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小陳茶事原創
·《大魚號》:小陳的茶事
|作者:村姑陳
「1」
由於剛剛過了大暑,天氣特別悶熱。
中國古代有五候,三候為氣,六候為時,四候為年。
全年有二十四節氣,對應七十二候。每個候中都有一個相應的物候現象。
大熱三候,一候腐草為螢火,二候土潤暑,三候雨行。
炎熱的夏天,指的是潮溼和悶熱,天氣之間就像一個巨大的蒸籠,蒸得人毛髮發燙。
和最近來的午後相比,常有滂沱大雨,倏忽而過。
高溫空氣中的熱量散失不盡,更多的是一種煎熬的暑熱感。
炎熱炎熱的夏天又遇上潮溼的天氣,給茶葉的儲藏帶來許多困難。
以避光、密封、乾燥、涼爽、無異味等為基本保藏原則,缺一不可。
如因存茶未密封、未防潮,或未遠離高溫保存,等取茶再衝出後,便會發現與原味大不相同。
本來香甘清活的好茶,變得既不香又不好喝,真是可惜。
那麼在家喝茶的時候,應該怎樣避暑消夏,以防止茶葉變質呢?
第二季
一是了解影響茶葉品質退化的主要因素。
幹茶,怕潮,怕光,怕臭,怕高溫。
因為有了這些因素,才能讓好茶越存越糟!
一、水分使茶葉變壞
水潤萬物生長,但水也是一種化學反應媒介,會引起茶葉的變質。
幹茶,極具吸溼性。
如儲藏條件不恰當,儲藏環境中的空氣中含有較高的水分,將使茶葉內部的水分含量不斷增加。
對於大多數茶葉來說,當含水量超過8.5%時,會導致自然變質。
因此,降低茶葉本身的含水量,防止外界水分進入,是存茶防潮的關鍵!
強氧環境會使茶葉變得劣質
氧也是一種重要的轉化介質,參與了化學反應過程。
茶中所含的茶多酚、游離脂肪酸、維他命等主要生化成分,在強氧環境中會發生明顯的氧化反應,轉化並形成大量的氧化物,導致好茶發生劣化,出現茶湯發暗變紅,茶香減弱,葉片變色的情況。
因此在保存茶葉時,要做好嚴密的密封,防止過量的氧氣進入,以免茶葉變質。
高溫會直接間接導致好茶變質
當溼度足夠時,溫度越高,茶葉中的化學反應越快。
根據試驗研究,綠茶在一般貯藏條件下,溫度每升高10℃,其湯色和色澤的褐變率都會提高3-5倍。
尤其當溫度超過25℃時,幹茶的顏色會迅速改變。因此,從保鮮要求來看,綠茶適宜於特殊冷藏環境保存。
但是除非有專門的冷櫃,一般茶友在家裡存茶時,不建議把綠茶等需要保存的茶葉放進家用冰箱。冰箱環境溼氣多,有異味,反而不利於好茶的儲藏。
光照會讓好茶產生光化學反應,從而產生劣化現象。
茶對光的反應是非常敏感的,不避光保存的茶,由於光線的照射會發生光化學反應,導致品質下降。
上等茶葉中的色素物質和脂質(提供茶香的主要來源),在透光的環境中,會導致幹茶色澤變褐、紅潤,香氣和味道明顯變差。
曾經看到有人把白毫銀針存在玻璃罐裡,存放多年之後,芽頭呈紅色,並以高價賣出,名曰「茶界紅寶石」,事實上,這樣存下來的白茶早已變質。
躲光保鮮,是茶葉保鮮的基本原則!
3集
二是做好茶葉貯藏的關鍵環節。
凡是存茶,無論綠茶、黃茶、紅茶、白茶、黑茶、烏龍茶,基本的存茶原則均適用。
夏天在家裡喝茶,要做到防潮、防高溫、防臭、防擠壓等。
夏日飲茶防潮,密封是關鍵。
適於茶葉儲藏包裝,必須強調密封屬性。
假如只是牛皮袋、塑膠袋,當然無法達到理想的保存效果。
適合的包裝方式因茶葉儲藏需求而異。
如武夷肉桂、桐木紅茶,以及單獨泡袋裝茶時,注意泡袋封得要緊,不能透氣。
而且如果是批量存茶,比如買了3、5斤白茶放在家中儲藏,那最好是用福鼎茶農推薦的三層包裝。採用波紋箱,食品級塑膠袋,鋁袋,層層封口存茶。
儲藏茶葉只有嚴格密封,嚴把水分關,才能避免茶葉因吸收外界水分而受潮。
夏日存茶抗高溫,避開陽光直射是非常重要的。
六品茶中,並非所有的茶都需要放入專門的冷藏室。
除綠茶,清香型鐵觀音,個別黃茶外,絕大多數茶葉都放在涼爽乾燥的環境即可。
對於家庭存茶,專用冷藏間存茶成本過高,避光、涼爽環境存茶,效果更經濟實惠。
夏季高溫時,存放茶葉時,應避免陽光直射在陽臺、窗臺等處;存茶房間應避免陽光西曬東曬;存茶房間應使用遮光窗簾,使熱量不被陽光照射。
因此,在涼爽的室內環境中,好茶可以安逸地度過夏日夏日炎炎。
家中環境存茶,防臭是很重要的
家存茶,條件不比專業標準儲茶庫,會因居住過程中帶來許多異味幹擾。
例如,把茶葉放在廚房裡,會有油煙味。而且放在客廳裡,很容易吸收到煙味中去。並將其放在未及時清潔,或雜物較多的雜物間內,好茶會吸附進灰塵味、雜味等。
因此,在家庭環境中保存茶水時,儲茶室要乾燥清潔,最好定期打掃。
此外,存茶時,好茶不宜與其他有明顯氣味的物品一起存放,如鹹菜臘肉等,會讓茶葉串味變壞。
第三,不同的品茶,不宜混放,否則會造成茶香上的幹擾,失去原味的清香。
幹茶易碎,存茶過程中應輕拿輕放,防止擠壓。
優質茶葉,含水率低,葉片嬌弱,脆性好。
在家喝茶時,取茶時應輕拿輕放。
儲藏茶葉的外包裝,不能堆放太重的東西,以免擠壓茶葉,造成葉片破裂。
茶葉斷片後,會影響好茶的品相。
第四集
在家喝茶,具體適合哪種?
幹茶葉很容易吸收外界的水汽和異味,如果存茶過程中稍不留神,就會在短時間內讓好茶的味道明顯劣變。
那麼針對家庭存茶的情況,還有什麼適合做茶的方法呢?
鐵罐封口法,適用於每天飲用的茶葉
對於每天飲用的茶,罐裝茶更為普遍。
以茶壺保存茶葉,建議使用雙層密封的馬口鐵罐子,密封度高。
而且紫砂壺、陶壺、木盒等,或密封不夠嚴密,或材料本身易透水,不宜存放。
以鐵罐裝茶,不能將茶葉直接裝入罐中,最好用1-2層的塑膠袋包裝好,再裝入散茶。
裝茶後,袋口應採用封口夾將茶葉封好,以免影響存茶的密封效果。
密封袋藏法,經濟簡便,但要注意及時飲用
家藏茶葉,無論散茶還是餅茶,袋藏最經濟,最簡單。
但是,用密封袋儲茶時,貯藏時間不能過長,短時間喝完為宜。
保存茶葉的密封袋,應達到食品安全級別,無異味幹擾。
在強化氣密層面上,單薄牛皮紙袋不宜存放茶葉。
使用內有包膜的密封拉鏈袋,更具有良好的防潮效果。
拉鏈式密封袋經過多次拉緊、捏緊後,內層塑料拉鏈袋易變形,導緻密封效果變差。
因此,密封袋使用時間長,不宜重複裝茶密封。
長期存放的白茶、普洱散茶,採用三層包裝
波紋紙箱,厚鋁袋和塑膠袋,是福鼎當地茶農最常存茶的東西。
由於密封良好,能很好地隔離外界水汽及異味,可起到很好的保存效果。
幹得好,質量正常的白茶,可以長期保存並發生良好的陳化,味道越濃越甘醇。
根據多年存茶經驗,採用三層包裝法長期保存白茶是不二之選。
去年底去了雲南一趟,發現不管是老班章、易武,還是班盆當地的茶農,他們的存茶方式也都是鋪木地方防潮,採用的也是生普散、紙箱+袋裝的組合密封方式。
由此可見,對長期存放的白茶、普洱等茶來說,存茶密封更不可忽視。
家藏茶葉,採用紙箱+內包的方式,原料簡單,操作簡單,使用方便!
獨立小包裝茶葉,不應直接放置在茶几旁
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有不少茶包都是直接按一次一泡就泡。
例如,泡泡袋武夷巖茶,紅茶,鐵觀音等。
對這些單一化、一次一泡的茶品來說,許多朋友平時為了飲茶方便,往往會把它們放在泡茶桌旁。
事實上這並不太妥當,茶室因泡茶、煮茶等燒水用的水蒸汽多,比較潮溼。
這種環境不適合存茶安全,對於這些單獨包裝的茶葉,最好放在專用的乾燥抽屜裡,更省心。
第五集
炎炎夏日,多明亮的晴天。
陽光明媚,藍天白雲,綠樹成蔭,外面的色彩顯得明亮而美麗。
天空中綿軟的雲,成堆的,一叢叢的,散落著。
夏茶的保鮮,關鍵在於防潮,防熱。
把家裡的好茶妥善存放起來,那麼在這個炎熱的季節,可以舒心地泡上一杯好茶。
或是獨處,或是與三兩好友共品,好茶味芳香,與盛夏光年,分外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