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筍如何去除苦澀味?許多人不知道,最好的辦法並不是焯水

2021-01-15 筱雅美食記

春筍的苦澀味來源較為複雜,不僅與品種自身的基因有關,而且還隨土壤環境、氣候溫度、陽光照射強度以及採摘後處理方式等諸多因素的變化而變化,其中陽光照射強度和照射時間,對春筍的苦澀味輕重有直接影響。

春筍顧名思義為春天生長的筍子,品種繁多,大的有近十斤重,小的僅有小指頭粗。春筍其際上就是竹子的嫩芽胚,每一個春筍長大後就是一根健壯的竹子,故有竹胎,竹芽,竹萌之稱。在這裡不得不說一下冬筍,許多人誤認為冬筍長大後也是竹子,實際上冬筍只是竹鞭節點上的膨大物,倘若不挖出來,只會在地裡自生自滅,不會長成竹子。

竹筍營養豐富,是公認的高蛋白、高纖維、低糖、低脂的綠色保健食品。含有大量的蛋白質、胺基酸、多糖、纖維素、維生素、礦物質、微量元素等營養成分。竹筍由於富含粗纖維,對促進腸道蠕動,幫助人體消化起積極推動作用,是理想的降脂減肥佳蔬。春筍因其鮮嫩清新,香脆滑爽的口感,受到廣大食客的喜愛,成為春天裡最受歡迎的野菜之一。

竹筍雖然鮮美,但鮮竹筍美中不足,常常會帶有苦澀味。讓先弄清楚究竟是什麼物質導致了竹筍的苦澀味?

——導致竹筍苦澀味的物質

導致竹筍苦澀味的主要物質是單寧和胺基酸,其次再是草酸。這3種物質存在於竹筍中並非一成不變,受竹筍生長環境的變化有較大差異,而且不同品種、不同部位這3種物質的含量分布不同。

【單寧】

單寧是多種多元酚衍生物的混合物,自然存在於竹筍體內。單寧物質含量的高低是影響竹筍澀感的重要指標之一。我們都知道單寧在葡萄酒中被經常提到,在葡萄酒的領域裡,單寧為矛盾的一體,高品質葡萄酒離不開厚重的單寧,而單寧同時會給葡萄酒帶來苦澀口感;核桃也是單寧成分較高的堅果,所以我們在食用時會感到明顯的澀味。

單寧物質大部分分布在竹筍的薄壁細胞內,纖維細胞裡有少量分布。不同品種的竹筍單寧含量有較大區別,有實驗數據表明毛竹春筍單寧含量高,平均為0.37%,小野筍單寧含量往往只有毛竹春筍的一半,毛竹冬筍單寧含量也要比毛竹春筍低,大約為0.15%;這就是我們平時覺得春筍比冬筍苦澀的原因之一。

【胺基酸】

竹筍含有豐富的胺基酸,總含量為每公斤10.23克,共有18個種類,其中人體必需的胺基酸就有8種,它們分別為纈氨酸,賴氨酸,蘇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蛋氨酸,異亮氨酸,色氨酸。在這8種胺基酸中有的為苦味胺基酸,有的則為甜味胺基酸,不同的胺基酸帶來不同的口感。

有實驗表明:胺基酸中的R基以數字3為分界線,呈現不同的風味。當胺基酸中R基大於或者等於3時,並帶鹼基時,通常竹筍以苦味為主。苦味胺基酸一般包括纈氨酸,異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等。當R基大於或者等於3時,並帶中性親水團基時,一般竹筍會以甜感為主,主要包括甘氨酸,丙氨酸,絲氨酸,脯氨酸等。

胺基酸也會由竹筍的品種和生長環境不同,有較大差異。以麻竹筍、毛竹筍、綠竹筍3種竹筍為例,在自然光照的條件下,這3種竹筍人體必需胺基酸的含量普遍較高,這8種胺基酸含量佔胺基酸總量的29.02~35.95%,3種竹筍中毛竹筍的胺基酸含量相對偏低。另外,土壤、溫度、光線等因素對竹筍的苦味胺基酸含量影響大。

【草酸】

草酸雖然對竹筍苦澀味有一定影響,但卻不是最大源頭,網上許多關於春筍苦澀的文章,將其苦澀味全部片面地歸結於草酸,有失偏頗。竹筍中的有機酸主要是草酸,新鮮春筍中草酸含量每公斤為15.7毫克~46.2毫克不等。 草酸在蔬菜中以菠菜最為典型,菠菜葉片草酸含量約為每公斤82.1毫克,比竹筍高得多,但我們平常吃菠菜時並未曾感到明顯的苦澀味,所以說竹筍中的草酸在苦澀味中僅僅扮演了一個配角。

——去除春筍苦澀味的方法

① 焯水

將春筍進行焯水去除苦澀味,是最常見的處理方法,用高溫煮沸,使單寧、苦味胺基酸以及草酸3種物質分解揮發掉。具體操作:將春筍剝去筍殼,切除筍基老硬部分,大筍切片(小筍不用切),放入加入少量食鹽的沸水中汆煮,撈出瀝乾水分再烹飪。焯水的時間不宜超過10分鐘,否則筍片或者筍條失去原本美味的脆性。

此法優缺點:

優點:效果明顯,苦澀味減少80%以上。缺點:在去除苦味胺基酸同時,同時損失了甜味胺基酸和其它營養物質。

② 浸泡

浸泡也能將春筍中的單寧、苦味胺基酸等令竹筍苦澀的物質分解揮發掉。浸泡方法很簡單,具體操作:將竹筍剝去外殼,洗淨,切除筍基老硬的部分,再豎切成兩半放入盆中。淘米水煮沸,直接倒入盆中,沒過春筍,蓋上蓋子浸泡1~2天,浸泡時間越長,苦澀味越少,最好不要超過2天,尤其是高溫天氣,容易變酸變軟。

優點:操作便捷,香味獨特。缺點:時間長,受氣溫高低制約。

③ 蒸煮

高溫蒸煮,與汆沸去苦澀味同理,在這裡就不做多餘解釋。蒸煮方法更適合小筍,而且仍然能保持小筍的脆性。具體操作:小筍剝去外殼,洗淨,切除老硬的基部,再切成小筍丁,加入植物油、生抽、剁辣椒、豆豉、食鹽拌均,放入電高壓鍋中,接下煮飯鍵落閥後即可食用。

優點:苦澀味完成消失,成品一次性完成,簡單方便 ,脆性依然不錯,最大限度保留了春筍原有的風味和營養成分。缺點:只適合小筍類,筍種受到限制,另外,對於重口味的,味道過於清淡。

④ 最佳新鮮度

春筍從挖出來開始,越早食用味道越鮮美,隨著時間的延長,不僅會變老,而旦單寧、苦味胺基酸等物質也會不斷增加,苦澀味增多。

——鮮為人知的竹筍秘密

【光線強弱對竹筍苦澀味的影響】

陽光照射時間和強度直接影響了竹筍的苦澀味。在竹筍的生長過程中,陽光照射時間越長,照射強度越大,單寧、苦味胺基酸、草酸含量就越高,竹筍苦澀味越重,所以背陽的竹筍比向陽的竹筍苦澀味少。在相同的光照強度下,苦味類胺基酸從筍尖部向損基部降低,隨著光照強度的降低,甜味胺基酸含量分別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為方便大家進一步了解不同光照強度對竹筍苦澀味的影響程度,筱雅特根據有關實驗數據,特繪製了麻竹筍、綠竹筍、毛竹筍在不同光照強度中,胺基酸變化對照表。

麻竹筍在透光率60%,綠竹筍在透光率40%~60%,毛竹筍在透光率20%時,苦味胺基酸含量最低,也就是說這個光照下苦澀味最少。

為了提高竹筍的品質,減少它的苦澀味,有經驗的農民就會採用用土覆蓋或者拉遮陽網、套袋方法,人為營造一個黑暗環境,減輕竹筍的苦澀味。 冬筍為什麼比春筍鮮甜,就是這個道理,因為冬筍沒有見光。

【不同竹筍部位苦澀味不同】

竹筍不同筍節的苦澀物質含量差異較大,竹筍的苦澀味主要集中在筍尖部位,越往下苦澀味呈逐漸降低趨勢。筍基部位苦澀味較少,甚至沒有。以綠竹筍為例,其筍尖中苦味胺基酸含量為筍基的2.6倍,筍尖氰化物亦為筍基的36.38倍。由此可見,竹筍的筍尖最為苦澀,中部次之,筍基埋在地裡幾乎沒有苦澀味。

我是筱雅美食記,一個廚藝愛好者,關注筱雅美食記,傳遞一日三餐的美食溫暖,共同探討美食話題,讓美味和健康陪伴你的生活。歡迎點讚、轉發、收藏、評論,謝謝閱讀!

圖文筱雅美食記原創,剽竊必究。

相關焦點

  • 吃春筍時,想要去除春筍的苦澀味,只焯水可不行,記得多加這一步
    現在正是春天的好時節,而在春天的時候,萬物生長老人們能夠吃到的食物也是越來越多了,而在春天的時候很多的野菜也都生長出來了,有很多的人也都是會專門到野外去尋找一些野菜的,雖然說這些野菜在過去不被人們所重視,但是現在人們發現野菜不僅吃起來非常的好吃,而且營養價值也是非常的高的。
  • 去除菠菜苦澀味的小妙招,這樣做的菠菜,小孩超愛吃!
    小孩吃最好了,補營養還長個。但是呢菠菜吃起來又苦又澀。今天呢就教大家如何去除菠菜的苦澀味。要去除菠菜的苦澀味,弄清原因很關鍵。菠菜之所以含有苦澀味是因為菠菜裡面含有草酸。菠菜中的草酸會產生澀感,而草酸被人體吸收後容易與人體中的鈣離子形成草酸鈣,導致腎結石,所以菠菜做不好不僅影響口感,還對健康有影響呢。所以我們只需要把菠菜中的草酸去掉。
  • 豆芽別再焯水了!廚娘教你加勺「它」,去除澀味,吃起來爽脆鮮嫩
    喜歡的話,點點關注不迷路哦!現在人們越來越不喜歡吃一些所謂的大魚大肉,都開始呼籲說要健康生活,都是葷素搭配,說這樣對身體好。確實,這樣葷素結合,既能夠補充體內的蛋白質,還能補充各類維生素,也不失為一個十分健康的法子。但是咱們在選擇素菜的時候,就會很難選擇,因為有些素菜已經吃膩了,而有些自己又炒的不好吃,這個時候就讓人十分難以抉擇。
  • 炒蕨菜,千萬別傻傻只懂焯水,多加一步,蕨菜不苦不澀,清香爽脆
    ,說到蕨菜的吃法,很多人可能不懂怎麼做,因為蕨菜屬於野菜,有一種澀澀的苦味,而且還很粘稠,如果沒處理好,那麼吃起來就會影響口感,很多人都是焯水後直接下鍋炒,其實這都是錯的,炒蕨菜,千萬別傻傻只懂焯水,多加一步,蕨菜不苦不澀,清香爽脆。
  • 涼拌紫甘藍想要脆爽好吃無澀味,有人焯水、有人直接拌,都不正確
    大家都知道,紫甘藍中含有豐富的花青素,有很好的抗氧化效果;紫甘藍中的維生素C含量在蔬菜中也是首屈一指;除此之外,紫甘藍中還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對於促進腸胃蠕動非常有幫助,經常食用一些紫甘藍,對保護皮膚、滋潤皮膚、瘦身減脂非常有幫助,所以女性朋友記得要多吃一些哦。
  • 柿子沒熟也能吃,4個去除澀味的「小妙招」,很多人都不知道!
    推薦語:有一個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依靠時間,小時候都是放家裡,不時就會去檢查下文轉載自作者:李小胖美食達人柿子沒熟也能吃,4個去除澀味的「小妙招」,很多人都不知道!秋天又到了吃柿子的季節了,這個時候的柿子還沒有紅,很多人都以為,這種青的柿子是不能吃的,其實柿子沒熟也能吃,只要去除裡面的澀味就可以,這4個去除澀味的小妙招,很多人都不知道呢,其實青柿子的味道,甚至比熟了的柿子更好吃,只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怎麼去除裡面的澀味,這4個簡單又好學的方法,如果不知道的話,那就太可惜了!
  • 品質到位的老白茶,煮出來的茶順滑、綿柔,無需添加紅棗去除澀味
    剛冒尖的春筍,極嫩,脆生生的。向茶農借了把鋤頭,簡單幾下,就挖下了三、四顆胖頭的春筍。提起吃筍,曾有長輩和我們這樣說。越是夠嫩,夠新鮮的春筍,越不容易出現生澀味。這不,那顆筍身豐腴肥碩的胖頭筍,筍尖處色澤潔白如玉。挖出土後,直接剝去筍衣。簡單切塊清炒,略加油和鹽,味道已經鮮美無比。
  • 菠菜怎樣去除草酸和澀味?多做這一步驟,菠菜味道鮮嫩沒澀味
    本期導讀:菠菜怎樣去除草酸和澀味?多做這一步驟,菠菜味道鮮嫩沒澀味菠菜是我們一年四季經常吃的蔬菜,家裡經常吃些菠菜是有好處的,菠菜中富含鐵,鐵是人體造血原料之一,其所含豐富的類胡蘿蔔素、抗壞血酸也對身體健康和補血都有重要作用。
  • 武夷巖茶中,正巖山場的肉桂,為什麼苦澀味不重?
    正常品質的巖茶肉桂,不應該保留過多的苦味。 排除掉久泡與瘋狂坐杯的前提,若是一泡肉桂的滋味,苦得賽黑咖啡。 每啜一口,重重的苦味會像巨浪那樣直接拍在舌頭上。 驚濤拍岸,濃墨重彩的苦味,苦得讓人想流淚。
  • 巖茶出現苦澀味,主要是這兩個原因作祟!
    麻花很負責任地告訴你:別聽掌柜的扯淡,這種苦澀味重的巖茶,是爛茶。所謂的不苦不澀不是茶,是給自己的失誤找的華麗藉口。最近一個月,和村姑陳在福鼎三點一線(太姥山、霞浦、各大茶區)生活,在尋茶之餘,順便也吃一吃美食,滿足口腹之慾。不久前和村姑陳到霞浦吃海鮮,老地方,結果換了一位廚師,煮出來的魚竟然腥味很重。
  • 想要去除竹筍的苦澀味道,光焯水是不夠的,必須加上這一步才行
    不知不覺,春天已經過去一半了,驚蟄以後的萬物復甦已經差不多了,現在正值各種植物快速生長的時節,除了樹上的嫩芽不斷的長大,地面還有一種美味正在努力的向外拱著,但凡一個剛冒頭的尖角,便代表著已經生長「成熟」,只需挖出來,就能得到一個鮮香無比的美味食材,這就是春天的竹筍,也叫「春筍」。
  • 普洱茶的苦澀味越重,後期轉化價值越大?
    在普洱茶中,苦味和澀味往往相伴相生,且佔據茶湯滋味的主導地位,更有「不苦不澀不是茶」的說法。一些茶友認為,普洱茶的苦澀滋味是茶葉內含物質豐富的表現。苦澀味是怎麼產生的?苦味主要由茶葉中的咖啡鹼、可可鹼、茶葉鹼、花青素、茶葉皂苷等物質作用產生。而咖啡鹼是茶葉最主要的苦味物質。澀味主要由茶多酚、醛、鐵類物質作用產生。
  • 為什麼茶水都帶有苦澀味?好茶就沒有苦澀味嗎?3個常識了解一下
    這是很多人會反思的一個問題。喝過茶的人都知道,茶葉不分產地,泡的茶葉越多,茶水就會越苦澀。難道茶葉的苦澀是天生自帶的嗎?是不是茶葉的品質越低,苦味就會越明顯呢?要弄清楚這些問題的答案,大家必須對這些常識有一定了解。1.茶葉的苦味從哪裡來?
  • 炒「紅莧菜」前,要不要焯水?多數人做錯了,難怪吃起來有苦味
    多數人做錯了,難怪吃起來有苦味紅莧菜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蔬菜,現在正是吃紅莧菜的季節,很多家庭裡的餐桌上都會有這道菜,一到夏天,家裡的長輩就要我們多吃紅莧菜,說吃了能夠清熱利溼,對身體是非常有好處的。我們都知道有很多蔬菜在烹調之前都要先進行焯水,那麼炒紅莧菜之前要不要焯水呢?
  • 小喜年-茶的苦澀味「化得開」嗎?
    老茶客在喝到某種比較苦或者比較澀的茶時,經常會聽到他們說:「這個茶的苦澀味『化得開』」,那麼這個「化得開」究竟是什麼意思呢?首先,得弄明白下面幾個問題。是的,所有的原葉茶都會含有這些物質,只要物質沒有消失或完全轉化,「苦澀味」就會存在。之所以有些茶喝起來苦澀味很弱,主要是在茶湯中影響「苦澀味」的物質比例小了。
  • 釀造啤酒的澀味及改善措施
    啤酒的澀味及其改善澀味(Astringency) ,詞典解釋是一~種使舌頭感到不滑潤、不好受的一一種滋味, 即一種使 人舌頭感到發木、發滯、粗糙不舒服的感覺,根據我國的習慣,人們把滋味分成七味,即酸、甜、苦、辣、鹹,鮮,澀,而澀味則是這七大味中的一~味,可見其在人們生活之中的需要了。
  • 涼拌蕨菜這樣做,不僅不苦不澀,是很好的下酒菜
    也被人稱為「長壽菜」,相傳有一年康熙皇帝到熱河行宮(就是現在的河北省承德市)狩獵,當地官員為了表示衷心和物產豐富,都會像皇帝貢獻一些珍貴的物品,其中有一個官員那是實實在在的兩袖清風可拿不出什麼金銀珠寶,於是就想到被當地老百姓稱為「長壽菜」的蕨菜,他尋思之下就決定拿這個去送給皇上,畢竟誰不喜歡自己長壽呢?
  • 做小白菜包子時,需要焯水嗎,很多人搞錯了,難怪不鮮亮,還發澀
    導讀:做小白菜包子時,需要焯水嗎,很多人搞錯了,難怪不鮮亮,還發澀最近這段時間,北方的氣溫一直在降低,現在最低氣溫已經是零下5度了,這麼冷的天氣,大家要多注意保暖!小白菜包子有很多人對小白菜和大白菜區分不開,雖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是它們還是有區別的,大白菜是的外觀比較大
  • 排骨焯水後變得又腥又柴,那是你用錯水了!大廚都是這樣操作
    但排骨不管是經過怎麼樣的操作,其實都是需要經過焯水這個過程的,可是有很多的人他們都發現焯過水以後的排骨照樣特別的腥,吃起來還特別柴,那麼在看完這波操作了以後才知道,原來我們把水用錯了。如果先用清水浸泡1個小時,不但可以去除排骨表面的髒東西,還能泡出排骨內較多的血水和油脂,大幅降低排骨內的腥味,讓後面排骨焯水時能徹底的去除血水。
  • 3種蔬菜特毒,能不吃就不吃
    很多人不知道,其實葫蘆分甜葫蘆和苦葫蘆,苦葫蘆是不可以吃的。 所以,在此提醒大家,吃葫蘆前,最好用舌頭舔一下去皮的葫蘆肉,一旦嘗到苦味立馬丟掉,一口都不要吃。 另外,像黃瓜、甜瓜、絲瓜、葫蘆瓜等瓜類,如果吃到苦味,也一定要果斷扔掉。 還有以下3類蔬菜,雖然吃著不苦,但卻很毒,也最好少吃或不吃。