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自古以來,江湖上就不缺各種穿鑿附會和斷章取義。
比如,劉老四要想玩一票大的,弄個揭竿而起,就必須要編個故事出來,方才有人追隨。
聰明的他斬了條白蛇,賦予了自己天命之子的「命格」,於是大家都認為追隨他可以獲得更好的前程,至少可以活下去,有飯吃....
這就成就了劉漢江山幾百年的「厚黑風雲」。
有的時候,穿鑿附會是好的。能讓一些錯誤的事變成正確的。
有時候,穿鑿附會卻是糟糕的,能讓一些好的事變成壞的。
若是穿鑿附會和斷章取義一同發生,那就更糟了。
會把很多講不通的或不相干的道理、事情硬扯在一起,魚目混珠、混淆視聽,反而讓真正的真相,永沉海底。
就像前段時間聽到的一個「笑話」:有人說,白毫銀針可以隔夜喝,因為,白毫銀針當中含有豐富的抗氧化因子,這些因子能保茶葉隔夜而不壞。
當時,李麻花笑得捧著肚子,滾倒在軟榻上。
一邊笑,一邊說:「快,叫這個人去喝隔夜茶,多喝點,銀針抗氧化不會發酵,哈哈......」
《2》
要說穿鑿附會,斷章取義,這個說「銀針能抗氧化,所以銀針能隔夜喝」的人,果真是其中高手、此道高人。
為何如此說來?
因為,在「銀針能抗氧化,所以銀針能隔夜喝」這個理論裡面,有幾個概念,不但是穿鑿附會的、斷章取義的、並且還是偷梁換柱的。
首先,在這個謬論裡,把抗氧化,與抗氧氣,給混淆了。
氧化,就是指氧元素跟其它的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的過程。
氧化是普遍存在於大自然當中的一種現象。它是促使人類細胞老去的一個推手。
在人類氧化的過程中,一種由人體代謝出來的不成對的電子基團——自由基,起了極大的促進作用。如果人類想要延緩機體和器官的衰老,就要去對抗這個氧化的過程。
所以人類會尋找一些可以幫助自己抵抗氧化的物質,也就是對抗自由基的物質,比如,白茶。
白茶當然可以抗氧化。
因為白茶的採摘加工最簡單,保留下最多的天然物質。這些物質當中,就有對抗氧化極有力的「武器」——多酚類、黃酮類。
白毫銀針,作為白茶當中的頭牌,它抗氧化效果更是極佳的。這是因為銀針內部含有的、相較於別的茶類更豐富的黃酮類,多酚類等物質,可以有效對抗那個可怕的、能令人類老化的自由基。
請謹記,抗氧化這個行動,需要對抗的,是一個叫做「自由基」的壞東西。而不是對抗空氣中的氧分子。
所以,即使白毫銀針當中含有再多的抗氧化物質,也只能在茶湯喝下肚子之後,被人體吸收之後,才可以進入細胞,對抗自由基。
白毫銀針中的抗氧化物質,並不可能直接在空氣中,就去跟氧分子打一架。
就像能解鶴頂紅的解藥,並不可能直接塗在創口表面,就可以治療蛇毒。
根本不是一回事。
《3》
其次,在這個謬論裡,始作俑者把「發酵」與「氧化」劃上了等號。
(初中生物和高中化學肯定是體育老師教的。——李麻花)
發酵與氧化,是兩個概念。
發酵,指人們藉助微生物在有氧或無氧條件下的生命活動來製備微生物菌體本身、或者直接代謝產物或次級代謝產物的過程。
劃重點:發酵不一定需要氧氣。
氧化,狹義的意思為氧元素與其他的物質元素發生的化學反應,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單元過程。廣義的氧化,指物質失電子(氧化數升高)的過程。
劃重點:氧化不一定不需要氧氣。
我們說茶葉不能隔夜喝、白毫銀針不能隔夜喝,是因為白毫銀針衝泡後,如果沒有馬上喝掉,放久了,隨著溫度的變化,茶葉內部就會開始發酵,生成另外的、多餘的物質。
發酵,是食物的正常化學變化,蔬菜水果如是,茶葉亦如是。
茶葉放一晚上,不管是放在冰箱裡,還是放在空氣當中,哪怕是封上了蓋子,不讓茶湯或者茶葉與空氣接觸,也一樣會讓茶葉在這一晚上的時間,至少八到十幾個小時的時間裡,產生發酵作用,生成各種菌類和各種其它的多餘物質。
有可能這些物質還會損傷身體。
所以,茶葉隔夜後發酵,是正常現象。它不能喝,也是因為生成的某些物質有害健康。
這種發酵,是不需要氧氣參與的。
這種發酵,跟氧化,不是同一個意思。與茶葉當中含有多少的抗氧化成分都無關。
硬要說隔夜茶的發酵變質,是發生了氧化反應,那得重新去學一學初中生物了。
《4》
「銀針能抗氧化,所以銀針能隔夜喝」之所以成為一個謬論,是因為把銀針具有的抗氧化功效,理解成抗氧氣;又把隔夜茶的發酵,理解成氧化。
在這個謬論裡,包含了生物學,化學的基礎知識,也彰顯了語文的閱讀理解能力。
創造這個謬論的人,生物沒學好,化學沒學好,當然歸根結底,是語文沒學好。
這完全是粗心大意、魚目混珠式的學習茶葉知識,然後斷章取義,穿鑿附會,才得出的似是而非的假結論。
若是自己閉門造車,理解錯了,那影響還算是小的。
頂多是自己一個人犯錯而已。
怕就怕不但自己理解錯了,偷換概念了,還要拿出來宣傳,誤導觀眾,讓大家跟著一起錯。
讓大家跟著一起喝隔夜茶,喝到各種菌,有益有害的都喝進去,讓它們在腸胃裡打架.....
那可就不得了了。
這就必須要有人出來拔亂反正了。
不可以讓這種錯誤的理論,在茶圈裡流傳下去,要知道三人成虎,眾口鑠金。
謊言重複一千遍,就成了真理。
多可怕。
說真話是會得罪人的,只不過村姑陳是個金牛座,直腸子,不吐總是不快。就算要得罪人,這會子也顧不得了。
當然,錯誤就是錯誤,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即使今天不是村姑陳出來指出它是個錯誤,明天也會有王村姑、後天也會有張村姑出來指出它是錯的。
知道是錯誤,改正便罷。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6》
「銀針能抗氧化,所以銀針能隔夜喝」,是錯誤的理解。
這個理解,就像是吳國的路人甲,某天看到周瑜打黃蓋,看了一會兒,恍忽記得是一個姓黃的人挨了打。
回去之後,就跟人吹噓,「我今天看到周郎打人了,打得好兇!」
「周郎打人了?打的是誰?是諸葛亮嗎?」路人乙也很八卦。
「不是,是一個姓黃武將。黃什麼來著,兩個字的名字,哦對了,叫黃忠。」
身在蜀地的黃忠,背上一陣發緊。
蜀主要是知道了,會不會懷疑黃忠通敵叛國?
.......
人類氧化是自由基幹的。隔夜茶發酵是細菌幹的。
不是一回事。
請勿穿鑿附會。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