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牡丹列傳:白茶春牡丹和秋牡丹,究竟有哪些不同?

2020-12-05 小陳茶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北方的天氣真是冷啊。

連上海這種嚴格意義上來說算不上北方城市的城市,都時常令人凍得瑟瑟發抖。

在這樣寒冷又乾燥的氣候條件裡(相較於溼熱的福州),只有每天拼命把自己塞飽,才能確保不凍暈和餓暈在上海街頭。

於是經常去吃麵。

面量漸漸從半碗漲到二兩。

吃了幾天之後,更加驚訝地發現,吃麵的那家店,邊上就是著名的宋家老宅。

是的,你沒猜錯,就是近代那戶出了兩個第一夫人,一個財政部長夫人的宋家。

這屋子跟別的舊宅都不同。

別的故居,比如外交官伍廷芳的故居,完全就是當時的原貌。

而這宋家老宅,被一排高高的竹籬笆包了起來,大約有兩米五那麼高,圍得鐵桶似的。

站在平地根本難窺其貌,只有爬上對面的高樓,從上面俯視,方才可以一睹芳容。

從此之後,每次吃麵,都會呆呆地盯著那個神秘的院子,遙想一下一百年前,這裡的繁華盛景。

那兩個從這個門裡走出去的第一夫人,她們是如何從這裡出發,留的洋。她們又是如何興高彩烈地回家,憧憬著自己的未來。

而最終,她們又是如何分道揚鑣,各自走向了自己或波瀾壯闊,或者避居海外的後半生。

這兩朵國色天香的牡丹,她們的內心,有著怎樣的故事和心路歷程。

必定是深沉的、雋永的吧。

正如村姑陳今天喝到的這兩泡白牡丹——春牡丹和秋牡丹。

春牡丹與秋牡丹的不同一:採摘時間

春牡丹,在白茶裡屬於白牡丹品類,是採摘自春茶季的白牡丹。

秋牡丹,在白茶裡屬於白牡丹品類,是採摘自秋茶季的白牡丹。

從品類上來說,她們倆是同一品類。

從時間上來說,她們倆是同一年份的近親。

從來源上說,她們倆是採摘自同一種茶樹的姐妹茶。

從季節上來說,它們分屬於不同的茶季。

春牡丹,每年大約在三月底四月初開始採摘。具體的時間跨度要根據當年的春茶季開始時間來定。

有的年份春茶季開始得早,清明之後便沒有白牡丹採了。比如2018年。

有的年份春茶季開始得晚,到了清明後一周多,還可以採一些低等級的白牡丹。比如2017年。

秋牡丹,每年大約在寒露節時期開始採摘。

故民間又稱「寒露牡丹」。

秋牡丹的採摘時間,可以算做是一年當中第二晚的。倒數第一晚的,是寒露壽眉,它比秋牡丹晚三五天。

到了寒露節,秋季就算正式結束了。這時節,天氣一天比一天冷,茶樹在這種氣候條件下,基本不怎麼發芽,生長也十分地緩慢。

是以,秋牡丹的數量,相對於春牡丹來說,更少。

春牡丹與秋牡丹的不同二:外 形

長度:從總的身體長度來看,春牡丹更長一些,秋牡丹更短一些。

葉片寬度:秋牡丹葉片,相較春牡丹,更寬一點。細細看去,秋牡丹葉片相對寬長,而春牡丹葉片,相對細長,像美人臉上那兩條細細的柳葉眉。

葉片顏色:秋牡丹的葉片顏色,更五彩些。有的葉片帶著小塊小塊的磚紅色,是它生長時歷經秋陽的見證。春牡丹的葉片,初制好時顏色翠綠,現時顏色陳化了近一年,顏色轉為了暗一點的綠。

芽頭:秋牡丹芽頭細小,短瘦,較扁,容易斷折,白毫密實。而春牡丹芽頭秀長,相對較粗,厚實而硬挺,層數多,圓鼓飽滿,白毫厚密,更像一顆銀針。

梗:秋牡丹梗略短,細瘦。春牡丹梗略長,略粗。

春牡丹與秋牡丹的不同三:香 氣

春牡丹的香氣,前調是濃鬱的毫香,這是它生長期緊挨著白毫銀針的明證。

中調是清鬱的花香,夾著晨間山巒的霧靄,清新隨和。

尾調是竹葉香,傍晚,林間的山風送來的、清新的竹葉的香氣。

到了第三衝,春牡丹的毫香,變化了,變成了稻穀香。似秋天曬穀場的那種豐收氣味,也似蒸蕎麥麵窩窩頭的味道。

從第五衝起,毫香弱了,花香漸起。清鬱的、幽雅的花香,極似空谷幽蘭的香氣,在湯水中盈盈綻放。

秋牡丹的香氣,前調是乾草香(此時制好方三個多月)。

中調是花香,甜美的、馥鬱的,是山間那些沾著花蜜的香花的合集。

尾調是竹葉+草藥的香氣,質樸純真。

從第三衝起,秋牡丹的香氣,幻化出了清晰的梔子花的香氣,在蓋上,它香得張揚,在水裡,它香得魅惑。

到了第七衝,香型又變了,變成了榆錢或者楊槐花蜜的香氣。甜甜的,帶著三分清麗俏皮。

春牡丹與秋牡丹的不同四:湯 感

春牡丹的湯感,是毫香滿杯的。

第一衝喝下去,便感覺喉嚨處,毫香豐盈,仿佛有絲絲縷縷的白毫精靈,頑皮地粘在了喉嚨裡,恣意散發著香氣。

神奇的糯米湯般的稠滑感,在春牡丹的茶湯裡,得到了極好的體現。雖然總體而言,這種糯感、這種稠度,不及白毫銀針,但在牡丹裡,算是極高級的糯度了。

稠滑的湯感似溫泉湯,第一、二衝是淳和的,第三、四、五衝是醇厚的,第六衝是淳滑的。

到了後幾衝,稠度漸降,花香漸起,便是湯清水滑的感受了。

秋牡丹的湯感,是清潤的,有極穿透力的。

第一衝,它的湯感是清的,潤澤的,清甜的,淳和的。整體感覺清盈美好,甜花香落入水中。

從第二衝開始,秋牡丹的湯感,變得愈發有力量了,無論是香氣還是滋味,都極有穿透力,對味覺的攫取變本加厲,能牢牢霸佔住味蕾的所有感官,只為它而跳動。

喝過這泡秋牡丹,所有的香氣,所有的滋味,所有的感感覺,都只聚合了它的氣息。

鼻息間,全是秋牡丹的滋味。

再也接納不下其它的茶。

《太姥之春》

《太姥之春》

《太姥之秋》

《太姥之秋》

春牡丹與秋牡丹的不同五:產 量

春牡丹,生長時間,氣溫偏低,但春季茶樹生體機能發育旺盛,茶芽發育快,長得快。

整個春牡丹的採摘時長,大約有十天到半個月左右。

產量,顯而易見地,不高。

秋牡丹,在寒露節採摘,氣溫從秋老虎向溼冷的冬天過渡,一天冷似一天。

茶樹的養分吸收緩慢,發芽生長,也就更慢。春茶季時一天就能抽出來的芽頭,到了秋牡丹,可能要三天或者五天甚至更長時間,才能長出來一顆完整的芽頭。

故而,秋牡丹的採摘時間就一周左右,比春牡丹更短,產量,更低。

並且,由於牡丹與秋壽眉同時採摘,而在經濟效益上,秋壽眉要高於秋牡丹,於是大多數茶農,都選擇了採秋壽眉,放棄採秋牡丹。

這也是秋牡丹產量極低的一大原因。

春牡丹和秋牡丹,是牡丹家族裡的並蒂雙姝。

春牡丹嬌,秋牡丹俏。

春牡丹是清新雅致的白茶仙子,秋牡丹是俏麗活潑的白茶公主。

一個是天上仙,一個是人中鳳。

一個高雅含蓄,一個明媚脫俗。

若要問究竟喜歡誰?

我只能說,只願雙姝並獲,齊得兼美。

銅雀春深鎖二喬。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焦點

  • 春牡丹與秋牡丹,娥皇女英的並蒂人生
    它們是「春牡丹」與「秋牡丹」。春牡丹,是採摘於春茶季的白牡丹。它芽頭秀長,葉片細窄,梗略短。顏色以綠白二色為主。秋牡丹,是採摘於秋茶季的白牡丹。它芽頭細瘦,葉片略寬,梗略長。顏色以軍綠+磚紅+白色+土黃色為主。
  • 揭秘你所不知道的秋牡丹
    是實打實的寒露茶,是從寒露節那麼冷的天氣裡採摘下來的,白牡丹。那是S師傅銳意進取一心要創作出與方大師同款的秋牡丹的第一年。那時候他野心勃勃,誓要通過這款秋牡丹的加工製作,來縮短他和方大師的差距。有了他親臨一線監工,那年的秋牡丹,採得極多,採得極為標準。所以那一年(2018)年的秋牡丹,成功了。不僅如此,還可以分為兩個等級,因為有產量,所以可以細分出等級了。他嚴格地把秋牡丹分為了一級和二級。按梗的長度,按葉片的大小。
  • 白茶科普:荒野牡丹王和特級白牡丹怎麼區分?
    譬如,今天要講的這兩種牡丹王——荒野牡丹王,和特級白牡丹。有眼生的看官,看到此處必定是要食指大動想留言的:哎,村姑陳,你寫錯了,既是兩種牡丹王,為什麼只有一個是王,另一個是特級呢?那我們就再來科普一下。在白茶的官方標準裡,最高等級的白牡丹,叫做「特級白牡丹」。
  • 金牡丹,它是白茶白牡丹的表親嗎?
    只能像吃火鍋時候那樣,泡一玻璃壺的白牡丹,隨喝隨倒。免得上火。《2》天氣熱了,盛夏的大舞臺上,各種新茶也相繼出來亮相人前了。這兩天看到有朋友在喝一種金牡丹。很驚訝,這位朋友一向是不喝武夷巖茶的,怎麼會喝上金牡丹了呢?朋友說:「牡丹怎麼可能是武夷巖茶,牡丹是白茶啊!」金牡丹=白牡丹?
  • 又是一年歲末,收藏白茶選擇哪一種?白毫銀針、白牡丹、還是壽眉
    怎麼又快到第二年的春茶季了呢? 年底了,也該多存一些茶了。因為,明年的新茶採下來,今年的茶,便全部晉級了,變成了一年陳的陳年白茶,這身價,也要看漲了。 村姑陳家的那幾位骨灰級的茶友,便極為富有。
  • 讀懂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就讀懂了白茶?揭秘你不知道的白茶
    我在方大師家喝春夏秋冬四季牡丹的時候,拍了四張照片發朋友圈,有一個青島的茶友立刻來懟我,說,怎麼可能,秋天哪來的牡丹?只有春天才有牡丹好嗎? 尤其那個茶友還補了一句:我問了三四個福鼎茶農,人家都說沒有秋牡丹哩! 當時村姑陳也是第一次喝秋牡丹,被說得特別沒有底氣。
  • 秋牡丹種植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每一年的7-10月盛開,秋牡丹綻放後花大美麗,常以暗紫色、淡粉色和乳白色,清爽清雅,可用以花境布局和盆栽植物欣賞。下邊我們就來詳細介紹一下秋牡丹的種植方式及保養方法。  1、自然環境  秋牡丹喜清涼乾躁的自然環境,耐低溫、耐乾旱、、不耐熱。喜愛在濃厚、排水管道優良的砂類粉土生長發育,宜種植在地形稍高的部位,防止存水。
  • 牡丹的花語是什麼,和芍藥有哪些不同之處!
    那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一講牡丹花是如何種植的吧,希望愛花的朋友們可以有一個更好的了解。對牡丹花有這樣一種說法,能說八成人不收九成老,意思就是牡丹花豐收要趁早。一般在每年的8月上旬或者中旬就就成熟了。一般牡丹花在洛陽看到的比較多因為這裡的環境土壤及水分是比較適合牡丹花生長的,冬天也不是那麼的寒冷,而如果是極北地區也是不太適合種植牡丹的。牡丹花的播種不能太深,應該是3到4釐米左右就可以了。
  • 秋牡丹
    秋牡丹並不是秋天的牡丹,它其實是一種銀蓮花屬的植物。你想像的秋天牡丹應該是這樣的。
  • 不同類型的白茶之間,香氣口感滋味有什麼不同?一次性為你講明白
    然後就有茶友們,紛紛發來了個中疑惑。比如,白茶的散茶和餅茶有什麼不同?比如,能不能具體說說每一種茶的香氣口感?比如,是不是白毫銀針喝鮮,壽眉喝醇?比如,……看來大家對白茶的熱情度都很高,愛茶之心,直接瞭然。然而,這個話題很大,三言兩語之間難以概全。於是就想著另作一文,再介紹一次。究竟不同類型的白茶,香氣口感有什麼不同。
  • 本草物語——秋牡丹·不是秋天的牡丹
    還有漫山遍野正開放的花,比如秋牡丹,一個花開的很精緻的小可愛。  秋牡丹開花很是小巧精緻,原產自我國。也有人叫它野棉花、土牡丹、秋明菊。秋牡丹可不是秋天的牡丹,雖然花名為秋牡丹,但是與牡丹卻相差很遠。牡丹的花瓣非常的大,但這種花的花瓣非常的小巧可愛,讓人看著就會不由自主的喜歡。也許是因為它的花和牡丹一樣漂亮惹人愛,又是在秋天開放,所以這麼叫的吧。   秋牡丹的花語是淡淡的愛。據說有一對相互喜歡的情侶,在一段相遇時光之後,快速的就墜入了愛河。
  • 不僅僅是白牡丹餅,這六大因素決定一款白茶的澀感,別不在意!
    梅有韻致,梅花孤傲,梅香冰清玉潔。孤芳自賞,不似桃那麼妖豔。而要論白茶的香氣清麗,冰清玉潔,還得算是白牡丹。除去2018年春茶採摘早,春壽眉生在往年生白牡丹的時節,承繼了白牡丹的蘅芷清芬之外,大多數年份,白牡丹的花香,盛於春壽眉。
  • 野牡丹和牡丹不同,屬於南方花卉,而牡丹則為中原代表花卉
    牡丹作為我國特有的木本名貴花卉,是我國傳統十大名花之一,有著悠久的栽培歷史,早在南北朝時期就有栽培記錄,並且在1903年曾經被慈禧定為清朝國花,近些年全國多地普遍栽培,是春末夏初盛開的主要觀賞花卉品種。
  • 無論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有沒有一款茶喝起來像冰糖那樣甜?
    最後發現,白茶茶湯的甜,並非入口的甜,而是回甘裡蜂擁而至的甜。那是甜絲絲的,混合著生津感的一種甜。好的白茶,在湯水咽下之後 ,好白茶的香甜感和生津感,立即讓舌面化身成為了一個深山裡的泉眼——終年不絕地從泉眼裡冒出甜甜的清泉來——那感覺美妙至極。當然這種甜 ,不被稱為甜。人家有一個高大上的名字,叫做——回甘。
  • 花語代表著生命、期待和淡淡的愛 秋牡丹
    秋牡丹,也叫野棉花、吹牡丹、土牡丹、秋明菊、貴船菊。秋牡丹(學名:Anemone hupehensis Lem. var.japonica (Thunb.)根狀莖斜或垂直,基生葉有長柄,小葉片卵形或寬卵形,邊緣有鋸齒,兩面有疏糙毛;花葶直立,聚傘花序,有較多花,苞片有柄為三出複葉,似基生葉;花梗有密或疏柔毛;萼片紫紅色或粉紅色,倒卵形,花葯黃色,橢圓形,花絲絲形;聚合果球形,7月至10月開花。
  • 【科普】芍藥和牡丹的區別圖
    芍藥和牡丹經常被在一起說,很多花友並未親眼同時見過這兩種花,所以想了解芍藥和牡丹的區別圖,從視覺上其實很容易分辨它們,因為它們的葉子不一樣,而且一個是草本
  • 白茶憑什麼壓餅?
    白茶餅是市面上比較常見的一個白茶形式,利於存放,不佔空間,經過長時間良好的儲存有香氣和口感的變化。但是壓餅對於白茶到底會有什麼影響呢?會不會散茶的存放轉化會更好,我們一起來看看學者們在香氣方面的解析!
  • 茶友來信,當年的白茶春壽眉放幾年後,甜度和鮮爽度會不會下降?
    這天看到有茶友評論,他提到了一點對白茶的擔憂。「春壽眉放幾年後,甜度和鮮爽度會不會下降?」這樣的煩惱,大可不必擔心。《2》白茶,可以長期儲存。春白茶的採摘,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白毫銀針的採摘季,剛過不久。白牡丹的開採,緊跟著接過傳遞棒。春壽眉的採摘,還需要等到白牡丹的採茶時機結束後,才能登場。等到春壽眉的採摘結束,新茶陸續的加工。
  • 牡丹與洋牡丹的相遇
    牡丹與洋牡丹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花, 不知是什麼緣分相遇在我家。 它的美不懼怕爭議和挑戰。 有多少人沒有欣賞過牡丹呢? 卻偏偏要坐上汽車火車飛機輪船, 千裡萬裡爬山涉水,天南海北不約而同, 揣著焦渴與翹盼的心,滔滔黃河般地湧進洛陽城。
  • 牡丹故事:牡丹深刻的文化象徵意義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教授W·愛伯哈德通過中西文化比較研究,寫了一本《中國文化象徵詞典》,其原名是《中國符號辭典——隱藏在中國人生活和思想中的象徵》。作者在該書的《導論》中引用一些西方學者的研究成果指出:「中國人的象徵語言,以一種語言的第二種形式,貫穿於中國人的信息交流之中;由於它是第二層的交流,所以它比一般語言有更深入的效果,表達意義的細微差別以及隱含的東西更加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