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都說冬紅夏綠,六大茶類裡,哪種茶適合夏天喝?

2020-12-03 小陳茶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快到夏至,天氣一天熱過一天。

將近一禮拜的時間,暑熱蒸騰,讓人蔫蔫的提不起精神。

午後一場久違的大雨,下得酣暢淋漓。

瓢潑般的雨點,趕走了暑氣。

洗去了周圍的塵埃,樹木們發散著好聞的清涼氣息。

雨過後,再走到戶外,連心情也變得輕鬆暢快。

夏季的驟雨不僅能去暑氣,也可以去喧囂,去雜念,去焦灼。

而一杯好茶,除了解暑,還能夠靜心,清潤解燥。

氣溫焦躁的夏日,喝一泡好茶是特別愜意的消夏方法。

高溫的夏天,喝茶消暑是很養生的做法。

燥熱的季節裡,那些「清爽」的茶類,分外受矚目。

那傳統的六大茶類裡,哪些適合在夏天喝呢?冬紅夏綠的喝茶講究靠譜嗎?

《2》

夏天適合喝什麼茶,要看個人的口味定。

喝個茶,最主要的目的是獲得愉悅的享受。

讓味蕾能體驗舒服的茶香和滋味。

古人的夏天消暑做法提倡 「心靜自然涼」,多喝幾杯適合個人口味的好茶,驅散煩悶的心情,身心舒暢,自然更能夠解暑。

冬紅夏綠的喝茶建議,個人不太認可。因為太過於一刀切,不具有普適性。

紅茶,全發酵,性溫溫和。

從養生喝茶的角度看,四季皆宜。

夏天喝紅茶不會出現上火,也沒有所謂熱量高的說法。這些完全屬於謠傳。

紅茶按照分類而言,有小種紅茶、功夫紅茶、紅碎茶的講究。

小種紅茶,特別是桐木正山小種,是世界紅茶鼻祖。

採用傳統煙燻工藝加工出來的小種紅茶,風味獨特,具有鮮明的松煙香,桂圓湯湯色。

當喝過真正的正山煙燻小種後,等到下次再度邂逅,味蕾深處的記憶能快速被喚起。

而在茶圈裡,福建本土的閩紅三大功夫紅茶,也很有特色。

蜜薯香清甜,湯水柔潤,花香盈盈,夏天喝起來別有風情。

至於綠茶,是六大茶類裡唯一的不發酵茶。

喝綠茶,宜嘗鮮,擁有鮮明的綠葉綠湯特徵。

綠茶在加工製作中,「殺青」是重要的加工過程。

通過高溫的殺青,可以鈍化茶葉內部的多酚氧化酶,可以較好的保留鮮葉內部的天然成分。讓綠茶具備清香、清鮮、清爽等特徵。

沒有發酵,又經歷了殺青的綠茶,茶葉內部保留的茶多酚、咖啡鹼含量豐富。

茶多酚,味澀,容易刺激腸胃,但可以消炎抗菌,對夏日降燥,解一解上火牙齦腫痛等小毛病有效果。

咖啡鹼,味苦,能利尿提神。午後泡一杯新茶,微苦而回甘的茶湯喝進去,可以解夏困,調整和改善工作狀態。

夏日炎炎時,泡一杯清香四溢的綠茶新茶,解暑去燥效果明顯。

綠茶和紅茶,是茶圈裡的主流茶類,出產量高。

但在夏天喝茶並非要盲目照搬「冬紅夏綠」的做法,要按個人的喝茶口味定!

《3》

夏天喝茶,除了紅茶,綠茶,還有很多選擇。

羅素曾說過,參差百態,才是幸福本源。

對大部分人而言,在條件允許下輪流換著口味喝茶體驗感更好。

白茶,烏龍茶、黑茶、花茶、普洱、黃茶等,各有所長。

白茶,風味鮮醇甘爽。

新白茶清爽,老白茶醇爽。

夏天喝一泡當年的春白茶,盡情感受湯水裡馥鬱的落水香,香清氣鬱。淳潤綿柔的湯水,嘗起來細膩爽口。茶氨酸含量豐富的茶湯,還可以很好的補充元氣,調節夏睏乏力的狀態。

老白茶,性味溫和,四季皆宜。甘香醇厚的茶湯,細品起來香氣、滋味層次豐富。漫漫的長夏裡,最是適宜打發時間。

烏龍茶,半發酵茶。

傳統意義上,烏龍茶的特徵是既像綠茶,又像紅茶。

但要認真分析起來,派系眾多的烏龍茶,風味不好一概而定。

烏龍茶,分閩北烏龍(武夷巖茶),閩南烏龍(鐵觀音),臺灣烏龍(凍頂烏龍、東方美人茶),廣東烏龍(鳳凰單叢)等。

以個人最常喝的武夷巖茶(水仙、肉桂、大紅袍)為例,夏天喝起來別有風味。

焙火的武夷巖茶,按火功的輕重,風味多元。

夏天的午後,下過一場雨,周遭環境氣壓悶悶時,喝一泡足火的肉桂。

那股子湯水裡色香味醇的體驗,能帶給味蕾特別曼妙的體驗。

黑茶,後發酵茶,分類同樣眾多。

安化黑茶,六堡茶,茯磚茶等,都屬於這一類。

整體上,發酵程度較高的黑茶,風味甘醇,刺激性弱。

從喝茶感受而言,別有一番風味。

花茶,不屬於六大茶類,而是再加工茶。

採用茉莉、玫瑰、桂花等鮮花窨制茶坯,製作而成的花茶,飲用範圍廣泛。

最出名的自然是茉莉花茶莫屬。花香馥鬱,清香四溢的花茶,茶香+花香,香氣醉人。

按傳統中醫上的觀點,花香可以理氣開鬱,夏日飲花茶可以解夏燥,讓心情更美麗。

說白了,喝茶這件事,選對適合個人的口味更關鍵!

普洱,包括了生普,熟普。

不同山頭出來的普洱,受到小氣候的影響,風味差距明顯。

夏天喝一泡耐泡的古樹生普,從消磨時間而言而是不錯的做法。

黃茶,市面上相對小眾。

從加工過程看,相比綠茶,黃茶多經歷了一道「悶黃」的步驟。

整體風味上,依舊以清香、清新為主。

若是喝茶喜歡喝「鮮」的朋友,也可在平常喝茶時,多加感受。

《4》

夏日養生喝茶,要注意方法。

舒心的飲茶,除了要考慮口味喜好,還要留意個人的體質和需要。

若是為了喝茶提神,解夏困,調整工作狀態。

那麼適合喝綠茶、新白茶、茉莉花茶等。

清香四溢的茶湯,既爽口,又清新,提神解乏效果不錯。

但如果是體虛、胃寒、腸胃不好的朋友,那麼要不適宜多喝綠茶、生普。

而是選發酵程度高的紅茶、熟普,或者是茶性溫和的老白茶等。

綠茶和生普,茶葉內部含有的多酚類物質較高,容易刺激人體的腸胃壁,導致身體不適。

若是個人的體質特殊,而又選了不適宜自己的茶葉,養生喝茶的效果反而適得其反。

另外,從喝茶本身而言,夏天喝茶清飲為宜。

喝茶,喝的是茶葉本身的味道。

若是按調飲的做法,喝加奶的紅茶、陳皮普洱、薄荷**茶,反而是幹擾了茶葉本身的純粹風味。

最後,夏天喝茶解暑,要留意健康的喝茶做法。

泡茶喝茶,以傳統的熱水泡茶效果更好。

按小眾的冷泡茶做法,用常溫的冷水,甚至是冰水泡茶,自然無法釋放一泡好茶的100%風採。

冷泡出來的茶湯,不論是香氣滋味口感,還是養分價值等,都會打折扣。

相比下,熱水泡出來的茶湯,更好喝,更健康。

夏日喝茶提神,但不適合喝太濃的湯水。

將茶湯悶濃、悶苦澀後喝,嘗到的滋味不佳,苦澀味重。長期飲用濃茶對腎臟、睡眠健康而言,都有不利影響。

高溫的夏日下,新鮮泡出來的茶湯最好及時飲用。

放置時間太久,茶湯容易變味,甚至是變質發餿。隔夜的茶,隔了六、七小時的茶,喝茶前要慎重。

從喝茶的感受而言,已經變得不新鮮的茶湯,沒有太大的飲用價值。

從健康喝茶的角度看,喝隔夜的茶湯,可要當心鬧肚子!

《5》

陰陽五行上認為,夏屬火,對應五臟之心。

盛夏前後,養生要以是養心。

炎熱的夏天,站在通風的窗臺前,清風徐來,可以免除煩躁的心境。

伴隨著天氣漸漸變熱,人體的消化功能相對較弱。

夏日的飲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

而喝茶上,茶味不宜濃,而是淡茶為宜。

陽光充裕,雨水充沛的盛夏,萬物繁盛。

飲茶靜心,吹著涼風。

草木葳蕤的夏天,泡著春天的新茶,茶湯裡的植物本味最能清心!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焦點

  • 夏天喝什麼茶比較好?
    有人說喝茶應該根據季節來喝,在什麼季節就該喝什麼茶?這有道理麼?其實喝茶還是隨意點好,並非一定要按季節來喝,難道你一年四季都喝綠茶就不對嗎?他就不能一年四季喝紅茶?當然不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這是喝茶的自由。不過我們要講究合理喝茶,不能無節制地喝茶,喝了太多的茶,超過身體的負擔,而且我們還可以根據自己的體質喝茶。
  • 綠茶什麼時候不能喝?
    綠茶產地多、產量多,基本上大家都有接觸過喝過綠茶。綠茶外形好看,色綠,顏值高,香氣濃鬱,滋味清鮮甘醇,葉底也是嫩綠明亮的。因此綠茶是受眾廣大的茶之一,綠茶好喝,但我們在喝綠茶的時候可以了解一下飲茶指南。也就是說,在什麼時候不宜飲用綠茶。
  • 中國10大最知名烏龍茶,你喝過哪幾種?愛茶的你喝過才沒有遺憾
    烏龍茶屬於中國六大茶類中的青茶,由宋代福建的北苑貢茶,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我國烏龍茶產區主要分布在華南一帶,主要是福建的閩北和閩南、廣東及臺灣等地。喝茶有句俗語,「夏飲綠,冬飲紅,一年到頭喝烏龍」,說明烏龍茶是非常適宜大家拼飲的。特別是一些胃寒以及注重養生的朋友更是愛喝烏龍茶。那麼中國的十大烏龍茶你喝過哪些呢?
  • 春天適合喝什麼茶 這6種茶適合春天飲用
    茶是中國人傳統的一種飲品,我們現代人不僅充滿了對茶文化的喜愛,血液裡也同樣滿布著對茶的青睞,天氣有四季的變換,喝茶同樣也有季節的變化。那麼,春天適合喝什麼茶?喝茶的講究是什麼?下面就來了解一下吧。春天適合喝什麼茶1、茉莉花茶茉莉花茶,又叫香片,是用綠茶茶坯與茉莉鮮花窨制而成的再加工茶。在茶葉分類中,茉莉花茶仍屬於綠茶。
  • 烏龍茶適合哪些人喝?看看老茶人怎麼說
    」 義芳君說茶 | 第665期原創茶說 話說,日常飲茶時,義芳君常常遇到一些茶友像拋繡球一樣冷不丁地拋過來一些問題,例如:你什麼時候開始學喝茶?為什麼這麼喜歡喝茶?烏龍茶適合哪些人飲用?武夷巖茶是不是紅茶?……諸如此類等等。 今天,義芳君就來跟大家一起交流「烏龍茶適合哪些人飲用?」這個看似一目了然的問題。
  • 小茶控品鑑包の古樹曬紅:不倫不類的紅茶 "曬紅"初體驗
    也有很多人提議把它歸類為全新的茶類,就像坊間炒得沸沸揚揚的把普洱作為第一茶類來看待一樣。看來接觸一款新茶,是很欣喜的,會因為新鮮,而引發求知慾,去深挖它的種種,不想喝得不明不白,作為喝茶人,多喝不同的茶,慢慢鍛鍊自己的味覺,敏銳自己的感覺~今天要曬單的是元旦之前購入的茶樣兒,裡面一共有七款,有普洱熟茶和生茶,也有紅茶,其中貓耳朵與曬紅龍珠抓住了我的眼球,這也是購入它的緣由之一,客服說均是古樹茶,純料,半信半疑,那就一一去用嘴巴試驗和揭開吧
  • 六大茶類的「最全」細分(建議收藏)
    中國的茶葉歷史源遠流長,茶葉品種繁多,茶類的劃分有多種方法,根據製作方法和茶多酚氧化(發酵)程度的不同,可分為六大類:綠茶(不發酵)、白茶(輕微發酵)、黃茶(輕發酵)、青茶(烏龍茶、半發酵)、黑茶(後發酵)、紅茶(全發酵)。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六大茶類分布在中國的哪些地方吧。
  • 喝白茶、巖茶、紅茶、綠茶時,如何為你的好茶,挑選適合的茶具?
    只要有客人到他那,就會主動泡茶給大家喝。 然後圈子有喝茶同好的人,每每到他那去,會半開玩笑的說一句。 「每欲候濛,必雲今日有水厄。」 水厄,就是有水災的意思。 遇上一款優質的好茶,可是會特別耐泡。
  • 茶的功效與喝法,你都掌握幾個
    白茶是我國六大茶類之一,產自福建地區。眾所周知,經常喝茶有益於身體健康,如紅茶、綠茶、黑茶等,經常飲用有助於身體的養身保健。對白茶來說,它的功效又是什麼呢?以下小編就為您介紹一下吧。 1、提神:白茶中含有咖啡鹼成分,而咖啡鹼能作用於人體神經中樞,令人興奮,達到提神的效果。
  • 都說喝茶養生,但這3杯茶真的不能喝
    茶道對於中國來講,可以算得上是有千年的歷史文明,如今現在有很多老年人,在吃完飯之後都很喜歡喝茶,茶不僅對五臟六腑有較全面的溫補作用,也能對很多疾病產生防治作用。世界衛生組織調查認為:茶是中老年人的最佳飲品。
  • 綠茶、白茶、紅茶、黑茶,六大茶類都能煮茶嗎?這裡有個完整解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1》喝茶可圍爐而坐,二三人同伴。亦可一人獨飲。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圍爐而聚煮一壺茶,是雅聚。天冷了,生起小火爐。起炭加熱,爐膛的炭火嗶啵,持續燃燒熾熱。
  • 「一個有故事的茶」中國茶學入門知識——茶的起源與發展歷程!
    據歷史資料考證,茶樹起源於中國,早在5000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發現了茶有解毒的功效。中國是茶的故鄉,經過漫長的歷史跋涉,現在茶已經在全世界50多個國家紮下了根,茶葉已經成為風靡世界的三大無酒精飲料之一。茶的歷史談到茶,三天三夜也未必說得清楚。茶樹起源至今已經有了6000~7000年了。我國的西南部,包括雲南、貴州、四川是茶樹原產地的中心。
  • 你泡的茶又苦又澀,都是因為這幾點
    茶有苦澀之味很正常,但有時茶的苦澀之味,如同「狗皮膏藥」,在嘴裡久而不散。這苦澀之茶一喝,眉頭緊皺,沒有細品直接吞咽下肚,恰似喝中藥,不過這茶可沒有良茶苦口一說。茶的苦澀之味過重,大致有以下幾種原因:一、茶葉內質:茶葉中含有的咖啡鹼、茶葉鹼、可可鹼、花青素類、苦味胺基酸、茶葉皂苷、苦味胺基酸及部分黃烷醇類等數種物質,是構成苦澀之味的主要成分。所有的茶類都含有這些物質,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說,無論是什麼茶類,什麼茶種,都是苦澀的。
  • 中國茶葉六大分類的起源,您知道嗎?
    目前無論是國內的茶圈還是整個世界比較公認的對中國茶的分類方式是「六大茶類」,那麼六大茶類是如何分類,並且由誰提出的?知道的人卻少之又少,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科普一下。目前通行的「綠、白、黃、青(烏龍茶)、紅、黑」茶的分類法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由陳椽教授依據茶葉加工工藝不同進行分類的。工藝的差異主要體現在製作和發酵這兩個環節上。
  • 什麼人該喝茶?喝什麼茶?一文讀懂。
    但有一部分人,卻未必喝茶,也不愛喝茶,但恰恰這些人卻最應該喝茶。 如果你是這類人,如果你身邊有這些人,不妨試著喝茶,走近茶,再走進茶,你會發現茶中另藏一番乾坤。
  • 白、綠、紅、黑、黃、青這些茶都是怎麼區分呢?
    白茶,綠茶,紅茶,黑茶,黃茶,青茶這六種茶是怎麼區分呢? 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些茶是怎麼區分的.是從製作工藝來區分的,不是按顏色區分的:(1)、白茶白茶屬輕微發酵茶,是我國茶類中的特殊珍品。因其成品茶多為芽頭,滿披白毫,如銀似雪而得名。
  • 2021 臻茶會|評鑑國標龍井、白茶,感受等級與芽葉比例差別
    帶你玩轉六大茶類用專業眼光看待六大茶類茶會,泡茶喝茶過程稱為賞茶,即將茶湯視為一個藝術作品細細地欣賞它的色香味。「賞」的做法相比「評」的做法顯得較精緻,賞茶裡面帶著「評」,評茶裡面缺乏了「賞」習慣性的喝茶容易產生誤差與偏見。如果你喜歡茶那麼就得什麼茶都要喝,什麼茶都能喝,味覺嗅覺所累積的感動才能與腦內的味道記憶系統接軌並加深精準度,欣賞茶葉的品味才逐漸更精緻開明。
  • 請停止用陶罐存茶,已經有不少茶友把茶存壞了,六大茶類均不適用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1》存茶是什麼?有人說,存茶是一種享受。將一款新白茶,存成老白茶,仿佛將時光的味道留了下來。喝一款自己存出的老茶,心中油然升起一股成就感。存茶就是有這樣的魅力,給予人們無上的享受。
  • 臺灣紅烏龍:行走在烏龍茶與紅茶邊界上的新興茶品
    原創 | 義芳君說茶:似紅茶又似烏龍茶,這款茶究竟什麼來頭?傳統認知裡,紅茶屬全發酵茶,紅湯紅葉;烏龍茶屬半發酵茶,綠葉紅鑲邊。它們原本涇渭分明,特色鮮明,誰也沒有想到三百多年後的今天,橫亙在它們之間這道貌似清晰的邊界正在新的時代語境下不斷發生碰撞、融合,逐漸變得越來越模糊。
  • 喝茶有3個最佳時間 你喝對了嗎?
    中國人喝茶已有幾千年歷史,作為生活中的常見飲品,茶味清新淡雅,既能解渴又能養生,是很多人的摯愛。雖然大家都愛喝,但不一定人人都會在正確的時間和季節品茶。可以說,喝不好,不但起不到保健作用,還可能導致胃寒腹瀉、失眠等不良影響。   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楊力和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副所長江用文,幫您排出最佳的喝茶養生時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