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年輕人不愛喝茶,很大的一個原因是因為他們覺得茶很苦。其實咖啡也苦,純黑巧克力也苦,為什麼年輕人對於茶的苦這麼敏感呢?所有的茶都是苦的嗎?
其實茶葉的苦味與茶葉的成分有關。茶葉中所含的多酚類、咖啡礆引起的花青素,導致茶葉有苦澀的味道。茶葉苦澀味道的大小則是由茶葉的種類、茶樹的品種、茶葉採摘的季節和製作工藝等綜合因素決定的。
大葉種更苦澀。
大葉種較小葉種的茶樹所含多酚類更高,因此大葉種茶比小葉種茶會苦澀一些。比如雲南的大葉種野生紅茶,或者大葉種普洱茶,就會比福建的金駿眉類的小葉種紅茶苦澀。但是大葉種茶更耐泡,所以往往幾泡之後,大葉種茶的回甘便會逐漸顯現。而小葉種茶由於本身比較清淡,所以衝泡之後水路比較短,也就是俗稱的不耐泡,起初也沒有太多苦澀味,有回甘,幾泡之後味道變更淡了。
春茶更苦夏茶更澀。
夏茶較春茶花青素含量高,在製作工藝中多酚類、花青素轉化較多的,其苦澀味較低或沒有,因為茶多酚和青花素如果轉化不足時就產生苦澀味。所以,春茶比夏茶更加味苦一些。但春茶也更耐泡一些。
秋茶苦澀少。
俗語說,春茶苦,夏茶澀,要好喝秋白露。按節氣來分,清明至小滿為春茶,小滿至小暑為夏茶,小暑至寒露為秋茶。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秋茶基本就沒什麼苦澀的味道了。因為秋天的光照沒有夏天強,氣溫更加適宜,加上早晨的晨露,所以秋茶苦澀最少。但是俗語又說:秋茶好喝摘不得。因為秋茶採摘可能會影響到第二年的春茶生長,所以市場上的秋茶也很稀罕。
當然,在眾多茶飲中,苦丁茶是公認的苦茶。苦丁茶是冬青科冬青屬苦丁茶種常綠喬木,俗稱茶丁、富丁茶、皋盧茶,主要分布在廣東、福建等地,是我國一種傳統的純天然保健飲料佳品。苦丁茶中含有苦丁皂甙、胺基酸、維生素C、多酚類、黃酮類、咖啡鹼、蛋白質等200多種成分。其成品茶清香有味苦、而後甘涼,具有清熱消暑、明目益智、生津止渴、利尿強心、潤喉止咳、降壓減肥、抑癌防癌、抗衰老、活血脈等多種功效,素有「保健茶」、「美容茶」、「減肥茶」、「降壓茶」、「益壽茶」等美稱性大寒,味苦、甘。
江華苦茶,又名高腳茶,也是典型的苦茶。原產湖南省江華瑤族自治縣的兩岔河、大錫、濠江、湘江等鄉,藍山,江永,雙牌等縣也有分布。該品種簡單兒茶素含量較高,與雲南勐海野生大茶樹相似,而複雜兒茶素含量又與撣形種(緬甸種)、阿薩姻種、中國種(灌木型)相似,表現出既有原始類型的特徵,又有進化型的特點。夏茶鮮葉多酚類含量39.21%,水浸出物48.50%,胺基酸164.0毫克/克,茶氨酸249.80毫克/克,制紅碎茶, 品質較好,制綠茶,鮮葉殺青時,茶汁較多,不易乾燥,茶味苦而又耐衝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