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質到位的老白茶,煮出來的茶順滑、綿柔,無需添加紅棗去除澀味

2021-01-15 小陳茶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山居生活裡,食筍最是應時。

這兩天的太姥山,陽光明媚,春山如笑。

微風清拂,樹木植物們發散著好聞的氣息。

午後得了空閒,到山上的野竹林裡挖筍。

剛冒尖的春筍,極嫩,脆生生的。

向茶農借了把鋤頭,簡單幾下,就挖下了三、四顆胖頭的春筍。

提起吃筍,曾有長輩和我們這樣說。

越是夠嫩,夠新鮮的春筍,越不容易出現生澀味。

這不,那顆筍身豐腴肥碩的胖頭筍,筍尖處色澤潔白如玉。

挖出土後,直接剝去筍衣。

簡單切塊清炒,略加油和鹽,味道已經鮮美無比。

向上萌動的春筍,藏著春天的鮮味。

每一口,都分外的嫩與鮮。

至於一款經過多年儲存的老白茶,內部藏著豐沛的茶味。

滋味甘醇,茶香雋永。

喝茶時,不論是蓋碗衝泡,亦或者煮茶。

簡單清飲,便能夠嘗到老白茶最本真的滋味!

《2》

不久前,看了一個煮茶的視頻介紹。

那個短視頻內,介紹了煮老白茶的方法。

煮**五年陳的壽眉餅時,建議添加幹紅棗同煮。

理由是,能夠讓煮出來的茶湯去澀,並且增加回甘。

看到這裡,列位看官們覺得這樣的說法靠譜嗎?

依個人的看法,煮老白茶不需要額外添加。

簡單清飲,更能讓人嘗到一款茶的本真滋味。

煮老白茶時,不建議加紅棗煮。

同時,同樣不需要加甘草、枸杞、陳皮、牛蒡、菊花、玫瑰等,一同煮茶。

因為加料同煮,不僅會干擾一款茶的本真滋味。

還會影響到個人的喝茶判斷,容易喝不準真正的茶味。

再加上,一款需要添加紅棗作為滋味陪襯的老白茶,實力不夠強大。

換一個生活當中的例子,大家就能一目了然。

真正五官端正,眉眼清秀的佳人,完全沒有素顏壓力。

相反,不施粉黛,更有清水出芙蓉般的美感。

如果需要濃妝豔抹打扮,反而展現不了個人的清新自然美!

鑑賞好茶,與之同理。

是好是好,認真喝茶就能知道答案。

在試茶喝茶的階段中,不論是衝泡或者煮茶,都不建議額外添加。

簡單清飲,更能讓人領略一款茶的天然質樸美!

再說了,壺一壺老白茶喝。

正常品質的白茶,經過多年陳化後,澀味並不明顯。

並且喝茶回甘與否,與一款茶的內在物質積累有關。

而與煮茶時,是否增加紅棗同煮,根本沒一點干係!

《3》

茶湯的澀味,究竟是怎麼產生的?

按茶味物質的來源,澀味的來源主要與茶多酚、兒茶素物質相關。

澀味,屬於種不受歡迎的滋味。

如咬下一口沒成熟的柿子,澀到嘴巴發麻。

澀的感覺,像是從舌頭到喉嚨底,被一塊塑料薄膜包裹著。

密不透風,澀到將人的味蕾麻痺。

一杯帶著明顯澀味的茶湯,滋味感很不美妙。

真正好喝的茶,味道嘗起來應該是不苦不澀,或者苦澀味不明顯的。

對於老白茶來說,正常品質的前提下,茶湯內不應該再出現澀味。

原本產區好的白茶,產自高山茶區,受到漫射光線的照拂。

高山白茶原料內部,生成的苦澀味較少。

再加上,茶青採摘下來後,及時的攤晾,薄攤薄晾。

萎凋及時,走水順暢,能讓茶葉大量減少苦澀味。

於是,產區和工藝正常的白茶,在新白茶階段,喝起來就苦澀味不顯。

初出茅廬的新白茶,味道喝起來是清新鮮爽,而沒有澀感。

至於白茶經過不低於三年的時光,儲存陳化為老白茶後,整體的茶味發生了明顯的改變。

茶葉內部的茶多酚、咖啡鹼,在不斷的氧化影響下,風味發生著轉變。

相對比新白茶,老白茶內部的苦澀物質要更加內斂,不容易顯現。

品質正常,年份真實的老白茶,在正常的煮茶方法下茶湯內不會有明顯澀感。

反而是,煮出來的茶湯滋味,喝起來比較清甜、順滑、綿柔,別有滋味。

換言之,煮一壺老白茶的時候,不需要添加紅棗去除澀味。

因為一款年份真實,品質到位的老白茶,煮起來喝一點兒也不澀!

《4》

回甘,是一種愉悅的喝茶感受。

當幾杯茶湯吞咽入喉後。

不需等上太久,喉嚨處就會有絲絲縷縷的清甜感浮現。

甘甘甜甜,且特別持久。

養分物質積累充足的好茶,往往具備這樣的湯感品質。

1、回甘明顯。

2、回甘快,回甘持久。

3、回甘生津感強烈。

喝茶,回甘的產生,與茶葉內部積累的有益物質相關。

往往是品質越高的老白茶,茶葉內部的風味成分含量豐富。

於是喝茶過後,回甘生津感更明顯。

經過多年時光打磨的老白茶,茶葉內部具備著豐富的茶氨酸、可溶性糖、膠質物。

這些有效的風味成分,能夠為茶湯增添清甜、甘甜的滋味感。

同時,在喝茶過後,還會形成回甘。

久久的出現,在人體的喉嚨及兩頰處,回甘持久。

踏花歸去馬蹄香。

喝下好茶後,能夠留下回甘。

並且伴隨著回甘,還有花香、粽葉香、陳香、藥香等一同出現在喉嚨內。

這代表著好茶的內部不僅養分含量高,芳香物質的留存數量同樣豐富!

《5》

煮一壺老白茶,添加紅棗同煮。

一方面,並不能起到去澀的作用。

如果是一款劣質的老茶,湯水內澀感明顯。

那麼,哪怕是加了再多的紅棗同煮。

甜味明顯的紅棗,只能夠為澀味稍作掩飾。

紅棗+茶一同煮出來的湯水裡,棗味與原有的茶味並不相容。

這一下,反倒是欲蓋彌彰。

茶湯內的澀味,喝起來嘗起來更加明顯!

另外,煮老白茶時,紅棗的加入並不能增加回甘。

加紅棗同煮,只會讓茶湯喝起來更「甜」。

這種甜來源於紅棗的增加,並非是茶葉本身的清甜。

老白茶的甜,只是簡單的清甜與甘甜,表現並不黏膩。

而如果是大量紅棗煮出來的甜,那麼和正常的茶味清甜,差距甚遠。

嘗一口加了大量紅棗的老白茶湯,入口能感受到明顯的棗甜。

但是,喝茶過後,回甘表現依舊平平。

屬於茶葉獨有的回甘生津,清甜甘甜韻致,並沒有明顯的展現!

正常來說,高山原料出品的白茶壽眉,經過壓製成茶餅後。

在壓餅制茶工藝正常,茶餅壓制狀態不松不緊的前提下,經過多年的儲存後,壽眉餅可以一路發生良好的陳化。

隨著存茶年份的增加就有越大概率,陳化出明顯的棗香。

梗葉明顯,梗葉粗大的壽眉,原料看上去雖不夠細嫩。

但是,卻為老白茶棗香的生成,奠定了不可或缺的基石。

換言之,高品質的老壽眉餅,本身就擁有天然的棗香。

老白茶陳化出來的棗香,類似蒸紅棗糕的溫暖香氣。

這與天然的紅棗,氣味有些相似。

但並不相同。

通過棗香的有無,可以進一步判斷一餅老壽眉的核心品質。

在煮一壺老壽眉餅時,根本不需要增加紅棗。

簡單的茶+純淨水,同樣能煮出一壺棗香悠揚的暖湯!

《6》

四月間,清明,穀雨。

幽幽山谷,空翠沾衣。

春意盎然的春日晴天,不冷不熱,天氣極好。

現下,隨著天氣的逐漸變暖。

煮茶的話題,不再頻頻被人提及。

畢竟,論完整的感受一款好茶的滋味。

大鍋飯式的煮茶,遠遠比不上蓋碗逐次的衝泡、出湯,能完成的喝茶、聞香、品味。

靜啜一杯茶,看花靜葉閒。

氣定神閒的喝茶,清飲為上。

添了紅棗、陳皮、枸杞一同煮/泡出來的茶湯。

已經失去了原有的本真滋味!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焦點

  • 圖文並茂,詳解煮老白茶全過程,撬茶、煮茶完整流程演示!
    融雪煎香茗,調酥煮乳糜。」古人煮茶,最有講究,融雪煮茶成了一種喜好,又或者像妙玉,將雪水收集起來,置於陶甕中,埋在地底下,等到來年,在挖出來招待知心人。瞬間充滿高級感。到了現代,山泉水、礦泉水取締了雪水的存在。
  • 老白茶究竟是什麼茶?聊聊新手對老白茶的五大誤解,看完請改觀!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1》喝白茶,一定要提到「老白茶」。有些新茶友在入門時,通常會有所疑惑:「老白茶,是什麼,它是白茶的新品種嗎?」老白茶,並不是白茶中的新品種,它只是時間的代名詞。白茶存放超過三年,即可稱之為老白茶。
  • 武夷巖茶中,正巖山場的肉桂,為什麼苦澀味不重?
    麻花聽完他的描述,感慨他的味蕾完全是被爛茶虐出來的! 這究竟得喝過多少爛茶,才能得出這樣的體會? 正常品質的巖茶肉桂,不應該保留過多的苦味。 排除掉久泡與瘋狂坐杯的前提,若是一泡肉桂的滋味,苦得賽黑咖啡。
  • 老白茶適合什麼人喝?
    現在老白茶備受茶友的喜愛,但是很多茶友不知道老白茶是否適合自己,那麼老白茶的適宜人群有哪些呢?今天芳瑞堂小編給大家詳細說下,從白茶的一些基礎知識說下。白茶的選購重點在每個茶市上,可購買白茶的地點日漸增多,產品形態不一,網絡上造舊的假老白茶也數不勝數,是否真的「年份茶」,大多數茶客還是不懂辨別的。在此提供幾個鑑別手段,供大家參考。
  • 鮮奶茶怎麼做最好喝 選對牛奶才是關鍵所在 味全冷藏牛乳口感更順滑
    用料好一點的也可到淘寶品諾奶茶咖啡原材料店鋪購買沖泡,用紅茶的品質就很好。 鮮奶記得買味全冷藏牛乳,奶香味特別順滑,常春鮮奶油這些奶味比較濃厚。 煮紅茶:煮紅茶的要點有:1.煮沸後息火再把紅茶放下去,用泡的才好喝。2.茶味要濃,不是茶放的多就是茶泡的久。3.紅茶泡愈久愈苦澀。
  • 小喜年-茶的苦澀味「化得開」嗎?
    是的,所有的原葉茶都會含有這些物質,只要物質沒有消失或完全轉化,「苦澀味」就會存在。之所以有些茶喝起來苦澀味很弱,主要是在茶湯中影響「苦澀味」的物質比例小了。正常來說,就茶多酚、咖啡鹼等影響「苦澀度」的物質而言,茶芽以下一葉、二葉含有的茶多酚含量最高,嫩葉比老葉含量更高,大葉種比小葉種的含量更高,新茶比老茶的含量也更高。用同樣工藝做出來的茶,古樹茶比臺地茶的「苦澀味」更強,也是這個原因。
  • 做豆腐腦別再用石膏和鹽滷了,用它煮,不僅又滑又嫩,還無苦澀味
    它可是一道著名的中式傳統小吃,也有著豆腐花,豆花這兩個稱號,甚至根據各地的風俗習慣不一樣,豆腐腦的口味也有不同,比如南方人喜歡吃甜的豆腐腦,而北方人卻喜歡吃鹹的豆腐腦,這也是南北方一直爭議不斷的一種美食,但不管是什麼口味的豆腐腦,它吃起來的口感都是非常滑嫩的,今天咱們就來說下在家製作豆腐腦的方法。
  • 巖茶出現苦澀味,主要是這兩個原因作祟!
    巖茶亦是如此,只有工藝不到位的茶,才會給自己找一個看似沒毛病的藉口——不苦不澀不是茶。苦澀感重的巖茶,是制茶工藝的殘次品。巖茶出現苦澀味,主要是在製作環節出問題。1、茶青不達標茶青太嫩,還未達到開面就採摘,這類茶青,茶多酚、咖啡鹼含量過高,做好後容易出現苦澀味。
  • 普洱茶的苦澀味越重,後期轉化價值越大?
    在普洱茶中,苦味和澀味往往相伴相生,且佔據茶湯滋味的主導地位,更有「不苦不澀不是茶」的說法。一些茶友認為,普洱茶的苦澀滋味是茶葉內含物質豐富的表現。因普洱茶具有巨大的轉化價值,便對「苦能生津、澀能轉甜」這樣的言論深信不疑,甚至有著「現在有多苦澀,以後就有多甜滑」的期待。還有一部分茶友則是完全憑第一印象就得出結論:苦澀顯著的普洱茶,其品飲價值也不高。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有些茶為什麼會有澀味? 茶湯裡究竟是什麼因素會讓我們覺得澀?
    有些茶為什麼會有澀味? 茶湯裡究竟是什麼因素會讓我們覺得澀?時間:2016-12-09 09:25   來源:說茶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有些茶為什麼會有澀味? 茶湯裡究竟是什麼因素會讓我們覺得澀? 常常聽市場裡的人說,今年的茶比往年澀一些,到底茶湯裡究竟是什麼因素會讓我們覺得澀呢?澀是什麼?
  • 綠茶、白茶、紅茶、黑茶,六大茶類都能煮茶嗎?這裡有個完整解釋
    煮出來的茶湯,嘗起來香氣變弱。同時,茶湯滋味也遠不如衝泡時,那般清新爽口。既然如此,又何必強行煮茶不可呢?泡著喝,才是這類小清新風味茶葉的良宿!《3》二、什麼茶適合煮著喝?煮茶對茶葉的選擇,比較挑剔。能夠適合煮的茶,要能過五關,斬六將。
  • 春筍如何去除苦澀味?許多人不知道,最好的辦法並不是焯水
    春筍因其鮮嫩清新,香脆滑爽的口感,受到廣大食客的喜愛,成為春天裡最受歡迎的野菜之一。竹筍雖然鮮美,但鮮竹筍美中不足,常常會帶有苦澀味。讓先弄清楚究竟是什麼物質導致了竹筍的苦澀味?——導致竹筍苦澀味的物質導致竹筍苦澀味的主要物質是單寧和胺基酸,其次再是草酸。
  • 你的武夷巖茶,為什麼會出現澀味?除了工藝,還有這個因素!
    好茶,不僅是輕柔的,還是溫和不刺激的。苦、澀二字(尤其是澀字),與好茶沾不上邊。風馬牛不相及。但,澀味仿佛是一個暗影,尾隨在巖茶身後,伺機行動。這不,我們在喝茶時,總能發現若干個讓人不痛快的情況,澀味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悄悄潛入湯水裡。如一位茶友所問:「麻花同學,好的巖茶,ta的綿柔有力道,是否從頭到尾?
  • 老白茶的茶多酚、茶氨酸,會隨著歲月的變化而增減嗎?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1》要開同學會了。十月去重慶。老六發信息來的時候,很激動,說,小七,我們要再見面了。「呃,大學的時候我們老吵架,你怎麼這麼想見我?」無事獻殷勤,準沒好事。她大笑,因為想跟你吵架了唄。
  • 都說茶的滋味難以描述,怎麼用言語形容出各種茶的味道?
    像是味道,以及茶的味道,大多數的人在喝茶的時候,還是僅僅用「好喝」「爽口」來形容茶的味道。不妨往下接著看看,茶圈中的人是怎麼來形容茶的味道的。
  • 菠菜怎樣去除草酸和澀味?多做這一步驟,菠菜味道鮮嫩沒澀味
    本期導讀:菠菜怎樣去除草酸和澀味?多做這一步驟,菠菜味道鮮嫩沒澀味菠菜是我們一年四季經常吃的蔬菜,家裡經常吃些菠菜是有好處的,菠菜中富含鐵,鐵是人體造血原料之一,其所含豐富的類胡蘿蔔素、抗壞血酸也對身體健康和補血都有重要作用。
  • 冬季保健就選紅棗茶!快來看看這5種不同泡法
    將紅棗肉與茶葉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與紅糖煮至紅棗熟軟。把茶葉過濾掉便可飲用。 功效:能有效地達到幫助人體補血,強健脾胃的作用。 功效:桂圓有補心脾、益氣血的作用,紅棗可養血安神。將桂圓和紅棗泡成茶飲用,可滋補氣血,當氣血充盛時,發量就會較多,發色也會較黑且有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