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是如何滅絕的?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們人類很多年。從現如今留下的恐龍化石、地質變化以及天文研究表明,在億萬年前可能有小行星撞過地球。正當這個答案被很多人接受時,還有另外一個更靠譜的說法出現。您可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小編這就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恐龍的體型龐大,攻擊力非常恐怖,在地球上幾乎沒有天敵,按照自然規律來說,恐龍應該可以在地球上生存許久。可惜現如今只有恐龍化石遺留下來,所以,世界上有很多科研人員都在研究:恐龍是如何滅絕的?一開始,什麼樣的答案都紛湧而出。有人說恐龍後期放屁的甲烷氣體很難散去,破壞了臭氧層,導致了恐龍滅絕。還有人說地球上曾經發生過海嘯、火山爆發等地質災害,所以這些霸主就滅絕了。
既然曾經的地球環境受宇宙星系運動影響,也有不少天文學家又研究出更多星河運動。比如,太陽系會在銀河系進行「死亡穿行」運動,這會直接導致恐龍滅絕。也有人又因此提出:「地磁磁極反轉的現象發生,也是造成是恐龍滅絕的主要原因。」
這些滅絕的理論讓科學家們爭論不休,卻沒有得到統一的答案,直到上個世紀,又有科學家在墨西哥灣的尤卡坦半島北部,發現一個直徑180公裡,深度3公裡的隕石坑,後叫做「希克蘇魯伯隕石坑」。經過研究和模擬撞擊,科學家推測這顆隕石直徑在15公裡左右,撞擊釋放了相當於10億顆原子彈的能量,給地球造成的打擊是毀滅性的,而且科學家對放射性元素也分析了很久,最終得出結論:撞擊時間距今6500萬年,這個時間與恐龍滅絕的時間基本一致。
正當這個說法被很多人接受時,還有一個最靠譜的說法被提出——超新星爆發說。這是因為在70年代末,阿多瓦雷斯在義大利古比奧白堊紀末的黏土層中,發現稀有元素「銥」的含量要比正常含量高出幾十倍。這種地質元素顯然很不正常,所以有人說:「這種情況也可能是超新星爆發形成的。」這種說法得到了很多科研人員的關注,最終,根據考古學家的勘測,在1957年,前蘇聯科學家克拉索斯基提出了「超新星大爆炸」說。
「超新星爆發」具體是什麼呢?簡單來說,超新星爆發是天體中的爆發現象,而且是目前已知所有天體中最劇烈的一種爆發。其實天體爆發現象並不是很罕見,據天文學家介紹,在漫漫宇宙中,每200年,就有幾次「超新星爆發。」這些爆炸產生的影響有大有小,按照這種推論,地球上曾經的霸主幾乎一夜之間全部滅絕的現象,也許就是超新星爆發造成的影響。
超新星爆發具體會產生哪些影響?這不是普通人能夠理解的。據科研人員解釋,超新星爆發首先會產生的各種高能量輻射,能給地球上的生物帶來直接的危害。比如說「核輻射」,大家都對它很熟悉,可以導致人類產生癌症,甚至直接死亡。而超新星爆發產生的輻射同樣恐怖,它會破壞生物體中的骨骼和肉體,導致生物大量死亡。
緊接著,超新星爆發會直接影響地球上的氣候,導致旱、澇、疾病等各種災害頻繁發生,這會給地球上的生物帶來很大的生存負擔,很多生物可能沒辦法找到食物,沒辦法找到住的地方,還有可能直接死在自然災害中。同時,我國天文地質學研究者徐道一也發現,在我國白堊紀末沉積巖層中有成堆的沒有孵化的化石恐龍蛋。這說明什麼?據徐道一解釋,這可能是超新星爆發時產生的強輻射,使恐龍的生殖能力和恐龍蛋的孵化率大大降低,恐龍蛋不能或很少能孵出小恐龍,從而使恐龍就很快絕了種。看來,超新星爆發現象造成的影響確實可怕。
小行星撞地球,或者是新星爆發這兩種解釋,哪個更有道理?恐龍滅絕到底是什麼原因?誰也不能給出肯定答案。相信隨著科技的發展,科研人員對於恐龍滅絕的謎團,一定能給我們一個更加靠譜的回答。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馮豆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