闢謠!揭露「茶謠言」的真相

2020-07-08 喜多福茶文化

關於茶的各個方面,總是眾說紛紜。不管是初入茶圈的「小白」,還是喝茶多年的老茶客,都可能對一些固有的說法深信不疑。但這些民間流傳的說法,又有多少是真的呢?

下面,就來為大家揭秘真相,看看你知道幾個。

闢謠!揭露「茶謠言」的真相

茶與奶同喝會得骨質疏鬆嗎?

闢謠!揭露「茶謠言」的真相

有種說法是茶葉中的鞣酸,會與牛奶中的鈣結合,降低腸道對鈣的吸收,長久造成骨質疏鬆。其實,茶多酚與鞣酸雖同屬於鞣質,但並非同一物質。與蔬菜相比,茶並不是鞣酸的主要來源,一泡茶中所含鞣酸是4-6毫克,半杯牛奶中含有120毫克左右的鈣,溶鈣的損失不到十分之一,不可能造成骨質疏鬆。如果真是這樣,你讓奶茶店情何以堪啊?


泡茶時產生的泡沫很髒嗎?

闢謠!揭露「茶謠言」的真相

衝第一泡茶的時候,表面常會浮起一層「泡沫」,有人覺得很髒,誤以為是灰塵、農殘等。其實,泡茶時產生的泡沫是茶葉中的茶皂素形成的,茶皂素不僅無害,還有一定的消炎抗菌作用。一般情況下,緩慢注水衝泡,所產生的茶沫會少點,懸壺高衝,茶沫會多一些。在古代這白沫被視為一種精華,杜育詩云:「煥如積雪,曄若春敷」。


醉酒後可以喝茶解酒嗎?

闢謠!揭露「茶謠言」的真相

酒後喝濃茶可醒酒?這種誤解不知道危害了多少人。茶不僅不能解酒,酒後飲茶還會傷身。酒精會對心血管產生很強的刺激性,尤其體現在增高血壓、提高心率。而茶同樣有興奮心臟的作用,兩者作用疊加,會對心血管刺激性加強,對於心功能欠佳的人容易誘發心血管意外,具有危險性。


喝茶喝多了也會醉嗎?

闢謠!揭露「茶謠言」的真相

茶葉中含有複合多糖兒茶素類,其為降血糖的有效水溶性組分,當空腹飲茶時,因為人體血糖本來就低,再攝入複合多糖、兒茶素類物質,人的血糖就進一步降低,從而引發頭暈、心慌、手腳無力、心神恍惚等症狀,即所謂的「茶醉」。正常情況下,如果可以吃一些點心,就可消除「茶醉」。


安吉白茶不是白茶而是綠茶?

闢謠!揭露「茶謠言」的真相

安吉白茶名字雖然帶「白」字,卻是實實在在的綠茶,因為茶的分類是按照加工工藝來算的。那為什麼叫白茶呢?因為春季低溫時,安吉白茶的茶樹芽葉發生變異,葉色極淡,接近白色,此茶產自浙江湖州市安吉縣,故稱為安吉白茶。


大紅袍是紅茶?

闢謠!揭露「茶謠言」的真相

大紅袍的名字來源於一個傳說故事,舉子丁顯上京趕考中途腹痛,巧遇一和尚好心給他喝茶治病,病痛即止,後來考中狀元回來感謝和尚,並在茶樹上披上紅袍,「大紅袍」茶因此而得名。其實大紅袍是武夷巖茶的一種,屬於烏龍茶類,並非紅茶。


「鳳凰單叢」是正確的寫法嗎?

闢謠!揭露「茶謠言」的真相

在市面上,關於鳳凰單叢有三種寫法,分別是「單叢」「單樅」「單從」。從字面上來說,「叢」是「聚集」之意,指聚集而生的樹木;「樅」是一種樹名,別名冷杉,所以不對;「從」一看就不對啦。且根據潮州政府的通知文件,規定一律寫作「單叢」。


茉莉花茶是加了香精嗎?

闢謠!揭露「茶謠言」的真相

茉莉花茶裡沒有茉莉花,那怎麼這麼香?是不是加了香精?茉莉花茶的主要工藝,就是「窨香」,或稱「窨花」,即把茶與花混合在一起,讓茶吸收花香,再把花除去,反覆多次才形成了茉莉花茶濃鬱的香氣。之所以要把花除去,是因為窨制過後的花瓣香氣幾乎已經沒有了,保留下來可能會影響茶湯的滋味。


拼配的茶品質就不好嗎?

闢謠!揭露「茶謠言」的真相

拼配概念具體包括六個方面:等級的拼配、產地的拼配、茶種的拼配、季節的拼配、年份的拼配、不同工藝的拼配。茶葉拼配是為了保持茶葉品質的穩定,提高口感的層次和飽滿度。純料是相對的,拼配是絕對的,拼配茶不一定比純料的差。拼配是一種技術,跟摻假完全不一樣


有茶毫才夠嫩,是真的嗎?

闢謠!揭露「茶謠言」的真相

茶毫,也叫茶毛。是茶葉芽尖上面細小的絨毛,其中含有豐富的茶氨酸、茶多酚等物質。一般來說,鮮葉越嫩,茶毫就越多,茶毫多少在很多情況下作為茶葉嫩度的重要指標。但並非所有的茶都可以一概而論,如龍井,在加工過程中,有一道工序叫輝鍋,磨掉茶葉表面的茶毫,形成其特有的光滑平整的表面,所以龍井的嫩度並不能看茶葉茶毫的多少來決定。


陳茶的質量一定就差嗎?

闢謠!揭露「茶謠言」的真相

「飲茶要新,喝酒要陳」這是人們長期以來對飲茶的生活總結,但並非陳茶就一定差。綠茶一般要趁新喝,半年內飲用完畢是最好的。但一些茶卻會越陳越香,如武夷巖茶,隔年茶反而香氣馥鬱、滋味醇厚;湖南的黑茶、廣西的六堡茶、雲南的普洱茶等,只要存放得當,不僅不會變質,甚至能提高茶葉品質。

喝茶品的不僅是茶,還有對茶文化知識的了解,現在很多剛接觸茶圈的新手想學習更多的茶知識,但是找不到好的渠道。茶連盟是喜多福國際貿易(廣州)有限公司旗下一個以茶為媒,以消費者喜好為中心的社交驅動型電商平臺。茶友們可以在平臺上互相交流茶知識,也可以把好的茶分享給別人,將分享、推薦等社交化元素應用到茶商城的購物服務中,讓原本簡單的茶交易買賣變成一個更有溫度、有態度的購茶消費新體驗。

茶連盟平臺引入「註冊薦茶師」分享機制,薦茶師是茶連盟平臺上幫助商家進行產品推廣銷售,從而賺取收益的人,他們是平臺上的購茶KOL,是普通消費者眼中的金牌導購。超低註冊門檻,無保證金,穩賺不賠;無需壓貨,一件代發;海量產品,利潤空間大;薦茶師不僅可以自購省錢,還可以分享賺錢,快樂分享,輕鬆賺錢!


了解【註冊薦茶師】更多詳情請關注「喜多福茶文化」頭條號,小編隨時為你解答。

相關焦點

  • 疫情謠言滿天飛?闢謠神器來幫忙
    隨著網際網路的不斷發展,人們通過鍵盤就能發表個人言論,改變了之前人與人面對面的談話,進而隔著屏幕就能誇大其詞,發表各式各樣的評論等等,進而可能會有謠言的出現,蓄意迷惑我等眾人。甚至有人對傳播的謠言不加思考和論證就轉發傳播,給部分人造成傷害,謠言止於智者,闢謠就此產生。
  • 【闢謠】冷空氣來了,那個募捐舊衣服的謠言又來了……
    記者查詢後發現,該謠言早在兩年前已被闢謠。對於老謠言「死灰復燃」的情況,專家呼籲網絡平臺在發布闢謠信息的同時,還應通過技術手段徹底刪除謠言。兩年前的老謠言「死灰復燃」其實,這則謠言早在2017年便出現過,當時已被瑪曲縣公安局闢謠。
  • 真相來了!濟寧2020年12月謠言榜出爐
    濟寧市全媒體闢謠平臺1月6日訊 「地暖對身體有害」、「物流1月7日前停運」……在剛剛過去的一個月中,不少傳言活躍在社交媒體中,假借權威機構名義興風作浪、引起恐慌。今天,濟寧市全媒體闢謠平臺盤點2020年12月謠言,快來一起了解真相。傳言一:借疫情穿防護服上門打劫?12月份,一條與疫情相關的謠言在濟寧市民的社交媒體中活躍。
  • 北京闢謠平臺一網打盡疫情謠言:目前粉碎114個
    抗擊疫情,需要每一個人從自身做起,做好防護,並同舟共濟,眾志成城,同時,還要明辨是非,識別謠言,不信之,不傳之。為此,北京闢謠平臺持續將疫情謠言一網打盡,逐一粉碎。謠言九十:樓上扔菸頭,導致樓下著火 真相:該視頻所涉內容實為2020年2月3日武漢市長風路團結佳興園3棟1單元4樓所發警情。從目前調查情況看,該起事故並非網傳在家使用酒精消毒造成!@武漢消防 及多地區均已闢謠。
  • 北京闢謠平臺一網打盡疫情謠言:目前粉碎53個
    謠言三十八:全國感染人數有10萬真相:北京地壇醫院感染性疾病診療與研究中心首席專家李興旺闢謠,沒聽說過10萬個病人的數據,目前我們的數據每天都在進行實時更新,如實向全國、全球公告。潛伏期傳染性的問題,對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我們還缺乏更多的了解,還有待深入研究。
  • 【闢謠專區】這個冬天,不要再被這些謠言給騙了!
    謠言:吃海參提高免疫力真相:吃海參「提高免疫力」「預防慢性病」「抗腫瘤」的說法是不對的。海參維生素含量跟其他常規食物相比沒什麼優勢。它幾乎不含脂肪,所謂的DHA即使有含量也很低,不可能「促進青少年大腦的生長發育」。科學家對海參可能具有的「功效成分」做了許多研究,並沒有得到令人滿意的結果。
  • 「謠言傳播手冊」丨為什麼你的闢謠跑不過謠言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大多數情況下謠言會比真相傳播的更快呢?鄭仁強老師說過:「規則是小人刺向君子的尖刀。」這句話套用在謠言和真相的傳播上也並無不可。在真相與謠言的博弈中,真相是君子,受規則的制約,即必須符合客觀事實,在這樣的條件限制下真相勢必無法對應所有人的胃口;而謠言則不同,謠言是小人,它本身就是編造出來的,不必遵守「客觀事實」這條規則。謠言為了更廣泛的傳播而被篡改成任何人喜歡的任何樣子,在這一點上真相的傳播力就輸了,並且輸的很徹底。
  • 央視闢謠食物相剋謠言 用科學依據還原事實真相
    央視闢謠食物相剋謠言,用科學試驗還原事實真相。央視3·15聯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今年3·15晚會的一號消費預警。食物相剋靠譜嗎?螃蟹與西紅柿不能一起吃?同吃等於服用砒霜?央視315實驗闢謠:假的!
  • 中國網際網路聯合闢謠平臺「真真闢謠」表情包正式上線
    微信表情商店截圖「真真」名字發端於闢謠工作「追求真實,揭示真相」的一貫宗旨,來源於「脫虛向真(實),去偽存真」的查證過程,以「真人真事,真心真意」的態度和精神,在較真中歸真,在認真中求真,從而悟真理,獲真知。
  • 闢謠·2020|這個冬天,不要再被這些謠言給騙了!
    謠言:洋蔥熬水可止咳真相:洋蔥富含膳食纖維,低熱量,高鉀低鈉,富含多種功能性植物化合物,鼓勵作為日常飲食。但它不是「超級食物」,需要和其他食物協同,才能夠保障人的健康。謠言:冬季喝雞湯治感冒真相:喝雞湯預防感冒的作用和多喝水一個道理,有助於病毒的排出。如果感冒到發燒程度,不能喝雞湯,過於溫熱會加重病情。
  • 「992|闢謠」「鯊魚吃人」視頻瘋傳!恐怖謠言不可信!真相是這樣的!
    真相:抹香鯨受傷擱淺然而,小編經查詢發現,這是一條徹頭徹尾的謠言。網傳視頻中並非是鯊魚,而是一條鯨魚,它在海灘上也並非在「吃人」,而是受傷擱淺了。此事發生在2017年12月9日,地點是海南三亞大東海。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其實,早在2017年鯨魚剛擱淺時,「鯊魚吃人」的謠言就曾被廣泛傳播,隨後,當地媒體進行了闢謠,也對受傷鯨魚的營救過程進行了詳細報導,如今,3年前的老謠言沉渣泛起,真是讓人無語又無奈。
  • 社會現狀:真相永遠跑不贏謠言,大多數人缺少鑑別謠言的能力
    當真相還在穿鞋的時候,謠言已經跑遍了世界。從另一個方面來說,也正是因為謠言不需要證據,所以謠言可以憑空地、不可預料地產生。很多時候,是謠言傳播到一定程度,引起人們的注意,然後才作出闢謠——當謠言跑遍世界的時候,真相才開始穿鞋。真相只有一個,但謠言可以五花八門就以「紅薯抗癌」為例。
  • 喻國明:微博是謠言粉碎機,是真相挖掘機
    三、「微博闢謠」是個偽命題:微博的本質精神就是平等參與、營造合意關於「微博闢謠」,這是個偽命題。微博本身具有「自清功能」。只要一起事件不只有一個目擊者,只要微博發布信息的機制足夠開放,那麼最終傳達出的真相往往會比傳統媒介的報導模式更加完善和立體。所以我認為,微博不是製造謠言的地方,而是粉碎謠言的地方。
  • 青島網上闢謠平臺披露2020年度典型網絡謠言
    每逢大事必有謠言,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我們的生活,伴隨而來的是各類謠言漫天飛,你的朋友圈裡一定少不了上述言之鑿鑿的「新聞」,當然最終都被證實為謠言。歲末年終,青島網上闢謠平臺總結了2020年度青島流傳的典型謠言,有你信過的嗎? 謠言一:青島將安排飛機灑消毒藥水防控新冠疫情
  • 是時候幹掉這些「健康謠言」了
    謠言:喝牛奶能助眠闢謠:睡前喝牛奶助眠這種說法,應該已經說了幾十年了吧,人們都認為睡前喝杯熱牛奶可以改善睡眠謠言:喝粥能養胃闢謠:胃不舒服的時候喝一碗粥,胃裡暖暖的,加上粥易消化,感覺特別適合胃不好的人喝
  • 盤點12月網絡熱傳謠言|歲暮天寒 且將謠言「雪藏」
    盤點12月網絡熱傳謠言|歲暮天寒 且將謠言「雪藏」 來源:中國網際網路聯合闢謠平臺作者:殷熒 時間:2020-12-31 22:19:00 臨近歲末謠言也來刷存在感中國網際網路聯合闢謠平臺盤點12月網絡熱傳謠言澄清謬誤 以正視聽讓謠言止步
  • 「闢謠」專家有話說:6條謠言,糖友們必須知道真相
    今天,阿毛就為大家盤點關於糖尿病的一些謠言,這些謠言你中了幾個。 闢謠一:胰島素能口服蛋白質是胰島素中主要的成分,口服給藥物得首先克服唾的消化。如果口服胰島素的話,將會使胰島素中的成分的不到分解,起不到作用。所以,要記住胰島素是不能口服的,而電視或廣告中的口服胰島素之類的廣告也是假的不能相信。
  • 歲末年初,關於春運、春晚等這些說法均是謠言丨上海闢謠平臺發布12...
    歲末年初,關於春運、春晚等這些說法均是謠言丨上海闢謠平臺發布12月謠言榜 2021-01-01 1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謠言哪裡跑?細數那些年「忽悠」你的食品藥品類謠言
    真相:2016年9月9日,由中國食品闢謠聯盟與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的「方便食品闢謠發布會」在北京舉行,現場專家對長時間困擾消費者、經久不衰方便麵謠言逐一解讀,各大新聞媒體也紛紛為方便麵「正名」。 豬肉鉤蟲「水煮不爛」?
  • 闢謠!關於糖尿病的10個謠言大曝光
    謠言三:「糖尿病一定會遺傳」闢謠:的確有遺傳性,但不代表一定遺傳,父母有糖尿病,子女得糖尿病的風險就會增高,屬於高危人群。但是遺傳因素只佔發病因素的部分,真正起決定作用的是後天的環境因素和不健康的生活習慣。有遺傳易感性不可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就可以遠離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