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白茶、巖茶、紅茶、綠茶時,如何為你的好茶,挑選適合的茶具?

2020-12-08 騰訊網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企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東晉的時候有一個士大夫叫王濛,很喜歡喝茶。

只要有客人到他那,就會主動泡茶給大家喝。

然後圈子有喝茶同好的人,每每到他那去,會半開玩笑的說一句。

「每欲候濛,必雲今日有水厄。」

水厄,就是有水災的意思。

遇上一款優質的好茶,可是會特別耐泡。

可能連燒開兩、三壺水,茶味仍然沒有泡淡,喝盡。

所以在座的客人需要不停的喝茶,像是今天有水災了。

可見,喝茶本身就是件輕鬆好玩的事情。

舒服的喝茶過程,茶,水,器都很重要。

我國的茶文化歷史有多久,茶具的演變歷程就有多久。

傳統的茶,可以分為六類,綠紅白黃青黑。

泡茶的器,按照材質的不同,同樣能分出六大類!

《2》

第一類,陶土茶具

陶,是新石器時代的重要發明,距今過去了無數年。

從起源看,陶土器具從最原始的粗糙土陶,逐步發展成較堅固的硬陶。進而發展為在表面敷上釉色的釉陶。

陶土茶具的使用,最早是用於煮茶。

粗陶的壺,透氣性好,保溫性好。

煎湯、熬藥、煮茶、煲湯……面面俱到。

而提到復古風的煮茶,選一個造型雅致的柴燒側把砂挑。

洗淨,注水,燒水,煮茶。

煮出來的茶湯,風味會特別順口、細膩。

而陶器茶具當中,現代茶圈內最為有名的在於紫砂。

紫砂,材質比較特殊。

準確的說,它是介於陶與瓷之間的炻器。

它的燒結程度,高於粗陶,低於瓷器。

泥料較好的紫砂壺,胎質細膩,傳熱不快,不容易燙手。

紫砂,由於具有特殊的雙氣孔結構,材質內分布著不少毛孔。

在泡茶/喝茶時,容易吸收茶香,不能完整展現一款茶的本真風採。

最後,在挑選陶土類茶具時要多留意一點。

為了不影響完整的茶湯風味,要避開部分燒制略粗糙的陶壺、陶杯。

要不然在喝茶時,胎質裡的「土氣」會滲透出來,影響茶香。

《3》

第二類,瓷器茶具

瓷,質地緊密,是茶具的主流。

瓷器本身經過了超高溫度的燒結,外表經過上釉後,細膩光潔。

使用瓷質的茶具泡茶、喝茶,通常有幾點共同的好處。

瓷器表面光潔,像剛剝了殼的雞蛋,毛孔極細膩可忽略不計。

不吸附任何茶香與滋味的瓷器,可以完整呈現好茶的魅力。

再加上,瓷質茶具的表面不容易殘留茶漬茶垢,很方便清洗。

從性比價的層面看,瓷質茶具絕對是優選。

將瓷器茶具再往下細分,可以分為白瓷、青瓷、青瓷等。

白瓷,光潤明亮,乳白如凝脂。

素潔簡約的白瓷,是現代茶桌上最主流常見的器具。

白瓷蓋碗、壺、公道杯、品茗杯,組成了茶桌上的經典必備。

青瓷茶具,從晉朝開端,以宋代的浙江龍泉哥窯為鼎盛期。

青瓷茶器,包括了茶壺、茶碗、茶盞、茶杯、茶盤等。

此前在上海的時候,添置過幾個青瓷茶盤,顏色是雨過天青色,很有宋朝風。

而此外,過年的時候備了窄口型的青瓷瓶專門插花,為茶席增添應景的布置。

黑瓷茶具,宋代比較流行。

仙遊人蔡襄,除了監製了小龍團茶外,還著有《茶錄》。

裡面提到了黑瓷茶具。

「茶色白,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其坯微厚,久熱難冷,最為要用。」

宋代人喝的點茶,講究湯麵要有白色的茶沫 ,通過擊拂茶湯,打出「雪沫乳花」。

茶湯色白,所以要用黑瓷的茶盞襯託。

而現代人喝茶,以蓋碗衝泡常見。

從襯託湯色,觀察葉底的實際情況需要,顯而黑瓷與青瓷的茶具,不如白瓷。

白瓷材質的蓋碗,在各大茶葉品評比賽裡多見。

因為白瓷蓋碗就像一面鏡子,最是客觀。

茶是什麼樣,泡出來就是怎麼樣,最能喝到茶本來的味道!

《4》

第三類,玻璃茶具

玻璃,在古代是比較珍貴的材料,不大常見。

而等到現代,隨著工業化的發展,玻璃器皿才有了較大的開展。

玻璃質地通透,光澤耀眼,造型可塑性高,形態萬千。

所以在現代生活裡,玻璃器皿用處普遍。

而提到玻璃類的茶具,最常見的有玻璃壺、品茗杯、公道杯、杯子。

玻璃壺,分直接冷泡,或直接耐高溫的。

夏天快到了,隨著氣溫的升高,可以在家中備一個冷泡的玻璃壺作清涼調飲。

放一顆青檸,幾片食用薄荷,注入純淨水,就是一杯夏日特飲。

而耐高溫的玻璃壺,通常為高硼矽玻璃材質,適合煮茶。

透明的玻璃壺煮茶,方便觀察湯色變化,不容易留茶漬,不吸附茶香。

從現代喝茶的實用性看,玻璃茶壺煮茶確實實用,值得推薦。

玻璃材質的茶杯,玲瓏剔透,很是別致。

不過玻璃的導熱性快,在端起茶杯喝茶時,往往會感到溫度偏高。

美麗與實用性之間,難以兼顧。

玻璃材質的公道杯,現代茶桌上常見。

錘紋的公道杯,注入茶湯後,在光照下能折射出好看的影子。

而純透明的公道杯,則可以方便觀察湯水的清透程度和顏色。

至於提到最普通,最常見的玻璃杯,則幾乎是人手必備。

玻璃杯泡綠茶,投茶注水,可以方便觀察杯內的茶葉舒展情況。

浮浮沉沉之間,一杯清香的茶湯即成。

細數生活裡的玻璃器皿,點點滴滴,已成平日最常相伴的器物!

《5》

第四類,金屬茶具

金屬的特性,大多質地堅硬,延展性高,方便塑形。

金屬茶具,材質以銀、銅、鐵、錫、不鏽鋼等常見。

而在用途上,主要分茶壺、茶罐兩大類。

金屬材質的茶壺,不建議直接煮茶。

用金屬質的鐵壺、銅壺等煮茶,茶葉內浸出的多酚類化合物,容易與金屬分子發生反應。

從而,生成新的不利物質。

導致整壺茶煮出來後,色香味都會受影響。

並且還會加速鐵壺、銅壺的鏽蝕。

一般而言,金屬材質的壺,適合用於煮水泡茶。

現代生活裡,不鏽鋼材質的燒水壺,方便快捷,最是家常。

至於銀壺、鐵壺、銅壺等,在保養得當的前提下用於燒水,各有不同的好處。

茶葉的儲存罐,以金屬常見。

玻璃罐不避光,陶瓷紫砂罐不耐磕碰,罐口密封性不強。

相對而言,以錫罐、馬口鐵罐為主的貯茶器,優勢更明顯。

防潮、防氧化、防光、防異味,實用效果不錯。

使用鐵罐裝茶葉時,內部要套上食品袋(袋口紮緊或封緊)。

鐵罐裝的茶葉,由於數量有限,適宜日常取茶飲用,不具長期存茶價值。

《6》

第五類,竹木茶具。

竹與木,取材天然,有古樸雅致的情調。

竹木材質的茶具,一般不建議直接泡茶或喝茶。

木碗、竹杯等,往往以工藝品多見,實用性不高。

而在茶葉的禮品包裝上,木罐、木箱、竹罐等,較為常見。

如果僅作外層包裝,那麼這類復古風的竹木類茶葉禮品裝,精緻美觀。

除了不大環保外,別的方面無可厚非。

而如果是基於長期存茶的需要。例如收藏普洱、白茶、黑茶等。

那麼木箱等材質,不大適合。

這類取材天然的竹木茶罐、箱子等,密封性不高,本身還自帶氣味。

而市面上的普通木箱,更是用了不少木屑拼接而成,有膠水氣味的殘留。

竹木的邊角表面毛躁,需經過打磨和上漆,味道會有保留。

總而之,它們的氣味會干擾茶葉的清香,影響茶葉的保存效果。

一款再好再香的茶,用木箱儲存較長時間後,跑氣與串味的風險極大!

《7》

第六類,漆器茶具。

漆器,在現代生活裡較為冷門。

漆器茶具始於清代,首產於福建福州一帶。

現在到三坊七巷那,還能看到相關的文化介紹。

漆器茶具,包括茶壺、茶杯等,精緻美觀。

漆器的製作,工藝複雜。

包括「仿古瓷」、「雕填」、「高雕」和「嵌白銀」等種類。

從工藝欣賞的角度看,無可挑剔。

但從實際的泡茶喝茶看,更建議選白瓷茶具。

此外,在歷史上我國還出現過玉石、水晶、瑪瑙等特殊材質製造而成的茶具。

在博物館的文物展示上,能夠看到相關展品。

但總體而言,這類特殊材質的做成的茶杯、盞、壺等,並非是茶具界的主流。

除了工藝價值、審美價值、文物價值、陳設價值外。

離我們的日常生活,實在是太遠了!

《8》

器物的美,可以達到永恆。

一抔泥土,燒製成簡單的粗陶。

或許,就是最早的茶具雛形。

通過歷史,可以看到時代的光彩,留存在古老的器物上。

那些消失已經的時光,凝聚在了一盞一杯中。

古人提,物以載道。

器物的雅致,可以裝點生活。

茶,分六大類。

器,亦有六大種。

陶土的,瓷器的,金屬的,玻璃的,琳琅滿目。

茶桌上,選擇適合的器與物,最能展現日常之美!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焦點

  • 茶有7種顏色,除了紅茶和綠茶,你還知道哪些
    除了我們平常喝多最多的綠茶和紅茶以外,竟然還存在著黃茶、青茶、白茶、黑茶和花茶。紅青黃綠黑白花,差不多能湊成一條彩虹了。1、紅茶紅茶屬於全發酵類茶,其茶葉呈暗紅色,泡出來的茶湯也是紅裡透黑,因此而得名紅茶。紅茶的代表茶品有:祁門紅茶、政和工夫以及九曲紅梅。
  • 寶格麗綠茶、白茶、紅茶、藍茶、黑茶,5支茶香你該如何挑選?
    其實在這支香裡聞不到綠茶的味道,在香調表中也可以看到未加入任何茶的成分,之所以取名「寶格麗綠茶」我想可能更多是因為它給人帶來的聞香感受與綠茶類似,整體氣味是柑橘—花香—木質結構,就是清新中帶著一點甘澀,飲過讓人有提神醒腦的感覺。這支算是接受度比較高的一支香,清爽宜穿,適合新手入門。
  • 白茶沸水衝泡,綠茶溫水衝泡,紅茶隨便衝泡?這是真理還是歪理?
    再比如喝到一杯,滋味清爽,香氣馥鬱有層次感,湯水稠滑細膩的好茶。這段時間在瘋狂試茶。喝到滿意的好茶,連帶著因為試茶泛起的疲乏都消失不見了。而要是試茶一下午都沒有滿意,那定然會有些頹然。茶,便是這樣的魅力。好茶的湯水,便可以拂走那些困擾。好茶的滋味來源於衝泡,水成就茶的滋味。
  • 喝茶都說冬紅夏綠,六大茶類裡,哪種茶適合夏天喝?
    那傳統的六大茶類裡,哪些適合在夏天喝呢?冬紅夏綠的喝茶講究靠譜嗎?《2》夏天適合喝什麼茶,要看個人的口味定。喝個茶,最主要的目的是獲得愉悅的享受。古人的夏天消暑做法提倡 「心靜自然涼」,多喝幾杯適合個人口味的好茶,驅散煩悶的心情,身心舒暢,自然更能夠解暑。冬紅夏綠的喝茶建議,個人不太認可。因為太過於一刀切,不具有普適性。紅茶,全發酵,性溫溫和。從養生喝茶的角度看,四季皆宜。
  • 得了高血壓,喝什麼茶最適合?答案不是綠茶和白茶,而是這3種
    懂茶的人都知道,茶的類型有很多種:白茶、紅茶、綠茶、烏龍茶等等。具體哪一種對高血壓有益呢?是我們常喝的綠茶或者白茶嗎?並不是。而是紅茶、烏龍茶以及芙蓉茶。這3種茶是適合高血壓患者飲用的茶類。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是如何幫助高血壓患者的。
  • 茶要怎么喝?高級的保存方式讓你的茶好喝百倍
    還有一些寫著「適合長期保存」的茶又該怎么喝呢?其實每一種茶都有它的「最佳賞味期」,即最佳飲用時間。有的茶需要儘快飲用,放得越久品質越差;有的茶製成後,需要放一段時間才更好喝;有的茶可以久存,且越存越香。那麼,要如何區分這些茶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 茶的功效與喝法,你都掌握幾個
    成茶包茸毛長,色如銀,故名白茶。根據茶葉品種、採摘標準的不同,白茶分為芽茶(如白毫銀針)和葉茶(如貢眉)。以單芽為原料加工而成的茶芽茶,稱為銀芽;以一芽二葉,背上濃密的白茸毛為葉芽,稱為白牡丹(大白茶品種樹,以採自春茶初生芽的品質為佳)。是福建的特產,主要產地在福鼎、泉、溪、明等地。白茶初制的基本過程是萎凋、烘焙(或陰乾)、挑選、復曬等工序。白茶凋謝是形成白茶品質的關鍵。
  • 夏天喝什麼茶比較好?
    面對如此多的茶葉,一時間不知道如何選擇。有人說喝茶應該根據季節來喝,在什麼季節就該喝什麼茶?這有道理麼?其實喝茶還是隨意點好,並非一定要按季節來喝,難道你一年四季都喝綠茶就不對嗎?他就不能一年四季喝紅茶?當然不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這是喝茶的自由。不過我們要講究合理喝茶,不能無節制地喝茶,喝了太多的茶,超過身體的負擔,而且我們還可以根據自己的體質喝茶。
  • 什麼壺泡什麼茶?一分鐘教你學會怎麼挑選紫砂壺的器型、容量
    對於用紫砂壺泡茶這件事,我們一直在追求如何讓茶的口感更好。所以很多壺友都會諮詢小花,這個泥料的壺適合泡什麼茶?這款泥料的壺又適合泡什麼茶?之前對於泥料和茶的對應關係已經和大家分享過了。今天總結了一下我們中國的六大茶類應該選擇什麼款式的紫砂壺!
  • 三伏天喝什麼茶比較好?
    想用黑茶減肥,最好是喝剛泡好的濃茶。另外,應保持一天喝1.5升,在飯前飯後各飲一杯,長期堅持下去,會有意想不到的顯著效果。3、紅茶紅茶是一種發酵茶。紅茶中的茶多酚很少,但由於發酵紅茶中富含茶黃素、茶紅素等物質。紅茶香氣濃鬱,夏天喝紅茶有提神解乏、生津清熱、利尿解毒、殺菌養胃之功效。由於茶多酚的含量少,紅茶對胃的刺激性不大。
  • 泡茶注意幾個小細節,讓你的茶好喝一百倍
    泡好一杯茶,是每位愛茶人的必修課。 可總能泡出一杯好喝的茶,又不是那麼容易。即便是老茶友,也可能會為自己不穩定的泡茶水平而懊惱。 泡茶是技術活,更是精細活。從選水、煮水、選器、備茶到衝泡,每一個環節都可能對茶湯造成影響。
  • 沸水泡紅茶酸味重,改用80℃溫水不行嗎?別再為劣質茶找藉口了
    順便還炫耀著自己喝過哪些好茶,比如,巖茶只選牛馬慧。有時候,聽著令人有些頭疼。就在某一天,聽一位自稱很懂茶的人說,「紅茶是不能用沸水泡的,80℃泡最好喝,不然容易出酸味。」聽聞這話,突然就來了精神。有些茶友,喜歡存茶。巖茶,紅茶,白茶,黑茶,全都邊喝邊存,到來年再一品風味。可是,過了一年後再次打開品飲的時候,就會發現:紅茶怎麼有點酸味?之前好像沒有出現啊?
  • 綠茶什麼時候不能喝?
    但說到綠茶就不得不提一下西湖龍井,它是歷史名茶,可謂是綠茶中的代表茶了。 西湖龍井等級區分明顯,比如特級為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初展,一級和二級是一芽一二葉。這與白茶的品類劃分相似,以芽頭製成銀針,以一芽一葉或二三葉製成白牡丹。除了龍井外,綠茶還有很多名茶,比如碧螺春、黃山毛峰、六安瓜片、安吉白茶等等。
  • 茶知識 | 最全茶葉衝泡法,愛茶人必知
    1、綠茶 比較常見的綠茶有普龍茶、碧螺春、西湖龍井、蒙頂甘露等。 這類茶比較細嫩,不適合滾燙的沸水衝泡,水溫以80℃~85℃為宜,茶水比例以1:50為佳,衝泡時間為2~3分鐘。 泡烏龍茶時,第一泡要倒掉,用倒掉的水可以把所有的杯子潤一下,然後再倒入開水衝泡飲用。 烏龍茶可衝泡多次,品質好的可衝泡7~8次,每次衝泡的時間由短到長,以2~5分鐘為宜。
  • 綠茶、白茶、紅茶、黑茶,六大茶類都能煮茶嗎?這裡有個完整解釋
    將一壺茶煮出完美滋味,是有技術含量的事。從煮茶選擇,到煮茶方式,以及注意細節。一點一滴,都是學問。《2》一、不是所有的茶都可以煮喝茶,泡著喝,要激發好茶的香氣滋味鋒芒。而煮茶,則要萃取一款好茶的精華所在。泡茶煮茶,不要隨心而為。隨便泡,盲目煮,是對珍貴好茶的糟蹋。
  • 摩卡紅茶,香蕉綠茶,西柚綠茶,這些茶界黑暗料理,你喝過幾種?
    如果以芽頭為貴的話,那麼,功夫紅茶和小種紅茶是用料相對高端一些的紅茶,而紅碎茶當中的大多數,品相會差很多,選材也略次一級。在現實中,芽頭和嫩葉,製作功夫紅茶和小種紅茶的比較多,比如頂級紅茶金駿眉就是用7-8萬顆芽頭才做得出一斤幹茶來。紅碎茶由於需要切碎,基本不用芽頭來做。
  • 冷知識:衝泡好茶的正確溫度
    要想品到好茶,除了名茶在手,還需要有匹配的茶具,了解不同種類茶葉在衝泡時的用量,水溫,泡茶的時間和方法等,其中的講究可不少,僅水溫都大有講究。綠茶在衝泡的時候,分兩種情況,一般綠茶水溫80-90度,高檔綠茶則需要水溫在75-80度之間。茶葉越嫩越綠,衝泡水溫越要低,這樣泡出的茶湯一定嫩綠明亮,滋味鮮爽,茶葉維生素C也較少破壞。而水溫過高,茶湯容易變黃,滋味較苦,維生素c大量破壞。
  • 還分不清什麼是洗茶、醒茶、潤茶,三分鐘幫你搞定!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1》在剛入門學習泡茶時,很多人都會受到一種觀念的影響,所有的茶在正式衝泡之前,需要洗一洗、用玻璃杯喝綠茶前,洗一洗。蓋碗衝泡烏龍茶、紅茶、白茶,也要洗一洗。以後發酵著稱的黑茶,衝泡前更要洗一洗,甚至還要洗兩遍。
  • 科學喝茶|一天十二時辰裡最適合喝茶的時間,你知道麼?
    早飯飽腹之後,就可以飲用一天中的第一杯茶了。早上適合飲用發酵程度高,刺激程度小的茶葉,早起人體還較為的敏感,喝溫性的茶,可以促進人體血液循環,為身體注入活力,從而喚醒人體機能,提高注意力。
  • 請停止用陶罐存茶,已經有不少茶友把茶存壞了,六大茶類均不適用
    陶罐存茶,六大茶類均不被認可,背後究竟藏著什麼原因呢?《2》陶罐密封性不強。密封性不強的陶罐,並不適合白茶、巖茶、紅茶……以上那些茶葉製作的過程中均有烘乾這一步驟,若是將茶葉存放不密封的容器中,很容易導致茶葉變質。陶罐大概分為兩種,一種是表面上過釉面,一種則是粗陶罐,表面比較粗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