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停止用陶罐存茶,已經有不少茶友把茶存壞了,六大茶類均不適用

2021-01-09 小陳茶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存茶是什麼?

有人說,存茶是一種享受。

將一款新白茶,存成老白茶,仿佛將時光的味道留了下來。

喝一款自己存出的老茶,心中油然升起一股成就感。

存茶就是有這樣的魅力,給予人們無上的享受。

有人說,存茶真有這樣的魔力,不會胡扯吧。

說實話,因人而異,看個人的愛好吧。

有位茶友,就非常喜歡收藏茶葉,上次聊天的時候,聽她說起,存了一百多斤的白毫銀針。

當即給茶友點了個贊,果真是個存茶愛好者。

前段時間,這位茶友又發來了一個問題:

最近得了一個很好看的陶罐,可以用來存茶嗎?我聽說陶罐存紅茶,巖茶、白茶等茶都不錯,想試試。

看到這位茶友有這樣的想法,趕緊和茶友說,將茶葉存陶罐裡,完全是在毀茶,千萬別這樣做。

陶罐存茶,六大茶類均不被認可,背後究竟藏著什麼原因呢?

《2》

陶罐密封性不強。

密封性不強的陶罐,並不適合白茶、巖茶、紅茶……

以上那些茶葉製作的過程中均有烘乾這一步驟,若是將茶葉存放不密封的容器中,很容易導致茶葉變質。

陶罐大概分為兩種,一種是表面上過釉面,一種則是粗陶罐,表面比較粗糙。

這類表面沒有上釉的陶罐,具有不少的小氣孔,質地不緊實。

有著這些小氣孔的存在,縈繞在空氣中的水分子會通過氣孔慢慢鑽入茶葉內部,使得茶葉受潮變質。

所以說,將品質出眾的茶葉存放在陶罐中,等同於毀茶。

在這個時候,或許就會有人出來發聲說,既然粗陶罐不適合存茶,選擇上過釉面的不就好了。

且慢,有著光滑表面的陶罐,真的可以保護好茶嗎?想來不可。

於乾燥的紅茶、白茶巖茶等茶來說,陶罐並非良人。

無論是長期存茶還是短期存茶,陶罐只會毀茶。

陶罐的材料是陶瓷為主,質地很硬,在罐口上難以做到非常的密封。

罐口難以合蓋得非常嚴實,用其來存茶等於將茶置於非常危險的環境內,增加受潮的風險。

陶罐的蓋子若是完全以陶瓷製成,沒有彈性,罐口會留有非常大的縫隙,水分子和異味便可以鑽入其中,對茶葉的品質造成很大的影響。

而較為常見的陶瓷罐的罐口,有著一圈橡膠圈。

橡膠圈彈性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將蓋子和罐口的縫隙填補起來,起到一定的密封作用。

但是橡膠圈有著一定的使用壽命,在日常的使用過程中,容易因為摩擦,造成損耗,密封性能下降。

所以說,陶罐存茶密封性不佳,用來存茶的話,茶葉品質容易變差。

要知道,紅茶、白茶、巖茶等茶,受潮後品質會大打折扣,香氣和滋味走下坡路,何必。

《3》

陶罐防潮性不足。

無論是巖茶、紅茶、白茶還是綠茶等,防潮工作不做好,品質再好的茶也是白搭。

任何一款茶在儲存的過程中,都需要密封、防潮、避光、無異味等。

防潮是重中之重。

陶罐本身的防潮性能不佳,用來存茶的話,茶葉變質只不過是時間問題。

除了罐口的設計以外,陶瓷本身的特性就決定著它並不適合存茶。

陶瓷的材質,手感光滑,自質地溫潤,摸上去沁涼一片。

想來這種瓷器的沁涼,很多茶友都已經感受過,在收到我們的定製蓋碗,拿出蓋碗時,是否會覺得蓋碗格外涼。

這便是瓷器的特性之一,有著這樣的特點便註定它不適合存茶。

冰涼的瓷器,在水汽充盈,溫度尚高的時節,是水分子較為偏愛的存在。

就像南方,梅雨時節,陶瓷的牆面上,總是可以摸到溼漉漉的一片。

氣溫較高,那些水汽在遇到表面溫度較低的物體時,便會聚積在上面。

在這個時候,表面溫度低的陶瓷自然是水分子的好選擇。

再加上,陶瓷的表面有著不少的小氣孔,那些依附在外邊的水分子,就會順著氣孔慢慢鑽入茶葉內部,對茶葉的品質造成影響。

所以,這類防潮性能不佳的容器,並不是存茶的良選。

茶葉一旦受潮,品質就會變差,價值也會變低。

比如,當白毫銀針受潮,含水量超標,就會生出不少難聞的味道,例如可可粉味,巧克力味等,不屬於白茶的氣息。

茶葉作為植物的一種,香氣應該是清幽的,清新的,帶有大自然的意味,出現那些難聞的味道,就證明著品質變差了。

對於這樣的茶,就不建議大家繼續喝了,喝了的話對身體會造成一定的負擔。

所以,為了自己的身體,為了自己的好茶,別將茶葉存放在陶罐裡較好。

《4》

陶罐容量有限,價值高。

陶罐存茶還有不少弊端,比如,容量不太大。

在存茶數量有限的情況下,容易影響茶葉的陳化的進度。

眾所周知,茶葉都是講究團隊陳化,無論是紅茶巖茶還是白茶,大量的茶葉存放在一起,香氣相互吐納吸收,有利於香氣變得更加馥鬱。

但是,少量地存茶,很難存出品質出眾的茶葉,何況陶罐密封和防潮性能差,只會讓茶葉的品質下降。

像白茶這類可以長期存放的茶葉,若是大批量地存茶,密封防潮避光存放,香氣和滋味都會得到很大的提升。

但若是將茶葉存放在陶罐中,可是得不到這樣的效果。

此外,有些器型的陶罐的罐口小,在取茶時很容易因為罐口小,容易發生擠壓茶葉的情況,這樣一來就會出現很多碎茶。

尤其是帶有葉片和茶梗的壽眉,容易因為罐口太小出現碎茶,影響品質。

模樣精緻的陶罐,在存茶的過程中,還有一個弊端。

那就是容易發生磕碰,且容易碎裂。

用於存茶的話,時常需要取茶,搬動茶葉,若是一不注意,將陶罐摔在地,裂成數片,想來定然是非常心痛。

若是平時發生磕碰,留有裂縫的話,這正是給水汽和異味行方便之門,它們可以肆意進入茶葉當中,使得茶葉的品質變差。

而且,陶罐的價值不低,摔壞了著實可惜。

所以,將其當作一件擺件,一件藝術品來得更加實在,存茶並不實用。

若是摔碎了後,不僅陶罐壞了,還落得滿地的茶葉,收拾起來需要費些功夫。

而且陶瓷鋒利,在收拾的過程中還容易造成傷害,得不償失。

故而,陶罐並不是存茶的良選。

《5》

陶罐,真的很美。

我也很喜歡,特別喜歡,書房的架子上,還有幾個陶罐。

但是,並不是用其來存茶的,而是將其當作擺件。

看起來賞心悅目,心情很好。

若是哪天興起了,還會取出一隻陶罐用來插花,也是一件很妙的事情。

陶罐的作用還有很多,用來放香膏也很好。

但是用來存茶卻不是個好選擇。

在存茶的過程中,建議大家認真嚴謹地對待好茶,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存茶路漫漫。

選對存茶方式很關鍵。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讚。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相關焦點

  • 玻璃罐存茶、木箱存茶、紫砂罐存茶,盤點三種不適合存白茶的方式
    有多少事情,是刻意追求卻求之不得,無心栽柳卻成蔭呢?近年來,白茶在市場上十分走俏,不少茶友都愛買上一些白茶來,邊喝邊存。白茶製作工藝簡樸,具有越存越陳越香的特點。因此,學會正確存白茶,就顯得十分重要。對於儲存白茶來說,自然無為的做法自然是行不通的,白茶不是簡單的放一旁,睡個三年五載大覺就能成為老白茶的,存放過程中需要細心呵護。
  • 容心軒原生茶指南|赤金茶
    之所以叫「金茶」,是因為它獨特的製作工藝有別於傳統的六大類茶,它的茶性十分溫和,幹茶、茶湯、茶底都呈現為金黃色。此茶的陰陽平衡,既沒有寒性也不上火,與生具備抗輻射、調理身體的功效。它從入口到最後一直都很甘甜,不需要等待回甘,同時具備各種茶合成的優點:綠茶的清新、黃茶的溫和、烏龍茶的力量以及紅茶的淳厚等等,使得人們在品飲時能收穫到豐厚的自然韻味。
  • 茶知識 | 最全茶葉衝泡法,愛茶人必知
    不同的茶葉有不同的習性,故泡茶有方,順應其茶性泡出來的茶,才能最大發揮這一片片自然之葉通竅、養膚、清心等神奇效用。 下面與茶友分享各種茶葉最佳衝泡方法,以供參考! 紅茶、烏龍茶(青茶)、白茶、黃茶、黑茶六大類,六大類衝泡方法均有講究。
  • 好茶,是需要呼吸的,存白茶,密封保存和適量通風,矛盾嗎?
    看到這,茶友們可能會納悶,存白茶,密封保存,大伙兒都好理解,但這適量通風,著實讓人有些困擾。這經過密封后的白茶,要怎麼通風呢?存白茶過程中,為什麼要通風呢?讓白茶通風,不就讓茶香跑散,容易讓茶受潮變質嗎?
  • 喝茶都說冬紅夏綠,六大茶類裡,哪種茶適合夏天喝?
    那傳統的六大茶類裡,哪些適合在夏天喝呢?冬紅夏綠的喝茶講究靠譜嗎?《2》夏天適合喝什麼茶,要看個人的口味定。喝個茶,最主要的目的是獲得愉悅的享受。蜜薯香清甜,湯水柔潤,花香盈盈,夏天喝起來別有風情。至於綠茶,是六大茶類裡唯一的不發酵茶。喝綠茶,宜嘗鮮,擁有鮮明的綠葉綠湯特徵。綠茶在加工製作中,「殺青」是重要的加工過程。
  • 這7種錯誤的存茶方式,是好茶成長的雷區,茶友們看完別再踩了
    一旦存茶方法稍有不當,很容易就會讓茶葉在短時間內變質! 為了不在存茶這件事上留下遺憾,保存茶葉的時候,該避免哪些問題呢? 至少,透明不避光的玻璃罐、塑膠袋等,根本不適合存茶。 將茶葉放進透光的容器內,受到光線的氧化影響,幹茶的外在顏色和內在物質都會受到破壞。 之前,有位四川的老朋友給我們帶來了兩罐茉莉花茶(有茶也有花)。 外層用的是直筒玻璃罐,罐口上用軟木塞封口。
  • 茶要怎么喝?高級的保存方式讓你的茶好喝百倍
    還有一些寫著「適合長期保存」的茶又該怎么喝呢?其實每一種茶都有它的「最佳賞味期」,即最佳飲用時間。有的茶需要儘快飲用,放得越久品質越差;有的茶製成後,需要放一段時間才更好喝;有的茶可以久存,且越存越香。那麼,要如何區分這些茶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 白茶是原箱裝好,還是放在陶罐、紫砂罐好?你怎麼看
    有位茶友提出了一個疑問,「收到的白茶是原箱裝好,還是另外存在陶罐、紫砂罐中?」關於這個問題嘛,小白覺得還是得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而且不少茶友都有著相同的疑惑,所以今天就來好好聊一聊:收到了一箱白茶,到底應該怎麼儲存呢?
  • 四大原因告訴你,玻璃罐存白茶並不可取,圖解正確的存白茶容器!
    很多人以為買到好茶是個結束,其實,未來的存茶之路更加費心費力。嗯,這兩句話是村姑陳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一位朋友發來一張照片,他把收藏的茶葉,全部買了漂亮的玻璃罐子存起來。像咖啡館的貨架,各種咖啡豆分門別類,看起來很有規模的樣子。但是,白茶真的不是裝飾品,不能這麼存呀。這樣茶會壞的。朋友很驚訝,你不是說要密封嗎,我這個罐子口是帶橡膠墊圈的,很密封。這樣為什麼不行?
  • 家裡應該如何正確存茶?村姑陳一次性解鎖存茶技巧,零基礎也能學
    但是除非有專門的冷櫃,一般茶友在家裡存茶時,不建議把綠茶等需要保存的茶葉放進家用冰箱。冰箱環境溼氣多,有異味,反而不利於好茶的儲藏。光照會讓好茶產生光化學反應,從而產生劣化現象。茶對光的反應是非常敏感的,不避光保存的茶,由於光線的照射會發生光化學反應,導致品質下降。
  • 史上最全茶葉衝泡法,愛茶人必知!
    不同的茶葉有不同的習性,故泡茶有方,順應其茶性泡出來的茶,才能最大發揮這一片片自然之葉,通竅、養膚、清心等神奇效用,下面普洱與茶友分享各種茶葉最佳衝泡方法,以供參考!中國茶類劃分有多種方法,根據製造方法不同和品質上的差異,主要將茶葉分為綠茶、紅茶、烏龍茶(青茶)、白茶、黃茶、黑茶六大類,六大類衝泡方法均有講究。
  • 茶知識|泡一杯茶,你要放多少茶葉?
    十有八九是因為投茶量不準確造成的。究竟要放多少茶葉呢? 一撮茶的茶水比例就是你根據自己喜歡的口感來控制投茶量,淡了就加多一點,濃了就適當的拿一點茶葉。只是注意儘量不要喝太濃的茶,但如果你不怕失眠、頭痛的話,我也不阻止你。
  • 你泡的茶又苦又澀,都是因為這幾點
    茶有苦澀之味很正常,但有時茶的苦澀之味,如同「狗皮膏藥」,在嘴裡久而不散。這苦澀之茶一喝,眉頭緊皺,沒有細品直接吞咽下肚,恰似喝中藥,不過這茶可沒有良茶苦口一說。茶葉根據製作工藝分為六大茶類,每種茶之間的物質含量不同,例如綠茶的茶多酚物質含量較多,所以綠茶相較於別的五大茶類苦澀之味重一些。總的來說,苦澀之味,是多種物質的結合味道,物質含量不同,導致茶葉的苦澀程度不同,這也是每種茶的特徵,如果物質含量都一樣,那所有的茶都是一個味兒。二、茶葉的嫩度:上面提到,兒茶素類物質,是形成苦澀味道的主要成分。
  • 「一個有故事的茶」中國茶學入門知識——茶的起源與發展歷程!
    據歷史資料考證,茶樹起源於中國,早在5000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發現了茶有解毒的功效。中國是茶的故鄉,經過漫長的歷史跋涉,現在茶已經在全世界50多個國家紮下了根,茶葉已經成為風靡世界的三大無酒精飲料之一。茶的歷史談到茶,三天三夜也未必說得清楚。茶樹起源至今已經有了6000~7000年了。我國的西南部,包括雲南、貴州、四川是茶樹原產地的中心。
  • 打開後的茶,這樣保存還能再喝10年
    首先,不同的茶類,其茶性和需陳化度都有所不同,有的茶需儘快飲用掉,而有的茶則可以久存,待它們轉化後,其茶性可能更適應人體的需求,但是打開的茶要怎樣存放呢?
  • 2020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關於《發酵茶》的考點
    如有疑問請加【2020寧夏事業單位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華圖事業單位微信公眾號(nxsyks),寧夏事業單位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 6027571,微信號:ht18295188220   事業單位公共基礎涉及的內容較多,早複習早佔先機,積累可謂說是必不可少,今天寧夏事業單位考試網整理了《發酵茶》的考點知識,考生可以收藏
  • 買到紅茶後,應該怎麼存,用陶瓷罐、紫砂罐,還是密封袋、鐵罐?
    有上海茶友留言,「買回家的正山小種,該怎麼存放?」接著,再發圖補充道「是放進陶瓷罐好,還是紫砂罐好?」原來他買了一斤散裝的紅茶,收到後覺得用密封袋裝不放心,擔心茶葉受潮。茶友就在家裡,找出之前禮品茶空罐子,裝進一部分紅茶。從圖片看,那個陶瓷罐特別精美。通體是梅子青的冰裂釉,蓋上有錦鯉塑形,構思精巧,雅致美觀。
  • 什麼壺泡什麼茶?一分鐘教你學會怎麼挑選紫砂壺的器型、容量
    對於用紫砂壺泡茶這件事,我們一直在追求如何讓茶的口感更好。所以很多壺友都會諮詢小花,這個泥料的壺適合泡什麼茶?這款泥料的壺又適合泡什麼茶?之前對於泥料和茶的對應關係已經和大家分享過了。今天總結了一下我們中國的六大茶類應該選擇什麼款式的紫砂壺!
  • 普洱茶到底是什麼茶?
    所以,回頭來說,且讓我們來聊一聊,究竟什麼樣的茶,才是「普洱茶」?從茶的分類來看,可以分為六大類,分別為綠茶、茶黃、白色、青澀、紅茶與黑茶。值得注意的是,這樣的分類並沒有提及茶樹的品種以及產地,而多是用製法來說。也就是,即使是同一茶樹所採摘下來的茶葉,分別以不同方式製作,便成為了不同的茶。
  • 你泡的茶為什麼總是苦的?
    就怕他們遇上些頑固茶客,以「不苦不澀不是茶」來糊弄,甚至以此奚落小白不懂品茶。如果小白們都認為無論什麼茶葉,以及無論怎麼泡都是苦的,不少人肯定會敬而遠之,因此,今天貝葉就來講講茶葉中的苦澀味。不苦不澀不是茶?俗語云:不苦不澀不是茶。其道理在於,茶的內含物質中有大量的茶多酚和咖啡鹼,茶多酚為「苦味和澀味」,咖啡鹼是「苦味」,因此「不苦不澀不是茶」有其理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