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應該如何正確存茶?村姑陳一次性解鎖存茶技巧,零基礎也能學

2020-12-06 劉某談安然

編輯|小陳茶事原創

·《大魚號》:小陳的茶事

|作者:村姑陳

「1」

由於剛剛過了大暑,天氣特別悶熱。

中國古代有五候,三候為氣,六候為時,四候為年。

全年有二十四節氣,對應七十二候。每個候中都有一個相應的物候現象。

大熱三候,一候腐草為螢火,二候土潤暑,三候雨行。

炎熱的夏天,指的是潮溼和悶熱,天氣之間就像一個巨大的蒸籠,蒸得人毛髮發燙。

和最近來的午後相比,常有滂沱大雨,倏忽而過。

高溫空氣中的熱量散失不盡,更多的是一種煎熬的暑熱感。

炎熱炎熱的夏天又遇上潮溼的天氣,給茶葉的儲藏帶來許多困難。

以避光、密封、乾燥、涼爽、無異味等為基本保藏原則,缺一不可。

如因存茶未密封、未防潮,或未遠離高溫保存,等取茶再衝出後,便會發現與原味大不相同。

本來香甘清活的好茶,變得既不香又不好喝,真是可惜。

那麼在家喝茶的時候,應該怎樣避暑消夏,以防止茶葉變質呢?

第二季

一是了解影響茶葉品質退化的主要因素。

幹茶,怕潮,怕光,怕臭,怕高溫。

因為有了這些因素,才能讓好茶越存越糟!

一、水分使茶葉變壞

水潤萬物生長,但水也是一種化學反應媒介,會引起茶葉的變質。

幹茶,極具吸溼性。

如儲藏條件不恰當,儲藏環境中的空氣中含有較高的水分,將使茶葉內部的水分含量不斷增加。

對於大多數茶葉來說,當含水量超過8.5%時,會導致自然變質。

因此,降低茶葉本身的含水量,防止外界水分進入,是存茶防潮的關鍵!

強氧環境會使茶葉變得劣質

氧也是一種重要的轉化介質,參與了化學反應過程。

茶中所含的茶多酚、游離脂肪酸、維他命等主要生化成分,在強氧環境中會發生明顯的氧化反應,轉化並形成大量的氧化物,導致好茶發生劣化,出現茶湯發暗變紅,茶香減弱,葉片變色的情況。

因此在保存茶葉時,要做好嚴密的密封,防止過量的氧氣進入,以免茶葉變質。

高溫會直接間接導致好茶變質

當溼度足夠時,溫度越高,茶葉中的化學反應越快。

根據試驗研究,綠茶在一般貯藏條件下,溫度每升高10℃,其湯色和色澤的褐變率都會提高3-5倍。

尤其當溫度超過25℃時,幹茶的顏色會迅速改變。因此,從保鮮要求來看,綠茶適宜於特殊冷藏環境保存。

但是除非有專門的冷櫃,一般茶友在家裡存茶時,不建議把綠茶等需要保存的茶葉放進家用冰箱。冰箱環境溼氣多,有異味,反而不利於好茶的儲藏。

光照會讓好茶產生光化學反應,從而產生劣化現象。

茶對光的反應是非常敏感的,不避光保存的茶,由於光線的照射會發生光化學反應,導致品質下降。

上等茶葉中的色素物質和脂質(提供茶香的主要來源),在透光的環境中,會導致幹茶色澤變褐、紅潤,香氣和味道明顯變差。

曾經看到有人把白毫銀針存在玻璃罐裡,存放多年之後,芽頭呈紅色,並以高價賣出,名曰「茶界紅寶石」,事實上,這樣存下來的白茶早已變質。

躲光保鮮,是茶葉保鮮的基本原則!

3集

二是做好茶葉貯藏的關鍵環節。

凡是存茶,無論綠茶、黃茶、紅茶、白茶、黑茶、烏龍茶,基本的存茶原則均適用。

夏天在家裡喝茶,要做到防潮、防高溫、防臭、防擠壓等。

夏日飲茶防潮,密封是關鍵。

適於茶葉儲藏包裝,必須強調密封屬性。

假如只是牛皮袋、塑膠袋,當然無法達到理想的保存效果。

適合的包裝方式因茶葉儲藏需求而異。

如武夷肉桂、桐木紅茶,以及單獨泡袋裝茶時,注意泡袋封得要緊,不能透氣。

而且如果是批量存茶,比如買了3、5斤白茶放在家中儲藏,那最好是用福鼎茶農推薦的三層包裝。採用波紋箱,食品級塑膠袋,鋁袋,層層封口存茶。

儲藏茶葉只有嚴格密封,嚴把水分關,才能避免茶葉因吸收外界水分而受潮。

夏日存茶抗高溫,避開陽光直射是非常重要的。

六品茶中,並非所有的茶都需要放入專門的冷藏室。

除綠茶,清香型鐵觀音,個別黃茶外,絕大多數茶葉都放在涼爽乾燥的環境即可。

對於家庭存茶,專用冷藏間存茶成本過高,避光、涼爽環境存茶,效果更經濟實惠。

夏季高溫時,存放茶葉時,應避免陽光直射在陽臺、窗臺等處;存茶房間應避免陽光西曬東曬;存茶房間應使用遮光窗簾,使熱量不被陽光照射。

因此,在涼爽的室內環境中,好茶可以安逸地度過夏日夏日炎炎。

家中環境存茶,防臭是很重要的

家存茶,條件不比專業標準儲茶庫,會因居住過程中帶來許多異味幹擾。

例如,把茶葉放在廚房裡,會有油煙味。而且放在客廳裡,很容易吸收到煙味中去。並將其放在未及時清潔,或雜物較多的雜物間內,好茶會吸附進灰塵味、雜味等。

因此,在家庭環境中保存茶水時,儲茶室要乾燥清潔,最好定期打掃。

此外,存茶時,好茶不宜與其他有明顯氣味的物品一起存放,如鹹菜臘肉等,會讓茶葉串味變壞。

第三,不同的品茶,不宜混放,否則會造成茶香上的幹擾,失去原味的清香。

幹茶易碎,存茶過程中應輕拿輕放,防止擠壓。

優質茶葉,含水率低,葉片嬌弱,脆性好。

在家喝茶時,取茶時應輕拿輕放。

儲藏茶葉的外包裝,不能堆放太重的東西,以免擠壓茶葉,造成葉片破裂。

茶葉斷片後,會影響好茶的品相。

第四集

在家喝茶,具體適合哪種?

幹茶葉很容易吸收外界的水汽和異味,如果存茶過程中稍不留神,就會在短時間內讓好茶的味道明顯劣變。

那麼針對家庭存茶的情況,還有什麼適合做茶的方法呢?

鐵罐封口法,適用於每天飲用的茶葉

對於每天飲用的茶,罐裝茶更為普遍。

以茶壺保存茶葉,建議使用雙層密封的馬口鐵罐子,密封度高。

而且紫砂壺、陶壺、木盒等,或密封不夠嚴密,或材料本身易透水,不宜存放。

以鐵罐裝茶,不能將茶葉直接裝入罐中,最好用1-2層的塑膠袋包裝好,再裝入散茶。

裝茶後,袋口應採用封口夾將茶葉封好,以免影響存茶的密封效果。

密封袋藏法,經濟簡便,但要注意及時飲用

家藏茶葉,無論散茶還是餅茶,袋藏最經濟,最簡單。

但是,用密封袋儲茶時,貯藏時間不能過長,短時間喝完為宜。

保存茶葉的密封袋,應達到食品安全級別,無異味幹擾。

在強化氣密層面上,單薄牛皮紙袋不宜存放茶葉。

使用內有包膜的密封拉鏈袋,更具有良好的防潮效果。

拉鏈式密封袋經過多次拉緊、捏緊後,內層塑料拉鏈袋易變形,導緻密封效果變差。

因此,密封袋使用時間長,不宜重複裝茶密封。

長期存放的白茶、普洱散茶,採用三層包裝

波紋紙箱,厚鋁袋和塑膠袋,是福鼎當地茶農最常存茶的東西。

由於密封良好,能很好地隔離外界水汽及異味,可起到很好的保存效果。

幹得好,質量正常的白茶,可以長期保存並發生良好的陳化,味道越濃越甘醇。

根據多年存茶經驗,採用三層包裝法長期保存白茶是不二之選。

去年底去了雲南一趟,發現不管是老班章、易武,還是班盆當地的茶農,他們的存茶方式也都是鋪木地方防潮,採用的也是生普散、紙箱+袋裝的組合密封方式。

由此可見,對長期存放的白茶、普洱等茶來說,存茶密封更不可忽視。

家藏茶葉,採用紙箱+內包的方式,原料簡單,操作簡單,使用方便!

獨立小包裝茶葉,不應直接放置在茶几旁

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有不少茶包都是直接按一次一泡就泡。

例如,泡泡袋武夷巖茶,紅茶,鐵觀音等。

對這些單一化、一次一泡的茶品來說,許多朋友平時為了飲茶方便,往往會把它們放在泡茶桌旁。

事實上這並不太妥當,茶室因泡茶、煮茶等燒水用的水蒸汽多,比較潮溼。

這種環境不適合存茶安全,對於這些單獨包裝的茶葉,最好放在專用的乾燥抽屜裡,更省心。

第五集

炎炎夏日,多明亮的晴天。

陽光明媚,藍天白雲,綠樹成蔭,外面的色彩顯得明亮而美麗。

天空中綿軟的雲,成堆的,一叢叢的,散落著。

夏茶的保鮮,關鍵在於防潮,防熱。

把家裡的好茶妥善存放起來,那麼在這個炎熱的季節,可以舒心地泡上一杯好茶。

或是獨處,或是與三兩好友共品,好茶味芳香,與盛夏光年,分外醉人。

相關焦點

  • 玻璃罐存茶、木箱存茶、紫砂罐存茶,盤點三種不適合存白茶的方式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1》近來重讀莊子,發現其中不少有趣的內容。引為道教典故的「黃帝遺珠」,就講了這麼一個關於道法無為的故事。黃帝遊歷時,遺失玄珠,派人幾番認真尋找,卻無結果。最後採用「象罔」的辦法,忘記行際,自然而為,終尋回寶珠。
  • 請停止用陶罐存茶,已經有不少茶友把茶存壞了,六大茶類均不適用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1》存茶是什麼?有人說,存茶是一種享受。將一款新白茶,存成老白茶,仿佛將時光的味道留了下來。喝一款自己存出的老茶,心中油然升起一股成就感。存茶就是有這樣的魅力,給予人們無上的享受。
  • 四大原因告訴你,玻璃罐存白茶並不可取,圖解正確的存白茶容器!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去參加了同學的訂婚典禮。一個大大的會場,裝飾得花團錦簇,富麗堂皇。尤其紙箱存茶時,村姑陳會給大家準備塑膠袋和鋁箔袋,兩層袋子加上一層紙板,三層防護套在白茶外面,樹起了一座天然的屏障。紙箱它不導熱,也不吸各種怪味。茶葉放在裡面,等於與世隔絕,安安靜靜地清修,不被誰打擾。紙箱通常是正方體或者長方體。沒有圓罐那樣較大的出口。箱子中間的縫隙都是直線,用最便宜的透明膠就能貼緊。
  • 好茶,是需要呼吸的,存白茶,密封保存和適量通風,矛盾嗎?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1》生活中,量和度的把握,是需要一定智慧的。在存茶包裝密封上,村姑陳一直提倡的是三層包裝法,這樣的包裝方式,在具體的存茶過程中,實際獲得的存茶效果最佳。若是單從包裝美觀程度上,選用紫砂罐等看似古樸雅致的包裝進行存白茶,就很容易因包裝的密封程度不足,導致白茶受潮。
  • 紫砂罐和陶瓷罐,既能避光,還能密封,怎麼不適合存白茶呢?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1》前些天,分享了條白茶儲存的問題匯總。家裡裝修使用了大面積陶瓷材質的朋友,應該對這點深有體會。那,陶瓷容易吸潮氣,頂多發生在外層,怎麼會影響裡面存放的茶葉呢?這裡就得提到陶瓷罐的第二點存茶缺陷,罐口難以密封。四壁光溜溜的陶瓷罐,它的罐口設計,很難做到嚴實封緊。
  • 這7種錯誤的存茶方式,是好茶成長的雷區,茶友們看完別再踩了
    丨首發於企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秋風乍起,天色微涼。 一旦存茶方法稍有不當,很容易就會讓茶葉在短時間內變質! 為了不在存茶這件事上留下遺憾,保存茶葉的時候,該避免哪些問題呢?
  • 買到紅茶後,應該怎麼存,用陶瓷罐、紫砂罐,還是密封袋、鐵罐?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1》寶劍贈英雄。紅粉送佳人。良器配佳茗。自古來,這樣的「搭配」,已成天經地義。存茶,離不開適合的器具。茶葉罐便在日常茶生活中,扮演著「存茶」的角色。
  • 「我以為」正在毀掉你的白茶,忽視這些存茶誤區,後果可了不得!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頭條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1》存茶,從來都是一件細緻活兒,它需要極大的耐心。喝著杯中的這杯7年的白毫銀針,越發感慨——要把茶存成老白茶,看似很簡單,但要把存好,存地無可挑剔,卻並非易事。這中間擁有的學問,極深。存茶,是半點兒也不能馬虎大意。然而,卻總是有些茶友,會在存茶這兒,馬失前蹄,甚至是遭遇滑鐵盧。《2》有個朋友,存了白毫銀針,但結果,卻不盡人意。
  • 闢謠,老白茶餅應該如何正確衝泡,這三點奇葩的醒茶說法不靠譜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1》茶,能為生活增添細膩入微的雅致情趣。正常品質的白茶,在嚴格的密封、乾燥、清潔、陰涼環境的倉儲前提下,不論存茶的年份有多高,都不會產生出雜味。相反是,白茶內部的芳香物質,會伴隨著存茶時間的推延,從而不斷的進行陳化,風味愈發的甘美迷人。
  • 如何正確使用茶刀、茶針撬白茶餅?記住這四個技巧!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1》一朋友留言說:「我的茶餅,老撬不好,總是碎。」最好的方式,是用茶針、茶刀撬取,用巧勁,一餅茶輕鬆被拆開。【如何正確使用茶刀、茶針撬茶?】第一步將茶刀、茶針從茶餅的側面沿邊緣插入。側面找點時,相當重要。
  • 零基礎如何正確的學日語
    很多日語剛入門的同學都問妮醬老師,零基礎應該怎么正確的學習日語,有沒有什麼比較好的日語學習方法推薦?今天妮醬老師就來和大家說一說零基礎應該怎么正確的學日語吧!1從五十音開始學很多同學說,老師我先聽聽老師上公開課打好基礎再來學,但是妮醬老師可以確定的告訴你的是,公開課只是興趣學習,並不系統。
  • 武夷巖茶大紅袍、水仙、肉桂,該如何存放?記住這四大要點!
    而在六大茶類中,需要保鮮的茶,屈指可數,能讓人第一時間聯想到的,就是綠茶。六大茶類中,綠茶就是要趁新鮮勁兒喝了,方不辜負明前茶、雨前茶的美稱。若是綠茶的鮮味消失,那就成了毫無靈氣的草木,喝起來著實沒有什麼意思。
  • 翻遍了生物和化學,村姑陳告訴你,白毫銀針的抗氧化不等於抗氧氣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1》自古以來,江湖上就不缺各種穿鑿附會和斷章取義。能讓一些錯誤的事變成正確的。有時候,穿鑿附會卻是糟糕的,能讓一些好的事變成壞的。若是穿鑿附會和斷章取義一同發生,那就更糟了。會把很多講不通的或不相干的道理、事情硬扯在一起,魚目混珠、混淆視聽,反而讓真正的真相,永沉海底。
  • 半斤白茶白毫銀針該如何保存?乾燥、遮光、密封一樣都不能少!
    但能成為茶中女王的茶,價格方面自然不會是白菜價。其價位,也讓不少人悠著點買茶。尤其是初次嘗鮮,許多人會跟掌柜說:「來半斤白毫銀針」。這半斤白毫銀針,地位卻有些尷尬,尤其是在存茶時,增加了不少煩惱。村姑陳差點以為是人品大爆發,茶農竟然把如此老年份的白毫銀針相贈。奈何茶農太實誠,直接說出了真實想法:「這八兩,不好存。白毫銀針啊,至少要五六斤保存在一起,陳化效果才好。」言外之意:你啊,還是喝了吧,放在我這裡也不好保存。
  • 一次性為你講明白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1》之前寫了不同白茶的分類介紹。從學茶體驗看,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要想將白茶的風味弄明白,看文章,看內容,看視頻,僅能學到大概方向。一款好茶的細膩細微處的滋味美妙,還得親自喝。理論結合實踐,選茶挑茶喝茶時,才不會再疑惑與不解。
  • 「存茶」的時候為什麼需要避光?究竟是「日光」,還是「燈光」?
    那麼,所謂的「存茶」要避光,為什麼需要避光?究竟是「日光」,還是「燈光」?這些常識,大家可能都需要好好了解一下。1.為什麼「存茶」需要避光?其實,茶葉與其他的物品是一樣的,有自己需要的保存條件。如果是在強光環境下,茶葉很容易發生變質,這不僅會導致茶葉的顏色發生改變,而且還會影響到茶葉的口感、香味。
  • 高一「零基礎」學美術現在晚嗎?如何正確選擇好畫室
    高一「零基礎」學美術現在晚嗎?最近在網絡上看到很多家長與學生對高中零基礎學習美術是否晚了?零基礎怎樣學習美術?學習美術能上所好大學嗎?等一系列問題,以下小編整理一些對高中零基礎學習美術的意見和解說,希望可以幫助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