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華南茶區地處中國南部,包括廣東,廣西,福建,臺灣,海南等省(自冶區)。是著名的僑鄉,華僑文化、僑鄉文化積澱深厚,湧現出了大批近現代著名華僑先驅人物。而且該地區的地方語言眾多且各具特點,例如粵方言,客家方言,閩南方言(包括潮汕方言),壯語,回語,苗族語言等等彰顯著文化的多樣性,茶樹也在華南這片多姿多彩的土壤中茁壯成長。
地理氣候:華南茶區水熱資源豐富,土地肥沃,土壤以磚紅壤為主,部分地區還有紅壤和黃壤分布,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極其豐富。該區屬熱帶季風氣候,境內高溫多雨,長夏無冬,年平均氣溫19℃-22℃,最低月平均氣溫為7℃-14℃。年降水量達2000毫米以上,是中國四大茶區之首。由於華南區獨特的氣候溫潤、雨量豐沛的特點,導致華南區是最適宜茶樹種植的區域,茶樹每年生長期可達驚人的10個月以上。
茶樹品種:茶樹品種豐富,有灌木型和小喬木型茶樹,部分地區還有喬木型大葉種。產出的茶類以烏龍茶(如武夷巖茶、鐵觀音、凍頂烏龍,鳳凰單叢等)和紅茶(如英紅、正山小種等)為主、還有黑茶(如六堡茶)、白茶(如白毫銀針、白牡丹等),花茶等。下面就來為大家一一解說。
烏龍茶 四大烏龍:
華南茶區也堪稱烏龍茶之鄉,烏龍茶是一種半發酵的青茶,製作方法介於綠茶與紅茶之間,口感上帶有濃鬱的花香味。
武夷巖茶大名鼎鼎的大紅袍,也是閩北烏龍的傑出代表了,花香濃鬱持久,茶湯橙紅明亮,還能跟牛奶完美結合,也是各類奶茶的最佳伴侶。
而在閩南,知名度最高的當屬安溪鐵觀音了。在福建泉州的安溪縣境,其氣候溫潤,土壤主要為酸性紅色土壤,土層深厚鬆軟、保水性良好,且富含豐富的鋅、錳等元素的礦物質元素和有機質,使得該產地的鐵觀音濃鬱甘鮮。
福建的武夷巖茶有「巖香」,而廣東的鳳凰單叢便是不乏「叢韻」。尤其生長在海拔1000多米的烏崬山峰頂的鳳凰單叢茶,自幼受南海水汽的滋潤,致使其茶香濃鬱,堪稱單叢茶中的上上等佳品!根椐茶香味的不同,單叢茶可分為黃枝香、芝蘭香、蜜蘭香、鴨屎香、玉桂香、通天香等十大香型,且在經過獨特的做青加工步驟之後,單叢茶的茶香氣得以加倍釋放,是絕對意義上的「杯中香水」。詩句茶煙一縷輕輕飈,攪動蘭膏四座香,烹煎妙手賽維揚,非是謊,下馬試來嘗,所描寫的景象放在單叢茶上一點也不為過。我也相信單叢茶這條來自廣東的烏龍,會騰飛,會得更多人的關注和喜愛。
當烏龍茶漂洋過海來到寶島臺灣時候,生長地則選擇了鹿谷附近的凍頂山。這裡的山多霧,路陡滑,上山採茶都要將腳尖「凍」起來,避免滑下去,山頂叫凍頂、山腳叫凍腳,因此而得名「凍頂烏龍茶」。凍頂烏龍茶產量有限,尤為珍貴,「凍頂烏龍」花香上的香醇具有果香味,在開水浸泡的過程之後,這股濃濃香味從金黃捎帶蒼綠的湯底中飄出,撲鼻而來,讓飲茶之人感受到一分含蓄的巧妙。
紅茶 英德紅茶(英紅)
英德紅茶出產於廣東省英德市,「英德紅茶」是與「祁門紅茶」「雲南滇紅」齊名的三大紅茶之一。英德茶歷史悠久,可追溯到1200多年前的唐代。英德地區茶文化源遠流長,早在茶聖陸羽的《茶經》中,就有「嶺南英德產茶」的記載。英德市的英紅鎮地處亞熱帶氣候圈,土地肥沃,氣候溫和。年均氣溫20℃,年均日照1862小時,年均降雨量2000mm,冬無嚴寒,夏無酷署。出產於此地的英紅九號是英德紅茶中的極品,為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在引進的多個高香型茶樹品種中篩選培育出的高香型紅茶品種,用其鮮葉加工的紅茶品質上乘,滋味醇滑甜爽、鮮香持久,被茶界認為是中國乃至世界最好的紅茶品種。
正山小種
正山小種,又稱拉普山小種,屬紅茶類,與人工小種合稱為小種紅茶。首創於福建省崇安縣(1989崇安撤縣設市,更名為武夷山市)桐木地區。是世界上最早的紅茶,亦稱紅茶鼻祖,至今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由福建武夷山深處當地茶農於明朝中後期機緣之下創製而成。後來在正山小種的基礎上發展了工夫紅茶。歷史上該茶以星村為集散地,故又稱星村小種。鴉片戰爭後,帝國主義入侵,國內外茶葉市場競爭激烈,出現正山茶與外山茶之爭,正山含有正統之意,因此得名。茶葉是用松針或松柴燻制而成,有著非常濃烈的香味。因為燻制的原因,茶葉呈灰黑色,但茶湯為深琥珀色。
黑茶 六堡茶
六堡茶,屬黑茶類。在梧州市行政轄區範圍內,選用蒼梧縣群體種、廣西大中葉種及其分離、選育的品種、品系茶樹(Camelliasinensis(L.)O.Kuntze)的鮮葉為原料,按特定的工藝進行加工,具有獨特品質特徵的黑茶。喝過六堡茶的人都會對它的「中國紅」情有獨鍾,六堡茶業界認為,必須以「中國紅」的文化韻味和民族特色為準則,使六堡茶走上復興之路。
白茶 白毫銀針
白毫銀針,創製於1796年,中國六大茶類之一的白茶,原產地在福建,其針狀成品茶,長約三釐米。主要產區為福鼎、政和、松溪、建陽等地,屬有中國十大名茶的稱號,素有茶中「美女」、「茶王」之美稱。其外觀特徵挺直似針,滿披白毫,如銀似雪。由於鮮葉原料全部是茶芽,白毫銀針製成成品茶後,形狀似針,白毫密被,色白如銀,因此命名為白毫銀針。
白牡丹
白牡丹茶,中國福建歷史名茶。採用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為原料,經傳統工藝加工而成。其葉張肥嫩,葉態伸展,毫心肥壯,色澤灰綠,毫色銀白,毫香濃顯,清鮮純正,滋味醇厚清甜,湯色杏黃明淨。其香氣清新,湯色淡黃,滋味鮮爽,是白茶中的極品。具有祛暑、通血管、明目、抗輻射、解毒之功效。白茶主要品種有白牡丹、白毫銀針。因其綠葉夾銀白色毫心,形似花朵,衝泡後綠葉託著嫩芽,宛如蓓蕾初放,故得美名白牡丹茶。
綠茶 白沙綠茶
白沙綠茶,海南省五指山區白沙黎族自治縣境內的國營白沙農場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因海南中部適宜的氣候與白沙隕石坑地區獨特的土壤條件,品質優良,營養成分高。「白沙綠茶」主要採摘茶樹嫩度、淨度、新鮮度一致符合規定標準的鮮葉為原料,(茶品種有海南和雲南大葉、奇蘭、福鼎、水仙、福雲6號)採用精湛的傳統工藝製作而成。白沙綠茶外形條索緊結、勻整、無梗雜、色澤綠潤有光,香氣清高持久,湯色黃綠明亮,葉底細嫩勻淨,滋味濃醇鮮爽,飲後回甘留芳,連續衝泡品茗時具有「一開味淡二開吐,三開四開味正濃,五開六開味漸減」的耐衝泡性。成茶既有中小葉茶樹品種清高之香氣,又有大葉茶樹品種之濃醇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