷大紅袍

  武夷大紅袍享有「武夷巖茶之王」的美譽。它屬於烏龍茶。採摘、萎凋、做青、揉捻、燉火等獨特的製作工藝,成就了大紅袍「活、甘、清、香」的品質特徵。茶藝包括17道流程:焚香靜氣、葉嘉酬賓、活煮山泉、孟臣沐霖、烏龍入宮、烏龍入海、懸壺高衝、春風拂面、重洗仙顏、若琛出浴、關公巡城、韓信點兵、三龍護鼎、喜聞幽香、鑑賞三色、初品奇茗、盡杯謝茶。

  ■福鼎白茶

  福鼎白茶茶藝包括20道流程:清心事茶、活火烹泉、丹井沐霖、冰心玉潔、鴻雪探奇、白毫入宮、泉潤茶香、霧鎖群峰、東海聽潮、龍亭瀉瀑、九鯉飛雪、藍姑託瓶、玉瓶慈航、銀裝素裹、夢臺尋芳、百味凝春、白毫飄香、神遊仙都、情系太姥、再續茶緣。

  ■漳平水仙

  漳平水仙茶餅創製於民國年間,屬烏龍茶類。工藝流程為:曬青、搖青、炒青、揉捻、模壓造型、烘焙,有別於條形烏龍茶的製作。茶藝包括16道流程:滌淨心源、擁爐聽泉、孔雀開屏、仙姿展現、仙鶴戲水、佳人上轎、高山流水、水滿春江、荷塘聞香、芙蓉出水、甘霖普降、敬獻甘露、鑑賞茶湯、喜聞天香、細品玉液、盡杯謝茶。

  ■福安坦洋工夫

  福安坦洋工夫紅茶經萎凋、揉捻、發酵、乾燥等一系列工藝精心製作而成。清朝鹹豐年間,坦洋工夫首次出口歐洲,為西歐晨茶和午茶中的至尊飲品。

  ■永春佛手

  永春佛手又稱香櫞種或雪梨,產於永春縣,現有茶園4.2萬畝,年產量3500噸,年產值3億多元。其主要製作工藝流程為:鮮葉採摘、涼青、曬青、晾青、搖青(3—4次)、殺青、揉捻、初烘、包揉、復烘、復包揉、足火。包括26道流程:靜心事茶、活火烹泉、噓寒問暖、素瓷生煙、佳人問世、傾心桃源、溫潤春心、春風滿面、懸壺高衝、輕推花浮、孟臣沐霖、若深復潔、遊山玩水、關公巡城、韓信點兵、敬奉香茗、持杯觀色、喜聞秋香、細啜甘露、盡杯候珍、流華進盅、纖纖捧甌、依依敬茗、秋色怡人、菁華流芳、玉杯回盤。

  ■臺灣文山包種

  名貴的文山包種產於臺北縣文山區,採制工藝十分講究,雨天不採,帶露不採,晴天還要在上午11時至下午3時這段時間採摘。初制包括:日光萎凋、室內萎凋、攪拌、殺青、揉捻、解塊、烘乾等工序;精製則以烘焙為主要工序。茶藝包括18道流程:備器、賞茶、溫壺、燙盅、燙杯、溫潤泡、溫潤泡茶水入聞香杯、懸壺高衝、春風拂面、重洗仙顏、玉液回壺、玉液低斟、倒掛金盅、喜聞幽香、鑑賞湯色、三龍護鼎、細品佳茗、重賞餘韻。

  ■寧德天山綠茶

  寧德天山綠茶採摘標準以單芽、一芽一葉及一芽二葉初展為主,工藝流程為:晾青、殺青、揉捻(造形)、烘乾。

  ■平和白芽奇蘭

  平和白芽奇蘭主產於漳州市平和縣,屬於烏龍茶類,主要製作工藝流程是白芽奇蘭茶樹新梢經過貯青、曬青、做青、殺青、揉捻、初烘、初包揉、復烘、復包揉、烘乾等十大工序製成毛茶,再經過精製後,成茶內質清香濃鬱,帶有獨特的「蘭花」香氣。茶藝包括11道流程:展示茶具、烹煮泉水、沐霖甌杯、奇蘭入宮、懸壺高衝、春風拂面、三龍護鼎、行雲流水、奇蘭巡海、點水流香、敬奉香茗。

  ■福州茉莉花茶

  福州茉莉花茶製作工藝流程為:茶坯處理,鮮花養護,茶花拼和,靜置窨花,通花散熱,收堆續窨,起花,烘焙、通涼(重複多次),提花,勻堆裝箱。茶藝包括16道流程:清心事茶、雲魄輕起、春江水暖、天鵝戲水、漸入佳境、喜得珍品、落英繽紛、溫潤心懷、鳳凰點頭、鳥語花香、依依敬茗、欣然把盞、花影疊翠、春水盈盞、茉莉問芳、清芬怡人。

  ■武夷正山小種

  正山小種紅茶茶樹生長在平均海拔為1000米—1200米的武夷山國家級保護區,是世界紅茶的始祖。製作要經過原料採摘、萎凋、揉捻、發酵、過紅鍋、復揉、燻焙、篩揀、復焙、勻堆等一系列工序。

  武夷正山小種茶藝包括19道流程:靜心取甘泉、洗手去浮塵、浴火得新生、恭心迎茶後、公主得奇珍、快掃水晶殿、瑰寶入皇宮、流年似流水、華茶現顏色、貴人衝至寶、流光溢華彩、紅霞耀美人、千金求元正、尋夢得甘露、靜心享天香、初吻美皇后、安然嗅地韻、二品百年貴、三領茶中味。(來源:泉州晚報)
 
  華夏經緯網綜合  

相關焦點

  • 2020年海峽兩岸名茶邀請賽頒獎 臺灣茶農獲高山烏龍茶類第一名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漳州11月22日電 (記者 張金川)2020年「天福杯」海峽兩岸名茶邀請賽頒獎典禮22日在福建省漳州科技學院舉行。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現場出席頒獎典禮的僅限福建省內茶友,而臺灣、雲南等福建省外的茶友通過手機觀看直播,還有部分臺灣茶友則受邀到臺灣南投李氏家園內集中觀看直播。海峽兩岸名茶邀請賽由大陸知名臺資茶企天福集團於2011年開始每年舉辦,得到兩岸茶農認可,吸引眾多兩岸茶農製作好茶參賽。古典舞表演《閩南一壺茶》。
  • 福建泉州、臺灣、菲律賓三地培元中學共話淵源
    中新社泉州十月三十日電題:泉州、臺灣、菲律賓三地培元中學共話淵源                  中新社記者黃瑤瑛  三十日下午,參加完泉州培元中學成立一百周年的慶典後,臺灣彰化培元中學校友會會長陳清輝、菲律賓培元中學校長祝成萱和和泉州培元中學的校長黃錦衣坐在了一起,他們滿懷深情地說:泉州培元中學是臺灣彰化培元中學和菲律賓培元中學的母校
  • 福建GDP首超臺灣,地理位置一般的福建,是如何翻身逆襲的?
    上世紀90年代初臺灣省的GDP佔當時祖國大陸總GDP的45%,而隨著三十年的發展,今天的臺灣省又是一番什麼場景呢?今天姿勢君和大家一起看看兩岸發展對比,不得不說差距實在太大了。既然要對比兩岸的發展,那我們就拿與臺灣僅一海之隔的福建來對比好了。
  • 兩岸春茶茶王擂臺賽續寫佳話:臺茶企參賽茶樣暴增5倍
    供圖  由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福建日報、臺灣阿里山茶葉生產合作社、臺灣中華茶藝聯合促進會、廈門市茶葉協會、廈門市茶葉學會和海峽導報社等兩岸多家單位、團體聯合主辦的本屆海峽兩岸春茶茶王擂臺賽,在兩岸茶企中引起熱烈響應,參賽情況猶如炎炎夏日般火熱,大陸9省市茶商、茶人、茶農踴躍參賽,總共送評2000多個茶樣,茶樣數量比去年同期增長2倍以上;來自寶島臺灣的參會茶企達到百家,參賽茶樣數量更是暴增
  • 陳玉珍回嗆民進黨「立委」:我不是臺灣人,我是福建金門人
    海峽導報(記者 薛洋@臺海大師兄)作為臺灣當局實際控制的外島,金門離廈門最近處不到2公裡,是兩岸相距最近的地方。金門的地位也非常特殊,很多大陸人稱之為「臺灣金門」,而臺灣人則稱「福建金門」。今天,大師兄就帶領大家踏上這塊神奇的土地。
  • 臺灣購物攻略:臺灣茶藝中的必買名茶
    這是第32篇文章大家好,我是「仰望星空的讀書郎」,歡迎大家今天和我一起來繼續臺灣之旅。如果您想持續收看本欄目,請點擊上方藍色字「關注」。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臺灣旅遊購物時必買的名茶。中國的茶世界聞名,物產豐饒的臺灣自然也是好茶的產地。臺灣茶比較有名的有:文山包種、東方美人、凍頂烏龍、梨山茶、杉林溪茶、大禹嶺茶等。接下來我們開啟咱們今天的茶藝之旅。
  • 第六屆海峽兩岸秋茶茶王擂臺賽於臺、廈同步舉行
    傳播兩岸茶文化,促進兩岸茶葉技術交流、品質提升、行業發展,12月8日至9日,在海峽西岸的廈門、在海峽東岸的臺灣嘉義,總共3000多個茶樣齊亮相,在「夏商茶世界」杯第六屆海峽兩岸秋茶茶王擂臺賽上各展韻味,撩撥著愛茶者們的心。經過公平、公開、公正的競賽,評審專家組最終評出了大陸賽區16個專項的茶王獎、金獎、銀獎、優質獎,以及臺灣賽區臺灣青心烏龍茶的相關獎項,本屆茶王賽宣告圓滿落幕。
  • 閩臺閩南語歌手攜手發專輯 演繹兩岸兄弟情
    原標題:閩臺閩南語歌手攜手發專輯 演繹兩岸兄弟情  中新網泉州6月23日電 (記者 孫虹)臺灣資深閩南語歌手七郎與大陸福建泉州歌手黃漢傑攜手合作新專輯《浪子的真情》,23日在泉州舉行大陸首發式暨媒體見面會。
  • [兩岸春節]臺灣人的春節習俗
    海峽兩岸同胞雖然隔著一道海峽,但命運從來都是緊緊連在一起的。對於春節的年俗就一直沒有間斷,每年春節,兩岸中國人從沒有忘記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這一初春祭神祈年的傳統。與此同時,臺灣宜蘭縣草湖玉尊宮也舉行祭拜儀式。這是兩岸信眾第14次在同一時刻共拜「天公」。兩岸民眾用這種傳統方式,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幸福平安。「圍爐」守歲資料圖。
  • 原來臺灣有這麼多大陸情結的地名!
    ——《臺灣地名溯源》冠故鄉地名 慰思鄉之情清代,部分閩粵人由於生活所迫遷徙臺灣,他們十分思念家鄉,其安土重遷之情,表現在其移民地所建的新聚落,不少冠以故鄉閩粵兩省各府所轄的地名,形成冠籍地名(地緣村),如泉州厝、漳州厝、龍巖厝、福州厝、潮州裡、饒平厝等。
  • 兩岸閩南語歌手「以歌會友」
    兩岸閩南語歌手「以歌會友」 (2/4) "← →"翻頁
  • 臺灣海峽隧道
    臺海隧道一旦建成,跨越臺灣海峽的陸路交通將在約4個小時的海運交通基礎上大為縮短。中國大陸和臺灣的交流會更加密切,中國大陸和臺灣兩岸地區有可能融合成海峽東南部經濟圈的一級。臺灣海峽隧道是一項連接臺灣海峽東西兩側中國大陸與臺灣的工程設想,目前尚未進入實質性階段。臺灣海峽是臺灣與福建海岸之間的海峽,屬東海海區,南通南海。呈東北--西南走向,長約370千米。
  • 為「闢邪」,福建泉州漁民屠殺海豚,不料招來牢獄之災!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 近日,福建泉州海警局成功破獲了一起非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抓獲犯罪嫌疑人8名,涉案野生動物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瑞氏海豚。而原因,令人咋舌——竟然是為了「闢邪」!
  • 高山茶香飄兩岸——臺灣茶人陳世偉的20年大陸情緣
    新華社濟南6月30日電(記者趙新兵 孫曉輝)輕輕端起茶盞,吹開水面的茶葉,讓臺灣高山茶的清香氤氳唇齒,這是臺灣茶商陳世偉在濟南時最喜歡的放鬆方式。  「茶對我來說是最好的媒介,我因茶走遍大陸、紮根大陸。」最初為推廣臺灣茶來到大陸的陳世偉,如今已經與大陸結緣整整20年。
  • 起源於福建泉州,霹靂布袋戲前世今生
    17世紀手掌中的戲曲:霹靂布袋戲的起源17世紀福建泉州的民間流行著一種用木刻人頭,以人手作為偶的軀幹跟四肢進行演繹,並以布料作為偶的衣著進行表演的戲曲。輾轉300年間,布袋戲從福建泉州漳州、廣州潮汕等地流傳到臺灣等地區,逐漸發展出不同的派系。其中最出名的便是紅遍兩岸三地,流行30多年出品3000多劇集的霹靂布袋戲。從落地生根到枝茂繁榮,霹靂布袋戲又經歷了怎樣的一個發展過程,讓我們一起走進黃氏布袋戲家族。
  • 福建泉州黎明職業大學:僑親創辦 反哺僑鄉
    福建泉州黎明職業大學:僑親創辦 反哺僑鄉   中新網泉州9月12日電 (記者 孫虹)「由泉州著名鄉賢梁披雲一手創辦的黎明職業大學始終與僑緊密聯繫。」
  • 追平40倍經濟鴻溝,福建逆襲反超臺灣,海峽關係歷史性轉折即將出現?
    近年來在強省會戰略加持下,福州更是以黑馬之姿強勢崛起,經濟體量與泉州差距不斷縮小,去年兩者差距不到600多億,可謂後勁滿滿。有了雙引擎的驅動,福建的經濟跑出了穩健趕超的加速度。2018年,福建GDP總量達35804億,與臺灣的差距縮小到3000多億。2019年,福建實現了歷史性突破,GDP首超臺灣,比原計劃還提前了一年。
  • 2019年福建GDP總量已超臺灣,福建人均GDP什麼時候能趕超臺灣?
    5%,兩岸實力此消彼長。對此,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張志軍曾說「這特別值得一提,地處對臺工作最前沿的福建,2019年地區生產總值首次超過臺灣,是歷史性突破,對對臺工作具有深遠意義」。億人民幣),去年2019年前三季度臺灣省GDP2.98萬億元,名義增速高達12.9%,增速高於福建,預計今年臺灣GDP將再次領先福建和湖北。
  • 2015年前8個月泉州進口臺灣動植物產品增三成
    記者從泉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獲悉,今年前八個月,泉州口岸以小額貿易方式進口臺灣動植物及其產品719.52噸,貨值268.17萬美元,分別比增33.19%、33.86%,呈大幅增長態勢。  泉州與臺灣隔海相望,泉州石井港與臺灣金門島相距僅6.5海裡,與金門的航運時間也不過1.5個小時,而且採用對臺小額貿易方式貨物可隨時拼裝,機動靈活,船舶靠泊不受潮水限制,運輸更為便捷,具有時間短、運輸成本低等特點。
  • 海峽兩岸棒球文化節在福建連城舉辦
    海峽兩岸(連城)棒球文化節開幕式現場。 黃水林 攝中新網福建連城7月4日電(黃水林 陳析興)第十一屆海峽論壇·第九屆海峽客家風情節暨海峽兩岸(連城)棒球文化節4日在福建省連城縣棒球場開幕。黃水林 攝本屆活動以「弘揚棒球文化魅力,以『球』會友,促進海峽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推動蓮臺各項事業共贏發展」為主題。臺灣新北新埔小學棒球隊與西安黃河小學在賽前聆聽裁判交代比賽規則。 黃水林 攝「兩岸一家親,親手心連心,通過棒球的交流,深化融合兩岸之間的情感。」臺東縣體育發展基金會董事長陳劍賢在開幕式致辭中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