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茶,能為生活增添細膩入微的雅致情趣。
紅樓夢裡,寶玉作過首即事詩,《夏夜即事》。
「倦繡佳人幽夢長,金籠鸚鵡喚茶湯。」
悶熱的夏日,暑熱蒸騰,讓人易困易倦。
靜夜不曾眠,泡一盞清香的茶,可以提神。
茶在古代有個別名,叫作「不夜侯」。
意思是喝茶能醒腦提神,解除困意。
清香甘美的茶湯,能驅散人體的睏倦感。
那話說,茶葉本身在儲存的時候,會不會沉沉的「睡去」呢?
想來不會。老白茶哪怕存放再久,用沸水一泡也能激發出甘香與醇味。
不久之前,有位上海的茶友提到醒茶的問題。
「他打算開一餅2011年的老壽眉,請問開茶後需要醒茶嗎?」
《2》
存放了很多年的老白茶,喝之前要不要醒茶?
不用啊。
前提是正常品質的白茶,沒有醒茶的必要。
而如果是沒存好,風味受損的老茶,醒茶也不能明顯對茶味的提升起到改善和幫助。
所以,老白茶不用醒茶。
先給剛入門的新茶友,解釋一下醒茶的概念。
「醒」按說文解字的解釋,從酉從星也。意思是從睡眠狀態結束,或者是甦醒、喚醒的意思。
從各類的說法裡,可以對醒茶的做法得出總結。
醒茶是讓茶葉從沉睡或塵封的狀態,通過與空氣或水份的接觸甦醒過來。
至於醒茶的目的,為的是重新煥發出茶葉的本質,以便於衝泡飲用。
按做法的不同,醒茶又分為兩大流派,幹醒和溼醒。
幹醒是將茶葉從密封的包裝內取出,放置在適宜的容具內。讓茶葉暴露在空氣裡,與空氣進行適當接觸後,再進行正式衝泡。
溼醒的做法類似洗茶,是用水將茶葉燙醒,整個過程是用沸水或者溫水將茶葉燙洗一遍。
那回到正題,存了很多年,儲存年份達八年、九年之高的老白茶,撬開後用不用醒茶?
答案是不用。
因為白茶的加工簡樸,基礎工序只有萎凋、乾燥等,發酵程度不高。
不像是經歷過渥堆的熟普、黑茶等,容易產生出雜味。
正常品質的白茶,在嚴格的密封、乾燥、清潔、陰涼環境的倉儲前提下,不論存茶的年份有多高,都不會產生出雜味。
相反是,白茶內部的芳香物質,會伴隨著存茶時間的推延,從而不斷的進行陳化,風味愈發的甘美迷人。
若是以醒茶的名義,將老白茶撬開後放在相對通風的環境裡,反而會讓茶葉跑氣,讓香氣變弱,導致喝茶感受到的風味會有缺失。
而以溼醒的做法,快速的洗茶一遍,則會浪費好茶的完整滋味。
不論怎麼看,風味甘醇的老白茶沒有醒茶的必要!
《3》
茶圈裡有關醒茶的說法,五花八門。
但從老白茶的衝泡需要而言,很多外界謠傳的醒茶說法,一點不靠譜。
那究竟,外面對老白茶的醒茶,都有哪些奇葩的誤人子弟觀點?
林林總總看過去,大致有這三點。
1、謠傳甚廣的一種說法,是老白茶要靠醒茶去濁氣。
因為白茶在長期存放的過程中會凝結不好的滋味、雜氣、成分,所以要通過醒茶去揮發。
這樣的說法,乍眼一看很有道理。
但經不起仔細的推敲,那就是老白茶存出雜味濁味臭味正常嗎?
從茶葉的基礎品質要求看,帶有雜味的茶,肯定質量不高。
有雜味怪味的老白茶,十有八九是在儲存過程出了問題。
正常的老白茶,茶香乾淨、純粹,擁有天然的植物乾燥清香。藥香、陳香、稻穀香、粽葉香、幹荷葉香等諸多香型豐富。
如果白茶在存茶過程裡,出現了怪異的、不好聞的倉味、酸味、梅子味、巧克力味,那說明是茶葉受潮存壞了,已經變了質。
對這樣存壞變味的白茶,將其放置在通風良好的環境,雖能將它的雜味變淡。但改變不了它的內質受損本質。
需要靠醒茶去掉怪味的老白茶,飲用前可要慎重起見,喝存壞的老茶對身體可沒好處!
2、醒茶能讓白茶餅的幹茶更鬆散,更容易衝泡浸出滋味?
真相是,好茶用簡單的「快出水」泡法,短短的7-8秒泡茶時間內就能泡出甘美醇厚的茶湯。
若是快出水泡茶,衝泡不出明顯滋味的白茶餅,那說明它的內質積累有問題。
要麼是本身的品質太差勁,產區環境和制茶工藝有缺陷。
要麼就是白茶在後期存放的過程中,不小心存壞了,內質受損。
總之,只有內質寡淡的茶,才需要擔心浸泡不出滋味。
誠然,通過幹醒的做法,能夠讓白茶餅的幹茶更疏鬆。但容易讓白茶跑氣,對滋味的釋放不利。
而通過第一泡洗茶/溼醒的做法,也沒有那必要。
因為在日常使用蓋碗泡白茶的過程中,伴隨著數次衝泡後,白茶餅的幹茶能自然舒展,逐漸綻放風味。
像是一朵花蕾徐徐綻放那樣,逐層的展現自己的魅力。
品質正常的白茶餅,根本不需要靠揠苗助長來釋放滋味!
3、白茶餅撬開後,讓幹茶敞開一段時間,可以使茶餅內外的陳化更趨於一致?
真相是這樣的說法太奇葩!
正確的喝白茶餅,不推薦一次性將茶餅全部撬開。因為撬開過後的白茶不好保存,容易跑氣。
而將茶餅全部撬開,也不利於白茶由內而外的自然轉化。
撬茶喝茶時,講究撬多少,喝多少。這對剩餘的茶餅保存和轉化更有利。
若是將白茶餅撬開,並且將幹茶敞開在不密封的環境內,會讓茶葉受潮。
乾燥的茶葉,極度容易吸附外界的水汽,導致受潮。
像是潮溼悶熱的夏天,打開一包薯片,隔上小半天,薯片的薄脆口感就變得發軟了。
對白茶而言,同樣如此。
將白茶餅大部分撬開後醒茶,不僅不能讓白茶往良好的方向轉化,反而會將好茶存壞、跑氣、受潮。
可以說,這樣奇葩的醒茶建議,完全就是在毀茶!
白茶餅在自然陳化的過程中,外層的滋味和內層轉化速度會有差別。撬茶喝茶時,順著由外而內的順序撬解,更能喝到白茶餅的完整滋味。
直接生硬的將茶餅全部拆開,反而不利白茶餅的完整陳化。
《4》
上了年份的老白茶餅,該怎麼衝泡比較好?
泡好茶,當然是要用蓋碗。
但從白茶餅的泡茶流程看,還有不少細節需要留意。
第一,備茶。
用茶刀取茶,順著白茶壓餅的層次,撬出薄薄的一片茶,儘量避免將茶葉撬太碎。
撬茶後,用克秤稱出5克幹茶備用。
及時將茶餅原樣收納,嚴實密封后,再進行衝泡。
第二,備器。
按功夫茶的泡茶,用蓋碗泡白茶,要裝備的茶具並不複雜。
標準器型的白瓷蓋碗,容量在100-110ml之間。
公道杯一個,品茗杯若干。
第三,備水。
泡好茶,要用好水。
現代泡茶用水推薦用無汙染的山泉水。或者是購入純淨水,更能泡出好茶的本味。
而泡茶的水溫,以沸水為宜。
將壺內的純淨水燒沸,保溫,便可以正式泡茶。
第四步,完整衝泡。
用燒開的沸水將蓋碗等相應茶具,燙洗一遍。
溫杯燙洗後,投入一旁準備的幹茶。
藉助蓋碗內溫杯後的熱量,可以幫助老白茶餅的香氣氤氳,更利於好茶的風味發揮。
聞過幹茶香後,環壁快速注入沸水,注水線接近碗沿即可。
一手持壺注水完畢後,另一手迅速合蓋、倒出茶湯。整個泡茶過程持續時間以7-8秒內為宜。
將茶湯倒入公道杯,逐一分湯,待熱茶稍涼,便可盡情飲用了。
泡好一杯老白茶,真的不難。
擁有了品質足夠好的茶,簡單用沸水衝泡便能領略到鮮醇甘美,渾厚綿柔無比的風味!
《5》
茶,性本恬淡。
喝茶的意境,表達的是淡泊、滌心、自然、放鬆、曠達的心情。
飲好茶,能洗去心中的煩悶。
要不然,古人也不會將茶,別稱為「滌煩子」。
唐代有詩云,茶為滌煩子,酒為忘憂君。
茶味舒爽的好茶,飲之能靜心。
白茶,性味天然,不揉不炒,風味簡樸。
乾燥密封倉儲多年的老白茶,自然陳化下不會生出一絲雜味。
如果是有雜味的老茶,品質堪憂,醒茶效果有限。
簡單的泡一杯茶,別將醒茶的作用誇上了天。
再怎麼去醒茶,也不能化腐朽為神奇!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